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浅析湖南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doc
《449.浅析湖南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49.浅析湖南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湖南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班 级: 工商管理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0年04月目 录1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性51.1化的概念51.2 民俗文化是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51.3民俗文化为旅游景点的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52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意义62.1有助于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62.2 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交流62.3有助于提高旅游景点的知名度62.4满足游客需要,丰富人民生活62.5湖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73.湖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83.1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83.2较高的教育功能和实用价值83.3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知识性94.开
2、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应注意的问题94.1正确处理好地域风情之间的关系问题94.2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利益的问题104.3正确处理好当地居民的利益问题104.4注意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115.怎样合理利用湖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115.1开发民俗文化中的文化价值115.2开发名人、伟人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115.3注重创新,在翻新项目的基础上推陈出新125.4导游员的宣传12结束语13致 谢15浅析湖南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摘 要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已成为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湖南民俗文化是湖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涵特有的地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重视湖南民
3、俗文化的开发对湖南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湖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分析,来讨论促进湖南旅游业的发展的途径。关键词:湖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在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全国各城市正向旅游名城迈进,湖南旅游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旅游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新的市场形式下,湖南旅游业要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湖南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未来湖南旅游业的发展是当务之急。1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性1.1化的概念民俗文化是广大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范围大
4、致包括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都是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各种禁忌、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游艺竞技等。1.2 民俗文化是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旅游资源就其内部结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方面,而人文旅游资源又可以分为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两部分,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蕴涵着丰富的名俗文化旅游资源,而且内容丰富、地域覆盖面广、极具旅游文化价值,且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
5、要内容之一。1.3民俗文化为旅游景点的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目前中国旅游业仍保持着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保护固有的旅游景点,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成为各地区最迫切的任务,随着各地区文化旅游热的到来,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各个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形象再现,更能激发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旅游者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民俗文化广泛的资源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为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有利基础。2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意义2.1有助于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可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运用和发展,也是能直接在旅游活动中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旅游活动,民俗文化旅游
6、的兴起对于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湖南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只要稍加整理、修饰、合理开发利用从实际出发就能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就可以招揽游客。而且通过旅游,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特别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帮助这些地区摘掉贫困的帽子,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2.2 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交流随着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发展民俗景点使大批失传的民间工艺起死回生,民俗文化不断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我们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的保护,同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提供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2.3有助于提高旅游景点的知名度通过开发民
7、俗文化旅游资源吸引大量游客,宣传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例如湘西猛洞河国际漂流月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遗存极大的显示了旅游景点的魅力,提高了其知名度。2.4满足游客需要,丰富人民生活现代旅游业本质上是满足游客审美需要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愈加强烈,旅游者越来越不满足山水景物的浅层观赏,而追求从文化的高品位上获得一种审美愉悦,而民俗旅游的开发满足了在不同游客身上的需求。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2.5湖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旅游业是一个资源
8、产业,一个依靠自然秉赋和社会馈赠的产业,而湖南多种形式的民俗文化资源正是旅游业的基础,从饮食到服饰、从礼仪到节日、从历史到现在,这块奇妙的土地上民俗文化已成为一种生态的渗透,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且在每个时期都兼容并包的吸取着各种优秀的养分,又创造出属于这个独特地域中色彩鲜明的旅游资源,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戏剧:湖南的地方历史戏剧传承的历史悠久并且内容丰富,大致可以分为大戏和民间小戏两种,湘剧、祁剧、辰河戏、衡阳湘剧、武陵戏、荆河戏、巴陵戏、湘昆等为湖南地方大戏中的特色,民间小戏有花鼓戏、阳戏、花灯戏、傩戏、苗剧等,共有19个湖南地方戏剧剧种,如同19朵艺术奇葩,绽开在祖国的剧坛。节日习
9、俗:湖南人尤其是临江的人们都比较讲究端午节。这天,多数人家都在门口插艾叶、挂菖蒲、吃咸蛋、棕子,到江边湖畔看赛龙舟。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岳阳国际龙舟节开始,湖南人普遍都重视传统节日习俗,现有浏阳国际烟花节、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桃花园游园会等。楚文化:长沙已发掘楚墓3000多座,汉墓10000多座。出土了我国迄今时代最早的铜剑、毛笔、天平、缯书、帛画、皮革鼓以及竹简、漆器、长3米以上的兵器、越式青铜乐器,以及200多件壁(原始玻璃)等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体现了湖南发展进程中最鲜明的智慧。彩瓷:湖南制瓷的历史悠久,且在各个时期都大放异彩,在英国、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博物馆内,陈列着烧有“天
10、下第一”、“天下有名”的中国彩瓷,这些都出自唐代的长沙窑。国外专家称“在中国陶瓷史上,这是划时代的变化”。学府:创建于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在北宋就被公认为全国最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直到清末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再改建为湖南大学,千年弦歌不绝,完整的展现了古代书院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对荆楚乃至对全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书法、绘画胜地:汉晋以来,湖南书法家辈出。欧阳询独树一帜,名扬中外,长沙的绘画技艺源远流长,在楚汉帛画中就有杰出的表现。北宋的长沙画家易元吉名声极大,应召入宫。相传监厅原有燕巢二窝,易元吉于屏上画一鹞,燕竟望而飞迁。可见画得何等
11、传神。现代名家齐白石、黄永玉更是将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到了颠峰。竹文化:湖南多竹且竹艺发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竹器就很有名气,长沙出土的古墓中,都有精致的竹席,这表明从古以来竹文化昌盛发达。而在竹文化发达的深处,则蕴藏着竹崇拜(图腾信仰)的秘密。3.湖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3.1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的就是民俗文化的地方性,我省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张家界就是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得益彰的人间仙境,张家界少数民族众多,乡土韵味浓厚,民族歌舞花样百出,风格鲜明,有地方特色舞蹈高花灯,白族引以自豪的仗鼓舞、板凳龙,土家族最有
12、影响的大型舞蹈摆手舞、三棒鼓,有流行于汉、白、土家各族民间,尤以白族人民最为喜爱的九子鞭(“天神鞭”),还有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桑植民歌。婚俗习惯妙趣横生,富有情趣。民族武术小有名气,以土家族为甚。土家族尚勇好武,世为传统。贺龙元帅的故乡桑植县洪家关,被称为“武术之乡”。伴随着长期的渔猎、农牧军旅生活,土家族创造出种类繁多、独具民族气质的地方特色武术。3.2较高的教育功能和实用价值民俗文化的产生一直与教育联系在一起,在南北朝和唐宋以来在湘楚大地上形成的以经世致用为核心湖湘文化,一直传承着文化的教学,传道授业,形成了湖湘学派。同时千百年来缔造积累的民俗文化也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如每年举办的岳阳国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49. 浅析 湖南 民俗文化 旅游 开发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20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