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西学东渐.doc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西学东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西学东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西学东渐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刘卫仁一、概念 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等先进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二、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1原因(1)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西欧,科技文化逐步走到了世界的前列。(2)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3)传教士东来,为传播天主教,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4)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科技文化逐步落后。2主要内容:传播天主教;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为传教服务)3主要方式:传教士传播;翻译著作等。4影响:(1)对中
2、国:给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使中国经济、文化融入世界。(2)对西方:传教士将中国儒家经典文化带到西方,为欧洲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3)对世界: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4)结果:西学东渐后因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清初统治者实施闭关锁国而走向衰落。三、晚清民初的西学东渐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1时代背景:(1)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先进。在两次工业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工业化。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得到确立与完善。近代以来西欧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民主科学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得
3、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19世纪末以来自然科学获得了重大突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殖民扩张,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2)中国社会落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动,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中国科技文化的远远落后于西方。2晚清民初(近代前期)西学东渐的历程(1)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2)农民阶级洪仁玕资政新篇(3)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资产阶级
4、早期维新派(5)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6)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三民主义(7)资产阶级实业派张謇“实业救国”(8)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民主科学”(9)无产阶级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近代前期西学东渐的历程注意掌握各位时期的时代背景(历史的观点:将其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分析)、基本主张(阶级的观点:阶级属性及其政治立场,包括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基本主张)、实践活动(唯物史观:历史事实及其重大活动)、结果影响(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待传统文化和西学的态度。(1)地主阶级:顽固派:排斥西学,固守中国的传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西方 文化 交流 碰撞 融合 西学东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