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剧《白毛女》人物形象的音乐创作手法音乐学毕业论文.doc
《论歌剧《白毛女》人物形象的音乐创作手法音乐学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歌剧《白毛女》人物形象的音乐创作手法音乐学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论歌剧白毛女人物形象的音乐创作手法系 别:艺 术 系 专 业 名 称: 音 乐 学届 别:2012 届学 号: 学 生 姓 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教 务 处 制二一二年四月目 录【摘 要】1引 言1一、人物形象塑造的主题音乐创作手法2(一)塑造人物形象的主题旋律创作2(二)剧情发展中主题旋律的变化4二、人物形象塑造借鉴了传统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民歌的创作手段5(一)借鉴了传统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5(二)多种风格的民族音乐精彩配合6三、在人物形象塑造中采用了合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7结 束 语8参考文献9致 谢9作者简介9声 明10论歌剧
2、白毛女人物形象的音乐创作手法音乐学 【摘 要】以中国革命为题材的歌剧白毛女,表现了中国农村复杂的斗争生活,反映了民族的风俗、习惯、性格、品德、心理、精神风貌等。同时,它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借鉴了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歌形式,为民族新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中国歌剧的发展历史虽短,但在人物形象刻画的音乐手段方面,进行了许多艰难的探索以及全面的实践,并取得佳绩。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歌剧白毛女进行分析,探讨这部歌剧的人物形象塑造的音乐创作手法。【关键词】歌剧;白毛女;主题音乐;人物形象;音乐创作The opera the White-Haired Gir
3、l character of music means Abstract:The Chinese revolution is the theme for the opera the White-Haired Girl,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inese rural complex and the struggle of life, reflects the ethnic customs, habits, personality, moral, mental, spiritual outlook.At the same time, it inherits the tra
4、ditional folk songs and dances, draw lessons from Chinese classical opera and Western opera, on this foundation, created a new form of folk songs, as the new national opera building opened up a rich vitality of the road.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pera history is short, but the characters depict mus
5、ic means, undertook a lot of hard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and achieved succes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on the opera the White-Haired Girl were analyzed, discussed the operas characters in the musical creation means.Key words: The opera the white-haired girl; theme; music; characters; music cr
6、eation引 言歌剧是以歌唱为主,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而形成的一种戏剧形式。歌剧一般除了具有人物、情节、集中强烈的戏剧冲突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歌剧白毛女是歌唱、独白、对话三者兼而有之的一个剧目。全剧分为五幕十六场,在音乐创作方面,它以人物形象的音乐刻画手段为主题,主要是运用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吸取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方的民歌与戏曲的音乐元素,并加入西洋歌剧音乐的表现手法,将其创作成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的中国歌剧,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这一做法,将来会发展演变到怎么样的地步,现在还不能断言,但至少在今天,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称赞白毛女是中国第一部中国式的歌剧。歌剧白毛
7、女主要是以演员的歌唱来表演剧情、塑造人物。语言表达,既有节奏韵律,又富有音乐性,深刻地表达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性格特点。中国歌剧的发展历史虽短,但在人物形象刻画的音乐手法方面,进行了许多艰难的探索以及全面的实践,并取得佳绩。一、人物形象塑造的主题音乐创作手法(一)塑造人物形象的主题旋律创作每部剧作中都有一些特定的人物角色,为剧中的人物分别创作一个性格鲜明并贯穿全剧的主导旋律,也就是本文的主题音调对歌剧中人物的性格的塑造、内心的刻画、矛盾冲突的展开,来呈示、发展、衍变的,这就是歌剧艺术的主题音乐手法。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有:贫苦农民代表喜儿、杨白劳,以及地主阶级代表黄世仁。为这三人的形象确定各
8、自的主题音调,成为歌剧白毛女的重要音乐创作任务之一。同时,在旋律发展上主题音调还为推动全剧音乐剧情、表现戏剧矛盾、全面塑造角色音乐形象,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基础及广阔的运作空间。“民族歌剧需要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需要有动听的音乐旋律、需要有经典的音乐唱段主题歌贯穿全剧的手法是民族歌剧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之一。”王祖皆让红色经典绽放时代光芒,2008中国歌剧论坛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0页 “主题歌贯穿全剧”这一典型的音乐创作观点,是王祖皆从长期创作实践经验中所总结出来的,实际就是体现着中国民族歌剧音乐创作的趋向。歌剧白毛女自1945年4月在延安,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首演,取得极大
9、的成功后,不断被改编成电影、舞剧、京剧等不同的表演形式。在给歌剧白毛女定体裁的时候就是经过反复的讨论定下来的: “开始时由西战团调到文学系工作的诗人邵子南执笔,他把第一稿(未全部完成)写成了诗剧形式。导演王彬(王滨)、张水华、王大化和负责作曲的马克、张鲁、瞿维等人,把先前两场配上秦腔、郿鄠的曲调,进行了试排。剧中人物都像旧戏曲中的人物。身穿现代农村妇女服装的喜儿像青衣,一出场就先啊咦一声,还有水袖动作人物形象太戏曲了,不像现代人女主人公的塑造不足以表现具有反抗精神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这样搞不是在创造民族新歌剧,而是向旧的东西投降,被旧的民间戏曲形式束缚住了手脚。周扬则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并强调
10、洋教条不能要,老教条也不能要,不要再搞成旧戏曲的形式,而应搞出一部民族新歌剧来。”王元培: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291-292页。白毛女的体裁确定了,要把它创作成一部民族的新歌剧。对于歌剧来讲最能体现歌剧艺术特色的关键就是在于主题音乐了。一部优秀的歌剧的主题音乐的产生,它的创作必定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虽然不排除灵感突发奇想的情况,但大多数的主题音乐其创作都是在多次研究、选择及修改,严格讨论提炼下产生的。对歌剧白毛女的主题音乐创作时有过这样的叙述:“五个曲作者全力投入音乐创作,可一个多月过去了,连一首曲子也没有被采用。歌剧知识的贫乏严重地制约了他们的创造
11、力,使他们意识到单凭热情和信念是不理性的。但有一点他们十分明白:歌剧白毛女必须在他们手中诞生为使大家少走弯路他(张庚)要求五位作曲家先写开场曲北风吹,并提出几条具体要求:北风吹要一开口就把观众紧紧抓住,像铁石一样吸引住观众的心。所以首先要有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曲调,同时节拍要明快简洁,易于群众传唱,最主要是要有扣人心弦的内心情感,还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以及她出场时的特定情境” 刘静:歌剧白毛女的艰难问世和流传,纵横,2000年5月,第16页。北风吹旋律简单优美,是根据河北民歌小白菜改编的,它当时就是表现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内心的歌声,而且歌剧确定主题歌之后,这些主题歌的旋律基本就作为主题
12、音乐,贯穿在整个剧情里面。在剧情需要抒情背景时候的段落,或者在矛盾冲突的段落,或者在剧情转换的段落,也或者剧情需要声音出现的时候,基本都是以这个音调的基调作为主题进行展开的。整个歌剧的剧情展开都围绕着第一主角喜儿悲惨的命运,剧情的发展也伴随着喜儿性格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刻画她性格的主题音乐非常重要。喜儿的主题主要是在民歌小白菜的基础上写成的,因此北风吹既是这部歌剧的主题音调也是喜儿的音乐形象主题。在第一幕开始的时候,喜儿在剪纸,这时主题音乐响起:34 6 5 5 2 3 2 3 -5 4 3 2 26 1 -3 3 5 2 1 1 5 6 -6 2 02-7 6 5-北 风 那 个 吹, 雪 花
13、那 个 飘 雪 花 那 个 飘 飘 年 来 到 作曲家在小白菜音乐主题的基调上,改用三拍子上下起伏的旋律,前三句的尾音由下行改成上行,使旋律变得优美流畅,质朴明快,再往后“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我等我爹爹,回家过年”真切地表现了喜儿盼望爹爹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为此,其首句作为喜儿的音乐形象一直贯穿全剧之中,准确地勾画出喜儿的基本性格,和一个天真、活泼、纯洁、温柔的农村姑娘形象。 杨白劳,作为歌剧里的农民形象代表人物,他的戏全部集中在第一幕。他是一个深受地主压榨、欺压的贫苦农民,作曲家为突出刻画农民的那种深沉、憨厚质朴的性格特征,采用了河北民歌捡麦根为主题,将节奏放宽,减少旋律的跳动,使得他的
14、音乐与性格相匹配,从而使他的音乐主题具有了初步形象创作的意义。主题音调对反派人物的音乐形象创作虽然具有同样的作用和意义,但这一问题在中国歌剧音乐创作中常常显得不足。马可曾在评价中国新歌剧音乐创作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在我们的作品中,也有对反派人物的另外一种表现方法作者的主观动机是想丑化他们,防止他们(反派人物)的流传,故意使他们的音乐特殊,乃至难听些中国戏剧家协会编新歌剧问题讨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第364页。但是,在歌剧白毛女中的反派人物黄世仁所表现出来的是他本身所在的社会很正常的一面,农民百姓过的的贫穷困苦的日子,我们可以用黑白这两种色调来形容,而黄世仁是地主阶级过的的生活属于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毛女 论歌剧白毛女人物形象的音乐创作手法 音乐学毕业论文 歌剧 人物形象 音乐创作 手法 音乐 毕业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