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I倒挡拨叉加工工艺及钻14H9孔夹具设计(全套图纸).doc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I倒挡拨叉加工工艺及钻14H9孔夹具设计(全套图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I倒挡拨叉加工工艺及钻14H9孔夹具设计(全套图纸).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序言- 2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 -1 零件的作用- 2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3 零件的生产类型- 3 -三、毛坯的选择与设计- 4 -1 选择毛坯- 4 -2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4 -3 设计毛坯图- 5 -四、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的设计- 6 -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 -(1)粗基准的选择- 6 -(2)精基准的选择- 7 -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 -3 制订工艺路线- 8 -五、工序设计- 10 -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10 -(1)选择机床- 10 -(3)选择量具- 11 -2 确定工序尺寸- 11 -(1)24端面加工余
2、量- 11 -(2)钻13、扩14H9孔- 12 -(3)面加工余量- 12 -(3)钻孔- 13 -六、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3 -1工序3- 13 -2 工序4- 14 -2.1确定钻13mm孔的切削用量。- 14 -2.2确定扩14H9孔的切削用量。- 14 -2.3基本时间- 14 -3工序6- 15 -3.1确定铣开挡底面圆柱面R15的切削用量- 15 -3.2 确定铣开挡底面圆柱面R19的切削用量- 15 -3.3确定开挡脚面的切削用量- 16 -4工序7- 16 -5 、工序8- 17 -七、夹具设计- 17 -八、设计小结- 18 -九、参考资料- 19 -一、 序言机械
3、制造技术基础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这次设计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还对夹具,机床,刀具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的了解,不知不觉中我的图纸分析、结构设计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结束了机械制造基础及有关的学习后,通过本次的设计使我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加深,并培养了我们学会全面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问题的能力。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
4、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多加指教。全套图纸,加153893706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为倒挡拨叉,是与操纵机构零件结合用与拨动滑动齿轮实现输出轴的倒转。故对配合面、14H13槽以及下拨叉有精度要求。2 零件的工艺分析通过对该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原图样的试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从零件图上看,该零件是典型的叉架类零件,结构比较复杂,形位精度要求不算高。为大批量生产的铸件。其主要加工的有14H9表面粗糙度为Ra6.3um,其轴轴要保证直线度M级0.03;斜脚面尺寸要求公差尺寸为-0.48到0;开挡公差尺寸为0.1到0.2,表面粗糙度为Ra6.3
5、um并保证与14H9轴线的垂直度为0.25;R19面粗糙度为Ra12.5um,表面要求淬火处理,硬度要求为4853HRC;下爪总长公差尺寸为-1到0;后脚面公差尺寸为0到0.52,前面到轴线尺寸18的公差尺寸为0.2;孔8.7公差尺寸为0到0.09,其轴线到开挡前脚面的尺寸41.5的公差尺寸为0.15,孔深32公差尺寸为-1到0;拨叉尺寸要求较高,两内表面归于孔8.7的对称度为0.4,内表面表面粗糙度为Ra12.5,内表面满足配合14H13公差尺寸为0到0.27,其槽底部分允许呈R3max圆角或2最大长为3的倒角;孔8.7还需锪平直径为12;孔24端面、开挡内R15面、孔8.7内表面以及槽14
6、H13底面表面粗糙度为Ra25一般的加工都可获得。通过分析该零件,其布局合理,虽结构复杂,但加工要求比较容易保证,我们通过专用夹具可保证其加工要求,整个图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够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3 零件的生产类型依设计题目,结合生产实际可知该零件的生产纲领零件是大批量生产的铸件。三、毛坯的选择与设计1 选择毛坯 该零件材料为ZG310-570,属于批量生产,而且零件的结构复杂,采用铸件成型。2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铸件的尺寸公差按GB/T6414-1999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按GB/T11351-89确定,材料为ZG310-570。由于是大批量且形状复杂的零件,所以毛坯选择砂
7、型铸造。根据GB/T6414-1999查表得尺寸公差CT为8-12级。加工余量等级为FH。所以,可取CT=9级。查表(GB/T6414)查出各表面的公差数值。零件尺寸公差CT端面462脚面圆柱面151.6脚面圆柱面191.7两脚面尺寸61.514H13槽面尺寸141.6槽底面141.6叉脚开挡尺寸231.73 设计毛坯图 拨叉毛坯图尺寸(单位:mm)零件表面总余量毛坯尺寸公差CT端面462502脚面圆柱面152131.6脚面圆柱面192171.7两脚面尺寸62101.514H13槽面尺寸142101.6槽底面142121.6叉脚开挡尺寸232191.7下图为该零件的毛坯图(具体尺寸请看毛坯图)
8、:四、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的设计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工件在加工第一道或最初几道工序时,一般选毛坯上未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个是粗基准,该零件选用肋板6的左端面作为粗基准来加工14H9孔。以上选择符合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中的余量最小原则、便于装夹原则,以及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应该以这些不加工表面做粗基准的原则,在以后的工序中,则使用经过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加工14H9孔,保证其轴线的直线度,并作为以后工序的定位基准,这个基准就是精基准。(2)精基准的选择在选精基准时采用有基准重合,基准统一。这样定位比较简单可靠,为以后加工重要表面做好准备。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本零件的加工
9、面有内孔、倒角、槽、下底面、圆环面等,材料为ZG310-570。以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参考有关资料,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1)24端面:表面粗糙度为Ra25um,可选粗铣即可满足要求。(2)14H9孔:公差等级为9级,表面粗糙度为Ra6.3um,公差尺寸0到0.043,根据GB/T1800.3-1998规定其公差等级按IT9,可以先钻后扩孔来满足要求。(3)开挡15内圆柱面:表面粗糙度为Ra25um,未标注公差等级,故粗铣即可满足要求。(4)脚面:表面粗糙度Ra6.3um,加工方法可采用粗铣即可达到要求。(4)开挡:表面粗糙度为Ra12.5um,加工方法可采用粗铣即可达到要求。(5)槽1
10、4H13:表面粗糙度为Ra12.5um,公差等级13,加工方法可采用粗铣即可达到要求。(6)槽14H13底面:表面粗糙度为Ra25um,加工方法可采用粗铣即可达到要求。(7)孔:表面粗糙度Ra25um,公差尺寸为0到0.1,根据GB1800-79规定其公差等级按IT11,采用钻孔即可达到要求。3 制订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的拟定为保证达到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及各项技术要求,必须制定合理的工艺路线。由于生产纲领为成批生产所采用的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加工夹具,并考虑工序集中以提高生产率和减少机床数量,使生产成本下降。现有工艺路线如下:工艺路线一工艺路线二精铸退火精铸退火工序工序铣端面钻孔钻孔
11、粗铣脚面扩孔铣端面倒角扩孔粗铣脚面倒角铣开挡铣开挡铣槽铣槽钻孔钻孔精铣脚面方案的比较选择:方案2先铣脚面虽然满足了先面后孔的原则,但是对于后面工序的基准选定却不够方便,所以不合理,根据根据经济性级工序内容的简便性可选择方案一,并制定出详细的工序内容。毛坯为精铸件,拿到毛坯后应该先退火处理下,消除掉铸件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及误差。并在毛坯车间调整好毛坯的机械性能以达到技术要求,然后送到机械加工车间加工,具体工序如下:铸造热处理铣端面钻13孔、扩14H9孔倒角铣脚面、开挡铣槽钻8.7去毛刺检验根据工序安排编出机械加工工序卡,共6张。五、工序设计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1)选择机床1-1工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 技术 课程设计 倒挡拨叉 加工 工艺 14 H9 夹具 设计 全套 图纸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