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机械加工劳动定额《切削用量时间标准》.doc
《制定机械加工劳动定额《切削用量时间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定机械加工劳动定额《切削用量时间标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制定机械加工劳动定额切削用量时间标准制定机械加工劳动定额切削用量时间标准若干问题众所周知,按传统的说法机械加工劳动定额时间的构成是:作业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以及休息和自然需要时间,其中作业时间又分为基本作业时间和辅助作业时间。基本作业时间即是机动时间,机动时间和切削用量有着因果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可以制订“切削用量时间标准” ,而且这个标准是机械加工劳动定额标准化和计算机辅助劳动定额制订与管理的重要基础标准。但是,切削用量时间标准的提法,在1988年全国劳动定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之前几乎没有听说过。为此,本文就全国机械行业劳动定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机标会)制订切削用量时间
2、标准三次座谈会议,所涉及的若干问题介绍如下:1991年机标会成立后,半年多时间之内在北京、石家庄和成都分别召开了制订切削用量时间标准技术组织工作座谈会议。笔者参加了会议,并将三次会议研究讨论的主要内容,曾以“机械加工劳动定额切削用量时间标准若干问题”和切削用量时间标准若干问题的思考为题,在机械部1992年4月25日和11月18日的劳动效率报上分别作了报道。三次专题研究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一、切削用量时间标准的性质根据标准化管理的规定,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当时切削用量时间标准的制订是行业下达的任务,属于行业(专业)标准,即在机械行业范围内进行统一、协调使用的标准。行业
3、标准不同于部门标准(现已被撤消),不受部门限制。另外,根据标准化体系按方法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基础标准划分的规定,切削用量时间标准属于基础标准。所谓基础标准,就是以定额标准化对象的共性要求为前提条件制订的标准,它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基础被其它定额标准共同并普遍采用;还有按定额标准的贯彻方式划分的,有强制性(指令性)的标准和推荐性(参考)性的标准。切削用量时间标准属于推荐性的标准。二、切削用量时间标准的意义和作用切削用量时间标准是机械加工劳动定额的基础,主要作用:计算作业时间的机动时间。机动时间的计算是以切削用量为基础的,计算公式是机动时间走刀长度L(机床转数N走刀量S);计算材料系数。在相同
4、条件下,对于具有同一加工要求的,不同材质的同一种加工件的加工,所耗费的时间不同。原因在于加工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不同,加工的难易程度不同,与其相适应的切削用量也就不同。加工的难易程度一般用“加工性能(K)”表示,KV60V60基。其中V60基是典型加工材料允许的切削速度;V60是与典型相对的加工材料允许的切削速度。把K代入机动时间计算公式,经过换算可求出机动时间材料系数;材料系数的应用可以简化劳动定额数学模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市机械局两次实施了劳动定额数学模型化,第一次在表格式劳动定额标准的基础,采用了数理统计的数学方法,建立了劳动定额数学模型。为了消除表格式标准制订误差对数学模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切削用量时间标准 制定 机械 加工 劳动定额 切削用量 时间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