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论文再论余华的“主观”现实观.doc
《语言文学论文再论余华的“主观”现实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文学论文再论余华的“主观”现实观.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再论余华的“主观”现实观 再论余华的“主观”现实观王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摘要:兄弟的强势推出,余华再次成为小说界议论的中心。除了小说承袭自活着以来的温情叙事以外,余华沉浸在雕琢修饰语言的狂欢中,并没有给读者带来应有期待。究其原因,小说没有超越“主观”现实的美学艺术,沦为形式和内容都相对平稳而并没有相得益彰的作品。 关键词:温情叙事;精神真实;主观现实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34(2010)06002704余华在小说创作沉淀十年后,于2005年相继推出长篇小说兄弟(上、下),这两部小说携着作家本身的余威,加上出版商的大力宣传和运作,本该掀起
2、新一轮的“余华热”。读者翘首以望,评论家摩拳擦掌,都期待着余华带给新世纪小说界的一个欣喜。然而,兄弟(上)推出后,批评家和读者都感到失落,这部小说亮点不多,并没有突破余华已有的艺术功底。究其原因,不难说这与整个小说界的气象相关,关注小人物,从小人物反观历史宏大语境的变迁,这种题材是近年来走俏的,这种手法也是作家所流行采用的。兄弟要在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必须有其鲜明的特色。余华在兄弟中放弃了以往鲜明的语言特色和叙事风格,回归到极其朴实的境地,也难免让读者失望。从这个角度上说,兄弟在艺术成就上,并没有超越活着。 从活着的艺术特色,反观兄弟的欠缺和得失,能从另一角度解读作家在商业社会中,怎样从迎合读
3、者口味和坚持固有特色中寻找突破。余华一登上文坛,其创作就以不羁狂放的风格,征服读者。余华早期作品以血腥暴力叙述为特色,这贴切地传达时代的迷乱和现实的冷酷。 这一先锋的写作手法征服了读者,也丰富了新时期先锋文学在形式技巧的探索。即使到活着之后的许三观卖血记,采用温情叙述之后,余华都以其对现实的深刻表达和描述震撼文坛。余华为此提出了“主观现实”这一说法,因而,剖析这一作家核心艺术观念是解读余华的有效途径。 一、精神上的真实观从现实主义进入中国以来,“客观真实”成为衡量文学的重要审美标准。尤其是对自然主义的提倡,使得文学作品成了对生活的高度镜化。这样一来,文学少了一些虚构,想象力受到极度的限制,使文
4、学无法真正进入人类的精神世界,无法展现丰富的人性景观。对于”真实”,余华偶遇卡夫卡的作品,并得到很大的启发,提出了“精神真实”的观点。作家自言的这种“精神上的真实”,体现在其早期作品中便是充满无秩序、野蛮、残忍、无理性的杀戮,以及命运的不可抗拒性,而这些才是生活的真实。而这都得益于卡夫卡的启示。“卡夫卡在叙述形式上的随心所欲把我吓了一跳”,在余华的眼中,这种随心所欲的高度自由叙述,能够更充分地表达思想和情感。而卡夫卡的自由叙述则是建立在对客观秩序的颠覆,对理性的瓦解之上的,余华意识到这点,“不久之后,我注意到一种虚伪28的形式,这种形式使我的想象力重新获得自由,犹如田野上的风一样自由自在”16
5、8。这种创作主体的内心自由,不仅使余华产生了对事物表象的怀疑,而且使他在小说中进入了生存的本质,人性的深处。余华开始注重挖掘人类精神内部的黑暗,洞察人类生存的荒诞性真相。这种荒诞性的生存,正是作家对世界的一种理解和精神体验。余华在谈到对现实的理解时,说到“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的,鱼目混珠的事物。所以在我的创作中,也许更接近个人精神上的一种真实”3。余华谈及自己早期的作品时认为: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到现实一种时期的作品,其结构大体是对事实框架的模仿但是那时期作品体现我有关世界结构的一个重要标志,
6、便是对常理的破坏。我感到世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世界并非总在常理推断之中。我这样做的同时也是为了告诉别人:事实的价值并不只是局限于事实本身,任何一个事实一旦进入作品都可能象征一个世界。168169余华的“主观精神真实观”的核心原则,即是对常理的破坏和偏离。余华在作品中颠覆日常生活的价值体系,有意破坏常理的叙事,甚至隐隐有对死亡和暴力的狂欢化叙事,为80年代末的文坛带来了强大的震撼。然而,这种“精神上的真实”,给余华的早期作品带来独特的深度时,也带来了作家沉迷暴力叙事的非议。暴力叙事既能成为作家痛快宣泄的一种方式,也有可能成为对作家自身一种伤害。余华也许是深切体会到这一点,也试图寻找突破。余华从来不
7、掩饰对形式技巧上探索的狂热,然而暴力叙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急需作家从精神深度上给予抚慰。于是,活着就成了作家从精神和形式上对暴力叙事负面影响的一种修复,一种突破。 此时,余华逐渐放弃了狂欢化的暴力叙事,转向朴实叙事。朴实叙事,是相对前期先锋叙事的复杂性,走向简单的叙事方式。余华此时并不讲究叙事形式,更关注生存的真实。这与余华对于现实和事实的理解息息相关。余华谈到自己对现实的理解,是受两位作家的观念影响。一位是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哥哥,一位不出名作家的看法,“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的,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另一位是古希腊的不知名诗人,他说过“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4。在余华看来,命运比“看法
8、”更接近事实,而事实才是文学的生命力。 余华对文学生命力的追求,反映到小说中就是探求生存真相。而这最直接的途径莫过于对命运的描写。而余华则选择从死亡,从生存的末端来返观生存真相。这种逆向的写作,“向死而生”的哲学思维,促使余华把目光集中在对死亡的描写上。余华从1986年开始创作以来,就热衷于对死亡主题的描写,据他自己统计:仅在1986年,他写的小说中,就有36人被杀或自杀。与其他作家所不同的是,余华写死亡,是以外科医生的手术刀精确地解剖死亡,细致地描写死亡过程,甚至故意延宕死亡,从而给读者带来血腥的毛骨悚然的阅读体验。小说中,不论是自虐还是他虐,是复仇还是反抗,余华精雕细琢地展露死亡的残酷。这
9、与余华自身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余华出生于医生世家,从小在医院长大,耳闻目睹了很多生死事件。这也使得余华更早感受死亡,思考死亡。成年后,余华自己也成了一名牙医,对于苦痛,余华早就把自己磨练成了金刚之身。因而,在余华早期的作品里,叙事是冷漠的,甚至是残酷的。作者就像医生,笔就是冰冷而锋利的手术刀,现实被摆在手术台,被无情而残酷地解剖。血腥、残酷、黑暗成了余华早期作品的风格。这时候的死亡是作为一种“景观”被呈现的,它是大张旗鼓,始终置于他人的观看下呈现的。往事与刑罚中自虐狂,他只有在众人的观看下,才如此兴致盎然地施虐,他在自虐时也试图施虐于观望者。世事如烟中,算命先生用自己的意志暴力,以梦境、预言、
10、恐惧来展现人物的死亡,所有他人的死亡都是被算命先生观看着,他成了体验他人死亡的观看者。死亡的“景观化”展示,更接近于作者精神上的真实。死亡和暴力,都饱含着作者对历史和生存真相的精神上接近。 余华试图通过历史的暴力和死亡来探寻真相,这种观念和写作意图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 读者和作家都经受暴力美学的审美疲劳,风格转变成了作家的当务之急。活着发表于1992年,被认为是余华风格转变的重要标志。它为余华带来世界性的声誉,不仅被翻译成韩、意、日、法等多国语言,也被张艺谋选中拍成电影,成了一部禁片。小说受到如潮的好评,电影也大获得成功,得到了国外各大影奖的好评。至今为止,这部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仍是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文学 论文 再论余华 主观 现实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