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忍辱与反抗———解读《丰饶的原野》的人物性格.doc
《现当代文学论文忍辱与反抗———解读《丰饶的原野》的人物性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文学论文忍辱与反抗———解读《丰饶的原野》的人物性格.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忍辱与反抗解读丰饶的原野的人物性格 谢丰(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摘要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浪漫主义作家的艾芜,在抗战胜利之后,面对黑暗如磐的社会,创作了反映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小说关注着旧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其中有逆来顺受的,也有敢于起来反抗,与命运和恶势力作抗争的,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四川农民的生活画卷。 关键词忍辱;反抗;丰饶的原野 20世纪30年代以南行记奠定了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艾芜,当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黑暗沉重的现实,他将目光转向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用他那支如椽的笔真实地反映了农村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其中丰饶的原野(包括第一部春天,第二部落花时节和第三部
2、山中历险记)就是众多反映此类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塑造了一群苦难的农民形象,各具特色。 邵安娃,是一个值得人们同情的雇农。他身材矮小,“腰身长,足干短,人家三两步可走完的路,他总要摇摆它四五下”,但他做事勤劳、不偷懒,别人只挑两个大半箩筐,而他挑得满满的。家里有个长得漂亮而妖艳的妻子。由于他长年受雇于汪二爷,所以很少在家,这给了他老婆与当地恶霸冯七爷私通有机可乘。渐渐地冯七爷明目张胆地出入他家。他的一生极为不幸,不仅要忍受汪家的种种体力劳动,而且还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经常挨同伴和地主家的骂,更为可怜的是在恶霸冯老七与他的妻子通奸并霸占了妻子之后,他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他是一个懦弱、猥琐的人。虽然
3、这样忍辱的屈从,可是生活并没有因为他的屈从而放过他,也就是说他的处境和待遇仍然没有改变,等待他的只是悲剧。最后在冯七爷又来到他家里的那个夜晚,邵安娃忍无可忍,跳入泉塘无声无息地结束了自己可怜的一生。他能够默默地承受着命运的重压和生活中的一切苦难。 对于现实社会、恶势力强加于他的一切,他不仅不反抗,甚至连一句怨言也不敢讲。这是一个极端麻木的人物。这样的生活谈不上尊严。可是在作品中对待这个人物,作家的态度是同情的。 他说:“我很想,像春天里面的陈家麽店老板娘一样嘲骂他,没出息的东西,我不可怜你。”“但到底对他的身世感到深深的悲哀了,也许因为他是我小时喜欢亲近的人,自始至终,不忍说出一句责备的话来。
4、”作者通过邵安娃的一生遭际,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旧社会,农村的地主恶霸是农民遭受身心迫害的罪魁祸首,他们无情地摧残着广大的贫苦农民,对于恶势力,如果只是服从,听天由命的话,那么在黑暗社会里是不可能活下去的!当然,邵安娃自身的懦弱也是造成他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启发农民觉醒起来的重要性。只有农民们提高了觉悟,认清了受苦的根源,才能自觉地起来反抗和自救。 如果说作者刻画邵安娃这个形象是为了表现旧社会农民的逆来顺受的话,那么小说中的刘老九和寡妇锯子则是富有反抗精神的形象,是作家极力赞扬的农村新生力量。“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道出了反抗精神在中国古代普遍存在。 刘老九
5、也是个受雇于汪二爷家的长工,但他不同于邵安娃,在他身上不乏农民所具有的勤劳、忠厚、善良、富有同情心、正义感等种种美德。他为地主干活,从来不偷懒,“挑少了,灯草一样,有啥挑头。”这一方面是出于农民勤劳的习惯,另一方面是“藉此除去心中难以忘掉的苦痛”,觉得医治心灵悲哀最好的药,就是拼命干活。邵安娃被打后,他伺候了一宿。他虽然没钱,但到陈家店子赊斤炒胡豆拿去看望病中的邵安娃。为了帮助邵安娃,他虽然决意要离开汪二爷,但还是忍气留了下来。后来当他发现汪家没有诚意救济邵安娃时,他又不惜以辞工相要挟。 当发现邵安娃因忍受不了冯七爷的侮辱而跳河自杀时,他不顾寒冷,脱衣打捞邵安娃尸体,之后对邵安娃的老婆质问冯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丰饶的原野 当代文学 论文 忍辱 反抗 解读 丰饶 原野 人物性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