《724 爬壁清洗机器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24 爬壁清洗机器人设计.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高层建筑清洗爬壁机器人可在垂直壁面及屋顶移动进行物体表面的清洗,本文设计了机器人爬壁系统由移动系统和吸附系统组成。移动吸附系统由十字框架结构和真空吸附结构组成,使机器人灵活移动,避障能力强。机器人主体部分由可以相互平移的两个呈十字型组合的无杆气缸,其中任意一个无杆气缸可以相对另一个进行平移,每个无杆气缸通过腿部支架可独立控制腿足结构。腿足结构是由拉杆气缸和一组真空吸盘组成。随着腿部的交替吸附和框架主体的相对运动,机器人实现壁面自由移动的功能。驱动方式由X方向和Y方向两个相互垂直的机构组成,分别选用一个双作用无杆气缸,安置在中间的主体支架上,真空吸盘组采用正三角排列和使用气动的驱动方式。控制
2、系统是清洗爬壁机器人的关键部分,采用三菱公司的PLC-FX1N系列完成对机器人主体的吸盘脱离、本体移动、吸盘吸附和清洗的控制。关键词:双作用拉杆气缸,十字架构,无杆气缸,PLCAbstractHigh-rise buildings cleaning climbing robot can be in vertical wall and roof movement in the object surface cleaning, this paper designed the climbing robot system by mobile system and adsorption systems.
3、 Mobile adsorption system by the frame structure and vacuum adsorption structure, make flexible mobile robot, obstacle avoidance ability. Robot main body part can be of mutual translation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 four-arm pneumatic rodless cylinders, including any a pneumatic rodless cylinders ca
4、n relative another translation, each pneumatic rodless cylinders through the legs stent independent control leg foot structure. Leg foot structure is by tie rods and a group of cylinder of vacuum cups. As the legs of alternating the adsorption and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main frame, robot wall fr
5、ee movement function realization. Driving way X and Y directions direction by two perpendicular institutions, a double role are chosen pneumatic rodless cylinders and placed in the middle of the main body on the support, vacuum cups group I arrangement, and use the pneumatic drive mode. Control syst
6、em is climbing robot cleaning the key part, USES the mitsubishi company PLC-FX1N series of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robot complete suckers, its mobile, chuck from adsorption and cleaning of control. Keywords: dual action bars cylinder, the architecture, pneumatic rodless cylinders, PLC目录1 绪论11 .1选题背景
7、及其意义11.2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1.3 研究内容51.4 研究方案61.5本章小结92 爬壁清洗机器人总体结构设计102.1 爬壁清洗机器人的材料选择102.2 机器人总体结构介绍102.3 移动铝板的设计与校核112.4 吸盘直径的选取132.5 电动机的选取162.6 联轴器的选取182.7 轴承的校核192.8 滚动轴承寿命的计算192.9 轴的计算202.10 键连接的强度计算222.11 轴向气缸的设计与计算222.12 活塞杆稳定性及挠度验算242.13 本章小结283 爬壁清洗机器人气动设计303.1 吸附部分303.2 气缸运动部分303.3 本章小结3
8、24 爬壁清洗机器人控制部分设计334.1 PLC的概述及发展334.2 PLC的I/O口分配344.3 PLC选型344.2 PLC控制面板354.4 PLC的I/O口分配图354.5 PLC梯形图364.5 本章小结395 结论40参考文献41致谢421 绪论1 .1选题背景及其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都市的摩天大楼越建越多,越建越高,而城市的灰尘污染也越发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需要依靠升降机平台来逐层地清洗大楼壁面,不但浪费时间和劳动力,而且人类在清洗大楼壁面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和危险,本课题来自于社会实际的需求,采用爬壁机器人进行擦洗,降低清
9、洗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提高安全性。如今,在科学技术领先的国家已经采取了爬壁清洗机器人作为他们的首选工具,用来对大楼外表面进行清理。壁面清洗机器人是以清洗高层建筑为目的的壁面移动机器人,它的出现将极大降低高层建筑的清洗成本,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提高生产率,也必将极大的推动清洗业的发展,带来相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壁面清洗机器人的设计和研究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1.2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爬壁机器人是指可以在垂直墙壁上攀爬并完成作业的自动化机器人。爬壁机器人又称为壁面移动机器人,因为垂直壁面作业超出人的极限,因此在国外又称为极限作业机器人。爬壁机器人必须具备吸
10、附和移动两个基本功能,而常见吸附方式有负压吸附和永磁吸附两种。其中负压方式可以通过吸盘内产生负压而吸附于壁面上,不受壁面材料的限制;永磁吸附方式则有永磁体和电磁铁两种方式,只适用于吸附导磁性壁面。此次设计的爬壁机器人主要针对建筑物外壁清洗作业。日本在爬壁机器人研究上发展迅速,中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类似的研究。这些年来,机器人在各个领域中获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这当中,爬壁机器人是能够代替人类在垂直的陡壁上进行工作的机器人,他作为高空极限作业的一种自动机械装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动化爬壁清洗机器人机器人是一种实惠、实用、安全可靠的科技研发项目,自1960年代以来,爬壁清洗机
11、器人和相关技术已经渐渐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作为一个高层建筑的爬壁机器人的清洗系统、结构设计、运动系统等虽然样式众多,但真正能用于实际工作中具体的设计国内还是数量不多。爬壁清洗机器人最基本的两个功能是在壁面上的吸附功能和移动功能。普通的传统的爬壁机器人按吸附功能分类能分成真空吸盘吸附和磁吸附这两种类型:真空吸附又可分为单吸盘式和多吸盘式两种结构性形式,没有受到壁面材料所限制的限的优势,但如果所吸附的墙面不平整,就会容易减小吸盘中的真空度,减少吸附力,承载能力降低,导致机器人的掉落。磁吸附法可分为电磁体和永磁体两种类型,电磁体式维持吸附力需要电力,但是控制比较方便。永磁体式不受断电的影响,使用中安
12、全可靠,但是控制比较麻烦。磁吸附方式能在凹凸不平的避免上工作且适应性强,吸附力远大于真空吸附方式,而且不存在漏气的问题,但是对材料的选择则必须是导磁材料,所以大大的限制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日本应用技术研究所研制出车轮式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如图1-1所示。图1-1 车轮式磁吸附爬壁机器人这种爬壁机器人靠磁性的车轮对壁面产生吸附力,其主要特征为:行走稳定且速度快,最高速度可以达到9m/min,能适应各种形状的壁面,而且能不损坏壁面的油漆。1989年日本东京大学的宏油茂研究开发了吸盘式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吸盘与壁面之间有一个很小的倾斜角度,这样吸盘对壁面的吸力仍然很大,个吸盘分别由一个电动机来驱动,与壁
13、面线接触的吸盘旋转,爬壁机器人就随着向前移动,这种吸附机构的吸附力可以达到很大。图1-2 履带吸盘式爬壁清洗机器人图1-3 气动多吸盘爬壁机器人目前,我国对于爬壁清洗机器人的研究仍然处于一种课题研发的阶段,在我国这对于工业来说会有一个广大的前景。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已经成功开发单一真空吸附轮行走式爬壁机器人和永磁履带行走式吸附爬壁机器人。单一轮壁面移动机器人是由吸附机构和移动机构两个机构,通过电机、齿轮减速器,轮子构成,吸附机构包括真空泵、压力调节阀、密封机构,等等。真空泵是产生负压设备,它的功能是持续从负压腔内吸出、抽出空气,使负压力腔产生一定的真空度。为了维持机器人负压腔的真空度
14、,所以它需要密封机构,制造机器人可靠地吸附在墙上和产生足够的正压,从而驱动机制有足够的摩擦使爬壁清洗机器人具备移动功能。由于气囊是具有良好的弹性密封装置,当遇到墙壁出现凹凸不平时,可以通过空气以降低变形大小的缝隙,让爬壁机器人越过障碍有一定的能力,空气中受监管机构来控制在最理想的的情况下,调节弹簧函数有两个:1,提供必要的密封环密封正压力;2、提高能力,以适应墙床垫,还能起到减震效果。负压控制通过调整真空泵的电机电压改变电机转速,负面压力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实时检测的负面压力变化、压力提供了依据。设置压力调节器改变本体的变化,可以防止真空泵腔高真空度和冷却空气越来越热。由于传统的爬壁机器人在很
15、多方面有不足之处(如对壁面材料和形状的适应性不强,跨越障碍物的能力不足,体积较大,质量较重等),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爬壁机器人的结构应该向实用化的方向发展。(1) 吸附装置最近几年,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的研究小组揭示了壁虎爬壁的秘密,就是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中性分子彼此距离肥肠近时产生的一种微弱的电磁引力。从壁虎脚的附着力得到启发可用于研制爬壁机器人。在分析过程中,运用类比、模拟和模型方法,通过高分子化学材料,工程材料科学,力学和机械学的交叉研究,或许有一天能研制出与壁虎脚趾表面结构相类似的,经物理改进的高分子材料。如果这种装置能成功地研制出,将对将来爬壁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
16、用踏出坚实的一步。(2) 移动方式在爬壁机器人的设计中,轮式和履带式的移动方式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足式移动具有以上两种方式所没有的优点。足式移动的方式可以使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越过相对较大的障碍物,并且足式移动的方式有较多的自由度,是机器人变得更加地灵活,对凹凸不平的复杂壁面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足式机器人的立足点是离散的,跟壁面接触的面积小,能够在可达到的范围内选择最好的支撑点,即便是表面极度复杂,极度不平整的壁面也能够依靠选择最佳的支撑点达到行走自如的程度。因此,足式结构将在爬壁机器人上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3) 驱动设备传统的伺服电机的功率体重比低,必须安装在某个地方离驱动电机的地方叫遥
17、远。高速运行后还应使用减速齿轮减少速度,以至于传动系统是复杂的工作环节,这个结构是一种负担,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这需要使用功能材料组成都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的密度的新电机类型。微特电机伺服系统组成的驱动和位置传感器系统是机器人控制调节速度的关键组件,研制开发直接驱动、大扭矩,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敏捷、工作可靠的各类微特电机是改善我国研究开发的机器人水平、满足国内机器人高性能微特电机的基本保证。所以微特电机在机器人的应用前景是非常乐观,微特电机技术开发也能满足机器人智能、可靠、灵活和长期生活需要。所以爬壁机器人顺应了使用微特电机技术发展的趋势,可以朝向高精度、高可靠性、直接驱动,新原理、新
18、结构、机电一体化、超微方向改变。超声波电动机是利用压电陶瓷逆压电效应和超声振动,让弹性材料(压电陶瓷)的微变形通过磁共振放大器和摩擦耦合转化为转子或滑块宏观运动。由于它独特的运行机制,超声波电机具有传统电磁式电机不具备的优点:(1)通过摩擦传动,所以得到自己锁定功能,不需要制动设备;(2)转矩密度大、低转速下会产生很大的扭矩,不需要齿轮减速器机构,并且体积小,重量轻,控制精度高、响应快;(3)操作无噪声,不产生也不接受电磁干扰等。这是因为超声波电机的有很多优点,因此它在攀爬机器人会有很好的实用价值。(4) 能源问题迫切的需要探索出一种新的能源,体积小、供电性能强的电池,或者通过遥控途径对机器人
19、提供能量和控制信号。目前国内外正对此进行积极研究,这方面日本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日本已经较为成功的将微波技术应用到一台无线机器人上,该技术成功的应用将会使爬壁机器人的运动范围得到较大的扩展。1.3 研究内容本文所设计的爬壁清洗机器人可实现在竖直壁面上吸附并通过巧妙地十字架构实现四个方向的移动。具体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1) 爬壁移动机构设计和相关计算,清洗作业装置的设计包括滚刷、喷淋和去污系统等爬壁清洗机器人的移动机构采用两个双作用无杆气缸连接在十字主体支架上,通过双作用无杆气缸的滑块实现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运动。清洗作业方式中的滚刷由电机通过联轴器直接连接实现回转运动。电源及喷淋系统的水源
20、都采取外接的方式,以减轻爬壁清洗机器人的体积和重量,并且能延长爬壁清洗机器人的工作时间。(2) 气动系统设计在本设计中一共由两个双作用无杆气缸,四个双作用拉杆气缸,四个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两个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十二个真空吸盘,真空泵、气压泵各一个组成。通过人工的控制实现吸盘的吸附,双作用无杆气缸滑块的移动,双作用拉杆气缸拉杆的伸缩。(3)PLC控制系统设计随着PLC性价比的不断提高,微处理器芯片及有关元器件价格大幅度降低,PLC的成本也有所下降,PLC的功能大大增强,因而PLC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采矿、水泥、石油、化工、电力、机械制造、汽车、装卸、造纸、纺织
21、、环保等各行各业,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因此,本设计的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既便捷,又能控制成本。通过人为操作的方式进行移动、吸附、喷水、洗刷。1.4 研究方案1.4.1 总体方案根据爬壁清洗机器人在高空作业的要求和喷淋洗刷的要求,机器人必须先有清洗功能和控制功能,此外清洁爬壁机器人还必须在高层建筑在表面吸附和运动,从而清洁的爬壁机器人系统应该包括机器人清洗系统,攀登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三个系统。(1) 爬壁清洗机器人设计清洗系统设计高层建筑壁面的污垢主要是大气污垢,清洗系统是爬壁清洗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考虑爬壁清洗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有效率的清洗工作,因此采用机械力清洗作用方式,即采用冲洗
22、、刷洗。刮洗联合作用的方式。喷淋冲洗壁面,便于除去壁面上附着力较小的污垢并浸润壁面;电机通过同步传动齿形带带动滚刷旋转,通过滚刷刷洗,便于除去壁面上附着力较大的污垢。刮板可以刮净和回收残留在壁面的液滴,通过污水管进入污水箱。整个清洗作业系统包括滚刷系统、喷淋系统和去污系统。清洗系统如图1.4所示。图1-4 爬壁清洗机器人清洗系统设计简图1 电动机 2 机架 3喷水头 4 滚刷(2) 爬壁清洗机器人爬壁吸附系统设计机器人移动吸附系统是爬壁清洗机器人的核心部分,由移动系统和吸附系统组成,在机器人工作过程中携带机器人的清洗系统,吸附在建筑物壁面上,实现对建筑物壁面清洗的功能。机器人主体部分由可以相互
23、平移的两个呈十字型的框架构成,其中任意一个框架可以相对另一个进行平移,准确的来说是由两个双作用无杆气缸上面的两个滑块连接着两个移动支架进行移动,每个框架成组配备可独立控制的腿足结构。腿足结构具有一个主动直动关节,即每个足部结构都是一个普通双作用气缸,气缸杆的伸出和缩进使机器人主体能够上下抬起和降下。随着腿部的交替吸附和框架主体的相对运动,机器人实现壁面自由移动功能。框架制结构主要依赖于本体自由度与腿足自由度的结构,各部分结构简单,满足灵活性和机动性的要求。另外,由于设计要求机器人能跨越50mm的障碍,因此在腿足部分要求有抬高至少50mm的能力。平面移动机构如图1-5所示。图1-5 爬壁清洗机器
24、人爬壁吸附系统设计1、2、十字框架 3、X向气缸 4、Y向气缸 5、清洗系统 6、吸盘组建筑物壁面材料虽然多样化,但是大多数都不是导磁材料,如玻璃、瓷砖、涂料等,所以吸附方式采用真空吸附。一个吸盘虽然结构简单,容易控制,但会降低机器人在移动过程的越障能力和可靠性,吸盘组结构形式使用洗盘弹性变形,提高越障能力,确保吸盘和壁面吸附、提高机器人的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框架结构使机器人结构紧凑,可以保证刚度的前提下机器人完成移动吸附过程,机器人可以自由移动。(3) 爬壁清洗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爬壁清洗机器人的关键部分,采用PLC控制,来完成对机器人本体的吸盘脱离、本体移动、吸盘吸附、本体越障和
25、清洗的顺序控制。为了控制方便、操作简便,控制器PLC固定在机器人本体上,通过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对机器人的整体进行控制,实现机器人个部分的协调工作和配合。1.4.2详细的壁面清洗机器人的技术参数列表爬行速度:5-8m/min爬行高度:0-80m清洗速率:100-150m/h越障高度:50mm控制方式:PLC控制本体重量:20kg负载重量:15kg移动方式:脚步行进式1.5本章小结纵观全球,爬壁清洗机器人的技术并不成熟,在本章中了解了在一些科技先进的国家对此技术的运用及一些基础的知识,结合本课题所给出的技术参数和自己的思考初步定下设计的方向。2 爬壁清洗机器人总体结构设计2.1 爬壁清洗机器人的材
26、料选择由于爬壁清洗机器人是代替人类在高处作业,所以为提高安全性,必须对机器人的重量有一定的控制,却不能降低机器人结构的刚度。因此从多种材料中选取高强度铝合金作为爬壁清洗机器人的各部分支架的材料,符合设计初衷和安全标准。2.2 机器人总体结构介绍本次设计的爬壁清洗机器人采用了十字架构的设计,通过与各种气缸的连接实现移动。具体的结构可查看装配图和零件图,为方便以下计算中个部分的计算,配以下简图供参考,见图2-1、2-2、2-3。图2-1 (a)图2-2 (b)图2-3 (c)两块移动铝板分别与一个双作用无杆气缸的滑块相连接,两个双作用无杆气缸通过轴向支架全部固定在主体支架上,通过滑块的滑动实现装在
27、移动支架两端的“脚部”移动。在选取材料时选取铸铝为原料进行加工。最终选取ZAlCu5Mn。ZAlCu5Mn为加入少量锰、钛元素的铝-铜合金。ZAlCu5Mn可热处理强化,热处理后强度高,塑性、韧性、焊接性能及可切削加工性能良好,耐热性和强度是铸造铝合金中最好的。耐腐蚀性能差,铸造性能不好,流动性差,形成热裂和缩孔的倾向大、线收缩大、气密性低,但吸气倾向小。 由于作为爬壁清洗机器人的支架结构,可能经常要与水接触,即使对于高强度铝合金而言被氧化机率不是很大,但是工作时间一长也会有所氧化迹象,而且支架零件不易更换。因此,在切削加工过后需要在零件表面涂上一层防锈漆图层,以防上述情况产生。2.3 移动铝
28、板的设计与校核首先对两块移动铝板进行受力分析(移动铝板见图2-1、2-2、2-3),通过分析得移动铝板近似中央处受到机器人主体部分(包括气缸、电机、滚刷、喷头等)的重力G,通过力的平衡分析得在移动铝板的两端受到大小等于G/2的力,详见图2-4:(N)(Nm)图2-4 移动铝板的受力分析根据设计,移动支架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得:抗弯截面系数:(2-1)式中: b截面宽; h截面高。弯曲正应力:(2-2)式中: 最大应力。代入式2-2得:切应力:(2-3)式中: 最大剪力。代入式2-3:2.4 吸盘直径的选取真空吸盘是真空设备执行器之一,吸盘材料采用丁腈橡胶制造,具有较大的扯断力,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种
29、 真空吸持设备上,如本次设计的爬壁清洗机器人就要将爬壁清洗机器人整体吸附在壁面上。真空吸盘又称真空吊具,一般来说,利用真空吸盘使物体吸附在壁面上是最廉价的一种方法(较磁吸式而言)。真空吸盘品种多样,橡胶制成的吸盘可在高温下进行操作,由硅橡胶制成的吸盘非常适于抓住表面粗糙的制品;由聚氨酯制成的吸盘则很耐用。另外,在实际生产中,如果要求吸盘具有耐油性,则可以考虑使用聚氨酯、丁腈橡胶或含乙烯基的聚合物等材料来制造吸盘。通常,为避免玻璃壁面的表面被划伤,最好选择由丁腈橡胶或硅橡胶制成的带有波纹管的吸盘。吸盘直径公式:(2-4)式中: M承受质量; S吸盘吸附系数,垂直吸附S=8; P真空压力(-KPa
30、); n吸盘个数。表2-1 吸盘参数型号电压负载电流功率流量真空度(绝对压力)负压体积(最大包容尺寸)重量(大约值)三种单位换算只V DCAWL/minKPammHgmbarKPa(mm)(g)VCH1028242.048281076100-90209781152600对于标准大气压1017601013根据表2-1所得数据代入式2-4得:因为真空压力会使吸盘变形,所以吸附面积要比吸盘直径小。变形度根据吸盘的材质,形状,橡胶的硬度而有区别,因此,在计算得出吸盘直径时需留出余量。安全系数中包括变形部分。吸附面积:(2-5)式中: A吸附面积; D吸盘直径。代入式2-5得:吸盘直径虽表示吸盘的外径,
31、但利用真空压力吸附物体时,因真空压会使橡胶变形,吸附面积也会随之缩小。缩小后的面积即称为有效吸附面积,此时的吸盘直径即称为有效吸盘直径。根据真空压力,吸盘橡胶的厚度以及与吸附物的摩擦系数等不同,有效吸盘直径也会有差异,一般情况可预估会缩小10%。选取D=50mm的吸盘:所以D=50mm的吸盘可行。表2-2 吸盘各直径理论起吊力真空吸盘( mm)吸附面积()真空压力(kPa)-40-50-60-70-80-9020.0310.1260.1570.1880.2200.2510.2833.50.0960.3850.4810.5770.6730.7700.86650.1960.7850.9821.17
32、81.3741.5711.76760.2831.1311.4141.6961.9792.2622.54580.5032.0112.5133.0163.5194.0214.524100.7853.1423.9274.7125.4986.2837.069151.777.0698.83610.6012.3714.1415.90203.1412.5715.7118.8521.9925.1328.27254.9119.6324.5429.4534.3639.2744.18307.0728.2735.3442.4149.4856.5563.62359.6238.4848.1157.7367.3576.97
33、86.594012.5750.2762.8375.4087.96100.5113.15019.6378.5498.17117.8137.4157.1176.76028.27113.1141.4169.6197.9226.2254.58050.27201.1251.3301.6351.9402.1452.49570.88283.5354.4425.3496.2567.1637.910078.54314.2392.7471.2549.8628.3706.9120113.1452.4565.5678.6719.7904.81017.9150176.7706.9883.6106012371414159
34、0200314.21257157118852199251328272.5 电动机的选取根据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p56表4-1。圆柱体的转动惯量:(2-6)式中: 圆柱体质量(kg); D圆柱体直径(cm); L圆柱体长度或厚度(cm)。代入式2-6得:考虑到安装方式、体积、重量等因素,在交流、直流、步进电机中选取步进电机。根据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p63页表4-3得,初选电动机90BF003的转动惯量:(2-7)式中: 步进电机的转动惯量()。(2-8)式中: 步进电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代入式2-8得:设从静止到5r/s需时0.5s。(2-9)式中: 角加速度。代入式2-9得:由于电动机
35、输出轴经联轴器直接连接滚刷轴,并且考虑联轴器摩擦的阻力,所以。式中: 传动效率。(2-10)式中: 最大加速转矩。代入式2-10得:水平方向电机的重力不产生转矩,故:负载转矩计算: (2-11)步进电机的选用:运动部件正常运行时所需的最大静转矩为: (2-12)代入式2-12得:要求步进电机正常运行时所需最大静转矩:所以符合要求,选取90BF003反应式步进电动机。2.6 联轴器的选取传动轴上的公称转矩可用下式进行计算:(2-13)式中: P传递的功率(kW); n轴的转速,(r/min)。初选LT1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其公称转矩许用转速为。传动轴上的公称转矩工作情况系数的选取如下表:机械设计p
36、351表14-1。取1.3。代入式2-13得: 校核最高转速: 且根据电动机输出轴选取。2.7 轴承的校核根据滚刷及联轴器的质量,设定径向力,轴向载荷。已知轴承的转速为,运转时无冲击,设计寿命为10年(每天工作8小时,一年工作200天)。根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130页表13-2得:e=0.22,Y=1.99当时,径向当量动载荷:(2-14)代入式2-14得:预计寿命:2.8 滚动轴承寿命的计算以小时数表示的轴承基本额定寿命为:(2-15)(2-16)代入式2-16得:查得该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所以校核合格。2.9 轴的计算:(1)轴的强度校核计算轴的扭转强度条件为:(2-17)式中: 扭转切应
37、力,MPa; T轴所受的扭矩,; 轴的抗扭截面系数,; n轴的转速,; P轴传递的功率,kW; d计算截面处轴的直径,mm; 许用扭转切应力,MPa。由式2-17可得轴的直径:(2-18)式中:代入式2-18得:所以取轴d=10mm。(2)轴的刚度校核计算轴的弯曲刚度校核计算当量直径(单位为mm)为(2-19)式中: 阶梯轴第i段的长度,mm; 阶梯轴第i段的直径,mm; L阶梯轴的计算长度,mm; Z阶梯轴计算长度内的轴段数。轴的扭转刚度校核计算圆轴扭转角单位为的计算公式为:阶梯轴(2-20)式中: T轴所受的扭矩,; G轴的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MPa,对于钢材,; 轴截面的极惯性矩,对于圆
38、轴,; L阶梯轴受扭矩作用长度,mm; 分别代表阶梯轴第i段上所受的扭矩、长度和极惯性矩,单位同前; z阶梯轴受扭矩作用的段数。轴的扭转刚度条件为:式中: 为轴每米长的允许扭转角,对于一般轴,可取=0.51。2.10 键连接的强度计算:半圆键连接的强度条件为:(2-21)式中: T传递的转矩,; k键与轮毂键槽的连接高度,k=0.5h,此处h为键的高度,mm; l键的工作长度,mm,圆头平键l=L-b,这里L为键的公称长度,mm; b为键的高度,mm; d轴的直径,mm; 键、轴、轮毂三者中最弱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MPa。代入式2-21得:远远小于,因此校核成功。2.11 轴向气缸的设计与计算
39、(1)缸径根据气缸所带的负载、运动状况及工作压力,气缸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气缸的负载,计算气缸的轴向负载力F,常见的负载实例如图2-5。图2-5 气缸负载力示意图气缸的轴向负载力(2-22)式中: 工件与导轨间的摩擦因数; m整体质量,(kg)。代入式2-22得:F=0.25359.8=85.75N根据气缸的平均速度来选气缸的负载率。气缸的运动速度越高,负载率应选的越小。气缸平均速度,如表2-3,选负载率=0.65表2-3 气缸运动状态和负载率气缸的运动状态和负载率阻性负载(静载荷)惯性负载的运动速度v500mm/s工作压力p=0.075Mpa理论输出力(2-23)代入式2-23得:双作用气
40、缸缸径:(2-24)代入式2-24得:故选取双作用气缸缸径为50mm,活塞杆直径取:(2)壁厚由表2-4取壁厚=2.5mm表2-4 壁厚选取壁厚/mm材料缸径20253240506380100125160200250320铝合金2AL2壁厚2.52.533.544.5520钢无缝钢管2.533.54.555.562.12 活塞杆稳定性及挠度验算压杆稳定验算气缸活塞最大行程越长,活塞杆的距离越长,活塞杆的长度是有限的。如果在活塞杆在轴向推力的极限荷载达到极限后,活塞杆能出现压杆是不稳定的,发生弯曲变形。因此,必须进行活塞杆的稳定性验算,其稳定条件为:(2-25)式中: F活塞杆承受的最大轴向压力
41、,N; 纵向弯曲极限力,N; 稳定性安全因数,一般取1.54。极限力不仅与活塞杆材料、直径、安装长度有关,还与气缸的安装支承条件决定的末端因数m(见表2-5)有关。表2-5 安装方式及末端因数当细长比时(欧拉公式),实心圆杆 (2-26)代入式2-26得:(2-27)式中: m末端因数; E材料弹性模量,钢材; J活塞杆横截面惯性矩,; L气缸的安装长度,m; d活塞杆直径,m。代入式2-27得:图2-6 活塞杆直径、行程、轴向力对应图活塞杆稳定条件为,故稳定。式中: F活塞杆承受的最大轴向力,N; 纵向弯曲极限力,N; 稳定性安全因数,一般取1.54。图2-7 许用负载校核图通过活塞杆直径为
42、20mm这一点,在图2-9中穿过行程为50mm,画一条延长直线。分别与弯曲挠度与许用负载两个坐标轴相交,可得出其弯曲挠度为0.08mm,最大的许用负载为3000N,因此满足要求。确定行程50mm与活塞杆d=20mm处直线的交点,至作用力F的垂线,从而可确定该气缸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向力F=20000N。2.13 本章小结本章中对此设计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得出该设计的可行性,并从中挑选出最佳方案,从理论的角度对各个环节进行优化。(1)对在开题报告阶段的设计思路进行具化,得出受力分析,为以下计算打下基础。(2)对选用的材料所制成的零件进行了强度的校核,是符合要求(3)对设计中标准件进行选取和
43、强度校核,使符合要求。3 爬壁清洗机器人气动设计3.1 吸附部分选用两个两位两通电磁阀,根据在第二部分所选的真空泵和吸盘的规格,对吸附部分的设计如图3-1所示:图3-1 吸附部分气路图1、两位两通电磁阀 2、真空泵 3、单向阀 4、真空吸盘 5、过滤器由图3-1可以看出吸附部分的气动回路工作原理为:打开真空泵通过单向阀、过滤器、节流阀与油雾器,分离了空气中的水汽使工作时保持空气的干燥。当按钮无动作时,吸盘处于松开状态,当按动吸附按钮时,即电磁得电,电磁阀切换到左位,使吸盘吸附。吸盘具体的操作控制设计部分详见第四部分。3.2 气缸运动部分电磁阀的结构是在它里面有密闭腔,不同的位置打开了每个孔都出现通路都是连接不同的气管,双方面都是有两块电磁铁在上面,如果左面的电磁铁线圈得电,阀体就会被往左边吸住,如果右面的电磁铁线圈得电,阀体就会被往左边吸住,可以运用这样的操作控制预想的通路,(即堵住不想运用的气孔,打开想要运用的气孔)。如果进气孔是常开的,气流就会通过电磁铁的动作来判断所要通路气路,然后再来推动活塞杆,使气缸进行想要的操作。这就是气缸与电磁阀在机械运动中的运用。为实现爬壁机器人的上下左右的移动与整体的抬起,对运动部分的设计如图:图3-2 气动系统图1、普通双作用气缸 2、双作用无杆气缸 3、三位五通电磁阀 4、气压泵 5、过滤器 6、节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1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