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比较与分析.doc
《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比较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比较与分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比较与分析湖南怀化电大2002年秋季汉语言文学专业 满虹(021120306)内容摘要:鲁迅与沈从文同为两个伟大的民族乡土文学大师。他们的乡土小说最典型地代表了现代乡土小说主观或客观的两种不同倾向,本文对他们的思想和艺术特征加以分析,并从“现实”与“浪漫”、“真”与“美”、“不变”与“变”、“奴性”与“人性”来论述了鲁迅与沈从文之不同。并对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作了进一步思考与剖析,并同时指出他们在反封建时代要求基础上达到的某些一致。关键词:现实与浪漫 真与美 不变与变 奴性与人性 一、两位伟大的乡土小说作家20年代中期,以北京为中心,出现了一个从农村生活和乡土回忆为题材
2、的“乡土文学”作家群。这些作家从“为人生”的文学观点出发,创造了中国乡土小说。其中最突出且最具代表性的是鲁迅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 “五四”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兼容并蓄,在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要求下,为了改造中国,觉醒了一代中国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向西方寻找真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出现了或者肯定或者否定的种种不同倾向。这种不同,必然体现在反映中国文化主要内容一农村生活的“乡土文学”中,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鲁迅和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比较中得到说明。鲁迅七岁进入私塾,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少年时代的鲁迅,常去农村的外婆家,1893年,祖父因科场作弊案被捕入狱,鲁迅被送到农
3、村避难。这一切,使他有机会接触了农村生活,认识了受苦的农民,培养了对农民的深厚感情。1896年,鲁迅的父亲因肺病久治不愈而去世,家道更加衰落,父亲患病期间,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和药店,受尽了社会的白眼。后来,他说:“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就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有时也感到所谓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时,我还羡慕他们的安乐。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与后来东渡留学和生活在革命中心的沿海地区的鲁迅不同,沈从文生长在闭塞的湘西,尽管他也受到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但更
4、多地是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哺乳。因而他不像鲁迅那样以西方学说思想为武器,全面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取歌颂态度。表现在他的农村题材作品中,就是作为浪漫主义作家,沈从文是按照他所认为生活应有的样子来描绘原始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在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他的叙述和平而冷静,向往善良美好的人生。几十年以后,他在回顾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笔下涉及的社会面虽比较广,最亲切熟悉的或许还是我的家乡和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及各支流县分乡村人事。”自小谙熟沅水流域的乡俗民风、爱乐哀愁,形成了他笔下独特的湘西边地风情。由于鲁迅和沈从文的乡土小说最典型地代表了现代乡土小说“主观或客观”的两种不同倾向,因而本文试
5、图将两者不同的思想和艺术特征加以分析,指明其在反封建时代要求基础上达到的某些一致。二、“现实”与浪漫鲁迅生活在近代中国革命中心的浙江沿海地区,作者既较早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也较早接受了新思想的影响,得风气之先。就是在这儿产生了“鉴湖女侠”秋瑾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民族自由,抛头洒血、唤醒国魂。鲁迅在东京接受新思想,参加了辛亥革命活动,以后一直站在新文化运动的前列,因此他能认真回顾中国历史,得以自觉地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可是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及生活期间的广大农村,长期以来却被文学所“忽略”。虽然也有极少数诗
6、词小说把农村和农村生活“挂带”几笔,那也不过是充当文人骚客及官场失意者的隐居之乐的陪衬或者“太平盛世”的点缀而已,因而都是美化了的,歪曲了的。农村社会生活的真相,农民的内心世界,是鲜为人所注意,文学作品中从无反映的。鲁迅的作品呐喊和彷徨所展示的是从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10几年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画卷,称得上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面镜子。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北洋军阀统治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在鲁迅的作品中都有艺术的反映。鲁迅以清醒、深邃的现实主义笔触,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将病态的社会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呐喊和彷徨充分表现了在封建
7、制度和封建宗法势力长期统治下,农村贫穷、破败、凋敝的景象以及农民遭受残酷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的悲剧命运。通过对闰土、阿Q等落后、愚昧、麻木的穷苦农民形象塑造,说明了中国民主革命中农民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对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等妇女形象的刻画,表现了对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这些作品,鲁迅都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力图再现20年代的中国农村面貌。同时也向世人充分表明:农民需要革命的启蒙,需要改变他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鲁迅用自己的作品证明,农民的乡土题材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给现代小说开辟了新领域。沈从文生长在屈原行吟的沅水、酉水、洞庭湖域,陶渊明讴歌的桃源附近,屈子靖节追求理想九死未悔的追
8、求,以及“楚人的敏感和热情”熏陶了我们作家,使他的笔下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思。沈从文为代表的一派,可以称为“乡土文学”中浪漫主义者。而在当时,这派作家感到了寂寞和孤独,沈从文曾这样感慨:“乡下人太少了。倘若多有两个乡下人,我们这个文坛会热闹一点罢。”这派作家尽管人数不多,但却是代表了现代乡土小说中的另一种倾向,在边城中,作者以恬静悠远的风格,用温润柔和的笔调,借诗词曲赋的意境,描绘出了“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的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活而又可爱的人物形象,它既是湘西边城山村生活的牧歌,也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颂歌。
9、在边城这种“希腊小庙”里,作者供奉着自己的人生理想。爱与美完美结合,人与人肝胆相照。天真温柔的翠翠,勤劳朴实的祖父,能干体贴的傩送,个个美好善良;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弥漫在作品中,缓缓地、悄悄地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展示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以及雨中那种自然原始的野趣;还有长河中对田园生活牧歌般的赞颂。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沈从文恬淡闲适、理想化田园生活大体相似的创作倾向。“乡土文学”中上述两种倾向的分别又不是绝对的。不论是题材本身还是作家的思想感情方面,由于都是表现故乡的农村生活,因此必会表现出共通点。这一方面表现为,作为来自农村的作家,回忆起朝夕生长于斯的农村生
10、活,总是会充满了抒情的、怀乡的情绪。即使在鲁迅的作品中,也有故乡开始的抒情片断和社戏对勇敢、活泼、热情的农家子弟的歌颂,无疑是含有理想因素的。而自然景物田园风光的描绘,在鲁迅一派的创作中尽管只是人物事件的环境背景,不具备沈从文式的理想意味,但也经常大量在作品中出现,譬如鲁迅风波中写未庄无不浓郁着作家的乡情,呈现地方风土的奇光异彩。三、“真”与“美”作为现实主义作家,鲁迅的美学趣味可以概括为一个“真”字,在鲁迅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多是对于现实农村中人生世相的逼真描绘。基于作家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批判,他的作品总是采用客观冷峻的笔调,把强烈的主观感隐蔽在不动声色的情节描写里面,往
11、往在力透纸背中,不时见出“重压之感。”而沈从文作为理想主义者,则表现了对于“美”的刻意追求。他说:“什么叫真?我倒不大明白真和不真在文学上的区别,也不能分辨它在情感上的区别,文学艺术占领有美和不美。”他的作品中淳朴的民情、优美的人生、绮丽的自然风光和作家主观抒情相组合,充满了诗意画境。如果允许作一个比方,那么,沈从文小说是意境邈远的水墨风俗画,鲁迅则是深沉刚健的版画木刻。在人物塑造上,鲁迅以现实农村中世世代代过着艰苦物质生活,和被麻木扭曲了灵魂的农民为审美对象,在写出农民生活悲剧的同时,力图“显示着灵魂的深”。他笔下的人物从外貌到内心都是色彩黯淡的,闰土的外貌是麻木呆滞的,祥林嫂的形象是:“脸
12、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木偶人”,“木刻似的”,可以说代表了鲁迅笔下农民形象的精神面貌。阿Q固然灵巧些,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充满了那样多愚蠢麻木的内容。沈从文观照理想世界中崇高完美的人性,他的人物更多地带有浪漫主义文学的人物形象身上的理想风貌和抒情色彩。他笔下的人物,少年如龙朱、豹子、傩送,全都外貌英俊,内心完美,“威仪如神,温和如羊,超拔如鹤”(媚金豹子与那羊);“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如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边城);少女如夭夭、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
13、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动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羊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边城)而在心灵世界里无论老人的忧虑,少年的热情,姑娘的初恋,全都那么亲切而温柔、美妙。如果要将祥林嫂“间或一轮”的眼睛和翠翠“清明如水晶”的眸子相比,它们所表现的意义不能仅仅看作是人物不同年龄、不同生活遭遇的分别,而也要同时看作是作家们不同审美趣味的传达。祥林嫂、阿Q等等,是逼真的现实生活的再现,是鲁迅通过自己写实主义“真”的美学原则,进行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化“丑”为“美”的审美对象。翠翠、爷爷们都是沈从文生活思想的对象化表现,是经过作家理想浸润而诗化了的艺术形象。在艺术手
14、段方面,由于作家们美学趣味的不同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主要分别在于鲁迅以现实主义作家的眼光关注着对农村现实关系的深刻剖析,以对中国社会历史的认识高度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主题,通过一系列小人小事,表现出时代的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他的风波和阿Q正传都是通过辛亥革命时期历史事变在江南小村中不同社会地位、社会阶层人们中的不同反应,来以小见大,描绘时代画面,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和作家对社会历史、现实关系的认识理解的。作家避免主观抒情,力图作冷静的客观描写,很少静态的景物描写,即使人物心理多是从人物自身的行动中分析交待出来,比如阿Q的“精神胜利”主要地是在“优胜记略”中表现出来的。这里有鲁迅对中外文学经验的批判继
15、承。沈从文注意的是平常生活的抒情,他一般不在社会动荡或者交错的社会关系中展现人物,而是写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宁静和谐。作品中的矛盾不是导向激化,而是逐步走上一个和解统一的过程。因而人物心理和自然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切又经过作家的理想化处理,被赋予了一种抒情的主观色彩。比如边城中老爷爷一心要给翠翠找一个好小伙,却又猜不透孙女的心,和翠翠的初恋的羞涩的难言,这种种心灵颤动都表现得细腻生动。酉水流城、辰河两岸的自然风光、乡土民情,在边城、长河等作品中都被作了大量的描绘,从当地农人、水手、士兵、妓女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年节会社,到地方物产、商业贸易、船舶运输,直到地
16、理形势、历史沿革都有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精彩生动的描写,如赛龙船等片断是写景抒情感受相融会时,或者触景生情,或者特著我色,更是情景交融、相互生发。春意融融中的联想,黄昏薄暮时分“薄薄的凄凉”,传达翠翠青春的骚动,雷雨之夜的氛围更衬托爷爷谢世的悲伤,都具有中国传统诗文的意境美。事实上,只有对于现实社会不满的人,才会那样地留恋自然、寄情山水,傲啸林泉的“竹林七贤”、陶渊明、李白、拜伦、雪莱、湖畔诗人、郭沫若、郁达夫如此,沈从文也如此。以美好的自然作为理想,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不平,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种共同特征。尽管具体分析起来,还存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不同思想、世界观以及不同理想性质等等各方面的差异
17、。此外,尽管沈从文一再强调创作中的冷静和从容,但作为浪漫主义作家,他却不能够表现得那样“冷静”,不仅在作品的人物和景物上我们总是看到作家的主观抒情成分,而且在七个野人和最后一个迎春节、媚金豹子与那羊、柏子等等作品中,我们都会遇上作家情不自禁地直接议论和抒情。四、“不变”与“变”鲁迅和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区别,表现在鲁迅致力于写中国农村现实的僵死、停滞和腐败、落后,即“不变”;沈从文在以原始静穆的田园生活作为社会理想上的基础上,写出中国农村传统美德的沦落,即“变”。鲁迅在他的农村题材小说中,所要表达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中国农村的长期封建落后,精神麻木,这是鲁迅感应着反封建的时代主题,以伟
18、大思想和敏锐洞察力,所关注的时代的严重问题和严峻矛盾:辛亥革命以来的农村社会依然是封建主义的一潭死水,而没有农村社会的变革,依照这条道路,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鲁迅从反对封建主义的时代高度,对于中国农村停滞不变的深刻剖析,在他批判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鲜明。在阿Q正传中,革命后的未庄,封建余孽赵秀才、“假洋鬼子”、举人老爷们携起手来投机革命,“咸与维新”了,并把代表农民自发革命要求的阿Q送上了断头台。“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迅 乡土 小说 比较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9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