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李清照与朱淑真作品特质之比较.doc
《古代文学论文李清照与朱淑真作品特质之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论文李清照与朱淑真作品特质之比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李清照与朱淑真作品特质之比较 李清照与朱淑真作品特质之比较弋朝乐(商洛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李清照和朱淑真堪称宋代女性词坛中的双璧。二人有着相同的叛逆性格和卓出的才气,同为女性作家,李清照除了有女性的细腻之外还兼有男子气概胸怀,而朱淑真却把女性作家的特质发挥到极致;另外,李清照的二人的视野也有阔狭之分。同样的才情,同样的叛逆,风格却截然不同,主要是因二人生活经历以及个人气度不同所致。 关键词李清照;朱淑真;断肠集;叛逆;女性特质 作为封建时代的女子,李清照和朱淑真两人身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才华出众,都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个性特征,都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等等。然而,历来公认李清照的成就却
2、要远远超出朱淑真,但笔者认为这并非仅仅由于二人才华有高下之别,确是造化弄人,是很多偶然因素合力的结果。如家庭出身,婚姻爱情遭遇,人生际遇,以及叛逆的原动力不同等等。 一、两个叛逆的女性 李清照和朱淑真是宋代相去不远的两位女作家,她们都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自我意识,也都在词作和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反礼教的叛逆精神。 首先李清照叛逆精神在其毫不掩饰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作“闾巷之语,荒淫之词”中体现出来。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等,都是赵明诚游宦时期李清照所写的表现对丈夫的思念和“武陵人远”后的愁绪。有这么多的词作出现,一方面当然是出于情
3、感的自然流露,并且这些词的对象和读者原是李清照的丈夫,她的那些“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香冷金猊,被翻红浪”之词,正是闺阁之情的一种真诚直观的表达,是她情感的外化,表现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生活状态;而另一个方面,这种情感的宣泄能得到共鸣。 正因为她和丈夫有着相同的志趣和爱好,她的情感可以外化为词,并能得到丈夫的赏识,甚至能从中得到鼓励。尽管外界对她这种不加掩饰的表达男女思念之情是横加非议,如王灼碧鸡漫志中:“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 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
4、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但并不影响赵明诚对李清照的认可甚至推崇,他甚至作几十首词想与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较高下。不仅消解了这些非议对她的影响,而且让她能超然于“正统之士”的白眼之外,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 其次,李清照对于艺术有着精益求精的自觉追求,也有与男子试比高低的气概。李清照才力过人、敏慧过人。更因之作为一名女性,又有着不同于男性作家的细腻纤柔,因此她写出了许多为他人所不及的清词丽句。如“柳眼梅腮”、“宠柳娇花”、“人比黄花瘦”等,不胜枚举。她既有一般女性的明慧、温婉,又有一些男性的豪爽、刚健之气,二者兼而有之。历代词评中也注意到这一点
5、,如沈曾植菌阁琐谈中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也。”“丈夫气”对“女儿气”的一种理性的导引,使得易安词常常把委婉情思和超脱气度融而为一,自有一派大家风范。 虽为女儿身,但其词作的题材并不限于闺思秋怨,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徐培均先生认为此词开端不凡,意象飞扬健劲,意境高远开阔。清黄苏蓼园词选谓之:“此似不甚经意之作,却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3而这“无一毫钗粉气”或许正是其受人推崇的一个重要的隐性原因。 同时,她没有把自己拘囿于女性的情感世界之中,而性格中多了一份与男子一争高下的好胜之心。这在她的诗歌创作及词论中可得到证明。在词论中,她逐个剖析北宋以来名
6、盛一时乃至影响深远的词作者的优劣得失。先不说其是否确切严谨,单就气势而已就不容小视。使得清代沈瑾辑漱玉词抄本评王介甫以下:此论不及乐府指迷所说平允。北宋大家被其指摘殆尽,填词岂易事哉!予素好倚声,读此论后,不敢轻下一语,恐遭妇人轻薄。4 可以说李清照着实是一厉害角色,使得掌握话语权的男子也为之缄口。“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到须眉。”5此言不虚!正是如此,李清照勇敢地突破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束缚,而且得到了世人的认同,可谓幸甚!朱淑真,红颜薄命。据断肠集序言:(朱淑真)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事。一生抑郁不得志,竟无知音,悒悒抱恨而终,岂止颜色如花命如叶耶!6朱淑真反叛精神甚至
7、比李清照更强。主要体现在:对礼教的蔑视,对自己独特个性情感体验的大胆宣泄。 正是婚姻的不幸,禁囿于闺中,只能用诗词去排遣内心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感伤,寄托情思。一般认为朱淑真所嫁非偶,另有情人。 断肠集中有很多情真语挚的相思离别的诗作就是为其所作。 如元夜三首7其三:火烛银花触目红,接天鼓吹恼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功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那怕是短暂的身体的狂欢,纵使是片刻的温柔缠绵,也希望能好好把握,贪求卿卿我我的片刻之欢,正是其欲望的一种非理性的宣泄。另如清平乐夏日游湖:7恼烟撩雾,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
8、,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这首词写的依然是情人幽会。在黄梅细雨时节,携手走在满是荷花的湖堤。一阵雨来,女主人公无限娇媚,不顾羞怯的倒入情郎怀抱中。但相聚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分离归后的失落,竟至“懒傍妆台”!情思愁绪完全没有理性的导引,任其喷薄而出,不加抑制。 徐士俊谓其“太纵”,正是从这一点上对朱淑真的批评。 但这恰是女性特质的体现!她正是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去感受生活,在文学作品中以感性抒发为主少理性的节制。一任情感迸发,一泻千里,不加遏制。更有一种女性的感性情感泛滥的宣泄。 正因为如此,她的词作中人物情态的生动,心理感受的细微都是男性作家无法企及的。而且这种大胆的情
9、感表述,在当时乃至在后世都可谓惊世骇俗。缪钺先生在论朱淑真生活年代及其<断肠词>中说:“中国古代女子在作品中倾吐爱情,以民歌最为大胆。如子夜歌: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至于有文化教养之女子,大都是出以含蓄蕴藉之笔法,像朱淑真清2010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ul.2010第29卷第五期总第67期93平乐词这种毫无顾忌而大胆倾吐者,可谓绝无仅有。”8其次,对个体生命的重视,对个体欲望的书写,以及和世俗不调和的态度。 “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正是朱淑真一生悲剧的开始。不幸的婚姻打破了朱淑真对幸福美满家庭生活的憧憬,所嫁非偶也注定一生断肠!但她并不因此而妥协退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文学 论文 李清照 朱淑真 作品 特质 比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