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死亡与再生———古典悲剧、悲喜剧再辨识.doc
《古代文学论文死亡与再生———古典悲剧、悲喜剧再辨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论文死亡与再生———古典悲剧、悲喜剧再辨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死亡与再生古典悲剧、悲喜剧再辨识 死亡与再生古典悲剧、悲喜剧再辨识 林国清1,涂平2(1.福建警察学院基础部,福建福州350007;2.福建工程学院外语系,福建福州350108 ) 摘要:在我国戏剧界,运用“喜悲喜”结构创作的古代戏曲作品,有的被划入悲剧,有的被划入喜剧,剩下的则称之为悲喜剧,戏曲的划分相当混乱,与悲剧的纠缠尤其严重。实际上,在古代戏曲的分类上,应该坚持三分法,将“喜悲喜”结构的戏曲作品称为悲喜剧。古典悲剧以“死亡”作结,悲喜剧以“再生”作结,二者结局判然有别,不应混淆。 关键词:古典悲剧;古典悲喜剧;辨识 中图分类号:I2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53(20
2、10)04-0102-06 Death and Rebirth A Way to Classify Classic Tragedies and TragicomediesLIN Guo-qing1, TU Ping2(1. Basic Courses Department, Fujian Police College, Fuzhou 350007, China; 2.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Fujian Engineering College, Fuzhou 350108, China)Abstract:In Chinese theatrical circ
3、les, the classic drama produced with a“happiness-sadness-happi-ness”structure are divided, some into the tragedy catalogue, some into comedy catalogue, while the restare regarded as tragicomedies, which are in complete disorder and particularly greatly tangled with trage-dies. In fact, with regards
4、to classifying classic drama, it is advised to insist on a“three-division”method,namely, to classify those drama with“happiness-sadness-happiness”structure as tragicomedies; the dramawith“death ending”are classified as classic tragedies, while those with“rebirth ending”are as tragicome-dies. So, the
5、re is of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ends, which should not be confounded. Key words:classic tragedy;classic tragicomedy;classify 一 鉴于西方学者对中国无悲剧的无知和国内学者关于中国无悲剧的民族虚无主义论调,引起许多东方学者的愤怒及相应的努力。有教授在报告中提到,近代中国学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死亡与再生本国文学中寻找悲剧。而寻找本土悲剧之努力的一个新近成果就是谢柏梁教授的世界悲剧文学史。当然世界悲剧文学史只是其中的一项成果,寻找本土悲剧的著作已经有一、
6、二十部之多。 这些著作中不仅列出了一大批古典悲剧作品,还建构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古典悲剧美学体系。 然而被他们所断定的悲剧果真是悲剧吗?所总结归纳出来的中国悲剧理论是建立在真正的悲剧基础之上的吗?这些问题似乎是老问题,争论了几十年的老问题,其实不然,因为近二十年来,在一些学者寻找本土悲剧的同时,另一些学者也在进行自己的思考,他们认为被戏曲界精英确定为悲剧的作品,如窦娥冤、赵氏孤儿、琵琶记、陈州粜米、长生殿等,并非悲剧,而是悲喜剧。周春生说:“依笔者的想法,古代中国的许多悲剧作品应更名为悲喜剧。那种令人宽慰的结局将悲的成分悉数冲尽,极大地降低了悲剧的震憾力。用哲学的语言讲,就是生命意志在某个归
7、结点上停止了脚步。 洪昇的长生殿中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月宫团圆是如此;孔尚任桃花扇中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白云庵相会亦如此;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丽娘魂引柳梦梅更是一幕舒心的悲喜剧。”叶长海认为明代许多爱情剧多数似以归于悲喜剧为宜,他不同意把牡丹亭看作是一个悲剧,因为它是“一个悲喜交集的剧本,它充满着凄艳的风趣和幽默的色彩,而又交织着沉郁的怨苦和悲怆的情调,有似于文艺复兴时代西欧出现的把悲剧和喜剧揉合在一起的那一类戏剧,通常称之为悲喜剧。”3我们完全同意这种看法,问题在于对古典悲剧和古典悲喜剧,怎样给予科学的识别。 二 在讨论所谓中国式“悲剧”时,对肯定大团圆或否定大团圆的学者来说,大团圆都是个令人麻烦的问
8、题,所以有人干脆提出,判断作品是不是悲剧,主要看是否具备悲剧性的美学本质,不应该只根据结构。“只根据”结构妥不妥可以讨论,想绕开走,却是不可能的。王国维给古典戏曲分类,就是结合结构来谈的。王国维在发表于1904年的红楼梦评论中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若牡丹亭之返魂,长生殿之重圆,其最著之一例也。吾国之文学中,其具厌世解脱之精神者,仅存桃花扇与红楼梦耳。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彼南桃花扇红楼复楼等,正代表吾国人乐天之精神也。”4
9、在这段文字中,王国维提出了两种精神,即世间的、乐天的“吾国人之精神”,和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的“厌世解脱之精神”。符合吾国人精神的戏曲作品有牡丹亭、长生殿、南桃花扇和小说红楼复梦,大背于吾国人精神的作品则是桃花扇、红楼梦,尤其是红楼梦,他说:“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在这段文字中,王国维还提出世间的、乐天的中国人精神体现于戏曲、小说的结构为: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将此结构与王国维所举的戏曲、小说作品对应起来,牡丹亭、长生殿、南桃花扇、红楼复梦的结构即是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的结构。 对这种结构的作品,王国维称之为喜剧。而大背
10、于中国人精神的桃花扇、红楼梦的结构则与喜剧相反,王国维称之为悲剧。七、八年之后,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再次谈到古典戏曲的结构问题:“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就其存者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张千替杀妻等,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困终亨之事也。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5这里王国维列举了元杂剧的五个悲剧作品,且指出这五个悲剧“无所谓先离后合、始困终亨之事”,这是用否定的方式来表达,用肯定的话语表述,这五个悲剧的结构即是:先合后离、始亨终困,和始悲终
11、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享的喜剧结构正好相反。结合上面所引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的论述,可以得出王国维所概括的古典戏曲的两种结构:喜剧结构:始悲终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亨。其结构模式可以简化为:喜悲喜。 悲剧结构:先合后离、始亨终困。其结构模式可以简化为:喜悲。 王国维列举元杂剧悲剧作品时,不包括窦娥冤、赵氏孤儿,而在列举元代五部悲剧及其结构之后,又说窦娥冤、赵氏孤儿最具悲剧性质,且是可与世界大悲剧媲美的悲剧。从他将窦娥冤、赵氏孤儿与元代五个悲剧隔开表述来看,表明两者有所不同。也就是说,王国维认为窦娥冤、赵氏孤儿是悲剧,且是大悲剧,但这两部作品的结构并不是“喜悲”的悲剧结构,所以他只好中断语气,隔开来
12、谈,以示区别。那么,窦娥冤、赵氏孤儿属什么结构呢?按他在红楼梦评论所说的牡丹亭、长生殿的结构特点,这两部作品也应该属喜“喜悲喜”的喜剧结构。这样,王国维就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窦娥冤、赵氏孤儿是悲剧,其结构却非悲剧结构,而是喜剧结构。 王国维由于看中窦娥冤、赵氏孤儿中“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把“喜悲喜”结构的这两个作品视为悲剧,从其表述的犹疑和上下文的矛盾,可以揣测写作时的尴尬。然而,近百年来似不曾有人去揭示王国维论断的模糊,而是顺着他的结论继续前进。寻找本土悲剧实际就是这样做的。其结果是古典悲剧的数量越来越多,有关悲剧的论著越来越多,古典悲剧和悲喜剧的区分反而越发混乱,中国古
13、典戏曲的分类也越来越糊涂了。 三 王国维对窦娥冤赵氏孤儿性质的认定,可能与他的戏曲分类观念有关。在他写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时,我国古代戏曲分类采取二分法,即悲剧与喜剧。对中国古代戏曲进行二分的最早可能是英国人。1793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来到热河行宫为乾隆祝寿,乾隆请他一起观看戏曲演出,后来马嘎尔尼在乾隆英使觐见记中写道:“戏剧所演各戏,时时变更。有喜剧,有悲剧。虽属接演不停,而情节并不连串。”1904年,蒋观云在中国之演剧界一文中说:“剧界佳作,皆为悲剧,无喜剧也。”6都把我国古代戏曲分为悲剧和喜剧,可见王国维采用二分法与时代风气有关。可是,当他进行二分时,西方已经提出了三分法,增加了悲喜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文学 论文 死亡 再生 古典 悲剧 悲喜剧 辨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9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