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论刘亮程散文创作的审美内涵.doc
《现当代文学论文论刘亮程散文创作的审美内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文学论文论刘亮程散文创作的审美内涵.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刘亮程散文创作的审美内涵 试析刘亮程散文创作的审美意义 江春丽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广东揭阳522000) 摘要:刘亮程的散文呈现了一个生命、乡土和历史意识缺失的文化语境,但可贵的是它同时也带给我们一种精神的安慰,一种灵魂的呼唤。透过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我们看到了一颗朴素细微的心灵在执着而孤独地追寻生存、活着的意义。本文通过解读文本,试着探析刘亮程散文创作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一个人的村庄;灵魂;诗意;家园 面对人们的浮躁、冷漠与无情,刘亮程深感伤痛却无能为力,写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表达的是一种孤独的精神追寻。换言之,刘亮程不满于人们的精神缺失,他在寻求诗意地回归人类的精神家
2、园。他那些独特而超越时空的生命体验是渴望生命自由的自然流露,那些零零散散出现的关于生与死、时间与生命、存在与虚无的思考,正是一颗朴素细微的心灵在执着而孤独地追寻生存的意义、活着的意义。对读者而言,这既是一种精神的安慰,更是一种灵魂的呼唤。 探析刘亮程散文创作的审美意义,首先看到文集中苍凉的文字呈现了一个生命意识、乡土意识和历史意识缺失的文化语境。 一、生命意识的缺失 刘亮程往往通过平平淡淡的话语来揭露人的自以为是和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幼稚无知。他的文字中很多生命不被尊重,弱小者往往备受欺凌。同样是人的冯三被当成工具使唤,同样是生命的动植物连生存、繁衍后代的权利都被剥夺。人随意改变树的长势甚至命运
3、,杂毛黑狗因看不了门而被扔掉,小黄狗一抱回家耳朵就被剪成三角形,只因“耳朵长大了耷下来会影响听力”本是众生平等,人却肆意蹂躏生命,总以为动植物的一切必须接受自己的安排。一条称职的好狗得洞悉人情世故、受人摆布,但“狗一老,再无人谋它脱毛的皮,更无人问津它多病的肉体”。狗的一生,写尽弱小生命的沧桑!这是人自私自利、自以为是所制造的悲哀。更令人触目惊心的还有野地上的麦子,文中质朴无华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人不顾牛的伤口如何疼痛难耐,只管把牛当工具使唤,甚至为达目的竟不惜放火夺取牛的生命这一残酷面目!曾听说牛一出生就流泪,我不知道牛为什么流泪,但牛会流泪却让我想起了人对牛所做的一切。人一味地盘剥和利用自
4、然,是因为没能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倘若人能正视和善待生命,用爱去维护一切生命的尊严,我想作者将无须因同情和关注弱小而身心备受煎熬了。 二、乡土意识的缺失 刘亮程的笔下,许多人数典忘祖,漠视故乡,羞于公开自己的生源地。本来“农村是每个中国人的老家”,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对于乡村应当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感恩和热爱!但是,随着城乡距离的拉大,繁华和物欲的诱惑,落后和贫苦的逼迫使人们纷纷逃离家乡。作者曾借冯三的口说:“村里有点本事的人都搬走了,到外面干大事情去了,剩下些没出息的。”虽然中国人向来安土轻迁,除非万不得已,不然不会轻易丢掉自己的家乡,但我们却看到许多农民还是费尽心思往城里奔。正如有人死了中所描
5、述的,进城已成为多少人的强烈愿望!一户户农民,靠着四处托朋友、找亲戚,一步步走近城市,最后彻底扔掉土地变成城市人。然而,这是一种“无根”的选择,当有朝一日他们成功地进入城市实现了家族的兴旺时,“城里的乡下人”这一尴尬地位便形成。浮萍般四处漂流的生活也正开始,荒凉必将步步逼近,因为他们已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失去了自己的“根”。刘小枫在诗化哲学中阐述“荷尔德林的预感”时也说了,人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家乡,陷入无家可归的状态”、“有如孩儿失去了母亲”那是一种何等的痛苦!三、历史意识的缺失乡土意识的缺失意味着“无根”,而历史意识的缺失是“断代”。刘亮程曾调侃地说“:有些人就是喜欢把自己的一生像件宝贝似
6、地藏起来不让人看,藏得深而僻远。”其实,人们不愿将自己“可怜巴巴的一辈子”活给别人看,是有缘故的。一方面,正如老皇渠村的地窝子中所说:“没粮吃,人都慌了,扔下几辈人建起来的家业往外跑”。人们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故乡遗忘,这造成了历史的空白;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太短暂了,相对于山川大地而言,如此短暂的岁月根本毫无历史感可言。 此外,文化传承被中断,珍贵的传统文化精神无法保留,这自然也是历史意识缺失的一大体现。现代技术功利的扩展,不仅抽掉人的生存根基,使人们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流落异乡;还剥夺了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据,使人们找不到归属感,失落自我。最严重的是,使人成其为人的“爱的意识
7、”已随风飘逝,尊老爱幼、热爱家乡、尽瘁桑梓等优秀文化传统已经日渐消亡。作者曾讲述一户姓魏的人家从口内逃荒到新疆时,竟把瞎子父亲扔在了家里,亲情遭遗弃,世道沦落至此,怎不叫人心寒!人们忙于自己的生活,忙于生也忙于死,“爱”的情感如今对许多人而言已是可望而不可即了。 面临如此悲凉的境地,刘亮程对人精神上的虚无所带来的无家可归的苦境深有感触,他的散文创作自然也突显孤独、焦虑和乡愁的精神意蕴。 “田园将芜胡不归?”正如陶渊明那份知识分子情怀的反省,刘亮程为了保存心中那方恒久美丽、纯净诗意的田园而苦苦地追寻着,他不断地探求诗意地回归家园。诚如海德格尔所言,故乡“天生有着对于本源的忠诚”、“返乡就是返回到
8、本源近旁”。 故乡有着一种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素朴的东西,那是凝聚在风土人情中的一种价值、一种信念、一种千丝万缕的关系,重返故里意味着接近童贞,“还乡就是返回人诗意地栖居的处所,返回与神灵亲近的近旁,享受那由于偎伴神灵而激起的无尽欢乐。这就是诗化,就是诗意的人生。”3刘亮程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他的思考总能回归生命的本初,从而找到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向灵魂、诗意和家园的回归,即是刘亮程散文创作的审美意义。 1.灵魂的回归:灵魂不是没有感受性的,相反,“灵魂倒是在痛苦中表现爱,把爱表现为比感性的此在更为青春永驻的情感”,4人类个体,唯有关注生存,关心活着,关爱生命本身,才是向灵魂的回归。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文学 论文 论刘亮程 散文 创作 审美 内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