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余杭镇民俗文化民间技艺传承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64——余杭镇民俗文化民间技艺传承情况的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4——余杭镇民俗文化民间技艺传承情况的调查报告.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余杭镇民俗文化民间技艺传承情况的调查报告 研究时间:2010年7月至2010年10月余杭镇一中教育集团太炎校区 八(3)班组长:许钦羿成员:郑宇骁 鲍霖睿 周亚军 应琦 陈舒扬指导老师:林东源目 录 一、活动背景(3) 二、活动目的(5) 三、活动计划(5) 四、活动过程(6) 1问卷调查(6) 2实地寻访(6) 五、体会感受(14) 六、我们倡议(14)七、附件1区政协委员朱妮娅关于建立余杭民俗博物馆的提案(15)2区文广新局关于朱妮娅提案的回复(17) 3小白菜民俗文化园(17)4余杭镇二小传承民间艺术 (18)5余杭镇一中组建男子舞龙队(18)不可湮灭的记忆余杭镇民俗文化民间技艺传承情
2、况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新兴事物,我们传统的民俗文化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真实地反映古镇余杭民俗文化的现实情况,让社会上更多的人能够全面了解古镇余杭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呼吁社会给予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足够的关注,我们确定了研究性学习课题“余杭民俗文化民间技艺传承情况的调查报告”,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走出校门,走进家庭,走进我们身边的民俗文化和民
3、间技艺。本文从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计划、活动过程、体会感受和我们倡议介绍了整个活动的研究过程。【关键词】 余杭镇 民俗文化 遗存一、活动背景今年年初,“新浪网”上的一则老物件,载着似水年华渐渐消逝在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民俗文化遗存亟盼抢救与保护的报道,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初夏的骄阳下,(无锡)钱桥镇毛村的连片老宅里不时响起敲墙的铁锤声,随着又一垛残墙的轰然倒地,老屋旁腾起了一片尘烟。走进一间隐约写有“消防队”的老屋,在杂物堆中,分明看到了一台完整的“水龙”旧时农村的消防设施,对农耕时代而言,其作用类似于今日的“救火车”。 这件“水龙”1米多长,木身铜头,构件完整、制作精美。一年半前,钱桥中学要
4、编撰一套校本课程,美术老师高波接受了有关乡土教材的编写任务。在此后的每个双休日,高波骑着摩托车走遍了包括前洲、玉祁、阳山、陆区、胡埭在内的整个锡西的每个村庄,拍摄了近3000张照片,收罗了近百件“看看没有用,实际上我们先辈经常使用的老物件、老农具”。在日复一日的调查走访中,他发现了这些即将湮灭的宝贝。这些“老东西”不属文物,也不值多少钱,文物贩子不要、博物馆不收,但它却是我们民俗文化中的一部分,从中可以保留、复活、触摸到一段已逝的历史。 近几年,我市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随着大批老建筑的拆除,大批民俗物品也随之消失。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离开了土地,过起了城市般的生活,原本依附于田园的一些
5、传统文化特质,也随之流失消亡。在民俗物品中较为典型的老式生活用品、古老的生产工具,在弃之不用、束之高阁之后,因存放场地的消失而被抛弃。无锡的地方民俗文化研究有一定的基础。高波认为,今天的民俗文化是由历史延续而来,正是这种代代相承的民俗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扬和发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人力、物力对无锡地区一些传统的特色文艺、手工制作、民俗传统等进行挖掘、整理并加以妥善保护,让这些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与调查的老人合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俗文化包含物质的(如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等)和非物质的(如地方戏
6、曲、地方语言、地方传说等)文化两部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因各地地理环境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从而形成自己的地域性民俗文化,而这也是该地域人文底蕴的标志。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有着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手艺人,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处于江南余杭的西隅的中泰,融汇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农历三月十八东岳庙会、背炉子、拳灯等风俗,纳布鞋、铝锅换底、修补雨伞等民间手艺等无一不蕴含着我们家乡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千姿百态的民族民间文化串起了地域文化的精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民族民间文化才是构成我们民族的DNA。”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
7、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新兴事物,我们身边的民俗文化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当今的青少年,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于是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确定了研究性学习课题“余杭民俗文化民间技艺传承情况的调查”,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走出校门,走进家庭,走进我们身边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二、活动目的人们对古镇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的了解有多少?人们是如何看待古镇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的消失会对大家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向一部分学生以及各界社会人士做了调查,发现人们对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了解较少,虽然部分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得到了保护,
8、但仍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及文艺多元化的影响,许多民俗活动和民间技艺消失,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传承的机会减少,濒临失传的危险。再者,制作工艺传人已所剩无几。为此,抢救、保护古镇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仍十分紧迫。因而此次活动,是为了真实反映出古镇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现在的真实情况,让社会上更多的人能够全面了解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呼吁社会给予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足够的关注。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的范围及其保护方法措施,在活动中体会到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传承价值及意义。2、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困难面前的受挫能
9、力。3、在活动中,通过调查、采访、搜集等多种获得信息的渠道,培养探究和交流能力,增强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的能力。三、活动计划决定在研究中采用实地采访调查和资料文献查阅的方法进行。在古镇进行一次一定规模的寻找探访民俗文化活动,掌握目前还在世的一些传统民间手工艺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并进行整理资料写调查报告。具体步骤:第一阶段:选定主题、提出问题 时间:2010年7月8月活动内容:了解余杭古镇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的历史溯源,讨论提出最想调查了解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哪些问题;如:人们对它的了解;面临消失人们会怎么做;怎样保护和改进它等等;第二阶段:合作调查、解决问题 时间:2010年8月9月活动地点:
10、当地传承人家中活动内容:走进家庭和传承人对话;调查部分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历史沿革;内容、形式及特点;代表作品及技巧;道具、伴奏乐器、服饰等;传承状况;同时走进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全方位了解余杭古镇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对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以调查表格、调查故事、调查日记等形式搜集整理所活动的资料。第三阶段:相互交流、成果初现 时间:2010年10月活动内容:整理和分析从调查和实验中取得的资料,并根据得出的结果提出自己的建议,各组员展示阶段性成果。集体讨论,教师指导,修改自己的阶段性成果,最终由组长汇合呈现实践活动成果,完成调查报告。向全校宣传古镇余杭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四、活动过程(一)问卷调查
11、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对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方法,为了使调查更具科学性,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对回收的112位接受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让我们震惊,其中对“您对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了解的情况”一问中,不了解和了解较少的人员占了88.4%;对“您是否关注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一问中,不关注人员占了90%;对“如果当地政府部门决定成立民俗文化保护基金会,您愿意资助吗”一问中,不愿意和视情况而定的人员占了92.8%。这一组组的数据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身边的很多文化瑰宝正在面临着消失和遗忘,这更激起了我们调查的欲望。(二)实地寻访1东岳庙会实地采访7月20日,我们调查小组
12、采访了80岁的余杭镇凤凰村10组的孙杏宝老人,主要了解古时余杭“东岳庙会”的情况,老人告诉我们:余杭出南门直路塘下有一座庙宇叫“东岳庙”(原橡胶厂内),此庙有一个东岳菩萨,东岳菩萨有坐宫和行宫,坐宫是泥塑的,行宫是樟木雕的,可以抬来抬去,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都要出东岳庙会。该庙会据说从光绪年间开始,一直到抗日战争期间岳庙被日本鬼子烧掉,庙会活动停止。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上铜山老百姓派代表去问东岳菩萨是否进山,菩萨如说进山,上铜山老百姓在三月二十六、二十七两天,家家户户到余杭街上买米、买菜,日夜不关门,像过春节一样招待外来客人。少的办几桌、十几桌,多的办几十桌。东岳菩萨是用八仙木椅从岳庙抬出来。三
13、月二十八一早铜铳鸣放、流星、滚车开路,各村和外地来的民间艺术队约六、七百人,浩浩荡荡从岳庙出发,经石鸽横溪头、八角亭、沙塘、过后殿、杨桥、章岭高地上,到目的地白云村上铜山,行程三十余里。在上铜山各路民间艺术队伍进行表演,各显才艺,晚上全体人马吃住在各家各户,通宵达旦,热闹非凡。第二天又派村民代表去问菩萨,什么时辰回家,传说第二天一定要下雨,说是东岳菩萨要报娘家。时辰一到,庙会队伍从上铜山出发经九曲岭,过汪家埠回到岳庙。现在,东岳庙早已荡然无存,连橡胶厂也已经拆迁,我们去实地调查的时候,正是建筑公司在往地基打桩的时候,工地上一片繁忙,70年前东岳庙会的情况只有留在为数不多的老人的记忆中了。2清水
14、丝棉丝棉自作(吴玉昌提供资料照片)8月初,我们采访了吴玉昌老人,请他介绍余杭清水丝棉的情况。吴老拿出他自己研究的资料,告诉我们:余杭清水丝绵制作历史悠久。周朝时已桑蚕家养,民户剿丝。到了唐代,丝绸生产已很普遍,开元年间,丝绵被列为贡赋。相传南宋建都临安(杭州)时,特谕将余杭丝绵列入贡品。1929年,余杭苏晋卿制作的优质清水丝绵曾在西湖博览会上获得特等奖。余杭清水丝绵以水净漂清而得名。古代已有人总结出了“清、纯、淡”的制绵用水标准。余杭位于苕溪两岸,天目万山之水倾斜于苕溪,日夜流动,温而不寒。这种含杂质较少的淡水,对制绵很有利。丝绵制作从需经6道工序:即选茧、煮茧、苕溪漂洗、剥茧做“小兜”、扯绵
15、撑“大兜”、晒干。余杭妇女在世代相传的制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精巧细腻的工艺。余杭清水丝绵产品洁白如凝脂,轻柔如浮云,边道薄而匀称,无绵块、无杂质,手感柔滑,韧性强,拉力强,放置长久不泛黄,久负盛名。清水丝绵生产技艺主要是通过母女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20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作丝绵。随着经济的发展,丝绵生产日渐稀少,被现代免翻技术所取代。清水丝绵只有小范围内生产,供自家使用,到了现在,已经基本绝迹了。3布鞋纳底现在,大家只要上街去,皮鞋、胶鞋、球鞋、布鞋,什么鞋子都能买到,而过去穿的鞋,大多数是家庭妇女们手工制作的,一家大小数口人脚上穿的鞋全靠她们一针一线的做出来,是一
16、件十分辛苦的活。可如今掌握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余杭镇宝塔村的郑老太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空闲时,在宝塔农居点南边的空地上,62岁的郑老太就会带着三、四个妇女,晒着太阳开始了纳鞋底的活儿。郑老太在纳新鞋纳鞋底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先要裱布,先把面粉调成稀薄的浆糊,准备好一块三夹板(以前是家里脱下一块大门板),将浆糊刷在三夹板上,然后把零头布一块块粘上贴平,再刷上浆糊,再贴上零头布,这样反复几层后,放在日光下晒干,就成了硬布。然后用硬纸按脚的大小剪好鞋样,再用毛笋壳按鞋样各剪出左右底,然后,用新布按样剪好上下面,并用狭布条沿好边,做成了底板。第三,照鞋底板衬上碎布(一般用穿破了的旧衣剪开),周围比
17、底板大约一厘米左右,一层一层的叠到一厘米多一些,上下面都衬上较牢的新布料,最后,将衬好的鞋底毛坯用纱稀疏的订牢,就可以纳鞋底了。纳布鞋底,要有很韧性的纱,郑老太她们买来苎麻,用水浸软后,掰成一丝丝的,用手搓成细细的麻纱,就用这麻纱来纳鞋底。手巧的她们,针脚细密,横竖整齐、结实。要纳好一双鞋底确是十分辛苦的,手上扎出血来是经常的现象,她们还在底上纳出花纹来,如荷花、如意等等,就像一件手工艺品。4铝锅换底朱师傅铁匠铺(直街46号)在余杭镇弯弄口的直街46号铁匠铺门口,一位老奶奶不耐烦的催促着朱连根师傅,希望他把自己的铝锅底尽快换好。“快点呀,连根师傅,你还不换好的话,我就要冻感冒了。”朱师傅轻轻的
18、吹了口气,嘴角香烟的白灰随风飘落,手中锤子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淹没了他含混的回答:“何师母,你急也没有用的,我要一点一点的给你敲密实,锅底接的不牢就会漏的。”今年67岁的朱连根师傅三十多年前就开始学做铁匠的活了,用自己修修补补的手艺养家糊口,三十多年来就一直在弯弄口这个铁匠铺里做活。别看这铝锅换底,却也是个技术活,锅底与锅身的衔接不上胶、不点焊,完全靠细致的敲打,均匀的锤击而严密接合。手艺好的师傅换的底,滴水不漏,经久耐用,美观漂亮。朱师傅根据自己几十年来的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快速铝锅换底的技术,改良了维修工具,街坊邻居们都爱光顾他的小摊。在口碑相传的广告效应里,老人的生意也还过得去,只是现在社会发
19、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铝锅换底的生意相对清冷。二三十年前,一只铝壶是家里的大宝贝,坏了就换底,从来不买新的,一把壶换个一两次底,非常的普通。现在直街上老人们去开水房打水的铝壶,一般就是朱师傅的杰作。朱师傅已经铝锅的底换好,等在一旁的老太太一定要朱师傅试一下水,看锅是否漏。朱师傅边将新换底的锅压进身后盆中的水里,边说:怎么会漏?这点把握都没有,我还在这里摆摊,我的手艺是摆着的,手艺好就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这是我最荣幸的事情。老太太弯腰看了看,新底锅的确丝毫不漏,满意的提了锅,慢慢消失在小巷深处。朱师傅将修理工具收拾摆放整齐,点了支香烟,等待着下一个客人的光顾。5.余杭油纸伞浙江余杭的纸伞制
20、作至少230余年历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远九房开设伞店。古镇余杭文化名人何为老师对余杭油纸伞有专门的研究。我们去他家调查的时候,他先给我们看了他收集的余杭油纸伞的照片,并告诉我们:余杭油纸伞有渔船伞、文明伞等多个品种,由于技术精良、用料上乘,做出来的伞经久耐用,日晒雨淋也不会散架和穿裂,很受欢迎。从前不少外地香客途径余杭都会在半夜叩门购伞,作为礼物送给家乡的亲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浙江省选择余杭纸伞为手工业合作化试点,组建“雨伞生产合作小组”,又在1952年底,建立“雨伞手工业合作社”,成为全省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受国内媒体广泛报导。随着市场上出现钢制骨架的晴雨两用伞,这种
21、纸伞逐渐被淘汰,余杭油纸伞技艺亦濒临失传。余杭油纸伞6.修伞技艺既然余杭油纸伞这么出名,那么修伞也就成了余杭民间手工艺人的一门技艺。吴师傅在修伞现在的伞,人们不当回事,随便都能在大街的商店里买到。可在以前,伞是一家人贵重的物品。听长辈说,专门有修伞的工匠穿街走巷,吆喝着生意来修伞。修伞人一来,邻居街坊就把油伞、花伞、黑布伞拿出来,请修伞匠打个补丁或是换条骨架,甚至整伞绷纸涂油。店铺在南渠街的59岁的吴玉法,土生土长的余杭人,已经做了43年的修伞补鞋匠,年轻时就走街串巷在余杭镇上为大家修伞补鞋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他却闲不住,还在南渠街的路口摆了个修鞋摊。修鞋的同时他修伞的老本行却扔不掉,还时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4 mdash 镇民 文化 民间 技艺 传承 情况 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0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