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的抗争——从苔丝和卡门看人类对命运的自主性把握.doc
《高贵的抗争——从苔丝和卡门看人类对命运的自主性把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贵的抗争——从苔丝和卡门看人类对命运的自主性把握.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贵的抗争从苔丝和卡门看人类对命运的自主性把握摘 要:英国著名小说家哈代的苔丝,讲述了一个纯洁、美丽、坚忍、善良的农村姑娘苔丝对逼迫她的诸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世俗道德观、贞操观等力量苦苦抗争的过程,最终杀死了迫害她一生的欺凌者而获得短暂又永恒的爱情的故事。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不朽之作卡门则塑造了一个放荡不羁,强势泼辣的“恶之花”形象,歌颂了卡门不惜放弃生命而执着追求自由的不屈人格。本文通过论述这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女主人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过程,揭示了人虽不能改变外在的客观环境,但仍能通过坚守自我去主动把握命运,从而超越悲剧结局,显示出人类存在的高贵价值。关键词:苔丝;卡门;命运;人类存在的价值Abs
2、tract: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written by famous English novelist Thomas Hardy, tells the story of a pure, beautiful, persevering and kind country girl, Tess. She struggles painstakingly against the outside forces which compel her such as capitalistic economic system, secular morality, concepts of
3、chastity. In the end, she kills the person who has bullied her for the whole life and obtains temporary and eternal love. Carmen, French writer Merimees immortal work, creates an image of a bohemian, valiant, and unreasonable Flowers of Evil and sings the praises of the unyielding personality of Car
4、men who persistently pursues freedom even at the cost of her own life. By discussing the processes in which the two heroines with distinct characters fight indomitably against their fates,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ough human can not change the external objective environment, they still can take the
5、 initiative to grasp the destiny in hands by holding themselves, thus transcending the tragic ending and showing noble values of human existence.Key words:Tess; Cerme; Destiny; The value of human existence前言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人类自身命运的可把握性问题,到底是人类自己还是外在客观环境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几乎没有人能下定论。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苔丝和梅里美的巅峰之作卡门
6、分别塑造了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女性形象,一个纯洁、美丽、坚忍、善良,另一个则放荡不羁,强势泼辣,但都为了心中的信念和追求与命运顽强抗争而走向了悲剧结局。很少有研究者将两部作品放在一起分析比较,他们大都分别从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女性自觉反抗意识等角度研究。本文承接前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在肯定客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强大作用的基础上,揭示人类虽不能改变外在的客观环境,但仍能通过坚守自我,与命运顽强抗争去主动把握命运,从而超越悲剧的结局,显示出人类存在的高贵价值。一、苔丝对命运被动性地抗争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纯洁、美丽、坚忍、善良的女性形象。面对生存苦难的挑战,她勤劳善良,自
7、立自足;面对邪恶小人的玷污,世俗道德观、贞操观的谴责,她勇敢坚强,坚忍抗争。她的一生是坎坷的,但凭着对纯真爱情的坚守,她终于打倒了邪恶力量,获得了时间上虽短暂而精神上却永恒的爱情。(一)坚忍善良的本性对苦难生活的抗争苔丝短暂的一生几乎可以用“颠沛流离”来形容,她为了生存辗转多地。她出生于黒原谷东北部一个峰峦环抱、与世隔绝的马洛特乡村里。这里封闭的自然环境,养成了苔丝简单善良的性格。厄运开始于苔丝的父亲由于多喝了几杯酒,不能按时到卡斯特桥送货,过早地承担起家庭重担的苔丝,便与弟弟一起赶马车送货,没想到一个意外,弄死了“王子”负载全家生计的那匹老马,这使得那个贫困的六口之家陷入生存困境。苔丝虚荣愚
8、昧的父母在得知自己的祖先原是显赫的贵族后,便试图让苔丝去川特里奇攀附他们所谓的本家阔亲戚。苔丝虽不乐意扮演穷亲戚的角色,但善良的本性还是驱使她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来到了川特里奇。而就是在这里,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恶魔”阿历克。阿历克利用苔丝的单纯善良,在一个苔丝受同伴嘲笑排挤的夜晚,打着“英雄救美”的虚假旗号玷污了苔丝的清白。这是苔丝命运的重大转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件事冠之以“这是命中注定的”。托马斯哈代 著.孙法理 译. 苔丝.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托马斯哈代 著.孙法理 译. 苔丝.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托马斯哈代 著.孙法理 译
9、. 苔丝.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90页像苔丝泪流满面地反问她的妈妈:“你怎么能要求我知道呢?我四个月前离开家的时候还是个孩子。你那时为什么不告诉我男人的危险?为什么不警告我?太太小姐们知道要防范些什么,因为她们读小说,小说里告诉她们这些花样。但是我是没有机会用那种办法学习的,而你又不帮助我!”苔丝的母亲被说得哑口无言。这是苔丝内心的第一次挣扎,她出于对家庭强烈的责任感来到了川特里奇,没有想到由于父母的疏忽,自己的单纯善良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难以擦去的污点。当她再次回到家后,几乎躲在屋子里不出门,痛苦迷惘了好久。但苔丝终归是坚强的,她不住地鼓励自己,“过去的已经过去,无论过
10、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它已经不复存在。无论过去有什么后果,时间总能把它淹没。”事过不久,苔丝就在川特里奇的麦田里干活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苔丝面对不幸有着极强的恢复力。她知道这个不幸的意外怪罪别人和自己都于事无补,自己也不能左右别人的流言蜚语,与其沉沦还不如重新振作。苔丝善良的本性让她勇敢地生下了私生子,可是不久这个小生命就生病死去。苔丝悲痛欲绝。在又一个生命萌动的春天,苔丝母亲的故友来信说,往南去的若干英里有一家牧场需要一个挤奶工,苔丝便踏上了那个名叫泰波斯特的牧场。在泰波斯特苔丝迎来了新生,她愉快地工作,结识了三个好姐妹,并且遇到了她生命的挚爱安琪儿克莱尔,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她和安琪儿浪漫地度过
11、了一个美好的夏天。可是那个难以擦去的污点随着安琪儿一次又一次的求婚逼得苔丝心力交瘁。当安琪儿得知真相后如掉进了万丈深渊,苔丝在他心中的美好形象被激得粉碎,他认为苔丝欺骗了他。最终安琪儿决绝地离开了苔丝,一个人前往巴西开拓牧场事业。他给了苔丝一笔钱,并命令苔丝不要主动给他写信或找他,如果遇到了重大的困难可以求助他的父母。就这样,我们的女主人公遭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次重创。这也不是她的错,正如哈代一针见血所指出的:“这个具有善良意图的先进青年,这个最近的二十五年代样板产品,尽管主观上追求着独立思考,实际上在遭到意外事故的打击而退回到早年的种种教条中去时,仍然是个习俗和传统的奴隶。”托马斯哈代 著.孙法
12、理 译. 苔丝.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77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时代、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对人类原本纯朴的心灵的污染。苔丝一个人根本无法扭转这样的意识、习俗。尽管她深爱着安琪儿不想让她离开,她可以苦苦哀求或者以女性的妩媚温柔慢慢感动安琪儿,甚至她可是选择死亡,结束自己的痛苦。但是我们的苔丝却坚守着她善良坚强的本性,她为了安琪儿的名声和幸福,选择了一个人默默承受不公,重新回到她的家乡。 苔丝小心翼翼地把变故告诉了父母,为了不让她的父母担心她的婚姻,她只在家短暂停留了几天就离开了,让父母以为她又和丈夫和好了。苔丝又开始了一个人艰辛地生活。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她四处流浪打工
13、,长时间连一封信也不敢给安琪儿写,痴等着安琪儿回心转意。她在燧石顶村的荒坡上艰辛地挖着萝卜,在仓库吃力地捆着麦捆任凭农场主的刁难,为了不引起其他男性的注意,她甚至剪掉了自己的眉毛,穿着最破旧的衣服并用面纱遮着自己的脸。即使在山穷水尽的时候,苔丝也没有向安琪儿的父母请求援助。不幸接踵而来,苔丝的父亲由于肝脏被油裹住,突然去世。而他们租住的房屋的期限也就只到他父亲这一代,全家到了无家可归的地步。到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苔丝的生存轨迹:马洛特村川特里奇马洛特村泰波斯特马洛特村燧石顶村马洛特村无家可归。到十九世纪末,农村的基本结构发生了变化,那时的农村主要由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两大阶级构成,农场主已经向资产
14、阶级方向发展,为了形成自己的一统天下,他们一有机会便要把农业工人排挤出去。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势力向农村的侵袭,社会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丧失了自己拥有的土地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去寻找一条同过去完全不问的生活道路。哈代清楚地看出了威塞克斯破产农民向工人阶级转化的必然趋向,同时又看到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出现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新的矛盾和斗争。这样的经济发展规律更是苔丝无法理解和预料的,可是面对每一次打击,她都积极地应对,从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她有着强烈的自尊独立意识,更有着善良坚忍的品德。尽管接下来的选择接受阿历克的救济,证明是错误的,可是我们不能苛求苔丝有先见之明,毕竟安琪儿和阿历克得承
15、担大部分责任。苔丝为了换取家人的温饱而不得不做出妥协,也正因为她太善良。假如她知道安琪儿会回来,我们也不敢肯定地说苔丝会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不顾母亲和那么多弟弟妹妹们的生存,如果那样苔丝也就不是安琪儿爱的那个善良纯洁的苔丝了。(二)简单纯朴的个性对纯真爱情的坚守我们再来整理一下苔丝短暂的一生中追求爱情的轨迹。从阿历克第一次见到苔丝起,他就开始垂涎苔丝的美貌。尽管苔丝非常困窘,尽管她的父母希望她可以利用她的美貌成为本家的阔太太,但是苔丝从一开始就极其排斥这样的做法,她对阿历克一点儿好感都没有。从阿历克接苔丝到川特里奇的路上开始,阿历克就开始挑逗苔丝,想进办法占苔丝的便宜。他把马车驾的飞快,让苔丝不得
16、不搂着他的腰。在苔丝照看养鸡场的时候,他利用教苔丝吹口哨的机会,让苔丝放松警惕,想慢慢取得她的信任。不管阿历克在苔丝面前表现得多么富有热情和耐心,苔丝对他的情感丝毫没有转化为爱情。她明白阿历克喜欢她,她也完全可以按照父母期望的那样通过博取爱情和婚姻解决她和亲人的生存困境。但是苔丝没有,她完全遵从她心灵的感觉。即使在她被阿历克诱奸后,她也一声不响地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川特里奇。当阿历克追她回去时,她愤怒地说:“我已经说过了,我再也不要你的东西,我不想要,我也不能要!再像这样下去我就会成了你的奴才,我才不干呢!”托马斯哈代 著.孙法理 译.苔丝.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 265页
17、这里有个传统的男性中心贞操观念的问题。按当时的传统,妻子的贞操是丈夫的特权,妇女失去贞操就是不洁。因此,一个女人被某个男人占有之后,唯一的出路就是跟他结婚,无论对他有没有感情。但是苔丝却选择离开阿历克,因为苔丝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对爱情简单纯朴的坚守。在她看来,跟自己并不相爱的人谈情说爱,硬要他娶她,她做不到;跟他鬼混下去,她更做不到,于是便离开。她的逻辑就是这样简单,她的决心就是这样勇敢。 苔丝对纯真爱情的坚守更强烈地表现在她经过苦苦挣扎,最终还是把她人生的污点坦白而又真诚地告诉了安琪儿。苔丝的母亲曾写信劝说她不要把真相告诉安琪儿,可是苔丝还是在新婚的夜晚告诉了他。苔丝后来痛苦地对母亲说:“但
18、是我,啊,妈妈,我忍不住要告诉他!他太善良了那事儿我总觉得不该瞒住他。哪怕哪怕再有第二回我还是要告诉他的!要我欺骗他,我做不到!”作品中有一个哈代精心布置的情节,安琪儿在知道苔丝的那个秘密后受到猛烈的刺激,晚上梦游把苔丝抱了出去,还深情地诉说着对苔丝的爱。苔丝本可以在安琪儿醒后告诉他,唤醒他心中的柔情,造成转机,但苔丝却体贴他,不愿伤害他的自尊心。从中我可以看到,苔丝为了追求不含丝毫杂质的爱情,宁可失去爱情,这就是苔丝的高贵选择。安琪儿最终还是离开了苔丝,后来苔丝再次迫于生存困境,在全家无家可归的时候,被阿历克诱骗说安琪儿再也不会回来,极其绝望地回到了阿历克身边。可是真爱还是跨过了时间的洗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贵 抗争 卡门 人类 命运 自主 把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