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doc
《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内容摘要:鲁迅是二十世纪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以文学作为终身事业以拯救国民麻木灵魂。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知识分子形象,主要可分为:一、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他们受“八股取士”的毒害,孔乙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陈士成,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至精神完全失常,淹死在河里。二、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肥皂中的四铭和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他们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在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骨子里却是卑劣肮脏、腐败丑陋的灵魂。三、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和伤逝中的涓生与子君,他们具有现代
2、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四、真正觉醒的知识分子主要包括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里的疯子与一件小事中的“我”,而一件小事中的“我”则属于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关键词: 封建礼教 病态社会 知识分子 反抗与压迫 觉醒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毛泽东当年曾这样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
3、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新民主主义论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五四新文学以其浸透了现代民主主义思想的新主题,代替了各种旧主题,以农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中最常见的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第1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鲁迅的小说中,大致上描写了两类人物,一类是生活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剥削的贫苦农民;另外一类描写了穷愁潦倒、命运悲苦的知识分子,因为作者本人亦是知识分子,所以对于各类知识分子的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形象塑造丰满。在鲁迅小说中,描写到知识分子有狂人日记
4、、在酒楼上、孔乙己、白光、伤逝、一件小事、肥皂、高老夫子等作品,将这些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分作四类作一番探讨:一、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他们都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他们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地位卑微的下层知识分子。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下层知识分子的同情和关注。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严重毒害和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是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苦读半生、热衷科举、一心向上爬,在“四书”、“五经”中耗掉了年华,落到即将求乞的境地。他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
5、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的之乎者也,时刻不忘在人们面前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则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疮疤:“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才立刻颓唐不安。在长期的封建教育熏陶中,他和一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士大夫一样,养成懒惰的恶习,不会营生。为生计,免不了偶尔做些偷窃的事。即使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他还要用手慢慢地走到酒店去喝酒。面对这样冷酷的现实,孔乙己却能在瞒和骗中偷生,自欺欺人,以别人难懂的之乎者也为自己遮丑,显示自己的学问,并以腿是“跌断”的谎言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封建科举制度无情地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然而他麻木
6、不仁,至死不悟,始终不明白自己穷困落魄终生的原因。这正是他性格中最可悲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在孔乙己中,鲁迅一方面批评孔乙己懒惰酸腐,一方面也细致刻画了孔乙己纯真善良的性格,喜欢和孩子们玩耍,用指甲蘸了酒教酒店小伙计写字,分茴香豆给孩子吃。更主要的是他写了孔乙己的孤独,被人取笑,没有社会地位,写了他不得不以最末的手段(偷窃)来苟延残喘,并因此而惨遭毒打,终至无法活下去。孔乙己的悲剧固然有他自己的责任,他不该去偷窃,但归根结底把他毒害,把他吞噬掉的不正是当时罪恶的社会吗?作者最后写孔乙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手慢慢走去”,以后“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到了第二年端午,到中秋,再到年关
7、,也“终于没看见大概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安康鲁迅经典作品集小说卷呐喊第21页,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在这里,作者明白地表现出淡淡的哀愁和压抑着的悲愤,显然是在批判吃人的封建制度而对被吞噬的孔乙己充满了同情。小说白光,作者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写出了一个真正的疯狂者,因为科举考试失败的刺激而出现的幻想症。陈士成是个世家子弟,据他的祖母说,祖上是个巨富,只是到后代才败落下来。所以他始终有光复门第的思想。而要做到这一点。在当时只有走科举的路子。如果能够一径联捷上去,那么正如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
8、里的杂姓那是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竿和扁额,要清高可以做高官,否则不如谋外放”。安康鲁迅经典作品集小说卷呐喊第106页,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只可惜他一连考了十六次,却是第十六次落榜,使得这个安排停当的前程“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在这样强烈的刺激下,以至于神经错乱。于是他的另一个发财计划就付诸行动了。这就是掘宝。陈士成以前下第时,就曾发掘过,事后也感到过惭愧,这次就更加大掘起来,而且一直随着月亮的白光,寻到城外,终于淹死在万流湖里。孔乙己和陈士成都是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的殉葬品,他们都是破落的士大夫家庭子弟,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却梦想着“
9、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然而科举制度只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笼络知识分子所设的钓饵而已,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名”的。他们的悲剧性,在于他们所追求的出路和借以走上这条道路的手段科举制度,已经失去依附,历史根本不可能再给他们安排什么好的命运。鲁迅在这里不仅仅是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害和士子们的丑态,而且进一步否定了科举制度所依附的封建政权。二、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的知识分子形象在肥皂中的四铭是一个假道学的典型。他平时道貌岸然,一本正经,提倡崇圣、鼓吹孝道,但内心里却藏着见不得人的心思,一有适当的触发剂,就立即爆发出来了。这个触发剂,就是他在街头遇见女乞丐,特别是那个光棍说的话:“阿发,你不要看得这货
10、色脏。你只要去买两块肥皂来,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虽然他表现上说:“这成什么话?”安康鲁迅经典作品集小说卷彷徨第159页,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但实际上这话都刺激得他兴奋不已,不但要将女乞丐捧为孝女的榜样,而且还特地去买了一块肥皂给太太洗多年积累的污垢,这也是一种想象中的角色替代吧!但他一边在心中装着下流的心思,一边却仍在表面上装出道德家救世者的姿态,慨世风之日下,斥洋学堂之无用,咒自由解放之可怕,骂剪发女学生之不雅,而且回家后还要摆出一副绝对权威的架子。四铭太太在盛怒中的话,倒是揭穿了这批假道学的本质:“我们女人怎么样?我们女人,比你们男人好的多,你们男人不是骂十八九岁
11、的女学生,就是称赞下八九岁的女讨饭,都不是什么好心思。咯支咯支,简直不要脸!”安康鲁迅经典作品集小说卷彷徨第185页,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文章里四铭的同道何道统和卜薇园亦都是和四铭一样的假道学。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着“中华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的宏论,其实是一个不学无术,成天只知道“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的文化流氓,靠着对新文学的皮毛知识和对历史的肤浅了解,竟然受聘到“贤良女校”做教员,这本身就是比较可笑的了。然而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其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去看女学生。鲁迅充分运用了将生活中的丑恶揭露给人看的
12、喜剧色彩,给了这位“新派”的“知识分子”辛辣的讽刺。高老夫子的教学,除了对自己知识不足烦躁愁苦外,关心的只是自己在女学生前面的仪容和表现,“上堂的姿势应该威严额角的瘢痕总该遮住;教科书要读得慢,看学生要大方”安康鲁迅经典作品集小说卷彷徨第187页,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而因为自己的浅薄和目的的不纯导致讲课失败后,曾经自以为留心新学问、新艺术而看不起黄三之流的高老夫子,思想上马上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高老夫子回到自家的房里许久之后,有时全身还骤外一热,又无端的愤怒,终于觉得学堂确也要闹坏风气,不如停闭的好,尤其是女学堂,-有什么意思呢?喜欢虚荣罢了!”,“女学堂真不知要闹到什么样子
13、,自己又何苦去和她们为伍呢?”安康鲁迅经典作品集小说卷彷徨第192页,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最后,我们的高老夫子终于又恢复了其“老杆”的本性,在麻将桌上“世风也终究觉得好了起来”。其本质真是“苟安则喜,苟惊则慌”的俗人。 四铭和高尔础身上这种极端丑陋的负面人格正是封建文化的长期压抑、新思潮的强烈冲击所致,他们表面是在宣称维护社会道德,而实际上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三、 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形象 伤逝是鲁迅为一的一篇爱情小说,讲的是两位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悲惨的爱情故事。两个知识青年抛弃旧习气,同居在一起,希望过上幸福和安宁的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 专业 毕业论文 鲁迅 小说 中的 知识分子 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