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多面向与生成机制分析.doc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多面向与生成机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多面向与生成机制分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突围与回归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多面向与生成机制分析课程名称:世界电影专题任课老师: 学生姓名: 专业:电影学学号: 目录摘要 关键词3一、 电影神话与生成机制研究模式5二、 重新描述“新浪潮”神话:“新浪潮”何以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6三、创新与回归的“新浪潮”:最终不再另类的电影实践10四、招兵买马:“新浪潮”导演群体的分流与汇流13五、“新浪潮”多面向:诸生成机制相互作用下的“新浪潮”18(一)合谋的“革新”:“新浪潮”与社会背景18 (二)、公关show:“新浪潮”与新闻媒体21 (三)、“人人都要新浪潮”:“新浪潮”与商业机构22(四) 、16毫米的神话与35毫米的现实:“新浪潮”的
2、技术语境23六、 存在还是本质?:“新浪潮”与存在主义思潮25七、潮起潮落:“新浪潮”各机制的相对作用力27参考书目、参考论文30突围与回归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多面向与生成机制分析摘要:法国“新浪潮”电影在经典的世界电影史研究和书写中作为一个有着完整表述和整一幻象的电影神话而出现:20世纪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广、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为此,植根于特定语境中的“新浪潮”的内部差异和裂隙总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回避。在此意义上,单纯地基于美学、电影学、电影天才论对“新浪潮”进行言说与表达同步进行着遮蔽与压制。因而必须将电影视为一个由诸多相关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艺术的、经济的、社会的、美学的各要素
3、互相交叉复合。循此路径,本文将通过经典电影史表述之外的“新浪潮”史实,展现“新浪潮”时期的差异性与裂隙,探讨新浪潮的媒体公关、商业考量、技术语境以及新浪潮与其他电影、与政治局势、与文化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借此剖析“新浪潮”诸生成机制之间的复杂作用力,拂去加诸“新浪潮”之上的电影神话色彩,还原其所是。关键词:“新浪潮” “新浪潮”多面向 生成机制一、电影神话与生成机制研究模式 关于法国电影新浪潮,熟悉世界电影史的观众和读者,将十分轻易地在经典世界电影史中指出它的位置,划定它的范围:新浪潮作为一个事件所具有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和影响。而后,似乎应该做的就是为其盖棺定论,给定名分,将之纳
4、入学院派的研究报告中,因而在纪念新浪潮的文章中可以轻易地发现类似的经典表述: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20世纪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广、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它是继上世纪20年代先锋派电影运动,40年代末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之后,世界电影史第三次电影革新运动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被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 可可著:“新浪潮”:一场法国电影的历史性突围编者按,电影,2009年03期。 学院派的电影史研究和书写总是致力于营造一种整一体的幻象,即如法国电影新浪潮者等电影现象,总存在可供辨认、梳理与
5、归纳的发展脉络,事件各个环节紧密相扣,或者由伟大的电影制作者凭借天才所创造,或者依赖于电影自身的经验积累直线性地进化,自足自满在“电影”这一给定的范畴之中。恰恰在此处,这种纯然一体的整一幻象和上述的经典表述值得怀疑和深入思考。为已经逝去的历史现象再行招魂使之重现如昨已然不可能,换言之,电影史所遗落的和所铭刻的等量齐观,读者在被告知某些事实和结论的同时,总有某些事实和可能性被遮蔽,而更高纯度的真相只存在、游离于“遗落/铭刻”、“揭露/遮蔽”等二项对立式的裂隙之中,亟待捕捉。在此,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为电影史研究提供了更为接近真相的方法,即实在论的电影史方法,其“核心在于它承认电影是一个系统,是一个
6、由许多相关因素构成的复杂现象”,“想要理解电影是怎样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发挥作用的历史学家终须研究作为艺术的电影与作为技术的电影、作为经济机构的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电影之间的关系”,而“电影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叉、复合的,不是单线的。” 美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第247、248页。 之所以在文章的开篇不厌其烦地引用实在论电影史方法,是因为笔者相信它是电影史研究的一个新的出发点:它要求任何影片和电影史事件都深置于特定的生成机制的关系网络之中,而这个网络随时间变化,导致事件走向不同形态和结果。无疑,这样的关系网络更有利于捕
7、捉游离不定的、遭遮蔽的真相。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将之视为本文的方法论阐释。本文将在实在论电影史方法的指导下,展示新浪潮内部的裂隙、非整一以及悖论等耐人寻味之处,简略地重新勾勒法国电影新浪潮的面庞。从整体上说,文章将在以下四个层面上展开叙述的维度:(1) 重新阐释法国电影新浪潮,发现可能构成新浪潮的生成机制,包括:“新浪潮”一词的所指如何演变?新浪潮创作者名单如何演变?新浪潮大事记;新浪潮中的“电影小子们”;等等。(2) 分析新浪潮中可能的生成机制,包括:新浪潮对其他电影的借鉴与反拨;新浪潮的媒体公关;新浪潮的商业考量;新浪潮与政治局势的暧昧;新浪潮与文化思潮的互动;新浪潮的技术语境;等等。(3)
8、思考生成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电影、政治、商业机构、文化思潮、媒体公关、技术语境如何造就“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神话幻象。(4) 评价生成机制的相对作用力:通过上述描述与分析,重新勾勒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面庞这不会是研究的终结,而是深化认识的起点。二、重述“新浪潮”神话:“新浪潮”何以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新浪潮”这个词具有某种特殊的魅力,至今人们还在谈论“新浪潮”电影,包括在美国、德国、东欧、拉美、东亚出现的“新浪潮电影”,其中最为人们铭记的当然是“法国新浪潮电影”,在某种程度上,这两个概念几乎是等同的。原因或许正如彼得罗伊的著作革命!1960年代世界电影大爆炸一书标题所揭示,“新浪潮”一词深
9、深铭刻着1960年代“革命”的刻痕,回响着“革命”的号角声在某种意义上,“新浪潮”一词成为人们追寻革命年代的线索,成为映照革命神话的镜像。简言之,当人们不断召唤“新浪潮”,为6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出现的具有新形式的电影进行命名,一方面赋予后进电影以革新与反叛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则强化了“新浪潮”身上固有的“革命神话”色彩。这本身就是同一个过程的两面。因而,当我们试图回到产生“新浪潮”的特定关系网络中,即50年代末60年代的法国(甚至是那时候的世界),有必要和后来加诸其上的“神话色彩”保持距离,以还原其本来面目。正如时值79岁的夏布洛尔在一次后来被总结题为刘敏著:我很遗憾,今天的人们高估了新浪潮:
10、新浪潮电影大师克劳德夏布罗尔访谈,电影世界2008年7月;的采访中所说:“其实从1958年到1962、1963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年轻人对发生的一切还有许多怀疑。我们拍电影是因为喜欢,并不是要给社会找寻一条出路,我们当时很谦虚的,根本没想到这是一场电影变革。20年后,我们才意识到当时发生的一切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很多。” 刘敏著:我很遗憾,今天的人们高估了新浪潮:新浪潮电影大师克劳德夏布罗尔访谈,电影世界2008年7月;采访的题目就是就是夏布洛尔这段话的最好注脚。当然,当事人或许没有意识到彼时自己的实践会带来多么重大的变化,而后来者则可以在更加宽广的视野中进行观察和总结,做出适当的评价。此处列出夏
11、布洛尔的话,不是为了否认这一点,而是为了从当事人的角度说明“新浪潮”还存在其他解读的可能性,有不同的观察视角或许是更切合其时特定关系网络的可能性与视角。“新浪潮”一词见诸报端多半是快报创始人之一弗朗索瓦兹吉鲁涉笔成趣的产物,并非一开始就仅指新电影。1957年8月,快报周刊通过女记者弗朗索瓦兹吉罗的一系列问卷,对800万代表着法国未来的1830岁年轻人就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调查,涉及法国生活的方方面面:服装、道德、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运动等等,当然也包括电影(但并非重点和唯一的内容,只是顺便提及)。同年10月3号到12月12号,该刊在“新浪潮”到来了!的口号下陆续刊登调查结果。 单万里著:“新浪
12、潮”大事记,当代电影,1999年06期;此后,“新浪潮”的提法一直与快报联系在一起,甚至从1958年6月26日至12月11日,各期快报的封面都印着副标题:新浪潮期刊,前后达半年之久。同年,吉鲁将调查结果结集成册出版,也同样沿用“新浪潮”的说法,命名为“新浪潮”:青春的肖像。只是那时,还尚未更多涉及到电影。在广泛开展的全国性征询活动,一个调查问题及其调查结果提供了证候性的注解。当被问及:“对法国人来说,全国头号难题是什么?”在“新浪潮”青年的回答中,阿尔及利亚问题居首位(百分之二十八),其次是“找一个稳定的政府”(百分之二十四)。 法让皮埃尔让科拉著:新浪潮始末,晓马译,世界电影1982年3月;
13、这两个问题在随后四年间也是法国政治生活的中心。联系到此时阿尔及利亚战争的吃紧、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内阁政府的危机等等政治大事件,调查结果当然说明此时青年心中的热望与关切,社会上酝酿着一股求新求变的气氛,正如“新浪潮”到来了这一期快报在封面下引用法国诗人、政论家夏尔贝巩的箴言:“我们才是中枢和心脏,中轴线从我们这里通过。要以我们的表来对时。”这句话映衬着同期周刊上妙龄女郎的面部特写,勾勒出这一时期“新浪潮”青年的思想面庞。此处一个悖论在于,此后经典意义上的“新浪潮”电影中,不论是“电影手册派”还是“左岸派”的影片,都对此问题反响寥寥,而无论是筋疲力竭中的米歇尔还是四百下中的安托万,似乎与此时全国性征
14、询活动中的“新浪潮”青年的形象相脱节。这个趋势在此后愈加分明,在最糟糕的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经历一系列酷刑拷打丑闻、秘密军组织、极左分子骚动等事件之后,大多数“新浪潮”电影都保持话语模糊的暧昧态度(或许戈达尔除外)。正如特吕弗所言:“做为一个人,应当投票选举,一个艺术家则不这样做。他不能这样做在法国有共产党艺术家,应该要求他们拍工人电影我拒绝把爱与资产阶级或警察对立起来。警察也会有爱情” 法让皮埃尔让科拉著:新浪潮始末,晓马译,世界电影1982年3月;简言之,可以将这个悖论归结为:打着新浪潮旗号的“新浪潮电影”实际上并不反映“新浪潮”青年在政治和社会上的诉求。最直接显明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前后两个
15、“新浪潮”的范围和所指不同:前者是电影史上经典化得电影运动,而后者则是朦胧模糊的社会文化革新氛围。而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就更耐人寻味,需要进一步梳理“新浪潮”这一概念的演变,以及在“新浪潮电影”运动中互相交织作用的各生成机制要素。 将“新浪潮”一词用于电影领域的首次尝试是彼埃尔比雅尔在1958年2月号的电影上发表了一篇调查汇报,题为法国电影的青年学院,他列举了青年导演的一份名单,名单驳杂,重点是名单中没有像阿伦雷乃这样的“拍短片的导演”,更不要说也没有后来被称之为“电影手册派”、“左岸派”的诸位导演了。时至今日,“新浪潮”星系中的各颗明星都已经被人们一一指认,比雅尔的这份名单有点显得荒唐可笑。不
16、过,比雅尔在这份名单的最后不无意味深长地补充道:“这股新浪潮为什么还服服帖帖地跟着前辈转,真令人困惑。”比雅尔为“新浪潮”一词奠定了在笔者看来最基本的特征和气质,那就是“新浪潮”和当时法国电影电影的某种决裂,以及一种革新甚至于是革命的姿态。这时期的“新浪潮”已经进军电影领域,成为电影革新的某种还不甚明确的呼唤。 从媒介认可的角度上说,1959年才是今天经典电影史表述中“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诞生年。这一年,夏布洛尔的两部片子开始发行:1959年1月漂亮的塞尔日,1959年3月表兄弟。随后,“新浪潮”导演们的作品开始进军国际影展,频频得手:马塞尔加缪的黑人奥菲获戛纳影展金棕榈奖,特吕弗的四百击获最佳
17、导演奖,雷乃的广岛之恋获国际影评人大奖。这对二战后沦陷于“优质电影”的法国影坛带来新鲜的空气。而媒体作为感觉最灵敏者,在第一时间将青年导演们再国际影展上大获胜利的消息传播到公众中。快报周刊随后在此使用“新浪潮”一次指称本年度发行的,尤其参加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法国电影,电影的获奖更使得“新浪潮”这个词在影评界、公众舆论和媒体上大肆流行。随后的情况是,在19591962年,至少有九十七名导演拍摄和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片,年轻的导演们如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里维特、侯麦等旦夕之间人尽皆知,而阿伦雷乃、阿斯特吕克、罗伯格里耶等已经声名在外的导演或者作家借着“新浪潮”之势,又备受公众关注。其中,媒体
18、的公关宣传将“新浪潮”紧密联系于电影,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说,正式媒体首先指认并且命名了“新浪潮电影”这一电影现象。正如特吕弗在1961年10月法兰西观察家中所说: “有一点我们强调得不够:新浪潮既不是一场运动也不是一个学派,又不是一个集团,它只是一定的量,是报界创造出来的统称,为的是把两年来崛起于本行业中的五十余名新手统归一类,以住,每年只能出现三四名新人。” 法让皮埃尔让科拉著:新浪潮始末,晓马译,世界电影1982年3月; 要完成后来世界电影史上被人所熟知的“新浪潮电影”还需要进行最后一个步骤,那就是在“法国新浪潮电影”与“电影手册派”与“左岸派”之间画一个隐形的但却是公然的等号。在“新浪潮
19、”始末一文中,让皮埃尔让科拉这样评述作为“异军突起”一派的“电影手册派的电影小子们”:“什么是史实,什么是经过渲染的传奇,在这里最难分辨。电影手册的编辑们造就有亲自大干一场的打算,他们也从不讳言影片未及问世,他们就开始自吹自擂,以至于“新浪潮”一词的意义从此在大家的默许下变窄了。结果,这些冒牌的业余爱好者们便把“新浪潮”旗号据为己有。”法让皮埃尔让科拉著:新浪潮始末,晓马译,世界电影1982年3月;让皮埃尔让科拉的评述并不是故作刁难的苛刻。1962年,作为一个电影运动,“新浪潮”已经接近尾声,12月,电影手册出版“新浪潮专号”,对“新浪潮”进行总结,同期发表的162位法国电影导演辞典,指出从1
20、959年1月到1962年年底,共有162位年轻导演拍出了他们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单万里著:“新浪潮”大事记,当代电影,1999年06期;这一份辞典无疑又是另一份“新浪潮”电影导演的名单,这一份名单掌握话语权的电影手册以及“电影手册派”们对行将结束的“新浪潮”电影运动的阶段性总结,划定了“新浪潮”导演以及作品的范围。最大的结论自然是,“新浪潮”一词从此等同于以“电影手册派”和“左岸派”为基本范围的导演们的电影制作与电影作品。这也是今天任何一本世界电影史在涉及到“法国新浪潮电影”这一电影运动时,所告诉每一个读者的。上世纪80年代担任电影手册评论家的来尔日杜比亚纳认为,“电影手册派”是“新浪潮”的嫡
21、系,“左岸派”是“新浪潮”的“表亲”。至此,这个关于“新浪潮”的电影神话至少在概念上就完成了:“新浪潮”一词是如何从一般的社会意义层面滑落到电影革新的意义层面,最后紧紧被“异军突起”的“电影小子们”攫住,成为代表其个性与成就的旗帜,以至于当读者一想起“新浪潮”这个字眼,总立即想起特定的几个人名和电影片目。这个对“新浪潮”的致敬,但充其量也只是对一个既定神话和既定结论的被动接受与机械重复。需要确认并展开在上文阐述中已经显露头角的那些生成机制,即电影、政治、商业机构、文化思潮、媒体公关、技术语境等各要素,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为本节所提出的问题提供合理的答案:“新浪潮”何以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三、
22、创新与回归的“新浪潮”:最终不再另类的电影实践 从电影发展的脉络来说,“新浪潮”与20年代先锋派电影运动和40年代末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都扩宽了电影镜头语言、表现内容和美学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新浪潮”电影运动可以纳入上述二者的发展链条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直接开启了6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风起云涌的“电影新浪潮”。这样的表述当然是为了在世界电影史的脉络中为“新浪潮”指定其特殊而光彩的位置。考虑到“新浪潮”的各种电影技法、风格特征和创作理念已经早早被安置到正规化电影创作与学科化电影批评之中,重新思考“新浪潮”作为一种另类实践,就必须还原当时的语境,在美学、技术、商业运作等生成机制上运作上
23、,考量其所以是其所是的“另类性”。 “新浪潮”的另类性首先在于其自身并不是一个旗帜鲜明,口号统一的运动,也没有明确的纲领和行动方针,但是却有着一致反对与抵抗的目标,正如夏布洛尔对“新浪潮”的理解:“不管怎样,这不是一个学术派系,我想它仅仅是一些个人的行为,是一些有着很强个性的个体,当他们彼此不再吸引的时候就不在一起了。情感在其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我很喜欢约翰福特,有些人则不喜欢,但是我们憎恶的却是同样的东西(比如优质电影?)是的,这是特吕弗的说法。” 矛头直指二战后僵化的法国电影,“新浪潮”导演们对所谓的优质电影提出了四种批判:1是编剧电影而非人的电影。2矫饰现实,非“存在”式的浪漫的自我表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国 浪潮 电影 多面 生成 机制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