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唐代“衣冠户” .doc
《析唐代“衣冠户”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析唐代“衣冠户” .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析唐代“衣冠户”2010-06-06 陈丽 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提供打印自: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地址: 析唐代“衣冠户”陈丽(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市,100037)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1内容提要:衣冠户作为品官之家的代称在唐前期便已存在。武宗会昌五年后,衣冠户由原来曾任九品以上现职的、待职的和假职的文武官员之家,而变为现职官员及前资官员中“前进士及登科有名闻者”之家的称号。衣冠户涵盖范围的变化,是唐朝廷针对唐后期官职伪滥,赋役负担严重不均而采取的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但终唐一代,这一政策始终未得到认真执行。关键词:衣冠户、进士及第、免役“衣冠”一词在中国古代是对官僚和士大夫的泛称。但
2、作为户称在唐后期首见于皇帝的诏敕之中,它的出现是与免役问题相关联的。有学者认为“衣冠户”是科举及第特别是进士科出身者的专称。笔者认为衣冠户在唐代前期便已存在,特别是武宗会昌五年后,衣冠户由原来曾任九品以上现职的、待职的和假职的文武官员和一些参与举业的知识分子之家,而变为现职官员及前资官员中“前进士及登科有名闻者”之家的称号。衣冠户涵盖范围的变化,是唐朝廷针对唐后期官职伪滥,赋役负担严重不均而采取的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笔者在此略陈管见,请方家斧正。衣,本是人们所穿衣物;冠,本是人们所带之帽。衣冠并称,原意应是人们穿衣戴帽。但在阶级社会,衣冠服饰最显著、最充分地体现人们的等级身份地位,这在中外概不
3、例外。在中国,衣冠服饰一旦与意识形态相结合,便形成一系列繁琐的礼仪和规章,开始影响世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体现着等级差异。据汉代刘熙释名释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冠已经成为区别士和庶人的标志,冠更是成为官吏身份的一种象征。据李善文选注中对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中:“归客遂海嵎,脱冠谢朝列。”所做的注称:“凡仕则冕弁,谢职故曰脱冠。”凡为官便加戴冠冕,离职即脱去官帽。衣冠被当成缙绅、士大夫的统称。而到了唐代,衣冠亦被当做士大夫的通称。唐代的士的范围在法令中有明确规定:“凡习学文武者为士”,以别与农、工、商等其他等级。士,被称为士大夫时,既可指军队中的将士,也是在中央和郡县供职
4、的官吏的泛称;被称为士人时,则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文宗皇帝的诏敕中亦有对“士大夫”一词做了注脚,“其公卿士族子弟,明年己后,不先入国学习业,不在应明经、进士之限。比年所颁制度,皆约国家令式,去其甚者,稍谓得中。而士大夫苟自便身,安於习俗,因循末革,以至于今。百官士族,起今年十月服冬裘已后,其衣服舆马,并准太和六年六月十七日敕处分。如故违制度,九品已上量加黜责,其布衣五年不得举选。”这里士大夫不仅包括文武百官、士族之家,且将具有参选资格的布衣也纳入其中。宣宗时“有诏於士族中选人才尚公主,衣冠多避之。”是把士族作为衣冠即公卿百官的同义词来使用的。他们当中大多数并非
5、科举出身。我们从其他史料中亦可看出,唐玄宗在亲征安禄山诏中曾说:“安禄山本自细微,擢之行伍,进小忠而自售,包巨猾以贪天。予每含容,冀其迁善,列在衣冠之右,授之师旅之权。赐予无涯,邀求罔极,凡经宠任,中外毕闻。”玄宗显然是将安禄山从一个出身下层的小将提拔到位列文武百官之上的位置。 “初,(李)邕早擅才名,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遣,亦至钜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 “斌授五品时,兄陟为河东太守,堂兄由为右金吾将军,绦为太子少师,四人同时列戟,衣冠之盛,罕有其比。”其中的右金吾将军显然也是武将。李德裕尝谓:“省事不如省
6、官,省官不如省吏,能简冗官,诚治本也。乃请罢郡县吏凡二千余员,衣冠去者皆怨。” 这两千多人中,不仅有品官,甚至还包括一些地位更低的吏员在内。由此可知,唐代仍沿用“衣冠”称文武百官。这些人在社会上被称为“衣冠士流”、“衣冠之家”、“衣冠之族”。唐代衣冠户的出现,是和免除赋役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今人是在武宗加尊号后郊天赦文中首见“衣冠户”一词,“江淮客户及逃移规避户税等人,比来皆系两税,并无差役。或本州百姓,子弟才沾一官,及官满後移住邻州,兼於诸军诸使假职,便称衣冠户,广置资产,输税全轻,便免诸色差役。”因为唐代按户等丁额征发徭役的情况在两税法颁行前后始终是存在的,从上段赦文中可知,当时那些“才沾一
7、官,及官满後移住邻州,兼於诸军诸使假职”之人,涵盖了在职的、去职的和假职的文武官员,这也印证了笔者的上述推论。至少在会昌五年(845)之前,文武百官被称为衣冠之家的现象应是相当普遍的。众所周知,赋税是国家为实现其政府职能的经济基石。封建国家为保证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转,总要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除了对广大劳动者巧取豪夺之外,也丝毫不放松对地主阶级的攫取。封建地主和各级官吏也企图使个人财富收入最大化,他们想方设法减少和逃避向国家交税。如此一来,国家、地主和劳动者三者公私交叉的矛盾不可避兔地产生了。而“衣冠者,民之主也。”11他们是帝国统治者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主要力量。为了让他们能安心为国家效力,
8、朝廷也必须让渡给他们一定的经济利益,从而达到巩固国家政权,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目的。复除,亦称“给复”,或简称“复”,是指依据法律或是帝王诏令,免除人们应纳的租税和应服的徭役。复除制度作为政府的重要经济调节手段,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唐朝也不例外。唐王朝将社会的所有成员划分为若干等级。其划分的标准往往会因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户籍制中以土著和外来的主客户划分、户等制以资产和人丁为征派赋税的依据等等。唐前期的税制由租庸调、户税、地税三部分组成。只有租庸调一项有课户与不课户之分,而户税、地税两项则无课户、不课户之分,自王公以下,都要交纳。但对课役的优免则有所限定。在两税法颁布以前,唐代对赋役的减免
9、基本是依据朝廷颁行的赋役令的相关规定执行的。我们主要是从唐律疏议、唐六典、新唐书等史料中了解赋役令的内容。如唐律疏议卷十二户婚中记载:“依赋役令:文武职事官三品以上若郡王期亲及同居大功亲,五品以上及国公同居期亲,并免课役。既为同居有所蠲免,相冒合户,故得徒二年。”12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载:“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诸皇宗籍属宗正者及诸亲,五品已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若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志行闻于乡闾者,州县申省奏闻,表其门闾,同籍悉免课役。”13通典卷7丁中载:“诸视流内九品以上官,及男年二十以上(应为“下”之误)、老男、废疾、妻妾、部曲、客女、奴婢,皆为不课户。”14通典卷
10、6赋税下载:“诸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志行闻于乡闾者,申尚书省奏闻,表其门闾,同籍悉免课役。”15新唐书卷51食货志载:“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缌麻以上亲,内命妇一品以上亲,郡王及五品以上祖父兄弟,职事、勋官三品以上有封者若县男父子,国子、太学、四门学生、俊士,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同籍者,皆免课役。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若老及男废疾、笃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视九品以上官,不课。”16戴建国先生于2001年在文史第五十三辑中公布了从天一阁藏宋代天圣令赋役令中辑出唐令赋役令全文,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唐代赋役制度有很大的帮助现将与本文有关的免役部分内容分列如下:12诸没落外蕃得还者,一年
11、以上复三年;二年以上复四年;三年以上复五年。各给赐物十(改)段。外蕃之人投化者,复十年。其夷(僚)獠新招(尉)慰及部曲奴被(於)放附户贯者,复三年。应给赐物,於初到州给三段,余本贯给。13诸以公役使二千里外还者,免一年课役。14诸文武职事官三品以上若郡王父祖兄弟子孙,五品以上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者若国公父祖子孙,勋官二品若郡县公侯伯子男(并)父子并免课役。15诸正、义及常平仓督,县博士,州县助教,视流外九品以上州县市令,品子任杂掌、亲事、帐内,国子、太学、四门、律、书、算等学生,俊士,无品直司人,卫士,庶士,虞侯,牧长,内给使,散使,天文、医、卜、按摩、咒禁、乐园等生,诸州医博士、助教,两京坊正
12、,县录事,里正,州县佐(使)史、仓史、市史,外监录事,府史,牧尉、(史)长?,杂职,驿长,烽帅,烽副,防阁,邑士,庶仆,传送马驴主,采药师,猎师,宰手,太常寺音声人,陵户,防人在防及将防年本州非者,防徒人在役,流人充侍(谓在配所充侍者,三年外依常式),使并免课役。其贡举人诚得(弟)第,并诸色人年劳已满应合入流,有事故未叙者,皆准此。其流外长上三品以上及品子任杂掌并亲事、帐内,以理解者,亦依此例。应叙不赴者,即依无资法。16诸文武职事六品以下九品以上、勋官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父子,若除名未叙者,亦不在杂徭即点(坊)防之限。其皇宗七庙子孙,虽荫尽亦免入军。17诸荫亲属免课役者,其散官亦依职事例。其守官
13、依本品。18诸漏刻生、漏童、药童、奉(解)觯、羊车小史、岳渎斋郎、兽医生、诸村正、执衣,墓户,并免杂徭。外监掌固典事、屯典事亦准此。综合上述文献内容,现将唐代身份性复除的对象、范围、内容列表如下:二、本人身份复除范围复除内容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缌麻以上亲(亦即曾祖之兄弟、祖之从兄弟、父之再从兄弟、本人之三从兄弟等)课役文武职事官三品以上、郡王期亲(伯叔父母、姑、兄弟、姐妹、妻、子及兄弟之子等)与同居大功亲(从兄弟等)课役国公、五品以上职事官同居期亲课役县男、勋官三品以上有封者父、子课役勋官二品若郡县公侯伯子男父、子课役内命妇一品以上17父、子、兄、弟课役视九品以上官与勋官本人18课役其贡举人
14、19诚得(弟)第本人课役太原元从本人课役诸色人年劳已满应合入流,有事故未叙者本人课役上柱国子课役诸正、义及常平仓督,县博士,州县助教,视流外九品以上州县市令,品子任杂掌、亲事、帐内,无品直司人,卫士,庶士,虞侯,牧长,内给使,散使,天文、医、卜、按摩、咒禁、乐园等生,诸州医博士、助教,两京坊正,县录事,里正,州县佐(使)史、仓史、市史,外监录事,府史,牧尉、(史)长?,杂职,驿长,烽帅,烽副,防阁,邑士,庶仆,传送马驴主,采药师,猎师,宰手,太常寺音声人,陵户,防人在防及将防年本州非者,防徒人在役,流人充侍20本人课役国子、太学、四门学生,俊士本人21课役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诸皇宗籍属宗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析唐代“衣冠户” 唐代 衣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