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俗概论教学大纲.doc
《中外民俗概论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民俗概论教学大纲.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外民俗概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课程性质民俗学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而中外民俗概论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是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以及物质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社会关系民俗、社会交往礼仪、岁时节日民俗、象征民俗、信仰民俗、民间语言文学、民间科技工艺、民间游娱竞技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门别类的简扼介绍,为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国内外各民族的民俗呈现给学生。课程设置目的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
2、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熟悉中外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国家间、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开展国际、国内文化旅游都极其重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及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使学生既能对中外各国的风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民俗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外众多民俗现象进行分析理解。为从事旅游相关专业工作及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二、学时分配模块名称总
3、课时讲授演示实验仿真模块11-11-21-3民俗概论民俗的构成要素民俗养成与传承的过程习俗惯制与习俗规则的含义3模块22-12-22-32-4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产民俗概论自然生态民俗和农业生产民俗狩猎、牧业和渔业、工匠民俗商业与交通民俗4模块33-13-23-3饰民俗服饰民俗的构成及发展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中外服饰民俗3模块44-14-24-3饮食习俗饮食民俗的形成与发展饮食民俗的功能、范围与类别中外饮食民俗3模块55-15-25-354居住民俗居住民俗概论居住民俗的表现中外居住民俗4模块66-16-26-36-4人生仪礼民俗人生仪礼概论诞生仪礼和成年仪礼婚姻仪礼民俗寿辰、丧葬仪礼4模块77-1
4、7-27-37-4社会关系民俗社会关系民俗概论家庭、家族的民俗亲属与亲属称谓村落组织的民俗4模块88-18-2社会交往礼仪礼仪礼节的基础知识中外各国社交礼仪2模块99-19-2岁时节日民俗岁时节日的概况中外各国节日习俗2模块1010-110-2信仰民俗信仰民俗概况民间信仰概况2模块1111-111-2中外信仰习俗民间语言文学民间语言与民间口头文学模块1212-112-212-3中外民间语言民俗民间科技工艺民间科学知识与民间工艺技民间医学3模块1313-113-213-3民间游娱竞技游娱竞技民俗概论民间曲艺与戏曲中外民间游娱竞技习俗3合计三、课程学习要求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要从学习方法、基本知识点
5、、基础理论考核和有关民俗实例等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对民俗学全面加以把握。在本科阶段,旅游管理专业学习民俗学,强调其中基本知识点是主体,学习与考核的目标是对其的阐述与说明。(一)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是对知识点所应掌握的深度的概况。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目标,对考核知识点的深度掌握,本大纲在第二部分第一项“学习要求”中,分别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作了不同的表述。对基本理论的深度要求,采用了“了解”、“理解”和“深刻了解”这些存在递进关系的词汇来描述。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采用了“掌握”、“熟练掌握”三个词汇来描述。(二)基本知识点基本知识点是对课程知识体系在广度上的概括。根据
6、课程的特殊性而言,其知识广度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是指构建民俗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是指运用民俗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指导旅游实践活动的方法论;基础知识是指中外民俗的一些典型例子,其既是基础的知识点,又是扩展知识面的重要一环。本课程主要限于讲授民俗学的理论、方法和中外民俗的一些基础知识。在本大纲第二部分“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中的第二项分列了十四章,它们都是基本知识点,也是考试的范围。(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按照认知过程将基本知识点的深度、广度和难易程度转化成认知能力的概括。本大纲在学习目标中,按照“识记”、“熟悉”、“领会”、“应用”四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
7、力层次要求。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领会: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它包括:一是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已学过知识的要点,或对它们作出既有要点又有精神实质的较为全面的叙述,或对它们进行举例说明和叙述;二是能对存在多种表达方式的知识点作出不同的表述;三是能根据知识的科学内涵,在不同的条件下作出简单的判断。熟悉:能够熟知和理解各类民俗事象的表现,并对此作出准确判断,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
8、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一般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其中简单应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应用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学习目标的四个认知能力及其难易程度的量化之间的递进关系是:领会包括识记,熟知包括前两者,而应用则是最高层次。每一个层次中又都包含着区别易、中、难的不同程度。在本大纲第二部分第三个项目下,都是按这种递进关系来表述的 。加上这四个层次还与学习要求中的五个层次发生交叉的对应关系,就使本大纲第二部分的“学习要求”、“基本知识点”、“学习目标”之间,在知识的广度、深度、难易程度和认
9、知能力的转化方面,形成一个定性的和量化的有机整体,从而使教学、自习、考试都能达到可测量的程度。这是在使用本大纲时必须注意的。五、学习方法指导1、正确处理教材和参考书籍的关系。中外民俗概论的配套读物较多。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广度、深度和难易程度,按照认识规律所作的全面规范。参考书籍是补充、完善知识结构的辅助资料,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深化理解、加深印象。在阅读教材时,应先翻阅教材中有关这一章的思考题,这是各章的基本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材料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要注意从内在逻辑关系上理顺与掌握知识体系。本课程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着密切的内在
10、逻辑联系,总体上由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础知识三个有机部分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全书甚至每一章节的编制一般都是先总说,再分说;都采取先阐述基本理论,然后教授基本分析方法,再介绍基础知识的顺序,以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各种民俗事象。学习时,必须首先抓住知识体系,纵横联系,全面系统地消化和吸收,切忌孤立地死记硬背某些概念和结论。3、要融会贯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体会并逐步掌握本指定教材的理论体系和书中的一些理论观点,为理解分析问题时所运用,特别是将这些观点应用到做好民俗与旅游的结合,并合理地利用民俗事象开发创造新的旅游产品等实际的应用问题上。还要注意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
11、体分析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分明的论述,明确各层次间的逻辑关系。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第一章民俗概论一、学习要求本章为概论,主要介绍了一些有关民俗学的基础知识,重点掌握民俗的概念、分类,明确民俗特征与社会功能,懂得民俗是如何构成、养成与传承,理解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民俗的一般理论。其学习的基本要求为:了解: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理解:民俗的概念、分类。深刻理解:民俗的特征与社会功能;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二、基本知识点(1) 民俗的基本含义1、“民俗”概念的几种理解(1)钟敬文的定义,分别从民俗与
12、人类社会的关系、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从民俗内部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理解。(2)中国古代对“民俗”的解释。(3)外国对“民俗”的定义:文化遗留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2、民俗的分类(1)乌丙安的四种分类:经济、社会、信仰、游艺(2)钟敬文的四个部分分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3、民俗的特征)(1)民俗的集体性:从民俗的依存关系、民俗创造的集体性、民俗流传过程中的充实、演变和发展来加以分析。(2)民俗的民族性(3)民俗的阶级性(阶层性)(4)民俗的普同性(5)民俗的历史性(6)民俗的地方性(7)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8)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9)民
13、俗的类型性(10)民俗的规范性与服务性4、民俗的社会功能民俗主要有五种社会功能:教化、规范、维系、调节、审美(2) 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1、民俗的构成要素构成民俗的要素有民俗质、民俗素、民俗链、民俗系列、民俗系统等,具有层次性,并存在递进关系。民俗质,构成民俗事象最基本的质材民俗素,构成民俗的基本要素民俗链,构成一连串密切相关的民俗组合关系民俗系列,同类民俗的所有民俗链形成同一民俗系列民俗系统,民俗系列根据同类题材和内容的相关性加以概括和归纳,形成更大的系统2、俗民与群体、习俗惯制与习俗规则的含义(1)俗民的定义:民俗社会中的成员,既可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体,确定其俗民属性主要看以其文化代表特
14、色。(2)群体的定义:指两人以上、不论以何种关系与方式组合成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分享的民俗文化传统的民众团体。(3)习俗惯制民俗的“约定俗成”(4)习俗规则习惯体系的规范3、民俗养成与传承的过程民俗养成与人生相伴而行,处于“习俗化”与“使之习俗化”状态民俗的传承是通过“习俗化”与“使之习俗化”即教化得以实现。(3) 民俗的调查与研究1、民俗调查的方法。)(1)田野作业方法,五个“W”、“参与观察法”(2)文献学方法2、民俗学研究的发展过程及主要民俗学流派。中外民俗研究简况神话学派、语言学派、人类学派、心理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地理学派、结构学派3、民俗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分别从考古学、历史学、文化
15、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美学、文学艺术等与民俗学的关系来加以说明。(4)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范畴、分类及特点。(1)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范畴包括了民俗信仰、民俗技巧、民俗艺术、民俗体育、民俗生活五个大类。(2)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的标准有:按民族分类、按地域分类、按行业分类、按语言分类、按信仰分类等五种。(3)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包括历史性、现实性、可理喻性、相对稳定性变异性。2、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原则。(2) 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保持民俗文化原貌的原则、尊重民俗文化习惯的原则、获得效益的原则。三、学习目标(一)民俗的基本含义识记:民俗的概念
16、、分类。领会:民俗的特征、社会功能。具体要求:1、能正确表述民俗的概念、民俗的分类;2、能完整简述民俗的基本特征及社会功能。(二)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识记:民俗构成的基本要素;俗民与群体的概念;习俗惯制与习俗规则的含义。领会:民俗养成与传承的过程。具体要求:1、能准确表述俗民与群体,习俗惯制与习俗规则的含义;2、能完整简述民俗构成的基本要素。(三)民俗的调查与研究识记:民俗调查方法;民俗研究的主要学术流派领会:民俗与不同学科的关系具体要求:1、能完整表述民俗调查的方法及民心研究的主要学术流派。2、能叙述民俗与不同学科的关系。(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识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范畴与分类领
17、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原则具体要求:1、能准确表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2、能简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范畴与分类。3、能完整简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4、叙述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要遵循的原则。第二章物质生产民俗一、学习要求本章研究各国各地区大众民俗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物质生产民俗,重点阐述物质生产民俗的定义与特征,以及其分支自然生态民俗、农业生产民俗、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与交通民俗的特点。其学习的基本要求为:了解:我国汉族、主要少数民族以及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物质生产民俗。理解:物质生产民俗的定义、特征;农业生产民俗的产生;自然生态民俗、农业生产民俗、狩
18、猎、牧业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与交通民俗的特点与表现。二、基本知识点(一)物质生产民俗概论1、物质生产民俗的定义。2、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地域性、季节性、功能性、科学性。页)(二)自然生态民俗和农业生产民俗1、自然生态民俗动物生态民俗的表现植物生态民俗的表现2、农业生产民俗农业生产民俗的特征、类型;影响农业生产民俗的因素;中外农业生产民俗的表现。(三)狩猎、牧业和渔业、工匠民俗1、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 狩猎、游牧和渔业生产的特点;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的特点;中外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表现。2、工匠民俗工匠民俗的特点;工匠的技艺传承;工匠的行业民俗。 (四)商业与交通民俗商业的民俗特点;交通运
19、输的民俗特点。三、学习目标(一)物质生产民俗概论识记:物质生产民俗定义。领会: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农业生产民俗的产生。基本要求:能够准确表述物质生产民俗概念,完整简述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二)自然生态民俗和农业生产民俗识记:生态民俗;农业生产民俗;农业生产民俗的类型。熟悉:中外农业生产民俗。领会:农业生产民俗的特征;影响农业民俗的因素。 具体要求:1、能够准确表述生态民俗、农业生产民俗的含义。2、能够完整简述农业生产民俗的六个特征,简述影响农业民俗的因素。3、能了解并判断中外农业生产民俗的表现。(三)狩猎、牧业和渔业、工匠民俗熟悉:中外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领会: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的特点;工
20、匠民俗的特点;工匠的行业民俗。具体要求:1、能完整简述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的特点;简述工匠民俗的特点。2、能掌握并判断中外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表现。(四)商业与交通民俗识记:集市交易活动的四种民俗形态;市、商民俗标志的表现。具体要求:1、能完整简述集市交易活动的四种民俗形态。2、能知晓商店招幌的不同类型。第3章 服第4章 饰民俗一、学习要求本章要求认识服饰民俗形成的主要因素,了解服饰民俗的发展历程,理解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外各国在服饰民俗事象上的特点、流变及其文化内涵,增强自身的鉴赏能力。了解:服饰的构成;中外服饰民俗。理解:服饰民俗的发展历程;影响服饰民俗构成的主要因素。深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 民俗 概论 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0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