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4520710《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doc
《3284520710《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84520710《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第一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第二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第三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第四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第五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今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
2、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乌发青丝哪里去了?答曰,随时间去了。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
3、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所以不要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有时候父母总
4、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凤凰涅槃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哪怕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他有没有先读爱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安德烈是变了,但妈妈没有说于他自己而言,他是变得更浮躁更烦恼了更堕落了,还是更踏实了更成熟更快
5、乐了?妈妈关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拥抱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受了!爱就希望占有,占有就是一种限制,爱希望回报,回报就是一种索取。爱,有时候也会变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视对方独立平等不可强求不可冒犯。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好,就可以理直气壮?是不是还觉得,我是爱他的,就可以肆无忌惮?而对于被爱的人,其实常常不愿把爱自己的人定义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于是便宁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起,不得不面对父母的时候,就带上耳机。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龙应台的目送,写的还是太伤感了。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
6、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
7、世界,国家,民族,公平,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
8、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要随时间去的东西,即使你追忆的再辛苦,它也是不会回来的。第二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本书的背景介绍:作者是龙应台,生于台湾高雄县。知名作家,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思想深刻。1986年出版野火集,抨击国民党政府黑暗统治,轰动台湾,当月再版二十四次,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1999年任首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14年来,先后任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访问教授。南方人物周刊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安德烈(andreas walther)龙应台的儿子,1985年12月生于台湾,八个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国。儿子十五岁即走遍半个地球
9、,对许多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相差三十年的两代人,母子俩同时也是代表着两个不同国家,中间横着东西两方文化。等龙应台回到小男孩安安身边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少年已经长大成人,并开始冷淡甚至排斥的看着自己的母亲,所以龙应台一定要认识这位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开始使用书信进行沟通,这一写就是用了三年时间。三年的结果是就像书里说的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能和此书有着极大的共鸣,其实是因为安德烈与我同年,皆生于1985年,只是我们的教育背景不同。看到这本书是因为它是销量排行榜的前列,当我拿起来时就没有放下手。这其实就是本母子(更多好文章请关注W
10、WW.hAOWORd.cOM)书信集,深有感悟。它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万千,从严肃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到微不足道的生活规范细节,诠释着亲情又透着浓烈的教育味道,只是在文章中母子俩都是站在一种欧洲人的视角看待一切,当然龙应台会台式一些。不过她一直强调自己是世界公民,这个观点和她之前的野火集是一样的,所以我不认同这本书里的政治观点。但她的文章奔流江海,却收放自如,破开中西方文化隔阂、大到打通历史综观,小到身边的花花草草、一次无意的争吵、一个会心的眼神。作为教育的一分子看这本书我受益非浅。站在教育的角度母子二人化解代沟在思维不同的语境交锋下,是可以借鉴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曾有人说“
11、性、药、摇滚乐”这是时代置于安德烈为“代表”的80后一代人身上的标签,也是他们这代人共同参与创造时代的流行标签。听到儿子的真情坦白抑或玩世戏谑后,再宽容温和的龙应台也不由自主焦急不安:请你告诉我,你信中所说“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尽速回信。儿子的回答是,妈妈,不要只跟我谈知识分子的大道理,生活中还有很多人的乐趣。其实在工作中我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也会接触 “烟、药、暴力”,这也许是90后的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也曾焦急万分,但是确实不能像安德烈说的去讲究大道理,但这些所谓90后的乐趣却不能成为习惯。龙应台的一句话让我得到了最终的解决:我要求你读书用功
12、,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那么对于我的学生我想说,我不让你抽烟不让你暴力,不是为了让你变成受束缚的乖孩子,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健康的存在,这样你才可以去尽情的选择有意义的生活。母亲对儿子的提问:问题一:你最尊敬的世界人物是谁?为何尊敬他?问题二:你自认为是一个“自由派”、“保守派”,还是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公民?(我认为这里涉及到的是政治倾向,在教育中我认为应该尽可能的不去灌输老师自己的政治倾向)问题三:你是否经验过什么叫“背叛”?如果有,什么时候?(这样的问题,儿子回答的时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信
13、心 )问题四:你将来想做什么? 问题五:你最同情什么?(弱者,社会公平)问题六:你最近一次真正伤心的哭,是什么时候?(母亲去探索儿子内心的一次感情释放)儿子的反问:反问一:你怎么面对自己的“老”?我是说,作为一个有名的作家,渐渐接近六十岁你不可能不想:人生的前面还有什么? 反问二:你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死了以后,你会希望人们怎么记得你呢?尤其是被下列人怎么记得:1)你的读者;2)你的国人;3)我。反问三:人生里最让你懊恼、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哪一件事,或者决定,你但愿能重头来起?反问四:最近一次,你恨不得可以狠狠揍我一顿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反问五: 你怎么应付人们对你的期许?人们总是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亲爱的安德烈 3284520710 亲爱 安德烈 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0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