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华小茶人茶文化教材.doc
《[精品]中华小茶人茶文化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华小茶人茶文化教材.doc(2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小茶人茶文化教材上 册目 录(上册)第一章 走进茶的世界第一节 茶的故乡在中国第二节 中华小茶人礼仪规范第三节 茶名的由来第四节 学习泡茶用具的名称和功能第五节 小结第二章 闻香识茶第一节 茶叶品种知多少(一)-花茶第二节 盖碗茶的冲泡第三节 熏花茶与拌花茶的鉴别第四节 茶叶品种知多少(二)-绿茶第五节 龙井茶的冲泡第六节 碧螺春茶的冲泡第七节 黄山毛峰茶的冲泡第八节 好茶要用好水泡第九节 小结第三章 茶乡茶俗第一节 中国茶区分布第二节 世界产茶国第三节 各民族的饮茶习俗第四节 世界各国饮茶习俗第五节 小结第四章 茶海拾贝第一节 名人与茶第二节 茶与诗词、对联第三节 茶与绘画第四节 饮茶的
2、宜忌第五节 青少年适量饮茶的好处第六节 小结第一章 走进茶的世界第一节 茶的故乡在中国当今,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将近30亿人饮用茶。在中国,几乎每个家庭都有饮茶的习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中华民族与茶有着怎样的渊源呢?一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配茶树照片)我国西南地区, 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呈弱酸性,有着大量茂密的原始森林,这种条件同样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大量文献资料表明,古代野生大茶树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多有发现,它们通常可以长到530米高,树干直径可以达到1.5米。迄
3、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古老的茶树已经有2700多年了,可见中国西南地区是茶的发源地。历史文献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那么,最早发现茶的人又是谁呢?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在陆羽(唐)的茶经中也有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配神农照片)神农,也称神农氏,即炎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农业的祖先。他为了给人们治病,经常到深山中寻找草药,并亲口试尝各种草药的药效。草药中有的含有剧毒,一日,他尝过几种草药后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便靠在一棵大树旁休息。一阵风过,一股清鲜香气飘来,神农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几片叶子冉冉落下,这叶子绿
4、油油的。神农心中好奇,便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到虽然叶子的味道开始苦涩,但很快就有一种清香回甘的滋味。不久,他更觉气味清香,舌底生律,精神振奋,且头晕目眩减轻,口干舌麻渐消,好生奇怪。于是再拾几片叶子细看,其叶形、叶脉、叶缘都与一般树木不同,因而又采了些芽叶、花果而归。以后,神农将这种树定名为“茶”。 (配茶叶和普通树叶的对比图)(配茶花和茶果的图片)可见,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国家。二人们利用茶的三个阶段1药用阶段“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说明由于了解到茶有解毒的功效,所以,在被人们发现的最初阶段,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作为药用的。2食用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具有了较强的射猎能力
5、,日常食用的肉多了,消化就成了一个问题。在对茶的利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茶可以助消化,于是把茶叶加入粮食中一起烹煮食用。这就是茶的食用阶段。3饮用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茶提神解渴、回甘鲜爽等好处认识得更加深入,于是便把茶作为一种饮料来饮用。时值今日,茶从众多饮料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的国饮,也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即茶、咖啡、可可。)三饮茶的起源和发展茶自汉朝以来,便开始被人们饮用,大体经历煮茶法、点茶法和泡茶法三种不同的饮用阶段。1 唐朝煮茶法这种煮茶的方法直接来源于茶的药用和食用方法。在唐朝,人们将茶叶与水混合,直接放置在炉火上煎煮,等茶水被煮沸,加入盐、姜、椒
6、、桂等佐料调饮。在唐代,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它的作者就是中国茶圣唐代文学家陆羽。在茶经中,记录了一种由煮茶法演变而成的饮茶方法煎茶法。唐代茶叶的形态以茶饼为主(配茶饼图)。煎茶法则需要把无论何种形态的茶叶碾罗成末再入沸水煎煮。唐代煎茶只加盐或姜,而这种煎饮方式到了宋代就只是清饮,不加任何调料。(配陆羽和茶经照片)2 宋朝点茶法宋朝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点茶法是宋代人饮茶的主要形式。这种方法是将茶叶碾磨成茶粉,放入茶盏,直接把沸水注入茶粉当中,边注水边搅拌,直至盏面浮起茶末,而茶中不再放任何调味品,纯为清饮。此时,福建建安的“龙凤团茶”(饼茶)著称于世。“斗茶”成为宋朝茶的特色
7、。( “斗茶”:即“茗战”,就是比赛茶叶质量好坏和点茶技艺高下。 )3 明朝泡茶法1391年9月,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散茶,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用沸水冲泡茶叶的泡饮法,称为“明泡”。这种饮茶方法沿用至今,并对茶叶加工技术的进步,以及黑茶、红茶、青茶、花茶等茶类的兴起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明清两代成为我国制茶技术全面发展的时期。动手实践: 根据这一节内容,做一张茶文化小书签。把你在这节课中所了解到的关于茶的文化、知识用绘画、文字等恰当的形式展现在这张书签上。(步骤)课后思考:1茶树的原产地在哪个国家?( )2斗茶之风出现在哪一朝代?( )3世界最早的茶叶专著是( ),其
8、作者是( ),他被世人誉为( )4人们利用茶的三个阶段指的是哪三个阶段? ( ) ( ) ( )5茶自汉朝以来,开始被人们饮用,大体经历了哪三个不同的阶段?( ) ( ) ( )第二节 中华小茶人礼仪规范(礼貌语言?)v 教学目标以老师与学生互动学习的形式,讲述小茶人的礼仪规范。通过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还可以配合中小学德育教育纲要,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开展德育教育,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通过此章节的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弘扬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v 知识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茶叶的
9、发展也一直伴随着这悠悠古国的变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千姿百态的茶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好伙伴,一片片扁平、卷曲、针形的茶叶,通过各种茶事活动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爱。而在茶事活动中行茶、奉茶的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素养,与此同时他也在无形的影响别人。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小茶人都有哪些礼仪规范吧!一、 茶的礼仪(一)姿态姿态是身体呈现的样子。从中国传统的审美角度来看,人们推崇姿态的美高于容貌之美。我们在茶艺表演中的姿态也比容貌重要,需要从坐、立、行等几种基本姿势练起。下面我们先看一下坐姿。1、坐 姿坐姿是我们进行冲泡表演时最常采用的一种姿势。要点:坐姿应坐在椅子或凳子的中央(1/2
10、),使身体重心居中,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敛,女生双手搭放在双腿中间,左手放在右手上,男生双手可分搭于左右两腿侧上方。全身放松,思想安定、集中,姿态自然、美观。2、站 姿站姿多出现在单人负责一种花色品种冲泡时,因要多次离席,让客人观看茶样、奉茶、奉茶点等,均可采用站式表演。另外,无论用哪种姿态,出场后,都得先站立后再过渡到坐或跪等姿态,因此,站姿好比是舞台上的亮相,十分重要。要点:站姿应该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女生双手虎口交叉(右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男生双脚呈外八字微分开,身体挺直,头上顶上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双手自然
11、下垂在身体两侧。3、行 姿女生应以站姿作为准备,行走时移动双腿,跨步脚印为一直线,上身不可扭动摇摆,保持平稳,要显出大方、高雅的气质。男生也以站姿为准备,行走时双臂随腿的移动可以在身体两侧自由摆动,要显出大方、阳刚的气质。转弯时,向右转则右脚先行,反之亦然。出脚不对时可原地多走一步,待调整好后再直角转弯。如果到达客人面前为侧身状态,需转身,正面与客人相对,跨前两步进行各种茶道动作,当要回身走时,应面对客人先退后两步,再侧身转弯,以示对客人尊敬。4、跪 姿在进行茶道表演的国际交流时,日本和韩国习惯采取席地而坐的方式,另外如举行无我茶会时也用此种坐席。跪姿根据不同的需要分成三种。这里只学习跪坐。其
12、他作为了解(1)跪坐:日本人称之为“正坐”。即双膝跪于座垫上,双脚背相搭着地,臀部坐在双脚上,腰挺直,双肩放松,向下微收,舌抵上颚,双手搭放于前,女生左手在下,男生反之。(2)盘腿坐:适用于男生,男生除正坐外,还可以盘腿坐,将双腿向内屈伸相盘,双手分搭于两膝,其他姿势同跪坐。(3)单腿跪蹲:右膝与着地的脚呈直角相屈,右膝盖着地,脚尖点地,其余姿势同跪坐。客人坐的桌椅较矮或跪坐、盘腿坐时,主人奉茶则用此姿势。也可视桌椅的高度,采用单腿半蹲式,即左脚向前跨一步,膝微屈,右膝屈于左脚小腿肚上。(二)礼 仪心灵美所包含的内心、精神、思想等均可从恭敬的言语和动作中体现出来。表示尊敬的形式(礼节)和仪式即
13、为礼仪,应当始终贯穿于整个茶道活动中。宾主之间互敬互重,美观和谐。1、鞠躬礼鞠躬礼在茶艺表演开始、结束都要用到。鞠躬礼的要点:以站姿为预备,以腰部为折点,上体向前倾(切忌只低头不弯腰,或只弯腰不低头),略作停顿,表示对对方真诚的敬意,鞠躬要与呼吸相配合,弯腰下倾时作吐气,身直起时作吸气。(45度角)2、伸掌礼这是茶道表演中用得最多的示意礼。当主泡与助泡之间协同配合时,主人向客人敬奉各种物品时都用此礼,表示的意思为:“请”和“谢谢”。伸掌姿势就是:四指并拢,虎口分开,手掌略向内凹,侧斜之掌伸于敬奉的物品旁,同时欠身点头,动作要一气呵成。3、寓意礼茶道活动中,自古以来在民间逐步形成了不少带有寓意的
14、礼节。如:最常见的有“凤凰三点头”,即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欢迎。茶壶放置时壶嘴不能正对客人,否则表示请客人离开;回转斟水、斟茶、烫壶等动作,右手必须逆时针方向回转,左手则以顺时针方向回转,表示招手“来!来!来!”的意思,欢迎客人来观看,若相反方向操作,则表示挥手“去!去!去!”的意思。另外,还有请客人点茶,有“主随客愿”之敬意;有杯柄的茶杯在奉茶时要将杯柄放置在客人的右手面,所敬茶点要考虑取食方便。总之,应处处从方便别人考虑,这一方面的礼仪有待于进一步地发掘和提高。v 互 动1、 在老师没有讲述礼仪知识的情况下让学生即兴用小品的形式,分成小组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敬茶礼仪
15、。(教师组织引导)2、 同学们自由发言、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请没有做表演的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3、 教师引导学生的认识,并共同讨论总结。4、 教师讲述正确的礼仪规范,向全体学生示范。让同学们一起练习,加深正确的印象。5、 教师与学生达成共识后,创设场景,模拟家庭来客人或茶馆来宾客,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下练习正确的礼仪规范。v 问题1、 你所了解的寓意礼都有哪些?举例说明(三种以上)2、 根据不同的需要跪姿分成三种,分别是( )、( )、( )。3、 说一说你的待客趣闻。4、 我们在行鞠躬礼时切忌什么?J 连连看鞠躬礼 请、谢谢凤凰三点头 表示请客人离开回旋式斟水法 对客人的敬意伸掌礼 表示向客人三
16、鞠躬壶嘴正对客人 主随客愿请客人点茶 请客人来来来J国际连线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同他人的合作将下面国家的行茶礼仪填写完整么?加油!日本的茶礼: 韩国的茶礼: 英国的茶礼: “中华小茶人”校本课程绿茶部分 东高房小学 赵洁一、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一些绿茶名品以及它们名字的由来或传说。2、 学生能够掌握几种识别绿茶名品的方法。3、 学生知道绿茶的加工与制作的过程与方法。4、 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23种绿茶的冲泡方法。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掌握23种绿茶的冲泡方法,包括茶具的摆放、冲泡的方法、茶叶的用量、适宜的水温及品饮方式。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 绿茶的基本知识一、茶品介绍绿茶是我国主要
17、茶类,产区广,产品多,有益人的健康,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饮料,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名目繁多的各地名茶,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庐山云雾、信阳毛尖、南京雨花等等。绿茶茶叶的外形非常丰富,如:西湖龙井是扁形;碧螺春是卷曲形;黄山毛峰是雀舌形;六安瓜片是片形;信阳毛尖是条形。二、 鉴别名茶(一)西湖龙井西湖龙井茶简称龙井,产于杭州西湖附近的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和灵隐一带,那里峰峦峻秀,云雾缭绕,山泉淙淙。龙井茶色泽翠绿,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爽,向有“色绿、香高、味醇、形美”的美称。“龙井茶、虎跑水”又称“杭州双绝
18、”。(二)碧螺春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洞庭东山的碧螺峰。太湖之滨的气候温和湿润,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碧螺春以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露、白毫隐翠、清音幽雅、浓郁甘醇鲜爽甜润、加味绵长的独特风格,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的美称闻名中外。(三)黄山毛峰黄山毛峰是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黄山毛峰主要产在安徽黄山,这里山高谷深,峰峦叠翠,溪涧遍布,森林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黄山毛峰的自然品质风格的形成创造了极其良好的条件。黄山毛峰的特点是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内质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
19、壮成朵。三、学生实践学生分组鉴别西湖龙井、碧螺春和黄山毛峰等名品绿茶。四、乾隆皇帝封御茶树的传说故事传说,乾隆下江南时,一日来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湘女采茶,一乐之下,不禁也加入了采茶的行列。但是当他刚才一把茶叶时,忽闻太监来报,称太后有病,要他速回。乾隆很着急,就将所采茶叶往口袋中一塞,随后赶回宫中。其实太后的的并非大病,而是山珍海味吃多了,肝火上升,今见皇儿回宫,还随身带来一阵清香。一问,原来是皇帝兜里的一把茶叶。冲泡后给太后喝下,胃舒服了,肝火也下降了,眼目一清亮,不觉大喜。乾隆见太后如此高兴,就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18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因此,这18棵茶树一
20、直保存到今天,成为茶树的珍品。五、绿茶的加工、制作绿茶的加工工艺是:鲜叶杀青揉捻干燥。其中杀青是形成绿茶品质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它的主要目的是:1、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2、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3、蒸发一部分水分,使之变柔软。六、每课一问哪一种绿茶享有“色绿、香高、味醇、形美”的美称。七、学习评价课堂学习评价表内评价评价容级等价评体主自评师评优良一般优良一般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合作与探究精神留言栏老师,我想对您说:老师的话:第二节 名优绿茶的冲泡一、绿茶是中国产茶区域最广泛的茶类,全国各产茶省均有生产。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东南西北中,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饮用最为普遍。大凡高档细嫩名绿茶,一
21、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饮细嫩名茶,便于观察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称为“茶舞”。这样一则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至于普通绿茶,因不注重赏茶的外形和汤色,而在品尝滋味,或佐食点心,也可选用茶壶泡茶,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壶泡”。二、不同种类茶叶的冲泡方法(一)冲泡技巧在冲泡绿茶时,根据茶叶的特征,我们一般掌握三种冲泡的方法:泡茶法适用茶品代表茶茶水比例冲泡水温浸泡时间上投法细嫩绿茶碧螺春1:50809045分钟中投法松散绿茶黄山毛峰1:50809045分钟下投法紧结绿茶西湖龙井1:50809045分钟(二)碧螺春的冲
22、泡(上投法)沐浴瓯杯:用茶壶里的热水采用回旋斟水法浸润茶杯,提高茶杯的温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茶最大限度的挥发香气。碧螺亮相:洞庭无处不飞霞,碧螺春香万里醉。生产1斤特级碧螺春约需6万个嫩芽。你看它跳索纤细,卷曲成螺,浑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向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的碧螺姑娘。飞澈甘霖:用左手托住杯底,右手拿杯,从左到右由杯底至杯口逐渐回旋一周,然后将杯中的水倒出,经过热水浸润后的茶杯犹如珍宝一般光彩夺目,使您更好的欣赏到碧螺春的汤色和外形。雨涨秋池: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个很美的意境,雨涨秋池即向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飞雪飘扬:冲泡碧螺春采用上投法。用茶匙把茶荷中的碧螺春,依次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中华 小茶人 茶文化 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