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古歌及其刻道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族古歌及其刻道文化.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苗族开亲歌及其刻道文化张雅倩(贵州民族学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摘要:主要介绍苗族古歌中著名的开亲歌,是苗族十二路酒歌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流传最广的一路,在它流传中心地带黄平、施秉、镇远三县。开亲歌对于人类学、社会学、史学、民族学以及语言学的研究,都有研究价值,而对于研究古代苗族的婚姻制度和现代的婚姻习俗、编年史也有很大的价值。就其内容而言,必然说到刻道,包括刻道的唱法,内容价值方面也提到了重要的舅权习俗。虽然苗族古歌保存的相对较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等原因,也面临很大的危险。对苗族古歌尤以刻道文化保护为例关键词:开亲歌; 刻道; 舅权习俗; 苗族古歌文
2、化保护; 婚姻制度;民间口传文学作品苗族古歌是中国流传下来的唯一的非宗教典籍的传世记史诗,也是集苗族、历史、伦理、民俗、服饰、建筑、气候等为一体的百科全书。苗族古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古歌又称苗族史诗,苗语一般称Hxak Lul Haxk Ghot,叙述了从开天辟地到洪水滔天,从兄妹结婚到溯河西迁的自然世界与苗族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全过程。最多的版本由5小组20部分组成,共一万多行。苗族古歌文化称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_作者简介:张雅倩(1992一),女,山西省晋城市,贵州民族学院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0历史学本科生。 朵奇葩。今天主要介绍苗族著名的开亲歌及其刻道文化
3、,其中也包括苗族的舅权习俗。一、 苗族古歌的文化研究情况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宝库,苗族古歌及其文化形式一直受到国内外哲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文艺学、宗教学等各领域专家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专门研究苗族古歌的专著和论文就达一百多部 (篇)。主要论文有马学良、邰厚昌、今旦关于苗族古歌(1965年,民间文学),马学良古代苗族人民生活的瑰丽画卷(1982年,新华文摘),段宝林苗族古歌的史诗与分类学(1990年,贵州民族研究),陶立藩试论苗族古歌中的神话(1980年,南风)等。此外,对台江苗族古歌文化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也不下50部(篇)。主要专著有: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中的台江县反排苗族社
4、会历史调查资料、台江县苗族的节日、台江县巫脚乡苗族的吃鼓藏、台江县苗族的服饰、台江县巫脚交的饮食、台江县的苗族家族等,1986年经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贵州省编写组编辑为贵州省社会历史调查(一)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二、苗族开亲歌苗族古歌的内容:神话、历史、社会习俗、科学技术、原始宗教和议榔文化、哲学思想、苗族语言,艺术、服饰、节日。其中就社会习俗方面,即苗族古歌对苗族的社会习俗有许多记录和反映,它们包括婚姻、丧葬、生育、命名、禁忌、巫术、岁时、饮食及生产习俗等等。著名的苗族“开亲歌”就属于其中。法拉格说过:“在各族人民中,婚姻曾经产生了为数甚多的民歌,同时也形成了稀奇礼俗,博古的学
5、者搜集了这些材料,而历史学家却很少利用这些才来哦来追溯往昔人民的风俗。”反映婚姻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不少,苗族开亲歌就是其中的一部。1.流传地带 开亲歌流传于黄平、施秉、镇远、凯里等县,以及黔西南的兴仁、贞丰、安龙、镇宁等部分苗族地区。是苗族十二路酒歌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流传最广的一路,在它流传中心地带黄平、施秉、镇远三县。几乎家喻户晓,但是由于十年浩劫,能背诵整首诗的人也为数不多。2.开亲歌的形式 这诗歌,一般是节庆,特别在接亲嫁女的酒席上对唱。唱法由男女歌手各二名,以盘歌形式一问一答,互相对唱,可以连唱几天几夜。唱时,围观坐赏的群众都听的入迷,听到高兴处,阵阵欢笑,听到悲伤处,凄然泪下。一片
6、叹息。每一章节结束时,大家都齐声相合:“哟-伊-”然后宾客频频劝酒,共酒干杯。酒歌就这样边唱边饮直到唱完。3.开亲歌的内容 开亲歌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整个故事情节大致可分为“生亲”、“神界开亲”、“人类开亲”三大部分。“其中人类开亲包括战恶鹰,除猛虎、昂窝岭逼亲、叙订亲牛,叙媒人、逼嫁。叙木刻木、送木、沉亲乱世、降聘礼,普天下皆得亲等十章节。”【1】“叙木”、“刻木”、“送木”主要是赘述材料的来源,请高明匠人刻木的经过,以及刻好之后,请大力士抬到姑妈家里去,要姑妈按照木刻数字交清财礼的情形。从这几段情形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是姑表亲兴盛时期。“姑表亲”许多民族都曾有,然而比较之下,苗族似乎更为突出
7、,“歌里唱到:先生桌上写,写着这一些:白银三百两,骡马三百匹,水牯三百头,鸡鸭三百对,花布三百幅,差点不允许,多了也不要。2”看,这一要礼,多么惊人啊!它弄得许多姑妈,为了嫁出一个姑娘而倾家荡产,这与帝王时代的苛政何等相似!这一古规产生于遥远的古代,现在应成为历史了。4.开亲歌的价值开亲歌对于人类学、社会学、史学、民族学以及语言学的研究,都有研究价值,而对于研究古代苗族的婚姻制度和现代的婚姻习俗、编年史一部具有浓厚原始性的婚姻史诗。三、苗族的“刻道”谈到苗族的开亲歌,必然要谈到“刻道”了。苗族,是一个喜歌善舞的民族,歌如瀚海。居住在施秉地区的苗族中,还有一根奇妙的“歌棒”,当他们在唱那首上万行
8、,号称“三天三夜”(七天七夜)也唱不完的苗族开亲歌时,歌手民往往巧妙地捧着歌棒上场。1.刻道浅识这根“歌棒”,苗语叫“刻道”,意即“刻”,又名“平道”,意即“把凭木”。它是苗族歌手必备之物,长、短、方、圆、粗、细均无定规,以携带方便为准。但除把柄外,皆分为九小格,三方刻有符号,共27节。苗族“刻道”即“刻木”,是在一根歌棒上记录各种代表歌词内容的符号。汉语译为苗族“开亲歌”,是至今保留的苗族古代刻木记事的符号,流传于贵州省施秉县一带,尤以杨柳塘镇的飞云大峡谷中的高塘(苗语巴霞)的“开亲歌”最为典型。刻木的目的。为防“久不唱歌忘记歌”。因为苗族婚姻嫁娶,以及姑娘回门,多在冬季。一年之中,唱“刻道
9、”的次数不多,刻后随时可看,临出门做客时,也可再看一遍,又可将其带在身上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以防在场中被人问住。2.刻道的唱法刻木歌,在接媳妇、嫁姑娘或姑娘回门时皆唱(有的村寨,起房造屋时也唱)。唱时,主、客各选两名歌手,一人为主,一问一答。“刻道”一般的唱法是每小格三问三答共六次,即六首歌。一问刻的什么形状;二问刻在那一面哪一格;三问刻的什么内容。一问一答,共需唱一百六十八首歌。每行歌无固定行数,问短答长。若以每首歌平均二十行计算,计二千零一十六行。唱时,往往从“开亲说古”唱起,再加上歌手们的即兴盘问,盘生枝节个,固有“三天三夜(七天七夜)”,唱也唱不完,少讲也有一万行之说。“刻道”是苗族酒
10、歌开亲歌(即还娘头的主干),苗族歌手们,苗族歌手们,往往把唱开亲歌称之曰唱“刻道”,由此可见,“刻道”在开亲歌中的地位。它如同纲目。歌手只有熟悉这根奇妙的歌棒,达到倒背如流,唱起开亲歌来,方能撒的出去,收的拢来,运用自如。“刻道”这根奇妙的歌棒,虽然刻的符号简单,但却是苗族歌手必读的一部“古书”。施秉地区的苗族歌手中,过去曾流传着“官家识字的有九百九,没有哪个能把刻道认得完!”之说。因为它无所不包,牵涉面广,与已成书的十三首苗族古歌,均有联系。歌手们往往把是不是会唱“刻道”,作为衡量你是不是“高明的歌师父”的标准。” 【3】 3.“刻道”的内容价值与“舅权习俗”“苗族无文字,苗族向来落后”,这
11、是人们过去的一般看法。然而,我们从“刻木”一节歌棒中以及歌棒上。就清楚的看到,在很早以前,苗族祖先就已经创造了一些用于记事的象形符号,并用于记录苗族的婚姻制度中规定的一切聘礼了。它用象形、指示、会意等方式进行表达。如三百对活鸭就用“”来表示等。这些符号,我们认为就是苗族文字的雏形,只是由于历史上阶级压迫,民族歧视种种原因,这种文字雏形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仍然处于雏形的状态。然而从历史文物角度来说,一根“刻木棒”,可以说是一步苗族婚姻制度的经典著作,是堪称苗族历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刻道”是苗族古歌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流传最广的一路酒歌。有一万多行的歌词内容,他是苗族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
12、实践中改造、积累和演变而来的,它吸收了其他民族优秀的民族精华,逐步形成了独具苗族特色的风格,它对环境的描写,对主人公的语言、行动、心理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均达到了绘声绘色的地步。 “刻道”是一部苗族婚姻史的诗,更是一部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苗族古籍。“开亲歌”产生于苗族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之后的一段历史时期,虽然有关于民族迁徙、图腾崇拜等方面的内容,但与那些反映创世,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等的古歌古词神话不同,它反映的是舅权制下的婚姻状态,被民族学家和民俗学家称为:“苗族最古老的婚姻活化石”。它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于了解和研究苗族起源和迁徙、图腾崇拜、数学知识、语言学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据史书记
13、载,苗族“俗无文字,交质用竹木刻数寸,名为木刻”,婚嫁“姑之女定为舅媳,倘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否则,终身不得嫁或招少年往来。”(乾隆)镇远府志)【4】,“刻木示信,犹存古风。”(贵州志略)。从上述记载,以及今天仍在传唱的苗族开亲歌的内容来看,“刻道”当产生于苗族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之后,所突起的舅权习俗中。“刻道”系开亲歌的核心围绕它而口口相传的开亲歌,较系统的唱到了古代苗族婚姻的起源、演绎即如何从“还娘头”的“姑表舅霸”,到封建买卖婚姻的“外甥钱”,直至“一钵酸汤也可以开亲”的斗争过程。它,表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由婚姻的执着追求和向往,以及在这场斗争中的聪明智慧,反映了苗族社会、婚姻
14、、家庭、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开亲歌”的内容中叙木、刻木、送木主要是赘述材料的来源,请高明匠人刻木的经过,以及刻好之后,请大力士抬到姑妈家里去,要姑妈按照木刻数字交清财礼的情形。从这几段情形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是姑表亲兴盛时期。姑表亲许多民族都曾有,然而比较之下,苗族似乎更为突出,歌里唱到:先生桌上写,写着这一些:白银三百两,骡马三百匹,水牯三百头,鸡鸭三百对,花布三百幅,差点不允许,多了也不要。”5看,这一要礼,多么惊人啊!它弄得许多姑妈,为了嫁出一个姑娘而倾家荡产,这与帝王时代的苛政何等相似!这一古规产生于遥远的古代,现在应成为历史了,然而奇怪的是:时至今日,在个别地区,姑表亲仍然有所保留,舅
15、权犹存。姑妈家生小孩,要舅父来取名;女儿长大出嫁,要征求舅父的意见,儿女“游方”找到对象,舅父不满意,亲事很难成全等等。如红苗男女婚姻中,媒人前去说媒,女方家父母则央求媒人前去请母舅来商量,待母舅表示同意之后,方能决定这门亲事是否继续进行。女方家长则说:“舅舅已经说了,按舅舅的办”。6等等这些无不充满着舅权。在其他民族中也有类似的体现。“在贵州榕江的苗族“看鸡眼定亲”的仪式中媒人有一段诵词:“因为这个理,因为这桩案,祖公跟踪找来,祖母随忌寻到,围拢九十九位聪明老人,集中七十七个智慧母亲,九天九夜走不到舅家,七天七夜回不了娘门,相走的日子还长久,相帮的事情数不清”。7这则材料中的表述,反映的是姑
16、舅表婚,让舅舅汇集了许多有智慧、有地位的人的权势于一身,表达出苗族舅权力量的无限强大。总之舅权与“刻木”并存,是什么原因? 至于到底是“刻道”延续了这种舅权习俗,还是“习俗保存了这根奇妙的歌棒,有待以后的研究。四、苗族文化的保护虽然苗族古歌保存的相对较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等原因,也面临很大的危险。就台江县而言,“据调查显示,在全县16万苗族同胞中,能唱完苗族古歌的人不上百人;能够较为系统的通晓苗族传统文化的巫师、俚老约三百人;即使在芦笙文化的流行地区,35岁以下的青年男子大约有70%的人不会吹奏芦笙;35岁以下的青年妇女约有50%不会系统的挑花和刺绣;能不绘图而随手剪出上百种图案的民
17、间剪纸艺人的只有一个年满80岁的王安丽老人;2002年反排举行鼓社祭祖活动,竟然找不到一个通晓祭祀完整礼仪的鼓头,也找不到一个完全通晓祭祖念词的巫师。”【8】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苗族开亲歌中“刻道”的传承与发展。“刻道传承人吴治光,他的主要作品有:苗族开亲歌、刻道、姊妹歌年歌、择日歌、叙酒歌等等。贵州电视台“多彩贵州”于2006年9月播放了吴治光演唱苗族“刻道歌”的场面,并介绍了古代苗族刻木记事的生活场景。2007年8月15日,中央民族大学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鉴定“刻道”出版书协议合同一本,将苗族“刻道”保护工作列为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课题内容之一,把“刻道”纳入中国古文字博物馆进
18、行保护性的展览,指定由吴治光、石光明两位歌师讲述,同时也把“刻道”译本纳入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丛书之一,公开出版发行。”【9】这些措施这种特殊的沿袭至今的歌文化及其婚姻制度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且弘扬了苗族独特的风俗习惯与传统的风土人情,让其他的民族对其有进一步的了解。五、小结澳大利亚著名民族学家格迪斯把苗族看成是世界上两个“苦难沉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之一,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要注意弘扬和继承本民族的精神。苗族古歌是苗族精神文化之集大成者,通过它可以看到千百年来苗族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气质,平等博爱、和睦相处的社会观念,团结互助、集体至上的协作精神
19、。如“洪水滔天”折射出人定胜天的重要理念,“溯河西迁”则为人们不断追求幸福生活树立榜样。台江苗族有句谚语“饭养身,歌养心”,这里的“歌”包括了苗族古歌在内的所有歌谣,而“心”则理解为民族精神、民族素养和民族道德的全部。所以说,抢救、保护、传承并发展古歌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苗族的开亲歌,苗族的刻道都是苗族世代沿袭与发展的结果,它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今天其发展至今,足以说明其内在的价值所在。从苗族的开亲歌与刻道中,我们看到更多苗族的婚姻制度与习俗,并从中了解了甚至沿袭至今的舅权习俗。它维系了整个亲属关系,稳定了整个民族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参考文献:1杨世章.苗族婚姻史诗开
20、亲歌浅谈J.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苗族研究丛论 1988.2成文魁.苗族刻道浅识J.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苗族研究丛论 1988,9.3贵州省镇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镇远府志M.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4成文魁.苗族刻道浅识J.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苗族研究丛论 1988.5刘志松.民间规则中的舅权J.时代法学,2006.6吴国春.榕江民族风情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7余未人.苗人的灵魂 台江苗族文化空间J.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8文化广角J.主办贵州省文化厅 2011.Talking about the song and its moment of cultu
21、re of Miao exileZhangyaqian( Guizhou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Guizhou Guiyang 550025)Keywords: Exile song ; wrote Avunculate ; custom Hmong ; ancient songs culture protection ; marriage systemAbstract: Mainly introduces the Hmong ancient songs in the famous openi
22、ng song, is 12-channel drinking songs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in the oldest, largest and most widely, it spread Heartland Huang Ping, Shibing, zhenyuan three counties. The opening song for anthropology, sociology, history, Ethnology and Linguistics Studies, research, and for the study of ancient the
23、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and marriage customs of the modern Miao, chronicles also has great value. , In relation to its content, when it comes to road, including road, singing, content value also refers to the custom of important rights to uncle. Although Hmong ancient songs save relatively well,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ultural exchanges and other reasons, also face great danger. Hmong ancient songs especially the cultural protection of road as an example.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0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