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柴油机学习讲解.doc
《内燃机车柴油机学习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燃机车柴油机学习讲解.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 程 教 学 实 施 计 划授课教师辅导教师(助教)实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学 时 计 划总 学 时理论学时多媒体教学学时习题课实践学时3230302使 用教 材名 称出 版 社出版时间获奖情况东风4型内燃机车乘务员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年3月参考书目内燃机车柴油机(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年8月车用柴油机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9月教学要求1了解柴油机的基本概念,掌握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配气相位图。2了解固定件的功用、组成及主要部件基本结构,掌握差示压力计的作用原理。3了解运动件的功用、组成及主要部件基本结构,理解柴油机的发火次序;掌握活塞环、活塞销、曲轴组的功用,掌
2、握柴油机曲轴连杆活塞的机油通路以及凸轮轴传动装置的传动过程。4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及工作过程;理解冷态气门间隙的调整。5掌握进排气系统的功用、组成、进排气通路以及柴油机增压的意义。6了解燃油的喷射过程,掌握燃油系统的功用、组成及燃油系统油路。7了解调控系统的总体结构布置,掌握调控系统的功用、组成及甩缸的注意事项。8了解机油系统和冷却系统的组成部件,掌握机油的作用和润滑方式;掌握冷却的目的及冷却水的循环通路。9掌握柴油机“飞车”、敲缸以及水温高等主要故障的原因分析。 10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工作的工作作风。 教学创新与更新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
3、后,能够掌握内燃机车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的基本结构;掌握柴油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教学中以掌握部件作用、强化应用为重点,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就业从事电力机车驾驶和检修等工作拓宽知识面奠定必要的基础。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计算方法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80%+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考勤、作业等占总成绩的20%)章 节 名 称学时分配教学方法与手段进度计划(周次)第一章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4)第一节 内燃机车的总体构造第二节 柴油机的基本概念2讲授。1第三节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2讲授、实物教具示教等。1第二章 柴油机的结构(22)第一节 固定件4讲授、实物教具示教
4、等。2第二节 运动件4讲授、实物教具示教等。3第三节 配气机构4讲授、实物教具示教等。4第四节 进、排气系统2讲授。5第五节 燃油系统2讲授。5第六节 调控系统4讲授、实物教具示教等。6第七节 润滑系统第八节 冷却系统2讲授。7第三章 柴油机常见故障分析(4)柴油机常见故障分析(一)2讲授。7柴油机常见故障分析(二)2实物教具示教。8实践教学(2)8各 章 教 学 实 施 计 划章节题目第一章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课时安排4授课时间 第1周教学目的、要求(分了解、理解、掌握 三个层次):了解内燃机车的总体布置,掌握内燃机车的主要组成;理解单缸柴油机的简单结构和一些常用的名词术语,掌握活塞行程、工作
5、循环和压缩比等基本概念;了解柴油机的型号等有关规定,掌握柴油机气缸编号的规定及表示方法;掌握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配气相位图。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1.内燃机车的主要组成掌握内燃机车的主要组成。2内燃机车总体布置了解内燃机车的总体布置。3单缸柴油机的简单结构理解单缸柴油机的简单结构。4柴油机常用名词术语理解柴油机一些常用的名词术语,掌握活塞行程、工作循环、压缩比等基本概念。5柴油机的型号、旋转方向及气缸编号等规定掌握柴油机气缸编号的规定及表示方法。6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掌握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配气相位图。讨论、思考题、作业:1内燃机车
6、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2什么是活塞行程?工作循环和压缩比?3气缸编号是如何规定的?写出16V240ZJB型柴油机的气缸编号。4画出16V240ZJD型柴油机的配气相位图。参考书目(含参考书、文献等)具体内容:内燃机车柴油机(第二版),李晓村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年8月车用柴油机,李人宪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9月课 堂 教 学 实 施 计 划第 一 课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 0 分钟;授新课 85 分钟讨 论 分钟; 其它 5 分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它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它教学手段(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
7、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内燃机车的特点及主要组成;东风4B型内燃机车总体布置;柴油机的简单工作过程;柴油机常用名词术语;柴油机型号及气缸编号等有关规定;柴油机的基本组成。重点:内燃机车的主要组成;柴油机的简单工作过程,活塞行程、工作循环和压缩比等基本概念;柴油机气缸编号的规定及表示方法。难点:柴油机的简单工作过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第一章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第一节 内燃机车的总体结构一、内燃机车的特点1热效率高、能耗低;2投资少;3牵引性能好;4具有可靠的电阻制动或液力制动;5乘务条件好;6起动加速快,整备时间短,运行里程长。二、内燃机车主要组成 1柴油机2传动装
8、置3车体4转向架5辅助装置(制动机、辅助传动装置等)三、东风4B型内燃机车总体布置采用框架式侧壁承载车体,由前后司机室、左右侧墙、隔墙、顶棚、底架组成一整体全焊钢结构;上部由四组内部隔墙将车体分为端司机室、电气室、动力室、冷却室、端司机室五个工作空间。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1、端司机室主要设司机操纵台等。2电气室装有电器柜、硅整流柜、制动电阻柜、启动变速箱传动机构等。3动力室主要装柴油机牵引发电机组。4冷却室设V形冷却装置、冷却风扇、静液压变速箱传动机构、静液压系统油水管系和空气压缩机等。 第二节 柴油机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柴油机?二、单缸柴油机的简单结构 三、柴油机的简单工作
9、过程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循环不止,不断将柴油燃烧的热能变机械能。四、柴油机常用名词术语 1上止点(上死点):2下止点(下死点):3活塞行程: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称;用“S”表示,单位mm ,活塞移动一个行程,曲轴旋转1800 。(活塞冲程:指活塞由一个止点走向另一个止点的动作)4工作循环: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直线运动,每经过进气、压缩、作功、排气便完成一次热功转换,称。5燃烧室容积:6气缸工作容积:7气缸总容积:8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称。它表明进入气缸的空气被压缩的程度。(大小应适中,增压柴油机为1215之间)。五、柴油机型号及气缸编号等有关规定 (一)柴油机的型号 据国标
10、GB72582规定,由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拼音字母组成,分三部分。 首 部 中 部 尾 部 缸数符号, 气缸排列形式符号、冲程符号、缸径符号, 机器特征符号、变型符号。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二)柴油机输出端、自由端和左右侧的规定1输出端:向外输出功率的一端,也称后端。2自由端:3左、右侧:(三)柴油机的旋转方向及气缸编号1旋转方向:从功率输出端朝自由端看,输出轴顺时针旋转的称为右旋;逆时针旋转的称为左旋。2气缸编号规定:据国标GB72665规定,自柴油机右侧,由自由端向输出端方向依次进行气缸编号,整台柴油机的气缸号码应为连续的顺序号。写出16V240ZJB型柴油机的气缸编号。六
11、、柴油机的基本组成固定件、运动件、配气机构、进排气系统、燃料供给系统、调控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 巩固新课: 一、内燃机车主要组成。 二、单缸柴油机的简单结构和简单工作过程。 三、柴油机常用名词术语(活塞行程、压缩比)。 四、柴油机型号、旋转方向及气缸编号等规定。 五、柴油机的基本组成。 布置作业: 1内燃机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什么是活塞行程?工作循环和压缩比?3气缸编号是如何规定的?写出16V240ZJB型柴油机的气缸编号。课 堂 教 学 实 施 计 划第 二 课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 5 分钟;授新课 75 分钟讨 论 5 分钟; 其它 5 分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
12、验课 习题课 其它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它教学手段(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柴油机的实际工作过程;四冲程柴油机的配气相位图。重点:四冲程柴油机的实际工作过程;四冲程柴油机的配气相位图。难点: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和配气相位图。进气门晚关可否出现气缸内气体向进气管倒流现象?复习: 1内燃机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2什么是活塞行程?工作循环和压缩比?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第三节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一、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理论)四冲程柴油机:由活塞4个冲程曲轴旋转两圈完成一个
13、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1进气冲程:活塞由上下,进开,排关,空气进入气缸;曲轴由01800 。2压缩冲程:活塞由下上,进排均关,空气被压缩,气体温度压力升高;曲轴由18003600 。3作功冲程:柴油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下行膨胀作功;曲轴由36005400 。4排气冲程:活塞由下上,排开,进关,废气排出气缸;曲轴由54007200 。 结论:曲轴转两圈,带动活塞上、下移动两次,用4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二、实际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1进气过程:活塞由上止点前的某一角度1提前打开进气门开始进气,至下止点后的某一角度2迟后关闭,称。(边讲边画示意图)
14、 进气持续角为:118002(1)进气门提前开启的作用: 保证大量进气时有较大的进气流通面积即增加进气空气量。 有利于冷却和扫气。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2)进气门晚关目的:利用进气流动惯性充分进气,增加进气充量。(3)进气门晚关可否出现气缸内气体向进气管倒流现象?采用增压器增压,此时气缸内气体压力低于进入气缸的增压空气压力,在压差作用下增压空气继续向气缸内流动,不会出现气缸内气体向进气管倒流现象。2压缩过程:从进气门完全关闭开始,活塞继续上行对已进入气缸的空气进行压缩,其压力和温度不断提高,直至活塞上行到压缩上止点为止。 (边讲边画示意图)压缩持续角为: 1800 2供油提前
15、角(喷油提前角)-喷油泵(喷油器)开始供(喷)油的瞬时到活塞行至上止点时的曲轴转角。喷油提前角过大或过小影响:喷油提前角过大:缸内柴油积聚过多,燃烧粗暴,冲击振动加剧等;喷油提前角过小:后燃后热,排温高,柴油机作功能力和经济性能下降。3燃烧膨胀过程(作功过程):从压缩上止点3600转角始,已喷入高压油与气缸内压缩空气均匀混合自行着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面,推动活塞下行膨胀作功,通过曲轴向外输出功率,直至下止点前某一角度4提前打开排气门为止。 (边讲边画示意图)作功持续角为: 1800 44排气过程:从下止点前某一角度4提前打开排气门将作功后废气排出气缸,至上止点后某一角度5迟后关
16、闭,这一过程称。 (边讲边画示意图)排气持续角为: 418005气门重叠角:同一缸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曲轴转角,称。只在上止点附近存在。设气门重叠角的主要作用: 彻底排废气; 有利于冷却和扫气,降低受热零部件温度。总结归纳: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燃烧膨胀过程对外输出功率,其它3个过程都是辅助过程。柴油机工作前必须用外力先使曲轴转动,完成辅助过程产生第一个作功过程,才能使柴油机起动。16V240ZJB、D型柴油机是由起动电机带动曲轴转动而使柴油机起动的。其启动方式为直流电机启动。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四冲程柴油机的配气相位图什么叫配气相位图?以活塞上、下止点为基准的各个工作
17、过程以及配气机构动作时刻均用曲轴转角来表示的图形,称。2画出16V240ZJB型柴油机的配气相位图16V240ZJB型柴油机配气相位: 16V240ZJD型柴油机配气相位:进气门开:上止点前42020 进气门开:上止点前500进气门关:下止点后42020 进气门关:下止点后420排气门开:下止点前42020 排气门开:下止点前500排气门关:上止点后42020 排气门关:上止点后500气门重叠角:84040 气门重叠角:1000供油提前角:上止点前210 供油提前角:上止点前2050 巩固新课: 一、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二、四冲程柴油机的实际工作过程。 三、四冲程柴油机的配气相位图。布置
18、作业: 1.画出16V240ZJD型柴油机的配气相位图。 各 章 教 学 实 施 计 划章节题目第二章 柴油机的结构课时安排22授课时间第2至7周教学目的、要求(分了解、理解、掌握 三个层次):了解固定件的功用、组成及主要部件的基本结构,理解机体的结构特点;掌握差示压力计的作用原理。了解运动件的功用、组成,理解钢顶铁裙的结构特点;掌握活塞环、活塞销和曲轴组的功用,柴油机曲轴连杆活塞的机油通路以及凸轮轴传动装置的传动过程。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及其工作过程。理解冷态气门间隙概念、调整方法及间隙过大或过小对柴油机工作的主要影响。掌握进排气系统的功用、组成、进排气通路以及柴油机增压的意义。了解燃油
19、的喷射过程,掌握燃油系统的功用、组成及燃油系统油路。了解调控系统的总体结构布置,掌握调控系统的功用、组成、甩缸的注意事项及极限调速器超速停车作用过程。掌握机油系统的作用、组成及润滑方式;掌握冷却系统的组成、冷却的目的及冷却水的循环通路。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1 固定件的功用、组成了解固定件的功用和组成。2 机体周围部件、轴瓦、气缸套装配结构简述了解机体周围部件、轴瓦、气缸套的功用和结构,理解机体结构特点和主轴瓦受力瓦与非受力瓦问题。3 曲轴箱防爆装置理解三种曲轴箱防爆装置,掌握差示压力计的作用原理。4 活塞组了解活塞组的功用和工作条件,理解钢顶铁裙活塞的结构特点,掌握活塞组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燃机车 柴油机 学习 讲解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30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