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张岱的小品文创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论张岱的小品文创作.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 类 号:I学校代码:11460学 号:05401106 南京晓庄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张岱的小品文创作Discuss the essay creation of Zhang Dai所在院(系): 人文学院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研究起止日期:二八年十月至二九年五月二九年五月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 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3. 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5.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
2、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 期:二 年 月 日内容摘要: 张岱是晚明一位出色的散文大家,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受到了徐渭、袁宏道等晚明作家的较大影响。在文学创作上以小品文见长,他的小品文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语言简洁,幽默通俗,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关键词: 张岱; 小品文;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Abstract: Zhang Dai, a great essay master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se history of China. Xu Wei、Yua
3、n Hongdao and others in Late Ming Dynast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him. On literary creation, he is good at essays, the content of his essay is rich, the language is simple, humor and popular, his essay has the unique artistic feature.Key words: Zhang Dai; essay; content; artistic feature目录引言 1一、张岱
4、小品文的创作概况1(一)山水小品2(二)人物小品2(三)风俗小品3二、张岱小品文的思想内容3(一)挥不去的黍离之悲3(二)割不断的西湖情结4(三)丢不下的名士趣味5三、张岱小品文的艺术特色6(一)冰雪之气61、以冰雪写景造境 62、以冰雪状物喻人 7(二)世俗气息81、题材的生活化 82、人物的市民化 83、语言的小说化 9(三)善用白描9(四)语言纯熟101、简约精准 102、本色幽默 11四、张岱小品文风格形成因素11(一)人生经历11(二)晚明作家对他的影响12结语13参考文献13文献综述16致谢18引言张岱是明清之际的文化巨匠,在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从思想观念及生活追
5、求上来看,张岱与晚明作家,尤其是徐渭以及公安派的袁宏道、袁中道等人有很多相承接和相似的地方,并受到明代心学的影响,接受了心学理论。在创作上,张岱的作品主要以散文为主,其散文大致可以归为三类:一、以石匮书、石匮书后集、古今义烈传等历史著作为代表的史传散文;二、以陶庵梦忆、快园道古、西湖梦寻为代表的回忆录式小品文;三、以琅嬛文集为代表的通常意义上的小品和游记。其中,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为代表的小品文是张岱的主打,他把小品文这种文体推向了完美与纯熟的境界。张岱的小品文题材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将沧海桑田之慨,国破家亡之痛深藏在清淡的笔致中,一股冰雪之气充滋其中,并善于运用洗炼而传神的白描,语言简约而准确
6、,新妙雅致,通俗幽默。张岱的小品文特色与其特有的性情及外界的影响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对其小品文创作进行论述。一、张岱小品文的创作概况在晚明,李贽、徐渭、袁宏道等人举起“童心说”、“本色论”、“性灵说”的大旗,掀起一股文艺思潮,开创出一种与“唐宋八大家”正统散文相背离的新散文小品文。小品文篇幅短小精悍,文笔淡雅清新,将生活感受活泼清新地表现出来,并融入诗歌的抒情特点。晚明小品文的流行达到高潮,是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繁荣阶段。而张岱可以说是“小品文圣手”,作品以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为代表。陶庵梦忆共八卷,收录随笔122则,内容皆为明朝万历中叶到崇祯末年作者所经历的人生琐事。西湖梦寻
7、共五卷,收录小品文72则,内容主要是回忆前生经历,寻觅故踪,追忆旧游,寄寓了作者对明亡的哀思。“张岱散文的杰出成就既体现在文化蕴含、语言、结构诸因素上,同时也体现在题材选择、文章立意的大胆突破上。他的为文不再当政治和宗教的差(周作人再谈徘文),而是始终将文章着眼点放在普通人、平凡事上,在平中见奇见趣,彻底突破了传统散文的宗经载道原则,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重大的革新意义”参考文献:1胡益民.张岱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95-300.2胡益民.张岱研究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3.3胡益民.张岱研究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20-121.。张岱将文章的着眼
8、点放在普通人、平凡事上,这又使其作品走上了平淡的道路,这种平淡是一种空灵的淡,是一种远离虚假的真,是一种朴素情感的外露。张岱“在写作上打破成规,自出机杼不但不为前、后七子所束缚,也不为唐宋八大家之类的古文所桎梏,即使对于八大家中成就最突出的苏轼,袁宏道之弟中道也勇敢地说今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其高文大册,人固不深爱也。这其实也是袁宏道、张岱等人的心声,他们走的都不是苏轼高文大册的一路”4刘燕玲.随性任情见真趣张岱小品文浅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在张岱的笔下,所绘山川河流、亭台楼阁皆灵动新巧,所记之人,多市井小人物,不论身份高低,从事何职业,皆可见于其作品之中,
9、张岱在描写人物上“将自己的目光由庙堂转向民间,由达官贵人转向寻常百姓,由经国之大业转到写吾性吾心,这是散文史上的很大创新,值得大书特书”5张岱.陶庵梦忆白洋潮M.北京:中华书局,2007,36-37.。张岱为文,着眼普通人、平凡事,于平淡中见奇趣。所写多工匠、艺人、妓女等人,所记多斗鸡、放灯、弹琴等事,总而言之,其笔下多为极平常、极世俗之人和事。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对于张岱这个出身显贵之家的“纨绔子弟”来说是何其宝贵。这一则与张岱的个性有关,一则与张岱的文学追求相关。“张岱在创作上不泥古,不拘束于时文,不追奉文坛领袖,强调任情适性,率性而为,所以能够别成一家,达到醇乎其醉的境界
10、”6张岱.西湖梦寻飞来峰M.北京:中华书局,2007,143-144.。张岱的小品文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山水小品、人物小品和风俗小品。(一)山水小品山水小品反应出张岱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赞美,张岱的山水小品文显现出了其对故国的眷恋,对社会危机的无所适从而又不甘于沉沦的惆怅,对回归自然找寻失落心灵的心态。张岱写景,能大能小,能静能动。大则气象开阔,如大浪拍山,小则晶莹可爱,玲珑剔透。动则场面雄浑,静则环境幽绝。张岱山水小品中的大景: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澹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冀惊飞。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雄师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先后。再近,则飓风逼之
11、,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陶庵梦忆白洋潮)7张岱.西湖梦寻火德庙M.北京:中华书局,2007,226-227.此文中,张岱描写了壮观的钱塘潮景观。将大潮比喻成白鹅百群、雪狮百万头、倾空瀑雪,将潮头越来越逼近、越来越高、越来越凶猛的磅礴气势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气势逼人,景象壮观,达到了使观潮人“坐半日,颜始定”的效果。张岱山水小品中的小景:飞来峰,棱层剔透,嵌空玲珑,是米颠袖中一块奇石。(西湖梦寻飞来峰)8李娟张岱小品文论略新疆教育学院学报第18卷第1期83页北眺西
12、冷,湖中胜概,尽作盆池小景。南北两峰如研山在案,明圣二湖如水盂在几,窗棂门,凡见湖者,皆为一幅图画。(西湖梦寻火德庙)9张岱.陶庵梦忆柳敬亭说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62-63.张岱将自然之景微缩,可藏于袖中,置于案上,其景物“晶莹可爱、玲珑剔透,童趣盎然,让人爱不释手”10张岱.陶庵梦忆王月生M.北京:中华书局,2007,95-96.11张岱.陶庵梦忆朱楚生M.北京:中华书局,2007,68.12张岱.陶庵梦忆龙山放灯M.北京:中华书局,2007,94-95.13李娟.张岱小品文论略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3)。(二)人物小品晚明社会动荡,文人的思想极其活跃,思想界举起了反
13、传统的旗帜,掀起了一场以个性解放为标志的启蒙运动,文学也从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始关注个人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张岱的人物小品中记述了众多的人物,这些人物多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如以王思任、祁豸佳等为代表的文士,以淮仲谦、范与兰、范长白等为代表的工匠,以柳敬亭、朱楚生等为代表的伶人,以及和尚、妓女等。而张岱所写的这些人多为“痴人”、“疵人”、“癖人”,但他们却又是具有“真情”和“真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着一种“病态美”。 如说书艺人柳敬亭,虽“奇丑”,但如有人“咕哗耳语”、“欠伸有倦色”,“辄不言”14李娟.张岱小品文论略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3);妓女王月生,虽为妓女却
14、“不喜与俗人交接”15黄晖.幅短神遥墨稀旨永论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的韵外之致J.淮阴师专学报,1997,(4):32.;地位低下的伶人夏汝开、朱楚生二人,夏汝开被张岱盛赞为“为人跋危憨直”,朱楚生被张岱赞为“科白之妙,有本腔不能得十分之一者”16黄晖.幅短神遥墨稀旨永论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的韵外之致J.淮阴师专学报,1997,(4):32.。这种市井小人物在张岱的作品中举不胜举。张岱不讲求地位的高贵低贱,凡有个性、有真情、有高气格的人,皆表现出对其人格的尊重乃至赞美。张岱正是通过对人物的地位卑微、外貌丑陋、行为怪异与他们所具有的高超技艺、美丽的心灵世界和高洁品质相对比,显示出人物的“真情”
15、和“真义”。(三)风俗小品张岱生长在江南,他极好繁华,曾多次到苏杭等地游玩,对江南的民风民俗极其熟悉。以张岱“好华灯”为例,张岱“好华灯”也好“写灯”。他曾写过龙山灯会、绍兴灯会、元宵灯会、秦淮河灯、世美堂藏灯等,表现出灯会的繁华场景。如龙山灯会写出了“沿山袭谷,枝头树秒,无不灯者,自城隆庙门至蓬莱门,上下亦无不灯者”17黄晖.幅短神遥墨稀旨永论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的韵外之致J.淮阴师专学报,1997,(4):33.的华灯如海景象;绍兴灯会,则写出了大街上华灯数以百计,小巷里华灯数以十计,灯多得无处不挂的繁华景象。张岱“对各种娱乐活动更是情有独钟,他笔下有元宵张灯、清明踏青、端午竞渡、中秋赏
16、月等各种场面,充满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18黄晖.幅短神遥墨稀旨永论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的韵外之致J.淮阴师专学报,1997,(4):33.19张岱.西湖梦寻柳洲亭M.北京:中华书局,2007,184-185.,将江南的风俗民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以外,“张岱还描写了江南的丰富物产:兰荡春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糖;冰泉西栗大如樱桃,色如蜜拍,香如莲房;江南河蟹膏腻堆积,如玉脂拍屑,团结不散,甘腴虽八珍不及;家制乳酪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人肺腑,包含了浓厚的饮食文化”20刘桂兰.精神家园的梦忆与梦寻解读张岱小品文的“西湖情结”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53.
17、。二、张岱小品文的思想内容张岱的小品文“一往情深”,他将其一腔热情灌注在他的小品文中。而这一腔热情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对其小品文的思想内容来进行剖析。(一)挥不去的黍离之悲张岱以“梦”对其写过去生活人事的两部作品命名,值得寻味。从张岱个人方面来说,张岱经历了甲申之变,由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的纨绔子弟,沦落为一个颓然遗老;而从国家社会方面来说,明朝灭亡,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曾经寓居四十年的寄园别墅,乱后仅存瓦砾,凡昔日之弱柳夭柳,歌楼舞榭,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21张岱.西湖梦寻王雨谦序M.马兴荣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22陈秀梅.张岱散文的艺术特征.硕士学位论文.北京
18、:中央民族大学,2005,13.。张岱目睹了并经历了这一切巨变,但他永远也不会愿意去接受这“变”。“他不忍面对过去被毁灭,不忍承认一带湖屋已换了颓垣衰草,唯一的安慰是让思绪回去,去梦忆那曾经的亮丽灿烂,去梦寻那曾经的生动繁华”23张岱.张岱文集雷峰塔四首M.夏咸淳校点.上海户籍出版社,1991,404.。因此,张岱对所写的过去生活的见闻冠以梦名,实则是“惟恐破败的现实非梦,又惟恐美丽的所记所寻是梦”24陈秀梅.张岱散文的艺术特征.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13.25刘桂兰.精神家园的梦忆与梦寻解读张岱小品文的“西湖情结”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53.。然而现实
19、是无法改变的,“梦寻”也好,“梦忆”也罢,终究是一场空。张岱对国破家亡满怀感慨,他目睹了明朝灭亡的悲剧,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只好将对故国的思念寄托在两本以“梦”为名的小品文集中。“张岱写人微心高的说书艺人柳敬亭,工笔刻画他的狷狂性格,以及写他说书爱说隋唐、水浒等特点,都表现着借说书中的英雄人物抒发明亡的悲愤之情的特点。联系沦为贱民的张岱,柳敬亭说书寄寓的深意实际上是张岱在以柳敬亭的形象抒写自己的亡国之痛”26张岱.西湖梦寻西溪M.马兴荣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78.27张岱.西湖梦寻冷泉亭M.马兴荣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2.28陈秀梅.张岱散文的艺术特征.硕士学位论文.北京:
20、中央民族大学,2005,13.。在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中,像这样的文章甚多,张岱小品文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对故国的追怀情绪,柳洲亭一文便鲜明地抒发了他的亡国之痛、黍离之悲:李文叔作洛阳名园记,谓以名园之兴废,卜洛阳之盛衰,以洛阳之盛衰,卜天下之治乱。诚哉言也。余于甲午年,偶涉于此。故宫离黍,荆棘铜驼,感慨悲伤,几效桑兰翁之游茗溪,夜必痛哭而返。(西湖梦寻柳洲亭)29陈秀梅.张岱散文的艺术特征.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13.原本“各家园亭,鳞结于此”的柳洲亭,竟然落得“瓦砾齐肩,蓬篙满目”的地步,面对如此沧桑巨变,张岱怎能不为故国而伤感,怎能不生发黍离之思呢?在越山五佚记吼山一文
21、中,张岱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流露出其深沉的黍离之悲。张岱回忆了曾经游吼山时陶氏书屋幽静秀丽的山水,作者对这里的景色是多么喜爱。而三十年后,吼山经历兵乱,时已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往日的陶氏大家族已经没落,那幽静的陶氏书屋也只能是供人凭吊的废墟。整篇文章都笼罩着黍离之痛、故国之思。(二)割不断的西湖情结张岱的小品文大多数是关注西湖的,从张岱的山水小品中可以看到张岱对西湖的“一往情深”, 张岱就是一位“将生命融入西湖的小品文作家”30刘桂兰.精神家园的梦忆与梦寻解读张岱小品文的“西湖情结”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54.,他对西湖非常熟悉,王雨谦说张岱对西湖是“盘礴西湖四十余年,水尾山头
22、,无处不到;湖中典故真有世居西湖之人所不能识者,而陶庵识之独详,湖中景物真有日在西湖之人而不能道者,而陶庵道之独悉”31林邦钧.梦醒寻梦张岱及其小品文J.深圳大学学报,2002,(5):54.。张岱出身在浙江,年少之时便很有才情,青年时代就寓居在西湖之畔,经常在西湖游山玩水,吟诗作对。“明亡前,张家在杭州涌金门柳洲亭一带有其祖购置的寄园。根据张岱的年谱来看,张岱四岁第一次随祖父游杭州,此后八岁、十一岁的时候两次游杭州,二十八岁在杭州读书,三十岁时往返于绍兴与杭州之间,四十多岁时多次游览西湖,明亡后,在五十多岁的时候两次游览西湖。他一生多次在西湖读书、游览。他了解西湖的所有景致,熟悉所有的历史掌
23、故”32林邦钧.梦醒寻梦张岱及其小品文J.深圳大学学报,2002,(5):54. ,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旧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33张岱.陶庵梦忆西湖七月半M.北京:中华书局,2007,83-84.,他对西湖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深的情感,“懂得什么时间的西湖最美,知晓西湖的哪个位置最幽静。他熟悉这个地方,眷恋这个地方,赞美这个地方。他写的散文大多数都没有超出西湖这个视线,没有超出杭州这个城市”34刘桂兰.精神家园的梦忆与梦寻解读张岱小品文的“西湖情结”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54.。西湖梦寻中所录的小品文全部是写西湖的,而陶庵梦忆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写西湖和杭州的,两部作
24、品中,有关西湖的小品文共76篇。张岱在描绘西湖的小品文中“缅怀过去的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形成独特的审美取向;同时通过梦忆梦寻的方式对自己的人生态度进行着回归和延续,表现故国之思”35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M.北京:中华书局,2007,43.,他追寻旧日的繁华生活,将国破家亡的无限哀痛及对故国的思念寄托在“梦”中,寄托在西湖小品文中。张岱对西湖的风物可谓是如数家珍,对西湖烟柳画桥的回忆,对西湖风物的描绘,反应出他对西湖刻骨铭心的眷恋。西湖梦寻与陶庵梦忆都是明亡后所作,其中几篇代表性的小品文历来为人传诵。如西湖香市,张岱在文中描绘出一种繁华热闹的大场面,写出了市集的纷杂和西湖的喧嚣,但也写出
25、了香市的衰败。香市的盛衰正隐喻了国家的兴亡,在繁华与破败的对比叙述中,表现出作者对故国不在的哀痛。西湖是热闹繁华的都市中的山水,张岱是都市中极爱山水的人,张岱对西湖可谓情有独钟。“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36张岱.陶庵梦忆龙山雪M.北京:中华书局,2007,43.37裘新江.冰雪性情张岱J.镇江师专学报,1999,(3):69.,“住西湖之人,无人不带歌舞,无山不带歌舞,无水不带歌舞,脂粉纵绮,即村妇山僧,亦所不免”38裘新江.冰雪性情张岱J.镇江师专学报,1999,(3):69.,西湖是繁华的,然而张岱更偏爱于“淡抹”的西湖。所以,张岱喜欢在雪后独自一人到湖心亭看雪
26、,喜欢在宁静的月夜伴着荷花的清香入睡。张岱心里的西湖是与众人截然不同的,“西湖是张岱在内心中的审美王国,这里代表了张岱对于美的最高诠释。西湖梦寻是对西湖的眷恋和追怀,更是张岱对美的一种深深追慕”39裘新江.冰雪性情张岱J.镇江师专学报,1999,(3):69.。西湖梦寻中张岱如绘画般描绘出了西湖的美景,表现出张岱艺术家的手笔,“他从路线上进行划分,写了西湖总记、西湖北路、西湖中路、西湖南路和西湖外景,他描写了寺庙、祠堂、园亭、山峰、楼阁,泉水、溪涧,还有塔、井、观、洞等等。张岱以精于绘画的审美眼光来观照西湖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在西湖张岱寻找到了绘画上的美感。杭州西湖亭台楼阁丰富,张岱对园林建
27、筑颇有造诣,在描绘箔芝亭、阶园、于园等园亭时表达过他对建筑的看法,在西湖张岱还可以寻找到建筑的美感。西湖总是带着歌舞戏曲的,在花朝,在夜月这里永远都有音乐的萦绕,张岱在西湖更可以寻找到音乐的美感。因此在张岱心中西湖凝聚了绘画、建筑、音乐等多种审美因素,西湖是张岱心中所有具备美感的事物的凝结,西湖就是美的化身,承载了张岱对于美的全部寄托”40裘新江.冰雪性情张岱J.镇江师专学报,1999,(3):69.。西湖在作者的心中魂牵梦绕,那是张岱永远也割不断的情结。(三)丢不下的名士趣味“对于一个经历了绚烂繁华而重归于宁静平淡的张岱而言,那个浮华的西湖终究只是个苍凉的梦,如电如幻,稍纵即逝。张岱在他的梦
28、忆和梦寻中,他有一双与众不同的敏锐的眼睛,在热闹中能看出冷静,喧笑中发现眼泪”41张岱.陶庵梦忆王月生M.北京:中华书局,2007,95-96.,从而使张岱的小品文显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取向,表现出张岱的“名士趣味”。在晚明,“思想界涌现了一股反理学、叛礼教的思潮。以王艮、李贽为代表的王学左派,公开标榜利欲、情欲为人之本性,反对理学家的矫情饰性,主张童心本真,率性而行。这无疑是对传统礼教的反叛,对程朱“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的挑战。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文人士子在对社会黑暗绝望之余,纷纷追求个性解放:纵欲于声色,纵情于山水,最大程度地追求物质和精神的满足。他们一方面标榜高雅清逸,悠闲脱俗,在风花雪
29、月、山水园林、亭台楼榭、花鸟鱼虫、文房四宝、书画丝竹、饮食茶道、古玩珍异、戏曲杂耍、博弈游冶之中,着意营造赏心悦目、休闲遣兴的艺术品味,在玩赏流连中获得生活的意趣和艺术的诗情;另一方面他们在反叛名教礼法的旗号下,放浪形骸,纵情于感官声色之好,穷奢极欲,焚膏继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张瀚松窗梦语卷七)如果说前者主要表现他们的避世玩世的话,那末后者主要发泄他们的傲世愤世。在张氏祖孙的交游中,不乏这样的文人名士。如徐渭、黄汝亨、陈继儒、陶望龄、王思任、陈章侯、祁豸佳兄弟等,正是这样的家庭出身,这样的社会思潮、人文氛围,造就了张岱的纨绔习气和名士风度,决定了他的陶庵梦
30、忆、西湖梦寻和王郎嬛文集的主要内容”42胡益民.张岱研究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01. 。张岱自称为“纨绔子弟”,其可谓“兼纨绔子弟的豪奢享乐习气和晚明名士文人纵欲玩世颓放作风兼而有之”43朱周义.论张岱小品文的世俗性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3):94.。张岱“好游”,他的小品文多以民间风俗的热闹场景以及人们的日常娱乐活动为内容,其观察入微,在平淡中表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盎然的情韵。西湖七月半中记叙了西湖赏月的情节,在这篇文章中,张岱将其盎然的情趣表露无遗。文章开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七月半之人”44朱周义.论张岱小品文的世俗性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
31、3):94.一句便将矛头指向了俗世众生相,而张岱将这些人分为了五类:一是“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二是“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三是“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四是“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五是真正看月的不同流俗的高雅文士。显然,作者是将自己列入第五类人中的。当酒尽人散,张岱却“纵舟湖上,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45朱周义.论张岱小品文的世俗性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3):94.,实非常人之举。三、张岱小品文的艺术特色张岱的小品文有着丰富的情感底蕴,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以下将从四个方面来对张岱的小品文艺术特色进行论述。(一)冰雪之气张岱的小品文冲滋这一种冰
32、雪之气,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以冰雪写景造境张岱对自然冰雪怀有一种特别的爱意。在张岱的所有文学作品中有较多篇幅是写冰雪的。但现存张岱小品文中直接以自然冰雪为题材的主要有陶庵梦忆中的湖心亭看雪和龙山雪。作品虽不多,但它们集中将张岱酷爱冰雪的心境和不好名利、冰雪般高洁的品性表现了出来。大雪三日后,西湖“人鸟声俱绝”,张岱却极有兴致地“独往湖心亭看雪”。“独”不禁让人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垂钓者,“独”字透露了张岱以雪为友的孤傲之情。而那湖上之雪,“雾淞沉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6陈秀梅.张岱散文的艺术特征
33、.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11.。整个世界都是洁白纯净的,就连同作者的灵魂也如那冰雪一般空旷、洁净。龙山雪与湖心亭看雪境界相似,雪亦极大,“深三尺许”,晚间观雪,但见“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47张岱.琅嬛文集自为墓志铭M卷五.夏完淳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94.。雪月争辉,创造出一个洁白纯净的宁静世界。“呆”字甚妙,写出月夜雪景之静,如一幅明月雪景图,让人觉得清净幽绝,加之以悠扬的箫声,这种幽静便更加突出,并增添了一丝寒意。这却正是作者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以酒御寒,又以雪醒酒,直至“三鼓归寝”,才“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作者的心态如同
34、冰雪,没有杂质,自然宁静,如此赏雪,何等悠闲自在!这种小品文的氛围源于张岱对冰雪的特别眷爱,源于张岱善于以冰雪写景造境。2、以冰雪状物喻人张岱在小品文中善于用冰雪状物喻人。“自然冰雪虽最能体现岱的冰雪性情,但四时有几冰雪哉?而冰雪之气的事物时时有,处处在”48朱周义.论张岱小品文的世俗性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3):94.49胡益明.张岱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10.。所以虽然张岱直接描绘冰雪的篇章并不是太多,但富含冰雪之气的作品却非常多。“为了暗示自己的冰雪性情,岱时常以冰雪状物喻人,使本无冰雪之貌的事物也就有了冰雪特性。从状物角度看,举凡树木、花草、鲜果、沙石、山水、瀑
35、泉、月光、霜气、湖气、帆影、灯光、潮浪,乃至乳酪、鱼蟹等,均在冰雪作喻之列。如兰珠能留水艳,峭复带冰寒(越中鱼鱿兰今年独盛二首);松树头绿雪深三尺(竞州鲁府松栅歌);藕雪腆岁月色,璧润杂冰花(花下藕);菱花擎八月雪,壳卸一江枫(独山菱);笋形如象牙,白如雪(梦忆天镜园);柿大如瓜,生脆如咀冰嚼雪(梦忆鹿苑寺方柿);芍药粉艳雪腆(梦忆一尺雪)。还有链傲团冰气,棱棱储雪情的月(山中冬月);疏疏如残雪的月光(梦忆金山夜戏);恍疑是踏雪的沙(西湖十景);群狮蒙雪走的潮(白洋看潮);犹带山阴雪的帆(镜湖帆影);冷如冰的湖气(三潭映月);澹如雪的灯光(素甆传静夜);雪湿冰团的云(峭石冷云);雪腆霜腻的乳酪
36、(梦忆乳酪)”50朱周义.论张岱小品文的世俗性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3):94.,像这样清刚洁明之物在张岱的小品文中还有很多,这些景物因具有了冰雪之性,所以使得张岱的小品文表现出清刚洁明的特色,“这种将冰雪之性赋予万物的写法,进而就构成张岱作品较为庞大的冰雪意象体系,从而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抒情氛围。有的事物已有了冰雪固定之喻,如兰雪、雪芽(茶),雪浪(石),一尺雪(芍药),雪精(白骡)等。有的事物冰雪之喻已趋于固定化,如残雪(月光),雪狮(浪潮)等。海志写浪潮,或曰:如数万雪狮,逼人山礁,触首皆碎。或曰:船头水翻悖如毗雪。或日:冰山雪嫩,浪如岳移。梦忆白洋湖写潮更是精彩,如驱千百群小
37、鹅,擎翼惊飞。渐近喷沫,冰花跳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后又是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真真有一股雪气,扑面而来,令人胆寒股栗。有的事物以雪作喻后,让人感到特别奇警,如绿雪喻松,更显高洁;踏雪喻沙,化刚为柔;灯光称雪,暖中透冷等”51张岱.陶庵梦忆濮仲谦雕刻M.北京:中华书局,2007,51.。当然,在张岱的小品文中还有些事物虽然没有以雪作喻,但却自有一股“雪气”,“如梅兰竹菊松石等,实际上已在中国形成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其审美意象所指是显而易见的”52朱周义.论张岱小品文的世俗性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3):95.53朱周义.论张岱小品文的世俗性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3):95
38、.。上文主要是从喻物的角度来谈,而从喻人角度看,张岱小品文也有直接以冰雪喻人的地方,但出现得比较少,如陶庵梦忆王月生中赞王月生为“寒淡如孤梅冷月,含冰傲霜”54朱周义.论张岱小品文的世俗性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3):95.。(二)世俗气息“张岱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第一个自觉地致力于用散文来表现普通人的生活,表现其对人的尊重和现实生活的真挚喜爱之情的作家”55张岱.陶庵梦忆柳敬亭说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62-63.,他在其小品文中对明代的世俗生活做了大量的描绘,如西湖七月半、扬州清明、闰元宵、虎丘中秋夜等记录了当地的风俗习惯;鲁藩烟火、世美堂灯、龙山放灯描绘了灯会的繁华场景;西
39、湖香市、泰安州客店、秦淮河房、金山竞渡、扬州瘦马等记述了当地的奇特风俗习惯。因此,张岱的小品文具有很浓郁的世俗性。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其小品文的世俗性。1、题材的生活化“传统散文,作为传道的载体,承荷太多责任,读之常有压抑负重之感”56张岱.陶庵梦忆柳敬亭说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62-63.,而张岱小品文,从“文以载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在传统文人看来俗之又俗的生活素材纳诸胸怀、诉诸笔端”57朱周义.论张岱小品文的世俗性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3):95.58张岱.陶庵梦忆柳敬亭说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62-63.59张岱.陶庵梦忆朱楚生M.北京:中华书局,2
40、007,68.60张岱.西湖梦寻小蓬莱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1-192.。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描绘出一卷卷世俗的生活画,如“越俗扫墓的画船箫鼓、鲁藩烟火的闪烁灯明、秦淮河房的零乱灯光、不系园的绝技表演”61陈秀梅.张岱散文的艺术特征.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22.等。张岱还“写唱戏,写斗鸡,写声伎,写民间绝技,写地方小吃,林林总总,几乎写尽了生活的方方面面”62张岱.陶庵梦忆王月生M.北京:中华书局,2007,95-96.。张岱在其自为墓志铭一文中指出自己是个爱好非常广泛、热爱繁华的人,他“少为纵绮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掉,好要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
41、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蠢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63张岱.陶庵梦忆濮仲谦雕刻M.北京:中华书局,2007,51.,注重生活情趣,其爱好与世俗生活紧密相关,带有浓郁的世俗气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用张岱陶庵梦忆、琅嬛文集、西湖梦寻中的文章,再参照同代人的相关著述,来复原当时江南的日常生活。平心而论,张岱的文章,就对民俗工艺、民间文化和都市风情等的审视与把握来说,远在许多史书与方志之上”64张岱.陶庵梦忆范长白M.北京:中华书局,2007,58-59.65张岱.陶庵梦忆金山竞渡M.北京:中华书局,2007,67-68.66张岱.陶庵梦忆葑门荷宕M.北京
42、:中华书局,2007,17.。2、人物的市民化出现在张岱小品文中的人物几乎都是平凡的市民,如工匠、艺人、戏子、妓女、牙婆等等。因此张岱被视为“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第一个致力于用散文表现普通人的生活,表现其对人的尊重和现实生活的真挚喜爱之情的作家”67张岱.陶庵梦忆于园M.北京:中华书局,2007,59.。陶庵梦忆共有小品124则,其中有16则以人名为题;西湖梦寻虽然以记录西湖美景为主,但在写景的过程中也穿插了许多市民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张岱在小品文中描绘这些市民化的人物,往往是褒扬他们的个性化人格,“寄寓着难能可贵的自我批判精神和对人物严肃的思考”68陈秀梅.张岱散文的艺术特征.硕士学位论文.北京
43、:中央民族大学,2005,38.69张岱.琅嬛文集自为墓志铭M卷五.夏完淳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95.。例如濮仲谦雕刻: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陶庵梦忆濮仲谦雕刻)70张岱.琅嬛文集快园记M卷二.夏完淳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82.作为技艺高超的雕刻大师,濮仲谦却“赤贫自如也”。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坚守着做人的准则。所以虽为一介细民,却声名远播。写他,正流露了作者对这种人格的赞美、敬佩之情。其实,这也反映了作者的人格追求”71张岱.陶庵梦忆扬州瘦马M.北京:中华书局,2007,69-70.。又如,高雅绝俗、姿容出、众能书善画、通晓音律的妓女王月生,“矜贵寡言笑、亦解吴歌,不易出口,有公子狎之,同寝者半月,不得其一言。她以沉默抗争外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9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