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中的谐音寓意.doc
《民俗中的谐音寓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中的谐音寓意.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俗中的谐音寓意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为什么画一只“伏”在古树下的“梅花鹿”呢?原来“伏”与“福”谐音,“鹿”与“禄”谐音,寓意读书就会有福、禄,先生向学生灌输功名利禄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谐音这种修辞格在我国民俗中应用非常广泛,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等场合,人们往往巧借谐音寄寓深意,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求。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许多人家将门上的“福”字倒过来贴,祈求“福到”。吃年夜饭时,家家户户餐桌上必有一条鱼,谐音“年年有余”。过年吃年糕、丸子,寓意“年年高”“团团圆圆”。正月初一拜年,许多人家都会捧
2、出一道由红枣和板栗做成的“枣栗茶”,谐音“早利”“早早得利”。不少地方的年轻人在谈情说爱时常送手帕作为定情之物,因为它横也是丝(思),竖也是丝(思),寓意“情思绵绵”。一旦结婚,女方定以红布裹上芹菜、韭菜作陪嫁,以“芹”谐“勤”,“韭”谐“久”,祝愿两口子勤劳致富,恩爱永久;作为迎娶的一方,则在被褥中、枕头下放上通红的筷子、饱满的红枣,以表“快快得子、早生贵子”之意。在新婚夫妇床上撒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早生贵子”。河南等地,姑娘出嫁陪送的被子要七月做或十月做,以图“齐备”“十全十美”;拜天地时供桌上的大斗用麦麸和食盐填满,并燃上香、放上艾草,取意“有福有缘”“夫妻相爱”。在东北农村,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俗 中的 谐音 寓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0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