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oc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系 别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班 学生姓名 王穗斌 指导教师 简弃非 提交日期 2010 年 05 月 10 日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广 州 汽 车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论文) 任 务 书 兹发给 06级车辆工程 班学生 王穗斌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内容如下: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2.应完成的项目:结合自己所学的关于发动机的知识,对车用发动机散热系统进行计算分析。 (1)实际工作需要及兴趣爱好,查阅与自己毕业设计题目相关的资料,准备毕业设计需要的数据及相关材料; (2)根据所确定的毕业设
2、计课题,进行该方面资料的专门查询收集,涉及计算的部分做好编程计算等; (3)进行校验分析,改进并完善研究分析方法,结合专业知识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直到得出最佳结果; (4)对计算结果在上述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 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 (1)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标准,GB9421 (2)张敏;汽车散热器的设计及其发展;天津汽车;2002,(03) P1921 (3)王刚;对某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匹配研究;车辆与动力技术;2007,(04);P3235 (4)孙军,桂长林; 水冷内燃机风扇的优化设计; 内燃机工程;2003,(05) P52
3、54 (5)姚仲鹏、王新国著车辆冷却传热.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张行周、王浚著管带式汽车散热器特性仿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24(3):426428 (7)耿曙光; 李云超; 车辆智能化散热系统技术;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5,(05) P5051 4.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于 2010年1月22日发出,应于2010年06月01日前完成,然后提交毕业考试委员会进行答辩。专业教研组(系)负责人 审核 年 月 日指导教师(导师组) 签发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论文选题适当,有较好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该生学习态度认真,查阅文献有一定的广泛性,能积极主动地
4、查阅毕业设计所涉及的参考文献,稍欠缺的是外文资料的查阅。该生有一定的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和有自己的见解。能提出并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从文章可以看出,该生结合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传热学、流体力学、换热器结构及机械设计等知识,进行发动机冷却系统热负荷计算及结构设计,具体包括计算所设计发动机的热负荷、进行冷却系各个部件的结构设计,将车用发动机专业知识与工程设计结合起来。能正确处理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分析较为全面,论证得力,所得数据及其结论可靠。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论文内容符合要求。论文表述准确,逻辑层次分明,语句通顺,较
5、好地理解和应用本专业知识到毕业设计课题中。论文达到了本科设计要求的水平。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摘 要 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散热器和冷却风扇作为冷却系统的关键部分是设计的重点。本文主要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传热学、换热器原理、内燃机原理、泵与风机以及机械设计等知识,以车用康明斯柴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为设计对象,进行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计算。首先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情况作整体介绍,包括散热器、风扇与电机、连接水管与水泵等进行工作分析;接着根据发动机已知的参数,计算得出散热器
6、的散热量为55.8kJ/s,冷却水循环量为0.00133,冷却空气循环量为2.11。根据计算出的散热量确定散热器的尺寸为,该散热器选用管带式散热器。通过冷却空气循环量,计算出风扇的结构参数及性能参数,选择轴流式风扇作为水冷系统的冷却风扇。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散热器和冷却风扇进行匹配与校核,以达到最优组合。通过冷却水循环量,确定水泵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选择离心式水泵。最后是对发动机冷却系统各部件进行安装布置,并进行系统优化。在保证发动机足够散热能力和强度前提下,高效率低能耗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对发动机冷却系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方法学习
7、的目的。关键字: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器,冷却风扇AbstractThe engine cool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gine. It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ngine performance,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the radiator and cooling fan, as a key part of the cooling system is the focal point of design.This paper through my own profes
8、sional knowledge, using Heat Transfer, Heat Exchanger Theor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ndamentals, Pumps and Fans, and Mechanical Design Expertise.Select Cummins automotive diesel engine cooling system for design objects.Firstly, the engine cooling system work as a whole description, including t
9、he radiator, fan and motor, and connecting water pipes and pumps and other job analysis;Then according to the known engine parameters, calculate radiator heat capacity is 55.8kJ/s, volume of cooling water is 0.00133, cooling air circulation rate is 2.11, by radiator heat capacity determine the size
10、of the radiator is , Choose the tube-and-fin radiator. Through the cooling air circulation rate, Calculated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fan , and Select the axial fan as the cooling system fan.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work completed, on the radiator and cooling fan for
11、matching and check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optimum combination. Through the volume of cooling water, Determine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pump and select the centrifugal pump. Finally ,installed and arrange the engine cooling system components, and making the syst
12、em optimization.In order to ensure adequate cooling capacity and strength of the engin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premis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Throughout the graduation design process of the engine cooling system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13、 reach the purpose of the learning. Key word : Engine cooling system , Radiator , cooling fan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发动机冷却系统概述11.2基本资料概述11.2.1选题背景与意义11.2.2 冷却系统的设计任务21.3现代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展趋势21.4 本章小结2第二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各部件工作分析32.1水冷却系统组成结构32.2散热器工作介绍42.3 风扇与电机工作介绍42.4连接水管与水泵介绍52.5其他部件的介绍52.6 本章小结5第三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各部件的
14、分析计算及设计63.1散热器的设计63.1.1 散热器的结构63.2.2 散热器的计算方法研究63.2风扇的设计93.2.1风扇的结构参数93.2.2 风扇的性能参数103.2.3 风扇的选型113.3 散热器与风扇的匹配113.3.1散热器的匹配计算113.3.3散热器与冷却风扇的匹配计算123.4 散热器与风扇的校核143.4.1验算散热器的散热能力143.4.2冷却风扇的校核计算143.5 水泵的设计153.6其他部件的概述163.6.1节温器163.6.2风扇离合器163.6.3 冷却风道173.6.4 膨胀箱173.7 本章小结17第四章 安装与布置184.1部件的布置与安装184.
15、2 合理设计空气流通系统,提高进风系数194.3确保冷却液循环中的除气能力194.4 提高冷却效果的其他建议204.5 本章小结21结论22参考文献23致谢24第一章 绪论1.1发动机冷却系统概述冷却系统的功用是维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在最适宜的温度内工作,以使发动机工作可靠,并得到良好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内燃机工作室,与高温燃烧气体接触的零件受热而温度过高,如不加以适当冷却,则会造成内燃机过热,充气效率下降,燃烧不正常,破坏正常的配合间隙,机油变质,磨损加剧,严重时出现拉缸现象。内燃机过冷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如混合气形成不好,造成柴油机工作粗暴,汽油机燃烧不完全;输出功率减少,油耗增加;润滑
16、油粘度高,运动件间摩擦阻力加大等。所以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根据所用冷却介质的不同,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水冷式和风冷式。风冷却系统是指高温零部件的热量直接散入大气中进行冷却,对应的装置称为风冷却系统。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称为水冷却系统。由于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热量的消耗者,因此为了使发动机正常地工作,不管负荷、转速和周围大气温度的高低,冷却液应保证在353363K(8090C)的范围内1。目前在汽车发动机上均采用强制水循环式水冷却系统,就是利用水泵强制提高冷却液的压力,使冷却液在发动机整个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强制循
17、环式水冷却系统一般由补偿水箱、冷却水套、水泵、散热器、水温表和传感器、放水阀、分水管、风扇、百叶窗、节温器等组成。冷却液是由水泵从散热器仲抽取低温冷却液,加压后通过管道输入气缸体的冷却水套内,冷却液从气缸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向上流入气缸盖冷却水套内,再次受热升温后从缸盖流出,沿水管流入散热器,由于有风扇的强力抽取,空气流从前向后高速流过散热器,不断地将流经散热器的冷却液的热量带走。冷却后的冷却液由水泵从散热器底部重新泵入水套,实现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的不断循环。因而保证了发动机的高温部件的温度得以控制。1.2基本资料概述1.2.1选题背景与意义发动机工作时,燃料要燃烧,各运动部件运动时要互相摩
18、擦,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其中,燃料燃烧时,使发动机气缸内的产生高温,这样就会使零件强烈受热,特别是那些直接与燃烧气体接触的零件(气缸、活塞、缸盖、气门)温度会更高,如果没有适当的冷却,那么发动机将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在发动机结构内必须设计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用就是维持发动机在全部工作范围内,能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工作。1.2.2 冷却系统的设计任务本文主要论述东风康明斯某柴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设计方法研究。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是由水泵、散热器、风扇、护叶罩和百叶窗等组成。其设计计算主要包括设计计算散热器,确定散热器的散热面积、迎风面积;估算空气通道阻力、按所需的空气流量及空气通道总阻力,
19、选择风扇;对散热器及冷却风扇进行匹配及校核,估算冷却系统中的水阻力,并按所需的水流量及水流道阻力,选择水泵。1.3现代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展趋势随着发动机采用更加紧凑的设计和具有更大的比功率,发动机生产的废热密度也随之明显增大。一些关键区域,如排气门周围的散热问题需优先考虑。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一般应满足发动机满负荷时的散热需求,因为此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最大。然而,在部分负荷时,冷却系统会发生功率损失。因为发动机怠速时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油耗大。而冷却系统的结构对发动机的冷起动时间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希望发动机冷起动时间尽可能短。现代的发动机设计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将发动机的热量管理系统纳入到整个
20、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全面考虑发动机的暖机、冷却效率、废气排放控制、燃油利用、乘客室的取暖和三元催化剂活化时间等。目前的冷却系统属于被动系统,只能有限地调节发动机和汽车的热分布状态。采用先进的设计和工作方式可大大改进冷却系统,使系统高效地运行,间接地提高燃料经济性和降低排放量。先进冷却系统的特性能够改善冷却系统性能潜力,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冷却系统的能控性是改善冷却系统的关键,是发动机结构保护的关键参数,如金属温度、冷却液温度和机油温度等能够控制,确保发动机在安全范围工作。冷却系统能够对不同工况作出快速反应,最大地节省燃料、降低排放,而不影响发动机整体性能。1.4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明确了本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动机 冷却系统 设计 方法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0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