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doc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一,在艺术风格上的继承从某些角度上看,莎士比亚戏剧和古希腊戏剧在艺术风格上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的。例如理论界比较传统的说法是古希腊戏剧的冲突模式是强调人与神的冲突,莎士比亚戏剧的冲突模式是人与人的冲突;所以古希腊的悲剧都是命运的悲剧,而莎士比亚的悲剧可以归纳为性格的悲剧。但是追根究底这一说法的根本依据很大一部分是古希腊戏剧和莎士比亚戏剧在题材来源上存在差异的关系。古希腊悲剧,除了波斯人等个别例外,其余的几乎全部都是取材于荷马诗系的神话和英雄武士的传说。而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创作,除了仲夏夜之梦、爱的徒劳,其他全部都取材于国内外编年史、传记作品、当时和过去的
2、散文、小说、戏剧、诗歌、民间传说等。由于古希腊戏剧多取材于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自然其中的主人公同时包含着处于强势地位的神与略居劣势的人(通常是王公贵族和英雄们),那么表现神与人的冲突便很顺理成章了;而莎士比亚的创作尽管不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却多是取材于客观的现实历史传记故事,这些故事里几乎没有什么神,那么冲突多也只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这个貌似的不同之处即题材来源的不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又恰恰是一个相同之处都不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却都反映了当下鲜明的时代精神。这一点和古希腊戏剧及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环境不无关系。古希腊雅典建立了奴隶主民主的城邦国家,经济繁荣,军事强盛,政治生活活跃,政府
3、积极鼓励戏剧演出,把剧场作为对市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每年春季都要举行盛大的戏剧比赛,给剧作家评奖。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剧作家们需要大量的剧作来应付频繁演出的需要,于是不得不面向过去,从神话传说中攫取题材进行加工改造,借以解决急需。同时古希腊戏剧的名剧作家都是在盛大的戏剧比赛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的,作家们以自己的作品能在具有广大群众基础的祭祀演出中获奖为一种无尚的光荣。在荣誉感的驱动下,古希腊剧作家们创作出了大量的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剧作。这些剧作从表面上看取材于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是神与人的冲突,是命运的悲剧,但是在主人公向命运抗争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民主精神与英雄主义思想却正好回应了
4、公元前5世纪的时代要求和奴隶主民主制的需要。例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虽取材于神话却曲折地反映古典时期民主派和专制派的斗争;而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以及这种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先进思想意识的反映。古希腊戏剧实际上是在瑰丽多姿的神话传说的掩映下融汇着时代精神的(政治、心理、宗教等内容)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莎士比亚生活和创作的时代,英国戏剧艺术在学习民间艺术和古希腊罗马戏剧的基础上,其发展达到高峰期。戏剧演出,不止在城市兴旺发达,还遍及乡村小镇;全国各种剧团也有如雨后春笋,这就形成了一种激烈的竞争态势:谁能不
5、断更新演出剧目,提高演出质量,应和现实的要求,贴近人们的兴趣,谁就可以赢得观众。而赢得观众,就意味着剧团有了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莎士比亚是一位身兼股东、演员、导演的剧作家,是剧团不断连续演出所需剧本的主要供给者,这就势必要求身兼数职的莎士比亚以最快的速度创造出新的作品来。所以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题材来源多是现成的历史传记小说故事,然而其作品又必须确保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现实生活才能吸引到观众的支持和追捧。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虽然分为三个时期,分别号以“历史剧,喜剧时期”,“悲剧时期”和“传奇剧时期”,然而其实这些时期的分化正说明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和时代的脉搏是血肉相联,息息相通的。
6、1 早期(1590-1600)历史剧、喜剧时期这是莎士比亚思想和艺术的形成时期。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1597)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O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
7、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虽然最后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而死,却换来了两家宿敌的和好,象征了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2 中期(1601-1607)悲剧时期这是莎士比亚思想与艺术成熟与深化的时期。这时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重结,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在这种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
8、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代表作哈姆雷特(16O1)展现了一场进步势力与专治黑暗势力寡不敌众的惊心动魄斗争。奥塞罗(1604)描写了一幕冲破封建束缚又陷入资本主义利己主义阴谋的青年男女的感人爱情悲剧,通过依阿古的形象,莎士比亚对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中的极端利己主义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与此同时,他在奥瑟罗和苔丝狄蒙娜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理想。李尔王(1606)描写刚愎自用的封建君王在真诚和伪善的事实教育下变为一个现实而具同情心的“人”的过程,李尔王从一个刚愎,昏庸的封建君主降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普通人,他开始同情“可怜的衣不蔽体的穷人”。李
9、尔王的转变显示了人文主义原则的胜利,寄托了作者对在位君主的希望。麦克白(1606)则揭权势野心对人的毁灭性腐蚀毒害作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探索人性的善转变为恶的过程是一部个人野心膨胀而致祸国殃民的历史悲剧。这时期所写的喜剧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等也同样具有悲剧色彩。3后期(1608-1612)传奇剧时期这时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写失散后的团聚或遭诬陷后的昭雪、和解。暴风雨(1611)写米兰公爵用魔法把谋权篡位的弟弟安东尼奥等所乘的船摄到荒岛,并
10、宽恕了他,其弟也交还了王位。一场类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风暴,在宽恕感化中变得风平浪静。这一时期莎氏创作过程近尾声。前一期所充分展开的矛盾,在这个闭幕阶段,只是用巧遇和幻想加以解决,使收场圆满。尽管这个时期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减弱了对现实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力度,然而这种转变本身就是和现实社会的时局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古希腊的剧作家和莎士比亚的创作环境创作动力不尽相同,在他们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意识形态更是因为不同历史时代所面临的不同问题而截然不同,但是就作品和现实的关系而言,他们的创作都较好地做到了古为今用,旧为新用,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这种艺术风格却是一脉相承的。二,在艺术成就上的超越莎士比
11、亚的戏剧创作在艺术成就上对古希腊戏剧的超越这一点其实学术界早有定论,基本上是从1)通过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福斯塔夫式)提供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典型环境展现现实社会;2)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从古希腊戏剧的单线式情节发展到双线多线式情节发展;3)从古希腊戏剧的类型化人物发展到完全个性化的人物形象4)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的。尽管各个版本略有不同,但这几点大体涵盖,只不过有的分得更细一点,一点作两点说,有的分得粗糙一点,两点作一点看,但是在这些不同的概括方式中却也体现了各家不同的视角。笔者的分法基本上并没有超出上述这样一个范围,只是根据自己的思路略有侧重。首先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的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莎士比亚 戏剧 创作 古希腊 继承 超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8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