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沈从文《边城》中的人情美.doc
《试论沈从文《边城》中的人情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沈从文《边城》中的人情美.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试论沈从文边城中的人情美 华中师范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 要 沈从文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追求及创作风格的作家,虽然生活中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打击,但他仍然执著地向往和追求人性之美。在沈从文创造的文学世界里,寄托着个人美好理想,他用充满“爱”的笔墨描绘着自己心中理想化的世界,“人性”在沈从文心目中一直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在沈从文“美在生命”的人性论当中,他创作了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边城。在边城中,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作家对人生、人性、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探索。边城从爱情、亲情、民情等几个方面塑造和表现人情之美,多角度诠释作者追求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
2、人生形式。”以往的研究者对作品中的爱情研究比较广泛,且有一定深度,但是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情美中的祖孙情、手足情、父子情、邻里情相对于爱情较少,因此本文试图对以上几种情感进行再分析,再研究。从笔者的角度重新感受爱的伟大,体会爱的魅力,同时以美好的人性净化自己的心灵,从而达到使人性回归自然,回归健康,回归善良的目的。关键字:沈从文;边城;人情美目 录摘 要I引 言11沈从文纯朴思想形成的原因21.1沈从文成长的环境21.2沈从文的思想22 沈从文笔下“人性皆善”的世界33 亲情之美亲人间的坦诚真挚、至善至美43.1 无私的祖孙之情43.2 真挚的手足之情63.3 深厚的父子之情74 民情之美边城人的
3、重情重义、乐善好施84.1 淳朴的邻里互爱之情84.2 商人与顾客之间的情义美9结 语11参 考 文 献12- I -华中师范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引 言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出生于行伍世家,我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是30年代“京派”小说代表作家。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蜚声中外的边城、长河、八骏图、湘西散记等,曾经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候选人。边城是沈从文最富盛名的代表作,整部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情,是沈从文表现人性美的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一部。不少读者被作品中那动人的故事所感动,边城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小说所表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
4、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边城讲述了在湘西边境的一个小镇上,老船夫和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以渡船为生。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而翠翠心属傩送。天保求婚不成意外溺水而死,傩送负疚远走他乡。老船夫担心翠翠的幸福,在无奈和痛苦中死去。最后留下翠翠独自一人等着爱人的归来。作者在边城中描写了亲情、爱情、民情三种人情关系,以清新淡雅的笔墨体现边城人的人性美。尤其是作品中纯真的男女之爱、无私的祖孙之爱、真挚的手足之爱,深厚的父子之爱及朴实的乡邻之爱都是边城人民人性美的体现。 1沈从文纯朴思想形成的原因1.1沈从文成长的环境“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的独特,首
5、先来自于他的生命赖以生成的那方水土。凤凰城东南有大河,两岸土地平坦肥沃,四周万山重叠,溪流淙淙,杉树枝繁茂叶,常见眉目如画的女子浣纱溪边。正是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故乡孕育了沈从文的仙气,让他在对故乡的追忆中将边城的世界也变成这样美好的人间仙境”2。如果说,伏尔加河哺育了高尔基这样的俄罗斯大文豪,那么是否也可以说,风景秀丽的沅水为中国孕育出一位田园牧歌式的独特文人沈从文,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县一个军旅家庭,身上流淌着汉、苗、土家等几个民族的血液。他的童年是在优越环境中度过的,少年在湘西小镇上读书,15岁小学毕业就参加了地方土著部队,他随着部队辗转各地,熟悉了湘西广阔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情民风,使他
6、与湘西这片土地和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素材做了丰富的积累。但在沈从文的青年时代,他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苗族人民起义的暴乱情景和发生在家乡人民身上的饥荒,所以使他产生了一种抗拒暴力的人性。他所追求的这种和谐的人性,后来甚至让他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去崇拜,也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主题。“湘西秀丽的自然风光、原始而自由的牧歌生活和少数民族长期受到歧视的历史,形成了他一种独特的气质:既富于幻想、内心又积淀着沉痛隐忧”3。同时这样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也造就了他纯朴的本性和思想。1.2沈从文的思想沈从文于1922年只身来到北京刻苦自学并练习写作,在他创作的旺盛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
7、烈。他在生活和创作上都受到了挫折和打击,但他始终以“乡下人”自居,远离政治的漩涡,依然执著地向往与追求人性之美,以人性与人情作为基石进行其文学世界的创造,用充满“爱”的笔墨描绘着心中理想化的世界。“在沈从文看来,人性是美的,人性美在自然、美在人与人的和谐。人性应该善良,人性善良者,是充满爱心的”4。沈从文认为人性应该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人的精神世界应该是高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真挚的。所以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是以“美”为基础,以人性为基础,从人性视角去反映社会,从道德的角度去探索人生。在这一点上,他与同时代的鲁迅先生截然不同,鲁迅以他手术刀式的解剖,来剔除中华民族身上的脓疮,以达到拯
8、救国民性的目的;而沈从文,他则想要通过自己文学作品中美好的人性,来达到引人向善的目的,来实现民族灵魂的改造,这也是他追求的文学理想与其他文学大家所不同的地方。2 沈从文笔下“人性皆善”的世界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享誉中外的作品。作品中描绘了他心中“人性皆善”的世界,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看似平凡但又充满了乡土气息的真实世界。“边城问世以来的整整半个世纪中,遭遇的是毁誉并存的命运。对其艺术表现方面成就估价,虽有分量轻重与程度深浅的差别,却没有人否认过。即都认定边城是表现一种原始的朴素的人情美”5。作品讲述了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有一户人家,生活着老船夫和他的孙女翠翠,祖孙二人在渡船上悠闲度日
9、。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遇到傩送,两人在彼此的心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见倾心。可与此同时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翠翠。于是俩兄弟约定采取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情意,让翠翠自己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不是弟弟的对手,便自动退让,断然驾船远行,不幸遇难。傩送在天保死后也下桃源去了。老船夫心里惦记着孙女的幸福,无奈和痛苦的在一个暴风雨之夜死去。翠翠留在渡口,为祖父守坟看山,以渡船为生。从此,她一边渡船,一边等待着傩送的归来。也许,傩送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他明天就会回来发生在边城里的故事,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在边城中,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突出了作者对人性美的执著追求。正如“沈
10、从文在沈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谈到边城的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桃源上行七百里路,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6。从上述一段话中,作者的创作意图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在作品中体现出来。边城里的爱与美,是人性的自然本性流露。沈从文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用边城人的真实来反衬现代人的虚伪,从而赞扬边城人善良的本性和高尚的品德。这里人们身上所体现的美是纯洁、朴实的。沈从文一直都认为,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生,都应当美一些。他所
11、向往理想的美的世界在边城中都显现出来。边城中作者主要描述了爱情、亲情、民情三种人情关系。以往研究者对边城中翠翠和天保、傩送二人纯美爱情的研究比较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因此本文笔者从自己的角度对作品中的人情美进行再分析、再研究。如:祖孙情、手足情、父子情、邻里情等。3 亲情之美亲人间的坦诚真挚、至善至美3.1 无私的祖孙之情翠翠作为一个爱的天使来到这个世界上,来到憨厚老实的爷爷身边。秀丽的湘西大地养成了她天真、活泼的性格,宁静的边城铸就了她清澈透明的心灵。翠翠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形象,她与爷爷的情、与傩送的爱贯穿了全文,是整部小说的核心人物。边城的秀丽风光、青山碧水、宁静自然给了翠翠一个健康的身体
12、,一双清澈的眸子,一颗善良的心。翠翠性格温顺,在她的心中从不想残忍的事情。祖孙二人在清澈的小溪边、渡船上、白塔下相互照顾,相依为命。爷爷憨厚、慈祥、仁爱,他愿意为孙女付出一切,他将翠翠养育大,对翠翠疼爱有加。翠翠的母亲,老船夫的女儿,因同茶峒一军人唱歌相爱,并发生了暧昧关系,怀孕后,两人陷入了困境,不能逃走,只好选择了死亡。一个为了军人的名誉而死,另一个为了爱情而死。留下老船夫照顾着这个遗孤,不离不弃、相依相伴给孙女的成长带来无限的乐趣。爷爷在翠翠的身边,给了她童年美好的回忆。“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整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自
13、岩石高处跃下,把石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放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过渡人来了,老船夫放下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人,翠翠在岸上锐声喊着: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飘荡在寂静的空气里”7。秀丽的坏境,悠闲的生活,动人的曲子,和睦的祖孙,构成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善良的老船夫把对失去女儿的情感寄托在了孙女的身上,翠翠对爷爷的依恋也是无人可替代的。这种情感真实不做作,是亲人间纯粹情感的自然流露。当爷爷生病时,翠翠给爷爷煮药、替爷爷去渡船。端午节,翠翠与爷爷预先约好
14、的:爷爷守船,翠翠去看龙舟赛。后来翠翠却反悔了,她觉得要看俩人一起去看,要守船俩人一起守船。爷爷告诉她,说定的事又反悔,这与茶峒人的品德不相称,应当要讲信用,一心一意。于是翠翠便问爷爷:我走了,谁陪你呢?爷爷说让船来陪,翠翠便说:要去让船去,我替船陪你!爷爷疼爱翠翠,显然爷爷说的这些话是为了让翠翠放心的去看船,但也在无形中教导了翠翠要具有朴实守信的品德。翠翠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很懂事,其实自己的心里很想去,但是她更爱爷爷,要留下陪爷爷一起渡船。在这个小城中生活着这样一对朴实的祖孙,真挚的情感在边城秀丽风景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的令人心旷神怡,给读者留下了无法忘怀的记忆。 从小与祖父相依为命的翠翠对祖
15、父有着很深厚的爱和依恋。黄昏的河边,当翠翠一个人在岸上时,她突然想到:如果爷爷死了怎么办?她莫名其妙的害怕起来,大声的叫爷爷,执意让爷爷上岸来陪她。翠翠之所以让读者感到可爱,就在于她有颗质朴天真的童心。尤其是她对爷爷的依恋:“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来找我” 8。她能够产生这种放肆的想法,想离开爷爷让爷爷为找不到她而急的团团转,其真实心理就是实在离不开爷爷。她从爷爷的回答中,知道了自己对爷爷的重要意义,所以才会极认真的说:“爷爷,我一定不走”9。爷爷呵护着孙女,孙女依恋着爷爷。这种血浓于水的祖孙情,相信会令每一位读者感动!这种深厚质朴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边
16、城亲人间的相濡以沫, 也体会到了沈从文对自然、健康人性的崇拜和向往。老船夫善良、勤劳、朴实,终生都在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却从不图一丝的回报。对待从小就失去父母的翠翠更是疼爱有加,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弥补这个可伶的孤雏。他把整个身心都给了翠翠,将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孙女。翠翠渐渐长大,但对爷爷的依恋却随之增多。“爷爷对翠翠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10!爷爷这样教育孙女要勇敢地生活,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爷爷不仅是翠翠的依靠,还是翠翠成长中的引路人。老船夫对孙女无私的爱,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是一种人性美的自然流露,而不只是一种责任。从他
17、的身上,让读者看到了中华民族古老朴实的美德和人性。岁月在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无意中提到什么时翠翠会脸红,性格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少了一些乖巧和天真,多了一些沉思和羞涩。以前的翠翠每遇到新娘花轿过渡,必争着做渡船夫,然后目送这些远去,独自哼唱或采一把野花束在头上装扮新娘子。后来的她多了些思索,多了些梦,时常坐在大石头上沉思,可以肯定,翠翠也有自己的心事了,翠翠在爷爷的关怀下渐渐成熟长大了,朦胧中开始有了爱情。当然,伴随在翠翠身边的爷爷也看出了孙女的变化。老人最大的愿望也是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孙女能够幸福的生活,不要重蹈母亲的覆辙。在他得知天保喜欢翠翠时,就鼓励他“走车路”来追求翠翠。爷爷知道自
18、己老了,总得要把翠翠交给一个可靠的人,过幸福的生活。虽然他赞同天保和翠翠的婚姻,但是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翠翠身上,他尊重翠翠的选择。在祖孙二人之间只有浓浓的亲情和无微不至的关爱。可事情却是那样的巧,早在端午节遇到傩送时,翠翠心里就爱上了弟弟傩送。爱情很伟大,也是很自私的,即便是兄弟,也没有谁能够割舍下自己心爱的人让给别人。于是,兄弟俩决定公平竞争,以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情意,让翠翠来选择。在天保得知翠翠喜欢弟弟,而且自己又求婚不成后,失望的驾船外出,结果溺水而死。而爷爷知道了翠翠的真正心思后,继续为孙女的婚姻奔走忙碌,他为孙女的命运而焦虑,心急火热的去打探消息,却遭到了失去儿子的船总顺顺的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边城 试论沈 中的 人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