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寻根文学与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以韩少功20世纪80.doc
《浅论寻根文学与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以韩少功20世纪8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寻根文学与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以韩少功20世纪80.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论寻根文学与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以韩少功20世纪80年 论文摘要:寻根的一个重要文学史意义就是推进了新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这种转型的具体内涵包括:使新时期小说由传统载道走向现代,由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以及对传统小说时空观念的转变。本文以韩少功20世纪80年代创作为中心,探讨了这一转型的过程,及这一过程中寻根文学的地位和贡献。论文关键词:韩少功;载道;审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时空观寻根文学是一场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寻根运动和文学思潮。作为一个沉淀的文学历史事实,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地位和意义日渐为人们所漠视。但在重新整理史的今天,对寻根文学的意义再发掘,有着现实的必要。今天看来,
2、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的更迭中,寻根文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一个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就是推进了新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可以说,以寻根文学为界,20世纪80年代文学前后期的艺术观念截然不同。季红真认为,“寻根文学”使“新时期文学”基本上完成了艺术嬗变,继之而起的文学思潮几乎都受到了“寻根文学”的影响。在寻根作家中,对寻根文学思考最为深入,最为系统,探索最富创造性的作家当属韩少功。他在1985年相继发表的寻根文学纲领性文章文学的“根”与寻根文学标志性小说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等,显示出他在理论与创作上的高度自觉。本文以韩少功20世纪80年代创作为中心,探讨寻根文学是怎样推动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转型的
3、,以及转型过程中它的地位和贡献。一、从载道到审美寻根文学对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所作出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促成了其由传统的功利载道型向现代审美愉悦型的转变。寻根文学之前的当代文学整体格局,仍然是以建立在反映论基础上的功利载道型文学为主导地位。粉碎“四人帮”以后,虽说有形的桎梏已经打碎,但无形的“政治情结”依然缠绕着作家,用文学担负起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批判成为当时很多作家创作的内在驱动力。即便后来成为寻根文学主将的韩少功也不例外,他的初期代表作月兰、西望茅草地等都以“文革”作为历史背景,以现实主义为主要手法,展示“文革”留给人的心灵创痛和悲欢离合,呼应了时代潮流,应合了当时政治,因而在国内引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寻根 文学 新时期 小说 艺术 观念 转型 韩少功 20 世纪 8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