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谈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doc
《首发谈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发谈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谈“有意味的形式”读西方现代艺术词典笔记之三艺术一词西方有广狭二义,狭义只指美术。克莱夫贝尔(英)在其美学名著艺术中的艺术一词取的是狭义。贝尔认为,一切真正的艺术应具有一种共同的性质,它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地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在贝尔看来,审美的情感不同于生活中的情感,只是一种纯形式的情感,人们在审美时,不需要生活的观念和激情,只需要对形式、色彩感和三度空间的知识,审美是超然于生活之上的。基于这种认识,贝尔否定叙
2、述性的艺术品,认为这类作品只具有心理、历史方面的价值,不能从审美上感动人。他尤其称赞原始艺术,认为原始艺术通常不带有叙述性质,看不到精确的再现,只能看到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之有意味,是因为形式后面隐藏着物自体和终极实在本身。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就是把握这个“终极实在”,人们不能靠理智和情感来把握这个“实在”,只能在纯形式的直觉中,才能把握它。贝尔的假说对西方现代派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意味的形式”成了美学中最流行的口头禅。(按)什么是“有意味的形式”?我们先做一下说文解字,看看能不能说清楚:“意味”本身就是表达“意义”、“韵味”或“情致”这一类引起审美判断的感叹用语,用语只表示一种模糊认知的情
3、感意识,并没有确定的含义。“意味着”则是表示连接有明确结果的连接词,如“这意味着成功”,“意味着”相当于“等于”、“已经是”这一类表示连接有既定结论的词义。“形式”艺术本体,一种有着自身统一性的、个别的、具体的东西,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物自体”和“终极实在”。视觉艺术的“形式”除了包容由物质诸因素建构的视觉形象之外,还应具有审美的价值。只有当艺术家用作品形式表达着个性的、创造性的对某种“意义”或“韵致”的诉求,并为艺术欣赏提示审美体验的条件,作品形式才能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种穿行于主、客观审美活动中的、双向的情感媒介。有意味的形式应当提示有意味的审美判断条件。然而,模糊的
4、“意味”究竟是什么?如果艺术作品去掉了带有叙述性质的精确的表现,那么就只剩下纯粹的形式了。如何使纯粹形式变得有“意味”起来并担当双向传达精神情感的任务?美学式的思考显然不能提供更进一层的东西,只有实践式的思考才能走进这个层面。好在“有意味的形式”不是西方现代美学的专利,中国古代的【谢赫六法】则可将模糊的“意味”词义变得清晰起来,这种东方式的艺术阐释使“意味”成为可感可知可行的东西。下面简述一下【谢赫六法】:1.气韵生动:气:气象、气势;韵:诗境般的韵味;生动:鲜活;指作品整体形式所传达出来的视觉印象,作品整体形式即是构图、点、线、面、色彩及肌理痕迹诸因素关系的总合,作品闪现着生动鲜活的、有韵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首发 艺术 意味 形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