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玉雕技法研究.doc
《中国历代玉雕技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代玉雕技法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历代玉雕技法研究 摘要:中国玉器的文化历史古老而又漫长,博大而又精深,深远而又缓慢,是映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之一。追寻其演变的内在规律和外部特征,是进入研究中国历代玉雕技法的重要途径。将玉雕历史分为七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做了详细的描述和总结。 关键词: 玉器;玉雕;工艺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8902 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而中国玉雕工艺是中国独有的艺术技艺,它经历了数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艺术精品,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瑰宝,享有“东方艺术”的美誉。中国的玉雕工艺的历史非常悠久,由旧石器时代玉石器到
2、新时期时代玉器时期,已经开始慢慢由以简单的石器为主发展过渡到以雕有纹饰的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期。石器的发展导致了玉器的出现,随着历史的前进,玉雕工艺也不断的进步,并开始走向繁荣,走向成熟,走向世界的工艺雕刻的前沿。 把中国历代的玉雕技法大体分为七个时期,分别是:新石器时期,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明清至近代时期。 1新石器时期简单玉雕时期 河姆渡文化玉器:距今6800-7000年左右,玉器原料多以当地的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为主,但因制作水平不高,工艺不完善,欣赏工艺能力较低,所以多为光素无纹。多以玉璜,玉坠等小件饰品为主。 红山文化玉器:距今6000-500
3、0年左右,玉器原料多为蛇纹石玉,多以通体磨光,采用圆雕,浮雕,钻孔,线刻等已开始日渐成熟。多以龙有关的各种动物图案为题材。 良渚文化玉器:距今5000-4000年左右,玉器原料多为阳起石系列玉石为主,常见到浮雕兽面,采用减地浮雕和压地浮雕,有的两种间使,工艺繁复,令现代人叹为观止。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出现了云雷纹、鸟纹、蛙纹等繁密精细的装饰花纹,其中以多种形态出现的神人、兽面复合图像最为重要。 龙山文化玉器:距今4000-3500年左右,玉器原料多为有颜色的和田玉和山东的玉石矿等。开始延续了良渚文化玉器的雕刻技法,工艺开始得到改善。以鸟形或鸟头形玉饰,玉斧、玉锛bn、玉刀、玉凿、玉璇玑等为
4、主的玉器。 2商周时期玉雕工艺时期 公元前206年,玉器工艺是新石器时期的过渡发展时期,主要采用夸大局部,意义手法,富于装饰性,逐步形成玉器格调统一的礼玉文化。前期主要是青铜容器、兵器、乐器、工具和饰件中期造型成熟,大器、方器多见,且比较多的运用动物形象作为纹饰后期,纹饰大多作带状,并常见弦纹、兽面纹和夔龙纹,多采用阴线刻,透雕,浮雕等多种雕琢手法,且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3春秋战国时期玉雕发展时期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装饰上则进一步强化了西周晚期出现的在某一造型内雕琢单一的或相互交缠同体的龙纹图样。战国时期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造型见长;装饰更加多变,不但有谷纹、云纹等几何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历代 玉雕 技法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