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舞蹈艺术》课程部分讲义节选.doc
《《中华传统舞蹈艺术》课程部分讲义节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传统舞蹈艺术》课程部分讲义节选.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传统舞蹈艺术课程部分讲义节选所谓舞蹈艺术:是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艺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反映,是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和体现人的精神力量的艺术种类。舞蹈三要素:表情、动作、构图1、舞蹈表情:指在舞蹈表演时运用人的肢体以及五官来表现人的各种情感。例如:表现愉快又热烈的群舞酥油飘香;刻画两口子一辈子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的双人舞咱爸咱妈,就是一个以情取胜的作品。2、舞蹈动作:舞蹈动作主要由舞蹈的动作、姿态、步法、节奏、技巧等因素构成传情达意的舞蹈语言。舞蹈语言是由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蹈语汇所组成。分舞蹈单词(舞蹈动作)、舞蹈语句(舞句)和舞蹈段落(舞段)三个结构层次。3、舞蹈构图:包括舞蹈队
2、形变化中形成的图案和舞蹈静态造型所构成的画面。舞蹈构图对作品主题的表现、意境的创造、气氛的渲染、形象的塑造、都有重要的作用,是舞蹈艺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之一。舞蹈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是综合的统一体。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紧密相联的。但在不同的舞蹈形式中却有不同的侧重。互相结合,互相作用,形成了舞蹈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舞蹈与其它艺术的区别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大家族,它的成员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但都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并根据艺术特点和规律予以创造性的反映和表观。由于各种艺术的表现工具和表达方式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艺术种类存在方式感知方式展示方
3、式媒介方式文学时间艺术想象艺术动态艺术语言艺术音乐时间艺术听觉艺术动态艺术音响艺术绘画、雕塑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静态艺术造型艺术曲艺时空艺术视听艺术动态艺术说唱艺术杂技时空艺术视觉艺术动态艺术技巧艺术戏剧时空艺术视听艺术动态艺术综合艺术电影时空艺术视听艺术动态艺术综合艺术舞蹈时空艺术视听艺术动态艺术综合艺术舞蹈是以舞蹈动作肢体语言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艺术或其它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层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
4、生活的审美属性。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1、动态性动作、节奏、造型的流动动态性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是指舞蹈以人体的躯干的和四肢做主要工具,并通过各种动作姿态和造型来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塑造舞蹈形象。1)动态性三个基本要素的特点动作:动作是构成舞蹈最基本的元素。一部舞蹈作品,从形式上讲,就是各种动作的重复、发展、变化和衔接配合。人体分为四大部分:头部、躯干、上肢、下肢。这些部位在各个方位上的复合运动必须通过舞蹈要素,才能在速度、力度、幅度、节奏上的组合变化中产生无穷的动作。其动作可分以下三类。表情性动作:直接抒发人物情感,往往是作品中的主题动作。说明性动作:主要交代情节,说明动
5、作的具体内容的作用,具有程式化和模拟性特点。装饰连接性动作:起装饰过渡作用,如:起跳前的垫步、错步等。节奏:是舞蹈速度、力度、气度的具体体现。舞的各种动态、情感、意念、气质、神态,全是在节奏的律动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舞蹈就是通过音乐有节奏的运动来表现情感的,没有节奏,也就没有舞蹈。节奏是舞蹈律动的基础,也是舞蹈动作区别于其他人体动作的显著标志之一。造型:由舞蹈动作所组成的舞蹈组合在人们的眼前瞬间即逝,如果不能给观众留下印象,就不可能发挥舞蹈艺术的魅力和功能。舞蹈的造型性就是让舞蹈动作在连续流动的过程中给人以明晰的美的感受,并且在片刻的停顿和静止时呈现出舞蹈内在的含义和韵味。舞蹈造型的特点是动中
6、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对比,变化有序的美的规律。它能充分展现人体线条和动作的美,集中反映内在的神情。2)流动性是舞蹈在时、空、力上最为独特的表现方式舞蹈是时间艺术,它的表演过程和音乐一样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由它的动作连接、韵律流动、舞姿组合所决定的,即“乐舞相随”。舞蹈又是空间艺术,这表现为舞蹈表演必须有一定的舞台和广场,因为人体、动作和队形画面等都要在一定的空间中表现。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占据着不同的空间,经历着不同的时间,运用着不同式样的力。如此时、空、力的变化,也就形成了动作的变化,而时间、空间和力量的千变万化,必然产生出千差万别的动作,这千差万别的动作自然能构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舞蹈的流动
7、是人体在空间中的流动,也是空间中的人体在时间中的流动。正是这时、空、力的流动交融,使舞蹈并非像建筑、绘画、雕塑、书法那样以相对凝固的美来感染受众,而是以其不断变换的瞬间、不断演化的过程来打动观众。2、情感性内在宣泄的极致舞蹈以舞传情,“长于抒情,拙于记事”。舞蹈作为人类精神肖像的一种审美形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的动态意象。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尤数舞蹈在情感方面得天独厚,它是人类感情最集中、最激动时的表现形式。可见,只有舞蹈艺术才能用动作、表情等舞蹈语汇来表现其艺术形式难以表现的人的心灵人的精神世界和复杂感情。舞蹈正是凭借鲜明的动态视觉形象而使其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舞蹈一旦脱离了情感表现,就与
8、体操、杂技等人体竞技名言质的区别了。这是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 舞蹈表达方式是心身结合,以感情引起体动,以体动表达情感,给人以生动的直观形象。舞蹈根据其性质、特点,一般分为三类,即,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和戏剧性舞蹈。而正是由于舞蹈艺术的长于抒情、拙于记事的特征,因而使抒情性舞蹈在舞蹈作品的表现手法上占有了较重要的位置。舞蹈抒情有多种表达方式,其一是直接抒发。以发自内心的感情和强烈的情绪去感染观众,打动观众,抓住人物最动情的关键,以情动舞,以舞煽情,把无形的情化为可见的形象。其二是间接抒情。在舞蹈作品中编导常常借助于动物的情态、植物的特征、自然界景物中的形状变化等,以借物比兴手法,赋予作
9、品浓郁的感情色彩。其三是在叙事中突出抒情。一般在情节舞蹈和舞剧中经常运用在叙述与抒情相结合中突出抒情性的表达方式。舞剧与话剧、格局、小说等相比,抒情性也表现得更为突出。3、意象性“实象”与“虚象”的融一所谓舞蹈意象,是指经过艺术化的人体动态创造出的饱含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象。舞蹈的动态视觉意象是一种“实象”与“虚象”的互渗交融。具体而言,舞蹈动作作为动态造型时,是“实”,作为情感符号时,是“虚”。舞蹈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为模拟象形、描述象事和虚拟象征。这是舞蹈与其他表演艺术的又一不同之处。模拟象形是模仿对象外在的形态,来表现对象的本质内涵。其模拟不是照搬,而是“变形模拟”、“抽象模拟”,模拟的目的
10、在于表现。例如:女子独舞雀之灵就是通过对孔雀形态的模仿,将一只活生生的孔雀惟妙惟肖地呈现于舞台。模拟象形的手法在中国舞蹈中运用广泛,大多以花鸟虫鱼等自然题材为主。1)描述象事描述象事是采用相当于哑剧性的动作形态对表现对象进行具体入微的刻画和叙述。用这种表现手法创作的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较小,浅显明确,能够成功调动欣赏者享受生活的经验,易为广大观众所理解。例如女子群舞喜送粮,以黎族舞蹈为素材,表现丰收之后黎族姑娘的欢乐和喜送公粮的情景。描述象事的表现手法在中国舞蹈的创作中比较普遍,用这种手法创作的作品,通常都具有情节性因素。2)虚拟象征虚拟象征是用非模拟象形的抽象性动作语言,以虚实相生的表现手
11、法来虚拟、暗示、象征某种物体、某种理念、某种精神,或各种各样的情思、情态。虚拟象征特别适合舞蹈的意象创造,而且为舞蹈表演所得天独厚。例如:我国汉族古典舞蹈的戏曲,它的舞蹈动作如骑马、划船、坐轿、刺绣、扬鞭等等,都是虚拟和象征性的。4、综合性音乐、舞美的交织一体 1)舞蹈离不开音乐。从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舞蹈是不可分离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天生伴侣,孪生姐妹。虽然这两门艺术都有了各自独立的高度发展,但没有声音是舞蹈的局限,音乐太抽象,摸不着也看不见,不易理解。其实正是音乐能弥补舞蹈的局限,而舞蹈则能呈现音乐的动态画面,使音乐获得某种可能的视觉印象,给音乐作出可见的解释。音乐正是舞蹈的
12、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它们的这种结合乃是天然合理的。 音乐在舞蹈中一般有着三个主要方面的作用: 1)描绘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与舞蹈一起共同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 2)对舞蹈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气氛进行渲染和衬托。3)在舞剧作品中,音乐除了上述的作用外,还要具有明显的戏剧性因素,表现出戏剧性的性格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2)舞美在舞蹈中的作用舞美即舞台美术,包括道具、服装、布景、灯光等,是舞蹈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展现舞蹈作品所处的时代、环境、民族,舞蹈作品中人物的身分以及帮助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推动舞蹈情节的发展,都起着
13、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说,根据舞蹈艺术的特点,舞美应当更加概括、凝练、简洁、精练,正是舞蹈艺术所最适合的。舞蹈的舞台美术是一门独立的、最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对于一个舞蹈或舞剧创作的成功与失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四、舞蹈欣赏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展现的形象、动作、构图、技巧、韵味、表情、音乐等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
14、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一)舞蹈欣赏者应具备的条件1、培养对舞蹈的兴趣多看多欣赏,培养兴趣。过程要求全身性地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走进舞蹈艺术的审美天地。2、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审美能力,要有生活和文化的积累。只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才具有敏锐的审美眼光,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和联想,从作品中体味到它的内涵。提高审美能力,要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一是要具备欣赏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要学会通过舞者连续的动作和不断变化的舞蹈队形、画面以及音乐、舞美来了解舞蹈艺术形象以及作品思想内涵。3、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舞蹈欣赏一般经历由形式到内容
15、,由感性到理性,由初级到高级,由表面到内核不断深入欣赏的心里发展过程,由此达到为之动容,为之动情。因此,我们通过以下舞蹈欣赏的三个心理过程来培养和提高欣赏能力。主要有形象感受、展开想象、内心感悟。形象感受是舞蹈欣赏的第一个层次。舞蹈给人以美感,这其中的“美”有含蓄美、悲壮美、崇高美等。舞蹈一展现在观众的眼帘里,它的演员、色彩、画面、构图就会构成一幅美的图画。如杨丽萍的独舞雀之灵,人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只晶莹洁白的孔雀,跃然而出,亭亭玉立。她抖动羽冠,轻盈矫健,她舒展双臂,轻柔妩媚杨丽萍优美的体形,修长柔韧的臂膀与轻柔细腻的动作,以及由手腕、手指和身躯的“三道弯”造型所构成的优美舞姿,把拟人化的孔雀
16、演绎得惟妙惟肖,使人为之陶醉,不知不觉被吸引。展开想象是舞蹈欣赏的第二个层次。舞蹈欣赏包含着欣赏者对艺术再创造的活动过程,我们应在观赏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将脑海中多层表象重新整合,进一步丰满完善舞蹈艺术作品,走进舞蹈作品的深层,感受舞蹈作品背后所要表达的语言。如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那“水滴”姑娘舒缓轻盈的舞姿,轻巧快捷的旋转,急速敏捷的奔跑,感染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观众。我们会发现那些枯燥无味的形体语言,好像一个个都具有生命,又好像有许多情感要述说,那诗一般的舞蹈使我们体会到一种诗的意境。我们在观看舞蹈时,仿佛在欣赏一首灵动的诗,自然而然地把心中的“水”和舞蹈表现的“水”,相互联想、想象,从内心
17、深处体悟到舞蹈之“水”所要表现的内涵和精神,进而感受舞蹈之美、自然之美、气势之美、精神之美。内心感悟是舞蹈欣赏的第三个层次。通过眼睛的“看”,到头脑的“想”,进入最高层次心里的“悟”。例如舞蹈壮士是张继钢199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而创作的。他紧紧抓住正义的战争必胜这一历史本质,运用以一当十的艺术手法,高度概括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形成了这个舞蹈独具个性的艺术特色:一面红旗,五个战士,人在旗在,红旗不倒,战场厮杀,火线入党,英勇牺牲,前仆后继等场面铺排和深沉写意,表现了成千上万的先烈们的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巧妙而流畅的时空
18、转换,使观众产生无限联想,从而达到再造意象的境地,增强了舞蹈艺术的意蕴美。通过贯穿舞蹈始终的合声吟唱,意味着人民正义的呼声和呐喊。合唱中始终裹挟着口琴的声音,那么遥远,那么飘逸,象征着一种不死的精神。那激越的音乐,壮美的场面,浓郁的情感抒发,演绎着史诗般的革命斗争红色经典,给人以心灵的震颤及酣畅的舞蹈艺术审美体验。服装设计运用也装饰性极强,壮士赤背,打着绑腿,身上伤痕累累,头上系着带血的绷带,模糊了具象的时间、地点、人物,所表达的是高度概括了的人民军队的壮士风采;舞蹈尾声中一面红旗化为一条长长的红色绢绸,展示出一个跨越时空的意境,象征着无数英烈为了革命胜利血流成河和人民战争走过的艰苦卓绝的道路
19、,酣畅淋漓地鲜亮了主题,唤起了人们珍惜今天、不忘过去的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完成了舞蹈作品本身的美育功能。该剧曾获解放军文艺大奖,同时获优秀编导、作曲、表演、舞美、服装、灯光六个奖项,在国内外演出受到观众广泛赞誉。 作为我国舞蹈界一名优秀的、高产的舞蹈编导,张继钢无疑是一位成功者,但他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严谨执著,力戒平庸与肤浅。他精心构思的许多舞蹈、舞剧作品,渗透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精神,洋溢着勃勃的生命活力,具有强烈的理性思辨色彩。他不竭的心灵之泉,喷出的是理想的渴望,流淌的是不息的追求。总之,舞蹈创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任何优秀作品都不是像涂满了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传统舞蹈艺术 中华 传统 舞蹈 艺术 课程 部分 讲义 节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