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音乐性浅析.doc
《诗歌音乐性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音乐性浅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音乐性浅析诗歌音乐性浅析杨田盛摘要:音乐性是诗歌语言的一种审美特性。诗歌同音乐可谓最亲近的姊妹艺术,诗的可诵性、可歌性,都要求具有音乐性1。本人在和许多诗人交流时,当谈到诗歌的音乐性时,诗人们往往不能从组成音乐的最本质、最内在的节奏、音调、和声、织体等方面去把握,而是泛泛地作一些具有文学性的描述,使对音乐缺乏深入了解的诗人们感到迷茫、费解。因而,本文想着重从诗歌音乐性的内部特征时间(节奏)和声音(音调)以及谐和(和声)等方面对诗歌的内在和外在的歌唱性加以比较、分析,以期专家们的指正和引起诗人们的关注。诗歌的音乐性作为衡量诗歌的美学标准之一而客观地存在。诗歌的语言,可以说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最凝
2、练、最优美、最富有音乐感的语言,诗人往往呕心沥血、字斟句酌,通过最精粹的语言使诗歌具有如同音乐一样的节奏和韵律2。本文从诗歌和音乐这两个方面,探索诗歌的音乐性这一问题的实质以及音乐性在诗歌中的具体体现。何为音乐性?音乐性就是声音(音调)和时间(节奏)中表现出来的音乐的内部特征。声音(音调)和时间(节奏)的关系,英国音乐家杰汉德说得好:声音(和沉默)是音乐的素材,而时间(节奏)则是这些声音(和沉默)必须投向的画布。也就是说,从声音(音调)和时间(节奏)两个方面来看,时间(节奏)是音乐不可分割的方面,旋律正如音乐的音调一样,脱离节奏就不能存在,但相反地,节奏脱离了旋律却能够存在。由此看来,对体现音
3、乐性,时间(节奏)比声音(音调)更为重要。除此之外,还应该谈到由时间(节奏)和声音(音调)两者所派生出来的其他方面,诸如表现谐和、圆满的和声,对多声音乐素材来陈述的织体以及音乐的体裁、风格、速度、力度、声音的色彩等。属于音乐性的这些特征在诗歌中往往是从整体上去体现的,但为了便于分析,则分而论之。(一)时间(即节奏)作为表现诗歌音乐性的首要问题,它又是什么呢?同样时值的或不同时值的音的有组织的序列叫做节奏(苏N.B斯波索宾)语。同样我们可以认为,同样音节或不同音节的语言的有组织的序列组成诗歌的节奏。其一,诗歌的节奏感首先从语言的音节中具体地体现出来。音节是说话时自然发出、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
4、言片断3,一个汉字就代表一个音节(儿化音节除外)。语言的节奏就是单音节(单拍子)和复音节(双拍子)的有机的交替变化,这种变化内在而本质地浸透在诗歌语言的节奏之中,表现出感情的波澜起伏,使人们在诗歌语言音节的交替变化中享受到一种节奏的美。其二,诗歌的节奏从词汇的重叠和变化中表现出来。如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一诗,就是用富于变化的词汇节奏去表现他那像黄河一样奔腾跳动的感情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在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到,起句用三小节式的节奏的诗句,中间加上三连音式的词汇节奏的变化,给人造成一种激动不安的情绪,把那种内心的消
5、极悲叹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4。作为现代诗歌,虽然多以玩索意蕴取代了古体诗歌由咏味节奏而逐渐领略诗意的特性,但对诗歌节奏美的追求是一如既往的。如卞之琳的归:像观察|繁星的|天文家|离开了|望远镜,热闹中|出来|听见了|自己的|足音。莫非|在外层|而且|脱去了|轨道?伸向|黄昏的|道路|像一段|灰心。该诗每行五顿,既整齐顺利,便于吟诵,又曲折拥挤,含蓄深沉。这首诗歌,之所以动听,也动心的原因,是因为归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使外在的词汇节奏配合着内在的意蕴,体现了诗歌词汇节奏给诗歌所赋予的节奏美。其三,诗歌的节奏美还体现在诗歌的分行排列之中。诗歌为什么不像其他文体一样,而要
6、分行排列,浪费纸张,其目的就是不让人一口气读下去,逼着你去换气,不要性急。分行造成间歇,有如音乐的休止符,造成一种外在的跳跃性的节奏感。由此看来,诗歌的分行是为了强调停顿和突出节奏感,同时,这种分行排列的结果,构成了诗歌的建筑美-即诗歌成了凝练的音乐。卞之琳的断章一诗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你站在桥头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然,诗句的分行排列所形成的结构是多种多样无穷的。如戴望舒的烦忧:说是寂寞的秋的悒郁,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说是辽远的海的怀念,说是寂寞的秋的悒郁。
7、该诗就有个突出的结构特点,就是那种陀螺式的复述结构,旋转过来再旋转过去,有如一首美妙的回旋曲5。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诗歌的音节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块状节奏所传达的音乐美感。至此,诗歌的节奏不仅从具体的音节、词汇、诗句、章节中外在地表现出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从大自然的交替变化中去寻找那种内在的节奏感(诸如四季的变化,昼夜的交替,草木的荣枯,大海的潮汐,山脉的起伏等);是从人的思想的意蕴,感情的潮汐中去寻找那种内在的节奏感,当然诗歌内在的节奏感往往是靠感悟而逐渐去领略的,只言片语是描述不尽的,还是让具有非凡想像力的诗歌爱好者在诗歌铺成的广阔草原上任意驰骋其想像吧!(二)声音(即声、韵、调)是理解诗歌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音乐性 浅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