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愚忠形象.doc
《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愚忠形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愚忠形象.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电大宿州分校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议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愚忠形象2008(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姓名:学号:目 录摘要1 关键词1 愚忠于汉的关羽2 愚忠于义的关羽7 参考文献10 浅议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愚忠形象【摘要】:关羽,三国演义中集忠、义、信、智、仁、勇于一身的完美英雄形象,被后世尊为“武圣”,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上下共仰,顶礼膜拜。然而,本是一介武夫的关羽,论德、论能、论绩又怎会被神化到了如此的程度?细品之下,不难发现:这是被历代统治者无限抬高,又被广大民众认可,同时,三国演义中通篇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而忠于刘备集团的关羽则被加以美化、歌颂,从而成为万世敬仰的英雄。真实中的
2、关羽的确是忠心无二的,但是他的忠心却是很“愚”的,愚忠于“刘汉”,愚忠于“兄弟义气”,愚忠于“道义”。 【关键词】:三国演义 关羽 愚忠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塑造了一大批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关羽便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之一。“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气挟风雷无反抗,志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斜阳。”这是昔人赞美关羽的诗句,赞美其勇猛、精忠、侠义、顽强、睿智。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一个集忠、义、信、智、仁、勇于一身的
3、完美英雄形象,被后世尊为“武圣”,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由“万世之杰”,成为全方位的“万能之神”,为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万民,上下共仰,顶礼膜拜。不仅如此,除了在华夏大地,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侨中,对关羽的膜拜之风也历历不衰,受到万家香火。跨国英雄,关羽是第一人,也是第一个由“人”及“神”的英雄。然而,本是一介武夫的关羽之所以成为如此完美、崇高的英雄形象,抛开了三国演义这本影响力最大的小说不说,则是为服务于统治阶级优点、满足民众的主观意愿和迎合儒家头脑的需要而加以美化、歌颂的结果。在若干年后,关羽被奉为“战神”,不是由于他的“勇猛善战”,而是他的“道德力量”忠、仁、义、智、勇。“是随着历
4、史的发展,根据心理和社会需要不断改造而成的一个来自于现实而又大大超越现实的一个偶像。”(尹韵公语)真实的关羽的确是忠心无二的,但是他的忠心是很“愚”的,愚忠于“刘汉”,愚忠于“义”,加上他性格上的缺陷,导致最后败走麦城,被东吴俘后斩于临沮,落得个尸首难全。这是一个侠义英雄的悲剧收场。一、 愚忠于汉的关羽。关羽(160219),本字长生,后改为云长,河东郡解县人。三国蜀前将军、五虎上将之首。因本处势豪倚势欺人,被关羽所杀,关羽因之逃难江湖。闻涿县招军破贼,特来应募。与先主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羽居其次,手持青龙偃月刀,随先主东征西讨。在虎牢关温酒斩华雄,徐州城破后不得不投降曹操。为报曹操之恩斩颜
5、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后得知先主信,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主。先主平定益州后,封关羽为五虎大将之首,督荆州事。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羽起兵攻曹,放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不数月,吴袭荆州,羽父子败走麦城,突围中于临沮被吴军潘璋部司马马忠所俘,后斩。这是史书上关羽的一段生平简介,与小说无大出入。但作为小说中的人物,关羽形象的塑造显然和作者的政治倾向分不开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关羽因此被塑造成“威猛刚毅、义重如山、勇冠全军”的英雄,从刘备开始起兵就一直跟随、侍奉左右,始终不渝地忠于刘备,时时奉
6、刘备为主,惟刘备密切追随,直到兵败被俘,斩于临沮,一生忠于刘汉。在关羽的眼中,刘备虽不是汉王朝的嫡系子孙,但毕竟是汉王室血脉(刘备自称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和曹操、孙权、袁绍、袁术等相比,要正统的多,所以,关羽一生只忠于刘备,在他看来,刘备就是汉室,汉室就是刘备。由此可见,他真的是“愚忠”。(一)、如若真的如关羽所说:自己忠于汉室,那么,凭着他的勇武,怎么不直接去汉献帝处谋个一官半职,以助匡扶汉室呢?我觉得,关羽是个极其聪明之人,因为他已知道此时的汉王朝已摇摇欲坠,大厦将倾,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与其做个亡国的降臣或战死,倒不如挑个“明主”,从头打拼,将来或许可以博个开国功臣之位。而
7、且在他看来,刘备就是汉,所以他选择了投靠刘备,跟随刘备去开创蜀汉霸业。岂不知个人怎和国家相比,刘备就是刘备,他怎么可能代替汉王室?况且,刘备就忠心于汉室吗?他还不是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他自称“汉之后代”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笼络人心、起兵时名正言顺罢了。可见,关羽口口声声称自己“忠于汉”,也仅仅是“刘备”的“汉”而已,是忠于刘备个人,而不是真正的汉王室,这难道不是愚忠吗?(二)、关羽处处以刘备为首,且以正统自居,只效忠于眼中的“刘汉”,结果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为了彰显他的正统思想,当孙权派诸葛瑾为儿子向关羽女儿求婚,以结秦晋之好,共伐曹操时,关羽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在他看
8、来:汉室衰微,孙权占据江东,划地为王,实属大逆不道,是不尽臣子的本分,是不忠。于是,关羽便对这样的人物十分鄙视,断然拒绝了孙权的联姻请求,且辱骂其使。关羽这么做就不对了,谁都知道这种婚姻是政治婚姻,是出于政治集团利益的联姻。孙权可以把妹妹嫁给刘备,你关羽怎么就不可以把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呢?孙权嫁了妹妹以后又把妹妹抢了回去,以后你翻脸了也可以把女儿抢回来嘛。你关羽可以瞧不起孙权,可以痛恨孙权,也可以不答应这桩婚事,但不该骂人。俗话说的好: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何况孙权也是一方霸主。结果间接导致了孙刘联盟瓦解、吴魏联合,致使荆州失陷。 在刘备登汉中王之位后,欲立后嗣。关羽以刘备义子刘封为螟蛉之子,不同
9、意立能力更强的刘封,并且劝刘备把刘封安置在偏远的边城,以绝后患。结果得罪了刘封。以致在关羽襄樊之战被孙曹联军打败后,派人向驻扎在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而二人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支援。关羽陷于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遂西走麦城。此时援军迟迟未到,关羽决定突围回西川,途中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在关羽被俘后,孙权拒绝了手下的招降建议,一刀杀之。关羽之死,使刘备失去了左膀右臂,蜀汉克复中原的希望,也随关羽俱逝了,且荆州也永远的失去了。直接导致了刘备与孙权关系的彻底决裂,使得刘备、张飞悲痛欲绝,为了报仇,丧失了理智,忘记了连孙抗曹之基本路线,先后辞世,蜀汉王国从此一蹶不振,每况愈下,最后终未能
10、避免亡国的悲剧。试想,如果不是关羽对刘备的愚忠,处处维护刘备的正统,后果肯定不会是这样,至少在败走麦城时,刘封如若肯援助,关羽定不会被逼得无路可走,结果被马忠所俘,斩于临沮。同时所立的刘禅(后为蜀汉怀帝),昏庸无能,最后将父辈打拼几十年所创立的蜀国拱手送人,且“乐不思蜀”。这些都是关羽的正统思想和其对刘备的愚忠所间接导致的结果,关羽的愚忠不仅害自己丢了性命,他还是杀害刘备、张飞这一兄一弟的间接凶手,也对蜀汉事业造成了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害人害己又害国。(三)、关羽的“降汉不降曹”,这是掩耳盗铃式的可笑。关羽在下邳兵败被曹操所俘后,与张辽约定三事:“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演义 毕业设计 论文 浅议 中关羽 愚忠 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