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准化和制图标准化.doc
《1.标准化和制图标准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标准化和制图标准化.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标准化和制图标准化11标准化人类应庆幸生活在一个人类无意形成及有意营造出来的标准化环境。正如ISO在2007.10.14日第38个世界标准日向地球村的村村民们发出的节日祝词中所强调的:“没有标准,世界的运行将嘎然而止,标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为过”。1.1.1标准及标准化的泛义 标准的泛义:条条、框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标准化泛义:加上“化 ”,指对标准的“活动”。1.1.2 标准及标准化的产生及发展人类无意识的标准化行为。例如石刀、石斧等。人类有意识的标准化活动。例如计数、文字、印刷术、兵马俑等。近现代的标准化。更科学、系统、重要。范围:小大(作坊工厂公司国家区
2、域国际)1.1.3标准及标准化的现代定义 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例:GB129821996国旗 (中)DIN 2767螺纹、螺栓(钉)和螺母的画法(德)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技术规范: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这种文件没有经过制定标准的程序。规定的是一种“结果”。规程: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或使用而推荐的惯例或程序的文件。这种文件没有经过制定标准的程序。给出的是“过程”。 法规:法规是由权力机构通过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性文件。 其最大特点是强制性。 技术法规
3、:涉及技术要求的法规即可称为技术法规。标准化: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称为标准化。标准化活动:主要包括标准的编制、发布、实施、修订等。1.1.4标准化原理统一、简化、协调、优化115标准化作用标准及标准化的作用太广了,例如:激励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降低产品成本,促进规模效益;改善市场结构,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需求的精致化水平;创新生产要素,推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鼓励产业间贸易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总之,规范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及节奏,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质量,推动了更加速推动着社会前进。116 标准分类 有不同的分法:按属性:强制性推荐性
4、(指导性技术文件.中国)按范围:国际级(附录1.国际)区域级(附录2.国际)国家级(附录3.国际)行业级(附录4)地方级(附录5) 企业级等。按性质:技术标准(例制图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按对象:基础标准(例制图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标准等。按行业划分:多类(国际及各国)按形式划分:正式标准 事实标准(论坛标准) 超前标准等划分方式。117 国际标准化国际标准化机构: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947)、IEC(国际电工委员会1906)和ITU(国际电信联盟1865),及由ISO确认的其它国际组织(附录1)。中国是ISO的发起国;ISO制定的国际标准占68。架构: ISO/T
5、C /SC/WG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例“ISO/TC10”“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区域标准化机构(附录2):例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等。国家标准化机构(附录3):例如: 英国BSI (1901年)、美国ANSI(1918)、中国GB(1949)、日本JIS(1921),等。国际标准竞争: 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标准之争。“得标准者得天下”诱惑使然。 目前形势:一是欧盟的“控制型”;二是美国的“控制争夺型”;三是日本的“争夺型”。 及中国的“重点突破”型国际标准竞争策略。118 中国标准化历程:古代:先进。例兵马俑、印刷术等。解放前
6、:乱且落后,国运衰则标准衰解放后:建立追赶登高,国运挺标准。1949:即设立“标准规格处”。1978:之前基本是苏系,重入ISO。2001年,设“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挂靠在“质检总局”下。架构: SAC/TC /SC/WG国标委/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例“/TC146”“国标委/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在:20000多项GB。措施:国际标准中国化。目标:中国标准国际化。采用国际标准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2001.11.21颁布的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了采标程度:等同IDT(identical):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完全相同;或中国标准与国际
7、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但可以包含小的编辑性修改。“反之亦然原则”适用。修改MOD(modified):允许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技术性差异,同时对技术性差异清楚地标明并给出解释;中国标准在结构上与相应的国际标准相同,只有在不影响对两个标准的内容及结构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允许对文本结构进行修改;还可包括“等同”条件下的编辑性修改。“反之亦然原则”适用。非等效NEQ(not equivalent): 中国标准与相应的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被清楚地标明;可能保留少量不重要的条款。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只能说是有对应关系。现中国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约50%多。注:在此之前,我
8、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是:等同(idt)、等效(eqv)和非等效(neq)。在有些老标准中,还可看到参照、参考等字样,这些可以看作与修改是近义词。级别:1984年前:国家、部、企业。19841989:过渡阶段:国家、专业、企业。1990-:国家(GB)行业:如:JB、QC、J等地方:例:DB34、DB37等企业标准的上下层次或级别的关系从制定的角度分析上层:宏观性、可扩展性 下层:遵上、补充、扩展、实用从执行的角度分析原则遵上、实用遵下国家标准(GB)制定程序: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一般不超5年。确认标准顺序号和年号均不改,只写“年确认有效”。修
9、订保留顺序号,改年号。废止无存在必要,废止。废止阶段 标准属性:1988年前:全强制性1988年至今:两级指导性强制性:国家安全、人身、卫生等。例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 推荐性:GB/T,技术标准多是。 但推荐性标准往往通过“大环境影响”、“法规引用”或“合同引用”等方式,使其实际具有“强制”含义。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技术尚在发展中。 2).采用ISO、IEC等报告项目。指导性技术文件在三年后必须复审,确定继续转国家标准或撤消。标准的格式和阅读 格式概况:由时空因素决定了标准的格式极不统一:不同机构、不同国家、不同级别、不同时间、不同情况等因素。例GB: “GB/T1.
10、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发布之前,格式不一。“GB/T1.1-2000” (现行2009版)发布之后,格式较一致。宏观包括:概述要素(封面、目次、前言、引言等);规范性要素(标准主体: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技术要素等,其中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这两项已基本定式。);补充要素(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索引等)。例如:GB/T 445742002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代号属性.顺序号.批准年号.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阅读:对时空不同的各类标准分别对待。以“GB/T1.1-2000” 发布之后的GB为例:首先浏览一下概述要素,需要留意的地方就细看。接着读
11、规范性要素,其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已基本定式,且其技术要素是读标准的重点。最后,根据前文的指引查阅补充要素等。格式趋势:下仿上,统一。用户标准信息途径 1). 在网上查询。2). 购买。3). 上级推荐或派发。 等渠道。中国参与技术标准国际竞争策略策略的定位:重点突破”。争取2020年之前,战略性优势特色技术标准占领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成为推动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重点国家之一。119 标准化的重要领域从“没有标准,世界的运行将嘎然而止,”可见,标准及标准化涉及的领域无所不至。例如:制图标准化、产品实现标准化、贸易标准化、环境标准化、高新技术标准化、农业标准化、企业标准化等。1110 标准化的发展
12、趋势作用越来越重要、领域越来越广、标准趋同、标准数量不断增长、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竞争更加激烈、标准转型等。1.1.11学用标准的注意事项(制图例)标准原文是最权威的教科书 标准是严格按照GB/T1、GB/T20000和GB/T20001的规定编写的,是相当严肃的产品,要求结构严谨、用语规范,文、表格及图例具有同等的效力。但许多段句、表格及图例等,往往只是为说明某一特定问题而设的,故在实际工作中不一定适宜作为完整的对象引用,即不要生搬硬套。而应当注意活学活用标准,其方法和思路可以举一反多地借鉴利用;例如,许多制图标准中举的大量图例、表格和解释等,在实际画图工作中均可以此为鉴。注意该标准发布的时限
13、性 不同时间发布的标准,其格式、称呼、内容等均具时限性。处理相关上下层面(级)标准的关系一般按以下方法:直接用:例如在机械制图中,直接用“技术制图标准”中的图幅等。同时贯彻:例剖面区域。旧服从新:例图幅。适当补充:例图线、视图等。注意基础标准与专业标准和“专业知识”间的联系 例如:螺纹表示法等标准背后均涉及很多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标准等。1112应当如何对待标准化 充分重视标准化,努力学习标准化,遵守利用标准化,主导占领标准化。1.2制图标准化121 图形学 图形:用点、线、符号、文字和文字等描绘事物几何特性、形式态、位置及大小的一种形式。其最大优点是直观性强,故在远古时代即被应用,例如,原始人即
14、画影图形以记忆和传递信息。图形学:进入文明时代后,图形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近代及现代,图形的应用更广泛,地位更重要;从而产生了专门研究图形的学科图形学。图形学主要研究图形的生成原理、图形的应用和图形的发展等。近几十年来,传统图形学和现代的计算机科学完美结合后,产生了“计算机图形学”;ISO给出的计算机图形学定义:是研究通过计算机将数据转换为图形,并在专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学科。从此,图形学的含义及用途已远远超出传统图形学的定义。瞻望未来,图形学将和数学、计算机科学、美学、工程学等密切结合,形成一门与人类生活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前途无量的新学科。投影法: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
15、射,并在该面得到图形的方法。工程图样: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例如机械工程图样、建筑工程图样、电气工程图样等;被喻为工程界共同的技术语言。设计绘图方式 (1). 1880年前:几乎都是手工操作,分为:1)绘制草图 2)尺规作图。(2).1980年后: 1946年计算机诞生。1952年,第一台数控绘图机研制成功。特别是1980年代初,Auto CAD等设计绘图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设计绘图的方式;并从国际到国内,逐步不再认可手工绘制的图样,要求图样必须由计算机绘制;这就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制图标准”分项:1) CAD制图标准;2) CAD文
16、件管理标准。122 国际制图标准化1).古代,。2).近、现代:1901:英国标准化委员会BSI (ESC)成立,是第一个国家级的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第一个标准是螺纹画法。可见制图标准的重要性!1947:ISO成立。其下设的“ISO/TC10”(现名“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技术产品文件”包括图样、说明书、合同、报告等),主管国际“技术产品文件标准”的工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其所发布的制图标准均冠以“工程制图”台头;七十年代后,其发布的制图标准均冠名“技术制图”台头。例如:ISO12824:1997技术制图画法通则第24部分:机械工程图样用图线 123 中国的制图标准
17、化1).古代:先进,例如:浑天仪图、水碾图等。2).解放前:制图标准不统一。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951:政务院颁发工程制图标准(13项)草案。以机械制图为主,定第一角画法、标题栏、明细栏等。 1956:机械部发布机械制图标准(21项)JB。 1959: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GB1221411959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第一套),共有19个标准,主要对投影法、图纸幅面、比例、图线、图样画法、尺寸注法、剖面线、符号、代号等作了统一规定。之后,相关部门参照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制定了建筑、电气、造船等行业的制图标准。 19701974: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标准计量局修订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
18、(第二套)。较强调国内经验实用,与ISO等国际上的标准差别较大。至此,我国的制图标准主要是照搬及参照“苏联标准体系”。 1984:国家标准局修订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共17项标准(第三套),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ISO已颁发的全采,部分ISO的草案也采为我国的正式标准)。其中1984年颁发的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分为四大部分,即序号为4457、4458、4459、4460(另外加一个1983年颁布的序号为131的标准),分别对应着:基本规定、图样画法、尺寸及符号标注等。这批标准在我国不单是机械制图领域,也包括其他制图领域,应用时间较长,影响也较大。现只有“剖面符号”、“轴测图”和“机构运动简图符号”三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化 制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5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