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游记》中唐僧形象的本质.doc
《论《西游记》中唐僧形象的本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西游记》中唐僧形象的本质.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论西游记中唐僧形象的本质摘要:西游记中塑造了唐僧这一重要人物形象,解读唐僧形象的本质对于解读西游记这部著作极其关键。小说中唐僧所表现出来的是胆小懦弱,无智无能;无情无义,自私可鄙;人妖颠倒,是非不分;耳根软,亲小人,远君子的形象。而唐僧这一形象的本质正是人性本质中的复杂的思想、对生命欲望的渴求及一种虚荣心。人们对于唐僧的苛刻评价,来源于人们常常忽略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而唐僧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则正实现了这一目的。在解读时,通过小说中的形象以及人性的本质来分析唐僧形象的本质,进而探究这一形象的创作意图。作者通过唐僧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自然的人生态度,同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刻主题。关键词
2、:西游记;唐僧;人性本质Abstract: “Journey to the west” created several important characters, but the nature of reading tangs monk image for reading “journey to the west”crucial in this book. For people in the novel tangs monk undoubtedly cowardice incompetence, timid, is not divided, selfish despicable, indeci
3、sive image, people for the harsh assessment, from tang who often ignore the survival state in the realistic society. In the novel interpretations, through the essence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image analysis, and the essence of tang image the writers creation intention to explore. Novel shaping of tan
4、gs monk, he is people, rather than god evil spirit; Who has the nature of humanity, in order to adapt the environment, life must show its survival and the desire of the desire to life. The author, by tangs monk this character image of the mold, behaves natural attitude toward life, reflecting the th
5、eme of real life. Keywords: “Journey to the west”;Tangseng ;Human nature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也是一部规模宏伟、结构完整、用幻想形式来反映社会矛盾的精品巨著。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的首要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取经的缘起。从十三回到全书结束,讲述了五百年后,观音向孙悟空道出自救的方法:他须随唐三藏到西方取经,作其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便得救。孙悟空逐紧随唐三藏上路,途中屡遇妖魔鬼怪,展开了一段艰辛的西天取经之旅。
6、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影响是非常广泛和深远的,一般人从少年儿童时期就开始看“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我们对于西游记中的故事,可谓是耳熟能详。但是这样一部集童话小说、神话小说、科幻小说、宗教小说、政治小说、哲理小说、谐谑小说于一身的世相百科全书,东方人生宝典,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它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西游记,但是作者的本意应该只有一个。西游记是一部旷世之作。这部小说叙述了唐僧和他的徒弟一行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其中孙悟空、猪八戒倍受读者喜爱,尤其是孙悟空智勇双全、嫉恶如仇、忠心耿耿的性格,更是妇孺皆知、有口皆碑,成为千
7、古不朽的艺术形象。似乎整个西游记实际上是一部写孙悟空的英雄传奇。文学界将西游记的创作成功归结为塑造了孙悟空的形象,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对于唐僧,人们是将其作为重要陪衬人物对待的,“唐僧对取经事业是至诚的,为了使取经事业能得到成功,他斋戒苦行,不为色所迷,不为财所惑,始终如一,确有当师父的样子。但他迂腐固执,怯懦无能,是个是非不分、邪正不明、善恶不辨的糊涂虫。”1这是人们对唐僧的基本看法。事实上,从整部西游记可以看出,该小说自始至终以“取经”事业为主线,而唐僧是取经事业的核心人物,在西游记中唐僧最起码是和孙悟空并列的人物形象,是吴承恩着意刻画的一个典型形象。大凡读过西游记者,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对唐僧
8、有好印象,在小说中我们随处可见唐僧的软弱、胆怯、遇到各种凶险之事都是滚鞍下马,吓得战战兢兢,像个废物。所以,历来对西游记人物的研究大多集中到猪八戒和孙悟空两人身上,少数谈到唐僧的论文也是毫无例外的一概采取贬斥态度。有趣的是,大家不喜欢此人的原因好像也比较一致,一是嫌其过于懦弱迂腐,胆小怕事,动不动就掉眼泪,缺少男子汉大丈夫应有的那种阳刚之气,一是嫌其人妖不分,丧失原则,关键时刻总是与孙悟空作对,偏袒猪八戒。我们总是会发现他在小说中处于一种反复无常的变化状态,他说的话我们不能相信,他做的事我们不敢苟同。然而,唐僧复杂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恰好是我们要更好的解读西游记之前,所要探究的首要问题。一、
9、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唐僧是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然而与孙悟空和猪八戒相比,他的研究却远远薄弱得多。专门研究唐僧的论文极少,虽然出了张锦池、吴圣昔等学者发表的一些唐僧研究的重要成果,但与孙悟空和猪八戒相比,总体的研究都还不够。唐僧的研究还处于被人们忽视的阶段,有的学者为孙悟空、猪八戒甚至是沙和尚都列了专章研究,但却独独略了他们的师傅唐僧,其中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与他的徒弟相比,唐僧没有孙悟空的通天本领,也没有猪八戒那样的滑稽可笑,又不像沙和尚般的通情达理,因而他远远不如他们可爱,在读者当中根本不受欢迎。人们几乎是用厌恶的心态来对待唐僧的。因而,对唐僧的评价,往往是负面多于正面,即使是在竭力
10、以公允和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他的文章中也免不了以“愚氓”和“乡愿”来形容他。而最具代表性的评价则是来自胡光舟先生吴承恩和西游记中的一段话:“他(唐僧) 懦弱无能,胆小如鼠,听信谗言,是非不分,自私可鄙,优柔寡断,昏庸糊涂,几乎是屡教(教训) 不改。在取经集团中,他既不是精神力量,也不是实际的战斗者,竟是一个百分之一百的累赘。至于他在取经事业中的作用,说得不客气些,应当是个负数。他的眼泪多于行动,没有白龙马就寸步难行,没有孙悟空将万劫不复。如果一定要说唐僧也有作用,那么,他的作用是一个傀儡、一尊偶像、一块招牌。只因他是如来犯错误的大弟子金禅子转世,要靠他这块招牌才能取到经。正如沙和尚所说,世上只有唐
11、僧取经 自来没有个孙行者取经之说。”2115郭沫若也曾有诗一首形容唐僧:“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年紧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3135确实唐僧这一人物有着若干致命的缺点:胆小懦弱,无智无能;无情无义,自私可鄙;人妖颠倒,是非不明;耳根软,亲小人,远君子。第十三回,在临西行前他还曾镇定自若的对众僧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然还没过几日,竟连失足坑坎之中都生慌心,一见到妖怪就吓得魂飞魄散。第十五回,悟空去寻马时他却心慌的说:“徒弟啊,你哪里去寻他? 只把他暗地里蹿将出来,却又连我都害了? 那时节人马两亡,怎
12、生是好!”。第十六回,观音院,孙悟空欲找熊罴怪要袈裟,唐僧首先想到的是:“你去了时,我却何依?”。这种胆小懦弱一开始就表露出来,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从始至终都贯穿整篇小说。(一)胆小懦弱,无智无能每逢师徒一行走到穷山恶水时,“那长老”总会“大惊失色”或“流下泪来”说他逢难必哭绝不夸张,翻开西游记我们随处可见他在抹泪。第十五回,唐僧的坐骑在鹰愁涧被小白龙吞吃,他说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着话,泪如雨落”。见到青面獠牙的妖怪,他就惊呼“我命休矣”;一旦被妖怪捉住,便一口一个“大王饶命”全无男子汉气概,连猪八戒都说他:“老大不济事”。 第二十二回,路过流沙河,见那
13、八百里宽的河水,他不禁忧嗟烦恼。第三十二回,路经平顶山,唐僧见前有高山,担心有虎狼阻挡。第四十七回,面对“茫然浑无海,一望更无边”的通天河,他大惊失色,哽咽道:“徒弟啊,似这等怎了?”。 第五十六回写孙悟空嫌师父行得慢,于是在白龙马屁股上打了一棍,白龙马驮着唐僧飞奔而去。不料,先行的唐僧遇到强盗,唐僧吓得战战兢兢,坐不稳,从马上跌下来,口里只叫:“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因担心被强盗打死,于是欺骗说:“二位大王,且莫动手,我有个小徒弟,在后面就到,他身上有几两银子,把与你罢。”。第八十四回悲天悯人。第九十一回唐僧被妖精掠走,当妖怪审问时,唐僧又是一副窝囊样。(二)无情无义,自私可鄙第五十六回,在
14、孙悟空替他打死抢劫的强盗时, 他推脱责任,竟不顾师徒之情,祝祷道:“拜惟好汉,听祷原因:念我弟子,东土唐人。奉太宗皇帝旨意,上西方求取经文。适来此地,逢尔多人,不知是何府、何州、何县,都在此山内结党成群。我以好话,哀告殷勤。尔等不听,返善生嗔。却遭行者,棍下伤身。切念尸骸暴露,吾随掩土盘坟。折青竹为香烛,无光彩,有心勤;取顽石作施食,无滋味,有诚真。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如此推卸责任,令悟空当面埋怨:“师父您老人家也忒没情意。”唐僧的自私可鄙还表现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十八回,他在观音院久等悟空不来怀疑道:“不知是请菩
15、萨不至,不知是行者托故而逃。”而且他经常埋怨几个徒弟生得丑陋,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第二十回,“徒弟呀,你两个相貌既丑,言语又粗,把这一家吓得七损八伤,都替我身造罪哩!”。第十四回,唐僧和孙悟空前去投宿,主人老陈开了门“ 看见行者这般恶相,腰系一块虎皮,好似雷公模样,唬得脚软身麻,口出谵语道:鬼来了! 鬼来了!”吓得要死。第二十回,王老者“一见八戒这般嘴脸,就唬得一步一跌,往屋里乱跑,只叫:关门! 关门! 妖怪来了!”而他的家人见了,一个个吓得“东倒西歪,乱跄乱跌”。(三)人妖颠倒,是非不分取经途中唐僧三番五次轻信妖言,误会悟空。第二十七回,唐僧遇到白骨夫人变幻的女子竟“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道
16、: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分明是个妖精,那长老也不认得。” 此时肉眼凡胎的他,人妖不分也是必然。然而,任悟空一再的解释,三藏仍道:“这猴着然无理!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后一纸贬书休了悟空。第五十六回中唐僧怪罪悟空“杀死多人,坏了多少生命,伤了天地多少和气”,“凶恶太甚,不是个取经之人”,赶走了悟空,为假悟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第七十二回中不顾悟空劝诫,执意要自己化斋,结果引出盘丝洞的蜘蛛精、黄花观的蜈蚣精。(四)耳根软,亲小人,远君子对于唐僧,大家最痛恨恐怕还是他耳朵软,经常听信猪八戒的谗言,念孙悟空的紧箍咒,屡次将孙悟空逐出师门等等。第二十七回,“ 那怪物有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游记 唐僧 形象 本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