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博物馆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可编辑) .doc
《民俗博物馆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可编辑)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博物馆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可编辑) .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俗博物馆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 (二)项目性质:新建 (三)建设单位:萧县皇桑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四)项目法人代表:高成 (四)建设地址:萧县白土镇费村行政村(原戴村和尚林)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用地面积17385平方米(26亩),建筑面积14451平方米,建筑密度33.6%,容积率1.2,绿化率18.2%。 文物收藏、配套通风、通讯、安全监控、信息网络等辅助工程和供水、供电、排水等公共设施。 (六)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为一年,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投资总额1945万元
2、,项目建设资金由萧县皇桑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自筹。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一)编制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 5、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发200751号); 6、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7、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项目建设十一五规划发改委 发改办20052297号文件; 8、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
3、方案及技术资料;萧县建设、环保、土地等有关部门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审批材料、证明材料等。 (二)编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选址与建设环境条件 (3)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4)项目总体布局方案 (5)工程技术方案 (6)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 (7)项目运营和实施计划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效益分析 (10)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与建议 三、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填补萧县没有民俗文化博物馆的空白,在满足民俗文化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承接展销会,交易会,各类大、中、小型会议接待,开展文化艺术交流
4、活动等,重点宣传萧县、推介皖北历史文化,进一步推动萧县民俗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我国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内容单位规模说明1用地面积平方米173852建筑面积平方米14451其中:主展馆 三层平方米8235(包括一层附属用房)东展馆 二层平方米912西展馆 二层平方米912商业楼及大门 二层米43923容积率:%33.64建筑密度:%83.15总投资万元19456建设期月122012.10-2013.10 五、项目研究结论 本项目利用民俗博物馆的功能,充分
5、挖掘萧县的民俗历史资源,并进行开发利用,对宣传萧县、推广和营销萧县,推动本区域乃至安徽省文博旅游、观光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研究认为,该项目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建设规模适宜,技术方案合理,建设资金可以落实,在推动萧县文博旅游、观光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增强全民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等方面,可以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的由来和必要性 一、项目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快速发展,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关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国
6、内逐渐兴起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俗研究的热潮。民俗博物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成熟。进入现代,以欧美发达国家民俗博物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文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民俗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文化成为社会和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反过来,社会和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又促使民俗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文化得以迅速的壮大和提高。 萧县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县、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样板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辣椒制种第一县、全国重点产煤县、安徽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县、中国面粉加工强县。皇藏峪国家级森林公园
7、是AAAA级旅游风景区、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蔡洼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何把萧县这一张张名片打出去,打出萧县在国内的知名度、国际的知名度,经县委、县政府多次研究,对萧县的远书画文化、餐饮文化、旅游文化、城市发展文化等,用一种建设浓缩城市的民俗灵魂,展现城市的民俗形象,决定建设一座综合类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皖北明珠?萧县的城市窗口、教育基地、文化品牌、地域名片。由此,提出本项目即萧县皇藏峪民俗博物馆项目的建设要求。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
8、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博物馆作为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在建设、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进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由文物系统、其他部门以及民间兴办的各类博物馆已达2000余所,每年举办展览达到8000余个,参观的观众在1.5亿人次以上。 人类文化既是财富,又是进程。所谓财富,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历史遗留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所谓进程,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的文明化过程。 民俗博物馆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的组成
9、部分。博物馆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近代,博物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成熟。进入现代,以欧美发达国家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文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博物馆和博物馆文化成为社会和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反过来,社会和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又促使民俗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文化得以迅速的壮大和提高。 民俗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事业的主要承载平台之一,其功能首先具有文化遗产事业的共性?教育、科研、经济功能,并且在功能发挥上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民俗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统一的、互动的,民俗博物馆公益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和科研这两个功能上,而经济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
10、益性。这些方面的个性功能,全面反映了民俗博物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民俗博物馆作为集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一身的知识宝库,蕴藏着丰厚的教育资源。民俗博物馆将这些资源通过陈列展览的形式,广泛吸引公众的注意,走进民众生活、融入经济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民俗博物馆作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通过实物欣赏和接触、倾听讲解等途径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模式,让受教育者充分享受教育过程的乐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我听了,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于是我明白了。”民俗博物馆强大
11、的教育功能可以引发人们利用民俗博物馆来发展教育的无限遐想。 民俗博物馆教育具有社会化教育、辅助性教育、休闲性教育、业余知识型教育等特点。民俗博物馆知识性社会教育的特殊作用,是任何专业化的教学单位不可取代的。民俗博物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的生动课堂,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教育工作是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关键环节。民俗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促使了博物馆发挥作用的社会化。民俗博物馆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功能是其与人联系的主要纽带。 (二)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文化是区域
12、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影响并决定着区域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从传统的功能城市到今天的文化城市,文化作为现代城市的灵魂,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关键元素。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加速,而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却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城市化过程中,与文物保护单位易于受到空间条件限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屡遭破坏的境遇不同,民俗博物馆在现代城市文化塑造方面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民众等各方面的重视和青睐,并确实在打造现代城市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发展,树立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在增强区域吸引力软实力方面,通过对文物的收藏、保护和展示,博物馆作为现代城市文化功能区和“地标”,在提升公众的文化素质
13、和修养的同时,在现代城市中传承和培育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民众对城市的亲切感、认同感、满意度、亲和力以及凝聚力等要素随着城市新文化或者区域文化的形成而得到强化,当文化在渐进的演变中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色后,这种文化的演变将会促进城市在制度方面的创新,并促进城市经济或者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将影响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虽然文化的演变是渐进的、民间的、不易受干扰的,但是一旦新的文化习惯形成并被带入经济活动之中,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助力是巨大的。因此,博物馆作为现代城市的象征或者地标,在作为文物收藏中心的同时,亦要承担起城市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休闲中心和娱乐中心等多项博物馆的新职能,只有这
14、样其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 (三)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经济社会进步 在民俗博物馆发挥教育、科研功能的过程中,民俗博物馆的经济功能得到伴随体现,博物馆旅游对相关行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民俗博物馆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产生了大量的衍生商品,提升了文化遗产事业的影响力,密切了文化遗产与民生的关系,拓展了文化市场,给文化遗产事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以民俗博物馆为中心的文化圈,可以带动周边的商业活动和社会活动,在改造文化环境的同时,也为社会福利、社会就业等经济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贡献。 民俗博物馆全面开放实际上是强化了民俗博物馆的经济功能?因为民俗博物馆
15、的经济功能不仅仅甚至不主要在于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主要从其间接经济效益以及增强区域吸引力所谓软实力上体现出来。 在间接经济效益方面,民俗博物馆主要是以“引擎”的形式存在,即民俗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载体通过向相关行业、产业、领域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来实现对经济的贡献,这种辐射、带动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民俗博物馆对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上。(四)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在文化产业方面,得益于可移动文物体积较小、便于复制的特点,很多民俗博物馆在发展艺术复制品方面大获成功,极大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市场潜力也被看好;储量丰富的馆藏文物保证文化产品素材来源的充足,各具特色的可移动文物可以摆
16、脱产品内容单一的弱点,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市场空间十分广阔。文化产业带动艺术品的收藏、鉴别、欣赏等文化活动,满足一部分艺术品爱好者“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遗憾,使博物馆更加融入社会,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提高博物馆的社会贡献度。 目前,西方国家民俗博物馆发达的会员组织往往依靠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商品维系着博物馆与广大会员之间的联系,会员也十分关注并愿意购买博物馆出品的文化产品;在丰富的文化产品的基础上,西方国家的博物馆还发展了“博物馆网上商店”,甚至开始在博物馆外建立商品分店,更有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者。国外的多数博物馆都设有博物馆商店,有的规模很大。 博物馆商店
17、收入相当可观。如瑞士运输博物馆1982年其商店收入占总收入的21%,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1993年经营收入达300万美元,其中门票款约100万美元,博物馆商店收入为200万美元。上述数据表明了不失时机地开发博物馆文化产业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应该为我国的博物馆所借鉴。 目前,我国民俗博物馆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正显示出蓬勃朝气,以博物馆为载体的文化产业在传播文化知识,扩大民俗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满足公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等方面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俗博物馆通过“与民俗博物馆相关”的商品销售,培育了规模庞大的民俗博物馆会员群体,增加了参观者民俗对民俗博物馆藏品的兴趣和关注程度,拓展了民俗博物馆的教育
18、功能,提高了参观者的文化修养,增强了民俗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正是在这种民俗博物馆与文化产业的互动中,民俗博物馆不仅实现了经济方面的贡献,更为民俗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满足公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五)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拉动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产业发展 在民俗博物馆旅游方面,民俗博物馆对旅游行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在游客和博物馆所在地之间建起互利关系。为了民俗博物馆具有持续吸引力的特点也强化民俗博物馆与旅游的关系,200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特地将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确定为“博物馆与旅游”。目前,民俗博物馆旅游除了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外,还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
19、展,以及民俗博物馆事业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随着城市旅游的日渐兴起,民俗博物馆的旅游功能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2008年我国文物系统博物馆实现全部免费开放后,博物馆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充分显现,几倍甚至十几倍参观人数的增长证明了博物馆旅游的价值。在国内旅游城市,如北京、西安,欧洲著名旅游城市,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等,博物馆早已成为吸引全世界游客的顶级旅游目的地。法国凡尔赛宫每年的游客可达200万人,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接待的游客,年入馆量都已超过1000万人次,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代博
20、物馆既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也是公众游览休憩的重要场所。节假日游览博物馆被视为一种时尚,博物馆成为旅游线路中重要的游览景点,甚至还出现了博物馆专线旅游。截至2009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A级及以上景区2474家,其中,博物馆119家5A级3家,4A级54家,3A级28家,2A级31家,A级3家,占A级景区总数的4.8%,其中级别较高的3A级以上博物馆占到71.4%。此外,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大连长兴酒庄酒文化博物馆、沈阳老龙口酒博物馆、铁岭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上海地质博物馆、天福茶博物院等还入选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些都说明博物馆发挥着重要的旅游功能。 总之,民俗博物馆
21、作为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体,对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难以量化的无形效益提升区域吸引力,并衍生出大量超出博物馆财务分析范围的经济效益带动旅游、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随着全国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的顺利推进和对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长效机制的探索,文化遗产事业尤其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以不断强化,并对其他功能的发挥也产生了较强的引领与带动作用,有助于文化遗产事业三大功能的全面发挥,有助于实现文化遗产事业自身的科学发展。第三章 项目选址和实施条件 一、项目选址 本项目选址于萧县白土镇费村行政村(原戴村和尚林),占地面积26亩。交通极为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二、实施条件 1、地形地貌:项目实施地点场
22、地平整,交通方便。 2、地质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为6度以下地震区,不需抗震设防。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一)工程地质 萧县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拨一般为2.5-32.5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吨/平方米。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20厘米,地震烈度6度。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 萧县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
23、总面积的4.7%。 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由西北向东南。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根据项目区地质普查钻孔揭露地层属第四级河流冲击相地层,分述如下: 粉质粘土,浅褐黄色,可塑状,中偏高压缩性,在埋深约1米以上及2.2-3.5米,粉粒含量较多,部分段为粉土,松散状,结构性差。 粘土,棕褐色,青灰色,可塑性偏硬,中等压缩性,见少量淡水螺壳,完整。 粉质粘土,黄绿色,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含有钙质结核,在埋深约6米处较富集。 粉细砂,浅黄色,级配性差,中密,本层埋深7.1米钻至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俗博物馆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可编辑 民俗 博物馆 项目 专项资金 申请报告 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0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