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欣赏84p.ppt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欣赏84p.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欣赏84p.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欣赏,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一、主题思想和审美意识上,强调封建礼制 欲求天下大定,首先当行君臣之礼,非礼不定也,礼者则和,和者则定。,太和殿“太和”:宇宙间的一切关系都协调。,保和殿“保和”的意思是,保持天地万物间的和谐关系。,中和殿“中和”二字是说,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能使用各方关系得到和顺,其意在于宣扬“中庸之道”。,故宫鸟瞰,二、普遍采用木构建筑,注重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我国古代建筑普遍采用木构建筑,中国建筑也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西方建筑是以石为本位的建筑,与之相比较,中国的土木建筑具有温和、平缓、轻捷、实用的艺术特征,表现的是一
2、种入世的生活气息。而西方采用的主要材料都是冷而硬、厚而且沉、庞大的石块,追求的是一种高大、强壮、神秘、威严和震慑的效果,体现的是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精神。,(三)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我国古建筑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再以“间”组成房屋,由房屋组成庭院,再由庭院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群。,三、中国古建筑的欣赏方法,(一)屋顶1、式样:(1)重檐单檐(2)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3)重檐庑殿式重檐歇山式单檐庑殿式单檐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一)屋顶形制 1、庑殿式。俗称四面坡式。屋顶由位于顶端的正脊和四个角的斜脊构成。有正面前后两个大坡面和侧面左右两个小坡面。庑殿式建筑,在中
3、国封建等级制度中,是最高级别的建筑,只有皇帝才能拥有和居住。,庑殿式-太和殿,2、歇山式。在正脊左右两端各建一道与之相垂直的墙面,其下部再接一个略有弧度的斜坡小屋顶。从侧面看,向下的两条脊好像是在半路上歇了一下,然后就改变了方向,折向另一个方向延伸出去了,所以侧面的上半部形成了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样子。,歇山式建筑,在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中,级别低于庑殿式建筑,常作为皇宫里的非主体建筑及王府、达官贵人(五品以上官员)的府邸、官署、寺庙等建筑的形制。,保和殿-屋顶为重檐歇山顶,3、悬山式。俗称两面坡式。屋顶只有正面前后两个斜坡屋面,且屋面两侧悬伸在山墙之外(俗称挑山、出山)。从侧面看,屋面的檩头在山
4、墙处没有停下来,而是又外挑了一段,悬山之名由此而来。悬山式建筑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中,属级别较低的一种建筑,多为宫廷、官署、寺庙中的杂用性建筑,也是民居的一种形制。,檩,山墙,4、硬山式。也俗称两面坡式,屋顶亦为正面前后两个坡面,但与悬山式建筑的不同之处,是屋面两端不悬伸于山墙之外,而是与山墙齐头。硬山式建筑在中国封建社会属级别最低一等,是民居常用的一种形制。,3、,5、攒尖: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宋代称为“撮尖”,清代称“攒尖”。依其平面有圆形攒尖、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八角攒尖。也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多见于亭阁式建筑。,中和殿四角攒尖顶,正中为鎏
5、金宝顶,六角攒尖,天坛的祈年殿是我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2、吻兽的多少 吻兽:是通常置于古代大型建筑的屋脊上的“避邪物”,传说可以驱逐来犯的厉鬼,守护家宅的平安,并可冀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在宫殿建筑中,往往在四翼角的戗脊上塑有蹲兽,一般说吻兽越多级别越高,且它多以奇数出现。在我国宫殿建筑中,吻兽最多的为11个。戗脊:在有不同方向的承梁板的屋顶中,其两个斜屋面交接处所形成的外角,又称岔脊。在最高等级的建筑中,仙人走兽的排列次序是:最前为仙人,然后是龙、凤、狮子、麒麟、天马、海马、鱼、獬、犼、猴。等级较低时,走兽的数目也相应减少。,吻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
6、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太和殿才能十一样齐全。,故宫的吻兽,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螭吻:也叫鸱吻、鸱尾等。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天安门建筑上的吻兽,3、琉璃瓦件的颜色在故宫中,黄色的用于帝王宫殿;蓝色的用于天坛,代表天;绿色的用于皇子居住地;紫、黑、翠等各色用于园林建筑。,乾清宫,(二)台基又称基座,或须弥座。是高
7、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一般比较重要的大殿都有台基。其级别大小是:台基级数多的 级数少的;白玉台基的 其他台基的;有围栏的 无围栏的,孔庙大成殿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意,(三)面阔间数 面阔间数即指由四根柱子组成的空间。十根柱子面阔九间,六根柱子面阔五间。间数越多级别越高。,太和殿面阔11间,保和殿面阔9间,中和殿面阔5间,(四)纹饰 龙纹高于动物纹;动物纹高于其他纹,花鸟纹,动物纹,(五)柱色 金黄色高于红色;红色高于其他色。,第二节 古代主要建筑观赏一、宫殿建筑“皇”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大也”;风俗通义:“皇者
8、天”风俗通义里还有:“皇者,中也,光也”这就是说,皇是居中心、统万物、神圣而高尚的称号,是符合天意而居人之上者的称号。,“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唐,杜牧,阿房宫赋“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史记项羽本纪,为突现帝王的权威,中国古代的建筑师采用了以下几种建筑艺术手法:1、在群体布局上强调中轴对称的方式,以衬托宫殿的重要;“就全局之平面布置论,清宫及北京城之布置最可注意者,为正中之南北中轴线,自永定门正阳门,穿皇城,紫禁城,而北至鼓楼,在长逾七公里半之中轴线上,为一贯连续之大平面布局自大清门(明之大明门,今之中华门)以北以至地安门,其布局尤为谨严,为
9、天下无双之壮观。”梁思诚中国建筑史,2、在建筑的量(体量和数量)上显出差别,越尊贵的建筑体量越大,组成这一建筑群的单体建筑的数量也越多。3、在宫殿建筑中集最高等级于一体 4、把中轴对称布局再扩大至全部都城,进一步衬托宫殿的重要。明清时代的北京城,为了体现皇权至尊的中心思想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宫殿建筑从建筑规模、屋顶形式、面阔间数、台基类型,直至室内外的装饰,无不表现其最高的等级。“九”在古代是一个神秘的数字,根据周易的说法:“阳卦奇,阴卦偶”,在13579几个奇数中,9为奇数之极,又叫“天数”,8叫“地数”。帝王自命为真龙天子,自然9就成了帝王之尊的数字,在宫殿建筑中,很多地方都含有9这个数字或
10、9的倍数。,黄色,在我国古代被视为最尊之色,只有皇帝才能享用,因为在五行学说中,黄色代表中央方位,有“中央属土,土为黄色”之间。因此,从宋代开始,皇宫的殿顶多用黄色琉璃瓦,雕的龙也多为金色。,明清时期的北京都城图,二、坛庙 坛是祭祀天、地、日、月、社稷、山川、神仙的场所,多为筑在平地上的高台上。庙是祭祀先祖先贤的场所,如太庙、孔庙、关帝庙等。也常称为祠,如司马迁祠、武侯祠、各地的先贤祠和家庭祠堂。,(一)坛“封禅”:“封”是指“祭天”,“禅”是指“祭地”。郊祀 明成祖在北京南郊建天地坛,合祭天地,后又将天地分祭,在北郊另建地坛祭地,把南郊原建的改名为天坛,专门祭天。,天坛的艺术主题为赞颂至高无
11、上的“天”,全部艺术手法都是为了渲染天的肃穆崇高,是一种象征性的建筑。天坛占地272万m2,东西1700m,南北1600m,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圈围墙,南面的墙为方角,北面的墙为圆角,象征天圆地方。天坛利用环境艺术手法以突出“天”的主题,如建筑密度很小,覆盖大片青松翠柏,青翠满眼,造成强烈的肃穆崇高的氛围。祈年殿、圜丘等主要建筑都是圆形,也是为附合“天圆”的宇宙观。祈年殿覆青色琉璃瓦,象征青天。,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天坛的评价: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
12、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天坛布局】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m,直径32.72m,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圜丘坛 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坛面原来使用蓝琉璃砖,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后,改用坚硬耐久的艾叶青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欣赏84p 第六 中国古代 建筑 欣赏 8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8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