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原创系列《国家兴衰探源.doc
《读书笔记 原创系列《国家兴衰探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笔记 原创系列《国家兴衰探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兴衰探源读后感姓名:许磊 学号:2052707327 班级:艺术074班 闲暇之余,翻看了国家兴衰探源,这本书中奥尔森根据自己对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各国发展状况的考察和研究得出结论:允许自由地建立各种组织而又长期没有动乱或入侵的国家,其经济增长受到分利集团的阻碍和危害也就更严重;极权主义政府或外来入侵者削弱或废除了分利集团的那些国家,在建立了稳定或自由的法律秩序之后,其经济就会相当迅速地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衰落和日本、西德奇迹般的增长就是上述结论的有力例证。他还指出,分利集团的数目及其成立时间的长短同经济增长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负相关。奥尔森进一步指出像行会、工会、卡特尔以及议会院
2、外活动集团等这样一些分利集团之所以会阻碍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这些特殊利益集团具有排他性,它们阻碍了技术进步、资源的流动与合理配置;它们降低了生产经营活动的报酬,而提高了利用法律、政治与官僚主义进行讨价还价等活动的报酬;它们提高了社会交易成本而降低了社会经济效益。作者认为,希望采取集体行动以增加其收入的分利集团不会关心社会总收益的下降或公共损失,因而分利集团的活动不是增加社会总收入而是减少社会总收入,与其说它们是“分蛋糕”不如说它们是有破坏性后果的“抢瓷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作出完满解释的“滞胀、失业和经济周期”也可从分利集团作用的角度得到合理的解释:分利集团决策缓慢,使决策日程愈益纷繁,从
3、而引起工资和价格“黏性”,使社会垄断性增加,市场无法结清,从而导致失业增加,社会总收入减少,需求下降,最后导致经济的衰退和萧条。奥尔森将国家兴衰探源一共分为七章,分别是问题的提出与答案的判别标准、逻辑方法、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发达国家、管辖权统一与对外贸易、不平等、歧视与发展、滞胀、失业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学的进化论方法。在第一章的开始,奥尔森就提出几个问题:为什么许多声威赫赫的庞大帝国逐渐衰亡或毁于一旦?为什么许多蛰居蛮荒默默无闻的民族崛然兴起,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与灿烂的文化?然后大约地说了几个典型,如罗马帝国、中国(不过我不同意号“称东方巨龙的中华帝国也不止一次地被它视为蛮夷的蒙满部
4、族或穷乡僻壤的贫苦农民所灭亡”的说法,并不不是灭亡,只不过是朝代的更迭而已,这与罗马帝国的灭亡不一样)、美国。在第一章中奥尔森提出了全书所要解答的问题,并且一开始就提到了“滞涨”的问题。在第二章逻辑方法中阐明本书全部结论所依据的逻辑,从而使读者可以理解全书的脉络。他说“本书的论述从分析集团行为中的矛盾现象入手。”他还讲到了关于他的另一本书逻辑中的一些内容并引用了美国钢铁工会的前主席大卫麦克唐纳关于工会早期曾经采用过的一种手段的描述。在第三章的推论中奥尔森得出了九个推论:1不存在这样的国家:其中所有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都可能组成平等的集团并通过全面协商而获得最优的结果。2凡边界不变的稳定社会中,随
5、着时间的推移,将出现愈来愈多的集团和组织。3 “ 小型 ” 集团的成员具有较强的组织集体行动的能力,而这种优势随着社会稳定时间的延长而递减。4. 总的说来,社会中的特殊利益组织或集团会降低社会效率和总收入,并使政治生活中的分歧加剧。5. 广泛性组织一般都倾向于促使其所在的社会更加繁荣昌盛,并力图在为其成员增加收入份额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其额外负担,从而只有当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所产生的利益与由此引起的全社会损失相比较大时,才支持这种再分配行动。6分利集团进行决策较其中的个人与企业决策迟缓,从而使议事及协商日程拥挤;其决策多半倾向于固定价格而不固定数量。7. 分利集团使全社会采用新技术延缓以及在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书笔记 原创系列国家兴衰探源 原创 系列 国家 兴衰 探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