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各国民俗讲义(21P).doc
《亚洲各国民俗讲义(21P).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各国民俗讲义(21P).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8 亚洲国家民俗导言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能够对亚洲概况和民俗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且进一步了解印度、韩国、泰国、日本、印尼、西亚各国的宗教信仰及其民俗。本章难点:多神教、三教合流、不落夫家、泼水节、火葬、图腾崇拜、忌食猪肉、左手忌、割礼、祖先崇拜;苦行、合十礼、辛辣食品。8.1 亚洲民族概况亚洲的气候从南到北跨热、温、寒三个气候带,有48个国家和地区,大多为多民族国家。亚洲是世界古代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摇篮之一。早在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两千年之间,西亚、南亚和东亚的新石器文化体系发展为对人类历史具有深远影响的三大文明中心,即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东亚的中国黄河流
2、域文明。蒙古人种在亚洲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欧罗巴人种在亚洲只有南支中的印度一地中海类型,主要分布在南亚和西亚。尼格罗一澳大利亚人种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亚洲还有三种混合人种类型:阿伊努人(黄黑)、达罗毗荼人(黑白)中亚人种(黄白)。在全世界两千多个民族中,亚洲约占一半;在亚洲,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有90多个;人口上亿以上的民族有4个:即汉人、印度斯坦人、孟加拉人和日本人。亚洲民族的语言主要分属七大语系。汉藏语系分汉、藏缅、壮侗和苗瑶4个语族,约占亚洲人口的429%,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东南亚。印欧语系的民族约占亚洲人口的284%。有印度和伊朗两个语族。南岛语系分布在东南亚各岛国。属达罗毗荼语
3、系的民族共约2亿多人,约占亚洲人口的66%。分布在南亚的南部。属南亚语系的民族共约8400万。阿尔泰语系所属各民族在亚洲共约8100万人,分满一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分布在中国东北、中国西北、蒙古、中亚和西亚。闪含语系中只有闪语族在亚洲,主要民族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等,分布在西亚。除七大语系外,还有巴布亚语和高加索语系。此外,在亚洲还有一些语言的系属尚未确定,或是孤立语言。它们是日语、朝鲜语、阿伊努语、安达曼语和布里什语(克什米尔)。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除世界性宗教外,亚洲还有一些影响较大的地区性宗教。在亚洲,信奉大乘佛教(又称北传佛教)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
4、国、朝鲜、日本、越南;信奉小乘佛教(又称南传佛教)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云南省部分地区;信奉喇嘛教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以及尼泊尔、锡金、不丹、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印度北部等。亚洲约有基督教徒8600万人,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塞浦路斯、黎巴嫩和东帝汶。占世界总数的80%的伊斯兰教教徒主要分布在西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主要分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印度教徒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据统计,印度教徒在印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3%,在尼泊尔占85%,在斯里兰卡占18%。此外,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部分印度教徒。此外,
5、在东北亚一些满一通古斯语族的民族还保留着对萨满教的信仰。在南亚、东南亚,不少狩猎采集部落和部分刀耕火种的民族,还保留着自然崇拜、精灵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的古老信仰。在亚洲,东亚、东北亚和南亚流行多神教,西亚和东南亚流行一神教。82 东亚国家821东亚国家概况东亚国家包括中国、日本、蒙古、朝鲜、韩国和越南。东亚形成了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气候。秦汉时期,汉族逐渐形成。由于其强大的农业经济和较为发达的文化以及人数众多等因素,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了其他民族,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少数民族基本上是分布在汉族周围,受汉族文化影响在长期历史过程中而形成。同时,其经济文化和制度又不断影响着东亚乃至东南亚的许多
6、民族。822 东亚国家民俗概述自古以来,东亚社会与外界相对隔离,独自成长为一种儒道佛为核心的文明。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东亚宗教与文化的本质特征首先是奋斗精神,生生不息,开拓进取、坚忍不拔;其次是兼容精神,包容万物,兼收并蓄,协和万邦,追求和谐。汉文化的核心是以群体为本位,以家庭为中心,人际关系重伦理,心理风习重情谊,基于义务、责任和奉献。从观念上说,它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认为人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自然与人类有统一性,需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圣人在寻求智慧和对神或宇宙的理解时,总是到自然中去,适应大自然和理解大自然。才能领会道德的真谛;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重综合,注重从总体上
7、把握事物,强调事物的结构和功能,重视事物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注重在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中把握事物;以社会和谐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精神,追求社会和谐、伦理稳定,群体人格,从整体上去理解人,把人看成是群体关系中的一分子、一个角色,而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东亚社会的特点是多神教和祖先崇拜。多神教导致儒道释三教合流。三教的核心是儒教。祖先崇拜使人们视家庭为社会的基础。社会秩序的维护,则主要依靠家庭体系。家庭是微型化的国家。父亲就像一个小皇帝,不但掌握绝对权力,而且也负有绝对责任。东亚各国民俗包括服饰、饮食、居住、人生礼仪、婚葬俗、社交礼俗和禁忌等方面均仿唐制。比如,婚姻几乎总是由当事双方家长做主;作揖礼、跪拜礼、
8、冠筓礼流行于东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佛诞节和中元节是大多数东亚国家的节日。823日本民俗8231 国情概况日本气候属海洋性气候。日本列岛公元4世纪中叶出现了统一的国家大和国。公元56世纪,日本人民开始用中国汉字来书写。现代日语主要由假名(包括片假名和平假名)和常用汉字组成。日本人信奉的宗教,主要有日本的民族宗教神道教和公元56世纪中国、朝传人日本的佛教和儒教。在日本,一个人信奉两种以宗教的情况相当普遍,大多数日本人形式上是佛教徒,但在一般家庭中,神龛与佛常常并放在一起祭祀。他们既进寺院烧香拜佛,又参拜神社。这是日本人宗教信仰的一个特点。神道教是日本的民族宗教,简称神道。神道
9、教信仰多神,号称有80万神、800万神或1 500万神,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神社神道”是神道教的主体,因为重视对天地神祗和祖先神的祭祀,又称为“祭祀神道”。其主要经典有古事记、日本书纪,主要神祗有造化三神、伊奘诺尊、国常立尊、大国主命、天照大神。神宫是神社的一种,其地位比一般神社高,重要的有伊势神宫(祭祀天照大神)、明治神宫(祭祀明治天皇)、靖国神社(供奉100多年来在对外战争中死亡的官兵名册)。神道教保存了以自然崇拜为中心的祭祀仪式。8232 生活习俗(1)服饰 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不用钮扣,用带子束腰和固定造型。日本妇女常在节日、假日、婚礼、葬礼、聚会等隆重场合穿和
10、服,在不同的季节、场合,分别穿质地、色彩、图案不同的和服。日本男子则多在居家休闲,或者特殊的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场所穿和服。(2)饮食 日本人的饮食,有日本料理、中餐、西餐三种。日本菜的特点是清淡。日本料理自古就被称为“五味、五色、五法的料理”。“五味”指甜、酸、咸、苦、辣;“五色指白、黄、赤、青、黑;“五法”指生、煮、烤:拳、蒸。日本人以熟食为主,但也喜吃生食。著名日本风味食品有生鱼片、寿司和鸡素烧等。日本人爱喝酒。日本人饮酒以啤酒、清酒为主。敬酒的一方不断地为对方斟满酒,他却不喝。而且为了表示诚意,往往要跪在被敬者面前,低头鞠躬表示敬意,直到对方被他灌醉。 (3)住宿 日本人的住房以和式房屋
11、为特色。和式房屋占全日本房屋总数的一半左右,是一层或两层木结构房屋,有利于抗震、抗风、防潮。屋内用可移动的屏板分隔房间,装有滑动的拉门、拉窗,美观实用、古朴大方。堂厅木地板上铺有草席(称“榻榻米”)。和棉垫(称“座薄团”)。用矮脚桌子写字、看书、吃饭。卧室里则设床,晚上把被褥铺在草席上或床上睡觉,白天将被褥和枕头都收进壁橱里。 (4)休闲 日本人对日本传统的文化艺术诸如茶道、花道、歌舞伎等也情有独钟。歌舞伎是日本传统的古装戏剧,被誉为日本的国粹。歌舞伎全用男演员,登场人物画脸谱。日本人爱好体育运动,最喜爱、开展最广泛的是棒球。相扑,被誉为日本的国技,深受日本人崇尚与喜爱。在日本古代,相扑是一种
12、向神灵祈祷的仪式,到奈良时代,相扑则成为宫廷庆仪。相扑比赛有70多种技巧,最基本的技巧有48种,俗称“48手”。“48手”是以攻颈、攻腕、攻腰、攻足4个基本动作为基础,各发展12个基本技法而形成的。8233 人生礼仪(1)日本诞生礼 日本幼儿出生第7天,家长往往为之举行命名仪式,俗称“御七夜”。在出生后第31天、32天时,由祖母或母亲抱着去参拜地方神。出生100日,家长就为之举行正式吃饭仪式,称“食初式”。(2)日本成人证礼 日本青年,当满20岁时,往往要举行成人证礼,以示进入成年。届时,男青年发型要换为成年样式,女青年衣着要换为成年款式。此仪结束时,青年人通常相约参拜神社或聚友欢宴。(3)婚
13、俗 “接纳”是日本的一种传统的订婚礼仪。其主要内容是男女两家相赠礼品。旧时,男家的礼品多为“七品”。日本人结婚的仪式通常有下列几种:神前结婚式,在神社的神殿或设有临时神位的饭店举行,相当多的日本人选择这种传统结婚仪式;基督教结婚式,在教堂举行;佛前结婚式,在寺院举行结婚;自宅结婚式,多在新郎家中举行,新郎、新娘要用大、中、小三对酒杯对饮三杯交杯酒。结婚仪式结束后,要举行“披露宴”,即将新人成亲的喜讯透露给未参加结婚仪式的广大亲朋好友的喜庆宴会。日本人婚后要举行周年纪念日。银婚、金婚等重大结婚周年纪念要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4)葬仪 日本最常见葬礼种类有佛式、神式、基督教式葬礼等,举行佛式葬礼的
14、人最多。举行地点可在死者家中,也可在寺院。葬礼基本程序是:僧侣诵经,宣读悼词和唁电,再次诵经,主持葬礼的僧侣即“导师”先烧香,而后按死者亲疏关系进香。接着僧侣移至一旁,留出通道,让家属和吊唁者进行告别仪式。神式与基督教式丧礼分别在神社和教堂举行。一般先等来宾到齐就坐后,依次领取玉串(神式)或鲜花(基督教式)到灵前行礼,然后向神官或神父及家属行礼致哀。按习惯,服丧者49天内每7天扫一次墓。在死者1周年忌、3周年忌、7周年忌、17周年忌均要上供。50周年忌被视为最后的年忌。一般参加完丧礼回去进门前要往身上撒盐以示洗净,服丧期间不得参加喜庆活动。8234社交礼仪(1)礼仪 日本人习惯使用“敬语”,在
15、不同的场合必须用不同的“你”,说话时还伴有适当的鞠躬和跪拜。所有这些动作都有详细的规矩和惯例。不仅要懂得向谁鞠躬,还得清楚鞠躬的幅度大小。鞠躬和方式很多,从跪在地上、双手伏地、额触手背的最高跪拜礼,直到简单地动动肩,点点头。日本人的鞠躬,可分为15。、45。和90。的三种。鞠躬的规矩是:男士双手垂下贴腿鞠躬,女士将左手压着右手放在腹前鞠躬。男女头部均微微低下,目光顺势而下,以表诚挚之忱。若首次相见,相互鞠躬致意之后,还要自我简介或互赠名片,一般不相握手。交换名片时,年纪较轻或身分较低的人先递上名片。首次相见口中念“初次见面,请多关照”。若故旧老友相见,则可握手或拥抱。若男女相见,男子不宜主动握
16、手;若女子主动伸出手,男子即可迎握,但不要力握或久握,晚辈对长辈也要如此。常用的见面礼节语有:“您好”、“您早”、“晚安”、“再见”、“对不起”、“打搅您了”、“失陪了”、“请休息”、“拜托了”等。在日本人之间,鞠躬是见面和分手时的必行之礼。遵守等级制是一种艺术。日本人在社交活动中非常重视送礼和还礼。日本人送礼时喜单数,送礼品讲究包装。而且很注重礼尚往来,一般都要尽快还礼。到他人家中作客,要预先和主人约定时间。 (2)禁忌 日本人在语言上忌讳特别多,参加别人的婚礼时,忌说“完了”、“断绝”等词。参加葬礼时,忌说“频繁”、“又”等词。与男士交谈时,忌问收入、物价等;与女子谈话时忌问年龄及婚配情况
17、。对老人忌用“年迈等字眼。和残疾人谈话时,忌说“残疾”之类的词语。日本人对数字的吉凶概念很敏感,忌讳“4”(与“死”发音同)、“6”(发音为“劳苦”)、“9”(在日语中有一种发音同“苦”字谐音)等。在正式场合,忌穿便服或只穿衬衣、短衫。赠送礼品时,忌赠送容易破损的陶瓷、玻璃制品。最忌讳以梳子作礼品。颜色忌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忌紫色,认为紫色不牢靠。此外,在商品上,日本人忌用荷花(丧花)、狐狸(贪婪)、獾(狡诈)等图案。日本人饮食禁忌有不吃内脏。邮信忌忌邮票倒贴。忌用双层的信封,否则意味着“祝不单行”。信封要竖写,忌横写,折叠信封严忌将收信人的名字头朝下,因为这意味着倒霉之事临头。日本人最
18、忌头朝北睡,北枕即意味死亡。 8235 节日庆典日本法定全国性节日共有12个。元旦(公历1月1日),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饭,半夜12点聆听除夕钟声(108响),然后互致新年好,畅饮屠苏酒,参拜神社或寺院。元旦早上吃年糕汤,初一到初七,人们访亲问友,互相拜年。七日这天家家喝七草粥,表示祝贺长寿。成人节(1月15日),日本人年满20岁举行“成人仪式”。建国纪念日(2月11日),神话传说中的神武天皇即位的日子(公元前660年农历一月二十九日)。春分日(3月20日左右),源于佛教,古称“彼岸节”。儿童节(5月5日),主要作为男孩子的节日,有男孩子的人家室内摆勇武偶人,室外挂
19、鲤鱼旗。秋分日(9月24日),旧称“秋季皇灵祭”,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民间也在此日点灯、上香,祭祀祖先。勤劳感谢日(11月23日),源于天皇用新收稻谷祭奉神的“新尝祭”。女孩节(3月3日),又称玩偶节,这天各家精心摆设穿着民族服装的玩具的女娃娃。樱花节(4月中旬前后)。每年5月在浅草举行的“三社祭”是东京最大的祭祀庆典活动。824 韩国民俗8241 国情概况朝鲜半岛于公元1世纪曾出现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古国。在创造韩国文字之前,所有的文字记述都要借用中国汉字。公元1443年,李氏王朝创造了 “训民正音”,经过长期的发展完善,成为现代韩国语。韩国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有:儒教、佛教、萨满教、基督教
20、、大倧教和元倧教。8242朝韩人的生活习俗()服饰习俗 目前,在韩国按传统仪式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仍穿传统的民族婚礼服。逢年过节的时候,韩国人往往会穿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服装。男子上身穿袄,称则高里,下身穿宽大的长裆裤,称巴基。妇女则大都上穿短袄,紧贴身。下着齐胸长裙,婚后妇女穿长裙,婚前妇女穿筒裙。韩国妇女喜欢戴头巾。头巾分为三角巾和四方巾;韩国传统的男帽式样很多,大体有岩巾、笠和冠。(2)饮食习俗 韩国人对饮食很讲究,有“食为五福之一”的说法。韩国菜的特点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昧和红、白、黑、绿、黄五色调和而成。菜肴以炖、煮、烤为主,大都爱吃狗肉。饮食忌吃鸭子、羊肉或肥猪肉
21、,忌油腻。韩国著名的乡土名菜主要有:各种生鱼片、八珍菜、木浦臭酶鱼、光州炖乳猪、烤牛肉、生拌牛百叶等。韩国人爱吃汤饭,如排骨汤饭、牛肉汤饭、鳕鱼、汤饭等,还爱喝清汤和酱汤。韩国男人以好喝酒著称,韩国人均消费白酒名列世界前茅。(3)住房 韩国民间的传统住房都是平房,根据住房的位置和布置,可分为单排房、双排房、直角房和四合房,其特点是整面屋地都是一座火炕,灶口烧火,烤热炕面,暖和全屋。(4)民间游艺 妇女儿童的民间游艺活动有:秋千、挠挠板、绩麻、场院舞等。韩国人男子传统的节日体育比赛活动有摔跤、射箭、拔河、马术、投石战、车战、掷骰、赛风筝、投壶、游览胜地、升官图等。韩国主要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互助
22、舞等。传统舞蹈分为宫廷舞、民俗舞、假面舞、仪式舞、新创作舞等。韩国的戏剧起源于史前的宗教形式,包括假面剧、木偶戏、曲艺、唱剧、话剧等5类。比较主要的劳动歌有:送肥歌、春耕歌、插秧歌、打麦歌、磨镰歌和丰收歌等。8243 朝韩人的人生礼仪 (1)人生礼 韩国人从出生到成人,传统的仪式主要有:挂禁线、三七、百日、周岁、冠礼(20岁)、笄礼(15岁)、花甲(60岁)和进甲(70岁)。(2)婚俗 韩国传统的婚姻大体包括以下程序:议婚 、纳彩 、纳币、涓吉、迎亲、披露宴、再行和觐亲。朝鲜乡村的婚礼,多在女家举行。一对新人必须在女家同住一至两天,然后新娘须坐轿去婆家。(4)葬俗 死之后通常停灵3天后举行葬礼
23、。葬礼包括初终、发丧、入殓、朝夕奠、吊丧、发引和堆坟等活动。坟上植短草,坟前放一块做祭桌用的平板石,并立墓碑。每逢寒食(清明)和中秋节,后人要扫墓、祭奠。8244 朝韩人的社交礼仪(1)、社交礼仪 韩国人十分注重礼节。长幼之间,上下级之间、同辈之间的用语有严格区别。尊敬长者、孝顺父母、尊重老师是全社会风俗。隆重场合或接待贵宾见面时低头行礼。对师长和有身份的人,递接物品时要用双手并躬身;年轻人未经许可,不得在长者面前吸烟。见面要先问候,同行时要让路,不能走在他们的前面。在家庭中,男尊女卑。(2)宴请礼仪 初次打交道时,非常讲究预先约定,遵守时间。家里来客人时,父母与客人相互行礼,再向子女介绍每来
24、客的身份、称呼,并要求子女向客人行鞠躬礼或行跪拜礼。韩国人十分好客。向客人敬烟也是韩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习惯。进韩国人家里要脱鞋。入座时,宾主都要盘腿席地而坐,不能将腿伸直,更不能叉开。(4)禁忌 韩国人普遍忌四字。此外,孕妇忌打破碗,担心胎儿因此而裂嘴;婚姻忌生肖相克,婚期择双日,忌单日;节庆期间要说吉利话; 交接东西要用右手,不能用左手,因传统观念上认为右尊左卑。对熊与虎十分崇拜,普遍崇拜太阳神。喜欢白色。韩国人对国旗、国歌和国花十分珍视,绝不可不敬。8246朝韩人的节日庆典韩国人也有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习惯。在韩国,公历和农历并用,直到目前仍把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清明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亚洲各国 民俗 讲义 2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