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评介.doc
《【doc】《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评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评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评介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评介赵丹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四川成都610064摘要:蒲慕州的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一书,许多研究结论,研究方法,研究理念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是对考古学研究非常重要的一部着作.其出版年代较早,写作背景为历史学研究,所以在研究材料和区划理念上有所欠缺,使用时应该注意.关键词:汉墓研究;宗教思想;研究方法台湾学者蒲慕州的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初次出版是在1993年,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发行,2008年由中华书局再次在大陆出版,虽在在这二十年中新的考古材料不断增加,技术手段不断进步,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是该书仍然有其重要的
2、学术价值,其丰富的考古材料,兼顾材料和社会,思想的研究方法对我们的考古研究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该书虽不是典型的考古学着作,但其理念是值得考古学学习和借鉴的.该书的立意是非常高的,若我们相信一个社会中的人处理死者的方式基本上乃是根据一套固定的习俗,而这习俗也反映了出当时社会中所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和宗教观,则这习俗的改变应该代表着人们某些有关死亡与信仰的想法,以及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情况发生了改变,该书正是通过对汉墓等的变化来看背后的宗教思想变化的.透过材料看其所反映的观念和思想,观察背后的思想和文化仍然是今天考古所追求的目标.该书的出发点是建立在汉墓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主要是第一,因为在当时(1
3、984年).据该书作者了解和掌握资料而言.汉墓的出土数量已经超过1万座,从而为大规模的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见于报告着也有三千座;第二,从墓葬形式而言.汉代发生了大转变,商周以来墓葬以竖穴土坑为主流.在汉代转变为砖墓;第三,汉代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且行之久远的大帝国,社会与经济制度以及文化思想方面趋于一统,这个局面如何形成,各区域中,传统的风格如何彼此影响而融合,值得探讨;第四,从宗教发展史上看,佛教于东汉末年进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地影响,要了解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发展,必须对其进入之前中国的宗教情况有一根本了解,以汉代墓葬为研究对象,不但对于明了汉代人的宗教信仰有帮助,对于了解此后中国人宗教发
4、展也具有关键性作用.该书又是透过墓葬研究社会文化,社会信仰的典型.该书的研究是建立在扎实的考古材料基础之上的,但并没有停留于考古材料,而是通过对材料所体现的墓葬形制等的变化,来看丧葬制度的变化并与社会宗教相联系.而且在研究中,作者不仅使用了考古资料,而且结合了大量的文字材料,相互映证,值得我们学习.作者在对使用材料的处理上也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是作者注意到了文献资料的使用中,文献资料中记载的墓葬制度反映出的可能是当时社会中的实际情况,但也可能是某种理想或理论.第二.作者在面对材料和所能得出的结论时,考虑到了材料背后的社会,以及材料在形成的过程所受的影响.这种方法贯穿始终使得作者的论证十分具有说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oc 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 墓葬 生死 中国古代 宗教 评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