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匪与人质家人之间的博弈.doc
《绑匪与人质家人之间的博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绑匪与人质家人之间的博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绑匪与人质家人之间的博弈蔡志娟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沈阳 110034摘要现代社会安全指数的不断下降,犯罪现象日趋增多。孩子被绑架,作为家长到底要不要付赎金。此文章运用博弈论对此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博弈论 纳什均衡 占优策略“The Game” between the kidnapper and the hostageAbstractThe modern social safe index number descend the crime phenomenon increase. The kid is kidnap, parents wanting exactly dont pay rans
2、om. The this article usage Game Theory carried an analystKey WordThe Game Theory Nash equilibrium dominant strategy 如果歹徒绑架了一个孩子,威胁家长,若不付赎金就会撕票。作为家长如果能够把孩子赎回来,就是砸锅卖铁也会支付赎金的。但是家长还有另外一种担心,就是歹徒再收取赎金以后为不留证人以免后患而撕票。此时,家长应如何作决定呢? “博弈论”译自英文“GameTheory”因此“GameTheory”直译就是“游戏理论”。简单的说,博弈论就是在各博弈方之间的策略对抗,竞争或面对一种局
3、面时选择策略时理论,是博弈方在一定环境条件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理论。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此时,家长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支付赎金和不支付赎金,同时,歹徒也有两个策略,杀死人质和释放人质。歹徒的策略选择是依据家长的选择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的。所以在这个博弈中家长先行,歹徒后动。站在家长的角度,把四种可能出现的局面由好到坏排列:1不支付赎金歹徒良心发现放人的情况最好,得;2支付赎金后歹徒拿钱了事释放人质,得;3不支付赎金歹徒恼怒杀死人质,得;4支付赎金后歹徒害怕日后被指证而杀死人质,得负无穷。歹徒有以下几种决策。情形一:1收取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绑匪 人质 家人 之间 博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