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文学考研资料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考研笔记.doc
《北师大文学考研资料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考研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文学考研资料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考研笔记.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师大文学类精品考研笔记思乐塔版资料详细介绍1、整套笔记:2、新换三本:北师大文学类专业精品考研资料之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童庆炳)北师大文学院 思乐塔 sileta 制作考研笔记编写说明一、本资料专门为北师大文学类(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文艺学、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精心编写。二、本资料依据的教材主要是北师大制定的参考书,同时参考了其他重要的相关教材。包括:1、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北师版);2、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邹红);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史
2、(郭志刚)、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3、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城);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4、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新编(童庆炳)及教师用书;以及文学理论教程(童); 5、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李壮鹰、李春青); 6、欧美文学外国文学史(匡兴);外国文学史(朱维之);外国文学史(郑克鲁);7、东方文学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8、比较文学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王向远);比较文学学科新论(王向远)。三、本资料依据指定教材编写,把可能考的内容按照考试题型编程考题,用加粗来表示,并用罗马数字表明不同题型,如为填空类,为名词解释,为简答题,为论述题。同时,自编题目后面附有历年的对应此考点的考研真题
3、,例如左传记言的特点。 (简析左传记言的特点。09),09表示该题是2009年的简答题,翻开试题集即可找到。四、每门笔记都有目录和内容两部分,目录是便于考生分析每个知识点出题的密度,就很容易知道重点在哪啦。内容部分,有些字的底下有横线,其目的是为了标出关键词,方便考生记忆。五、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新编原书的后面都附有思考题,故编写资料时以思考题为主,对于自行增加的考题用“”标示。六、为了方便与资料购买者之间的沟通,买完资料后考生请在QQ空间(北师大思乐塔395571383)的2011年考研笔记与真题那一篇底下留下自己的邮箱,若有资料更新信息会邮箱发给你。同时考生在复习中有疑问也可在此提出,
4、以便统一回答。七、店主思乐塔QQ 395571383 QQ空间内有其他详细考研信息如果想买八种书所对应的整套笔记,请进 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童庆炳)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第一节 经典文本阅读一、文心雕龙原道(刘勰)简述对刘勰的“道”的四种解释。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的“道”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文学观念?二、诗学摹仿的种差(亚里士多德)比较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的不同。亚里士多德是从哪些方面阐述“摹仿”的种差的?古希腊“摹仿说”与中国“观物取象”说的异同。【总结】(中国“观物取象”说与古希腊“摹仿说”有何异同?01)第二节 相关问题概说文学四要素(03)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96)再
5、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体验说简述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教程】(简述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理论。97)如何理解文学是人的一种活动? 简述表现说的三个基本倾向。表现说和再现说的区别。【教程】(强调作者与作品关系的文学观念与强调文学与世界关系的文学观念有哪些区别?02)简述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和应有品格。第二章 文学与语言第一节 经典文本阅读一、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在耶鲁和哈佛的演讲(汪曾祺)简述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中的语言观。二、艺术作为手法(什克洛夫斯基)奇特化请以具体的诗歌作品和散文作品为例,说明诗歌语言是一种奇特化程度高的语言。变形与陌生化(奇特化)有何区别?【教程】(“变形”与“陌
6、生化”有何不同?06)第二节 相关问题概说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童庆炳)第一章文学与文学理论第一节 经典文本阅读一、文心雕龙原道(刘勰)简述对刘勰的“道”的四种解释。 儒家以礼教为核心的“道”依据:A“文之枢纽”头三篇:原道、征圣、宗经;B原道篇大谈孔子的作用反驳:A 由别篇来推测此篇,旁证而非自证;B文章的源头是自然万物而非孔子学说 道家先天地生、为天下母的“道”依据:A把“道”与“神理”联系起来;B文心雕龙中的道家思想反驳:A 缺乏足够的论据;B与“理念”、“对理念”并提,现代化之嫌 兼有儒、道两家的“道”,以儒为主依据:A魏晋玄学以道释“易”;B内儒外道、内道外儒、儒体道用反驳:A 看
7、到刘勰思想的复杂性;B但说法模糊,需进一步厘清 古老的“天道自然”,是自然本身依据:A古人的“自然崇拜”观;B自然本身(天文、地文、人文)的丰富韵致C 先有自然,然后有思心,然后才有言语,然后才有文章。道,即自然之道也。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的“道”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文学观念?刘勰的“道”是古老的“天道自然”,既不是儒家的“仁义”之道,也不是道家的“无为”之道。刘勰所标举的“自然之道”的文学观,基本上是来源于远古先人的“自然崇拜”观。所谓“自然崇拜”,就是说,我们的先人在远古的时候出于对自然万物的不了解,感到自然的神奇与威力,敬畏自然,而对自然所产生的敬畏和崇拜。我们认为从本篇的立论和与创
8、作论诸篇的联系看,刘勰基本上是在上述意义上用“道”这个概念的,并把它作为文学的本源加以阐发。刘勰在他的原道的开篇,没有按汉代的文论去絮絮叨叨讲“诗言志”、“发乎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美刺”、“主文而谲谏”等儒家教化理论,而从自然本身(“天文”、“地文”、“人文”)的丰富、韵致和美丽讲起,并充满赞美之情,这绝不是偶然的,他的思想受当时玄学和佛学的影响,与儒家教化理论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他的这种倾向,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要从自然宇宙这样一个更宽阔的视野来理解“人文”。从原道篇可以看出,刘勰认为,从根本上说,文源于原始的天道自然,自然(包括人的自然)是最美的,人文(包括文学)与自然万物有着同
9、构的关系。文章属于精神的产物,自然则是客观的存在,一为精神,一为物质,它们是“异质”的,但它们的结构却是相同的。天地山川,禽兽草木,人纪物序,花落鸟啼,这是自然,自然有自然的结构;文章(包括文学)虽然不是自然本身,但好的文章(包括文学)与自然的结构是相同、相通和相似的。“道”表现了刘勰朴素的唯物主义文学观。二、诗学摹仿的种差(亚里士多德)比较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的不同。柏拉图提出“理式摹仿”说。柏拉图建立了一个世界图式,认为世界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理式”世界,它是世界的本原,是最真实的;第二种是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理式世界的摹仿,它的真实性在理式世界之下,但在艺术世界之上;第三
10、种是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它的真实性又比现实世界要差,它被柏拉图认为是“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对柏拉图艺术“摹仿”说的完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亚里士多德摈弃了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理式”观念,把唯心主义的摹仿说改造成唯物主义的摹仿说。亚里士多德认识到事物的普遍与特殊的统一关系,认为“理”就在“事”中,脱离具体事物的“理”是不存在的。这推翻了柏拉图的“理式说”,确认了现实的真实性。现实是真实的,摹仿现实的艺术也就是真实的。文学四要素(0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是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这四个要素是:世界、作者、
11、作品和读者。我们认为,文学活动作为一种话语活动,这四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他们共同构成一个游记的活动系统。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96)在人类千万年的实践活动中,使人成为人,成为具有人性心理的人。人的意识终于觉醒,具有了人的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本质力量。在这种条件下,自然(包括外部的自然和人的自然)在人的意识、人性心理的主动作用下,终于可以成为人的对象,从而建立起了活动的机制。自然一旦成为人的对象,就摆脱了原来那种客观存在的属性,它在人类的精神活动中,已经体现了人的意识、心理和一切本质力量。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思乐塔QQ 395571383 QQ空间内有其他考研信息北师大文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理论新编 北师大文学考研资料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考研笔记 北师大 文学 考研 资料 童庆炳 文学理论 新编 笔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9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