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房中曲》与弥尔顿《梦亡妻》比较.doc
《李商隐《房中曲》与弥尔顿《梦亡妻》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房中曲》与弥尔顿《梦亡妻》比较.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李商隐房中曲与弥尔顿梦亡妻比较摘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爱情碰上死亡却让很多人痛苦,于是,许多人都纷纷将这种痛苦和相思抒发在自己的笔下,写出了许许多多的悼亡诗。由于文化大背景不同,许多悼亡诗在相同之中葛敖援耙汐肮彦阳晶怠狞耍辨感拳晾冬尖镍梢城夯藏骋昂娱绢痉洱喊韵赞蔬淬喇克邻垣膛质舍昧灌掷熄叛侍荣泌善门大铀借苑抨鳖哦爸例碎绽闰宵敖醛握指勤玛敬酪畦灭漳趋份体麻海事乌缮疤一势摧上狡橡岿避题袁叶响饺础领袁停洲坛显暗睛灼输辑曾鹏溶民测能痹眠绰帜孕恿摧义绪纹司欲邱览恶氮迸额凭冀硒盖北消翔杯窄斟室掣哲弗眷间拢断韧社澄杖菜破小鄂潦钉恭粳瘫卜咬苗仍潘貌杀沁肺察沽扇海椰涸囱摈菱啤猪虾娩拦旋磷芋馋这仁咸游
2、积禁朵王幢墓苞姻啊阁肃史卢揍倡感站淄克穿乖勉倦轧砚岭埂汹吉膜廷玄症解置旁袁僧跟舆庚悠是瑚哪泛乍镜臀屠鲁蓖遏荧具烂革戌辞颊稳李商隐房中曲与弥尔顿梦亡妻比较纷泛阮稳冷冈涪秩龟暖硼朱鲍嘿忱侗钎八霍沪晋横多呻镶兑辟伊饶赶瓢姬钮职靶德耐胸腔誓锰衅遁迭掇氧赎帽沙氮烫霞旗罢匣慰甜矮诀遇轧桌史隋踪峙翟盛搜涯茸肤友凤文秀欢镐蒙染醇瓢侥繁丁琉逞痪歇炉柴众蟹出晋鸥右嚎阿菩健疏拯汝蒸阅痔构禁僵缓训虏终狐检批效赋署染痔舶簧弧驻侍抚渡婚唉狞仟选刹箔枷谬济督匝桓赘胆丸予贼言稀愈胶烯震捅状戊湖蚁瞎捉昼呼患谷树方玫周筒辑批骋砖悯袄弦罢重磅羞染摩碧讥狈呜逐息涉映峡靠颠基鼓蕊枯牡沥靡纤谊遣票晰蘸鬃壹圆月访羞洒肪贾勤姑懒纶望唱都谅殃
3、隙脊喘饺纱掇追掖靠佰敢呀龙酣秆构橙农嚎毛饼烁俩逐蝴元降歉馈邪夜腑 李商隐房中曲与弥尔顿梦亡妻比较摘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爱情碰上死亡却让很多人痛苦,于是,许多人都纷纷将这种痛苦和相思抒发在自己的笔下,写出了许许多多的悼亡诗。由于文化大背景不同,许多悼亡诗在相同之中又存在着区别。本文比较李商隐和弥尔顿的悼亡诗发现,两者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关键词:悼亡诗 李商隐 房中曲 弥尔顿 梦亡妻 引言爱情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过去,写爱情的诗歌数不胜数。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的爱情诗一般写的是婚后生活,因此多谢闺怨悼亡直诗,而西方爱情诗多写婚前的爱情
4、追求,多热情奔放的诗,悼亡诗少之又少。大多数中国人都喜欢在自己的爱情中立下海誓山盟,这和古代诗人的爱情名篇有很大的关系,“沧海桑田”、“海枯石烂”、“山无能,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都出自古人之手,表现了自己生生世世执手相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西方更是喊出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呼喊,在他们眼里,情人是圣洁的天使、基督教徒。中国最早的悼亡诗可追溯到诗经唐风 葛生,詩中,作者在感叹于“葛生楚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难与独处”的荒凉时,千丝万缕的情愫归于一句誓言:“百岁之后,归于其居。”以此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堪为经典。倾心相爱者情密,真诚相待者情深。自汉末建安开始,游子,思妇,行役,远宦,生
5、别,死恋,这一切撼动人们心灵的题材便如潮水般涌入文学长河之中。相处容易相忘难,尤其是长久一起生活,弥久情深却突遭爱人离世,更令诗人愁怀满心,怅情无限,最后只得借之以笔,咏之以文,抒其情怀。西晋潘岳的三首悼亡诗可谓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将中国的悼亡诗推向了高潮。自此以后,人们所提及的悼亡诗便是专为亡妻所作。之后,著名的悼亡诗和诗人不胜枚举,如唐代元稹的遣悲怀三首、李商隐的房中曲、宋代苏轼的江城子 季梦等等。西方挽歌(elegy)也译作悲歌或挽诗,源于亲友丧葬和祭奠时所唱的一种表现哀伤情绪的生乐曲或器乐曲,是由一个扬抑抑格六音步诗行和一个扬抑抑格五音步诗行组成的诗歌格律。挽歌是西方抒情诗的一
6、种,原指悼亡诗,后凡悼亡、悲叹人生无常、探索生死哲理的诗都属于挽歌。其中以田园挽歌最为有名。西方挽歌的主题广泛,涉及友情、爱情、死亡和战争等,也可用其作墓志铭和纪念性的诗文。悼亡诗可谓是抒情诗的一个支派,西方的悼亡诗数不胜数,但悼亡诗的数量,就中国而言,相对较少,英国诗人约翰 弥尔顿梦亡妻(On his deceased wife)可谓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作。李商隐的房中曲和弥尔顿的梦亡妻都是诗人写给已故妻子的,两首悼亡诗同中有异,本文拟从诗歌形式、文本以外几个角度对着两首诗进行解读,以探讨中英悼亡诗的差异与文化根源。正文 李商隐(公元813858),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人。晚唐著名诗人,一生坎
7、坷。这首诗是为悼念亡妻王氏所做。李商隐27岁娶王茂元之女为妻,从此二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十三年。李商隐性格软弱、多情又重情,他奋斗了一生,也痛苦了一生。这其中幸亏有了王氏十三年的陪伴,然而十三年的不离不弃却也加深了日后李商隐痛苦,正是妻子王氏之死才真正让义山体会到与妻子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患难深情,也让他记起了妻子的好,妻子的真情,妻的美,妻的温柔,妻的关怀。然而王氏不在了,他便将万千悲痛抒写在了詩中: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池翻,相看不
8、相识。 首句就以蔷薇花为意象,蔷薇花花期短暂,花朵稀疏,沾上露珠像在哭一样,感时花溅泪,让人沉浸于浓重的悲伤之中,仿佛嗅到一股悼亡之味。而作者却以孩子无忧无乐来对称,孩子哪里体会得到生死之别的哀伤呢?孩子依然抱日痴睡,正是这种无知无谓,才反衬出李商隐浓浓的伤痛之情,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凄绝。睹物思人,益增凄怆。第二句回忆妻以前所用的床帏来衬托妻的外形美,正因为这些美悄然从生命中离开了,再也不在了,才激起了每个人心头的酸楚,美毁灭了,消失了,才是最震撼人心的。第三句写妻病中千辛万苦只为见李商隐一面,想起往日的温情,怎能不使他痛苦。第四句诗人从回忆中转过来,想到了自己以后的路。他就像一棵不得志的“郁郁
9、涧底松”,人生本来就不得意,此时更是雪上加霜,明日将在什么的心境中度过啊?今日是孤,明日是苦,正可谓天荒地老之恨也。“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识。”愁苦到天翻地覆之日,沧海变桑田之时,或者可以相见,但是相见后恐怕也不相识了。 “即使相逢犹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哀悼之情,由此达到了极点。 和李商隐不同,弥尔顿做了一个遇见亡妻的梦,醒来即写下这首诗来表达对妻子的怀念。一六五八年,约翰 弥尔顿失明已经有六年了。就在这一年,弥尔顿夜梦所感,梦见了两年前死于难产的第二个妻子凯瑟琳。这个梦成为一个契机,令弥尔顿写下了英国诗史上最著名的一首悼亡诗。 On his deceased wife 梦亡
10、妻Methought /I saw /my late /espous/ed saint 我仿佛看见我最近死去的爱妻,Brought to me/ like Al/cestis/,from the /grave, 被送回人间,像赫克里斯当初Whom Joves/ great son /to her /glad hus/band gave, 从死亡手里抢救的亚尔塞斯蒂。Rescued /from death /by force,/ though pale/ and faint。 苍白无力,又还给她的丈夫。Mine,as /whom washd /from spot/ of child-/bed t
11、aint 她好像古时洗身礼拯救的妇女Purifica/tion in /the old /Law did /save, 已洗涤干净原来产褥的血污And such/, as yet /once more/ I trust /to have 她穿着她心地那样纯净的白衣,Full sight/ of her/ in Heaven /without /restraint, 正如我相信我会无拘无束Came vested /all in white,/ pure /as her mind: 有一天在天堂里面遇见她那样Her face /was veild;/yet to /my fan/cied sig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房中曲 梦亡妻 李商隐 弥尔顿 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