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读者无常心 以文心为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读者无常心 以文心为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读者无常心以文心为心 读者无常心以文心为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读者无常心以文心为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读者无常心以文心为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本文主要对古典文学欣赏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从中得出结论。古典文学欣赏是审美性的文学接受活动,这一活动需要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与情感。古典文学欣赏要经历动机的发生、审美心境的获得、审美心理建构、高峰体验等阶段
2、。古典文学欣赏的心理特点有一定的语言难度和时代特点,并且具有个性差异性、民族与时代的差异性、阶层与阶级的差异性,同时也有一致性。摘要古典文学 心理过程 心理特征古典文学欣赏的心理特点,它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在欣赏主体上首先表现为一个心理过程。因而从审美心理的角度对古典文学欣赏的研究就能够切入到文学欣赏活动的内部,更加深入地把握文学欣赏活动的规律。一、古典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与特征1.古典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一次具体的古典文学欣赏心理活动,一般经过欣赏动机的发生、日常心态向审美心态的转换、审美心理建构、高峰体验这样几个阶段。据调查,在文学欣赏的动机中,认识社会与人生的动机站55.5%,消遣娱乐的动机站
3、31.3%,寻找生活勇气的动机站28%,寻找刺激的动机站5.9%,逃避现实的动机站5.1%,还有16.4%的人无固定的欣赏动机。过分强烈的功利性阅读动机不利于读者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古典文学欣赏心理特点一般都是由非审美的境界逐渐向审美的境界过渡的过程。在读者对古典文学作品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读者的情感也会加入到文学欣赏中来。比如,当我们阅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时,开始也许会因为玛丝洛娃这个人物的身份与某些言行而对她产生本能的反感,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我们的反感会转化为同情,到最后甚至会感到她可敬。类似这样情感的大幅度变化在古典文学欣赏中是经常发生的,他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密切相关。我们把
4、古典文学欣赏高潮阶段出现的深刻而又强烈的审美体验称为高潮体验,高潮体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使用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主体被知觉对象全盘吸引,全部身心都融化在对象中时的感觉。比如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被身世不幸、性格孤傲的少女林黛玉这个人物所吸引,与她的思想感情发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把小说中的林黛玉当成自己的化身。古典文学欣赏,从语言上来看是有一定难度的。古人行文很讲究“辞约”、“义丰”,亦即用少量的文词,表达丰富的意旨。古文学家欧阳修写新五代史,“事增于前,文省于旧”,以善于精简著名。古典文学语言创作风格的形成,是由作家本身的素质(立场观点、传统教养、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作品的题材以及作者特有的艺
5、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能力形成的。比如杜甫的春望一诗,语言就颇为含蓄,诗作所流露的国家残破、河山尚存、江山易主、人民罹难的家国之痛皆是我们从言外思而得之的,正如司马光评曰“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不惟杜作,中国古代经典之作均有“辞约”而“义丰”之特点,就是把最饱满的生活感受,最深刻的思想,最明朗的形象,不形诸笔墨,展开在语言文字之外,而又得之于语言文字触发的意境审美之内。另外,中国古代文学最初是以政治的附庸面世的,到纯文学萌芽,再到“文以载道”的杂文学,及至宗宋宗唐的明清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肩负了太多的道义、责任,承载了太多的理想、信念,与近代以来的商业媚俗文学有着质的不同。故欣赏古典文学务必“
6、以文心为心”。2.古典文学欣赏的心理特征古典文学欣赏心理特征与文学创作活动一样,都是在多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就其心理特征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联想和想象活动在古典文学欣赏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古典文学欣赏活动不同于单纯的认知活动,而是读者主动参与的审美再创造。当我们读到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在我们脑海中出现的“思”,如果是自己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就会带有一种温馨与甜美;如果是对故乡前景的深深的忧虑,这种诗则会表现为一种惆怅。这种个性化的感受与我们在欣赏李白的诗作时的独特联想有关。而整首诗的意境则需要我们借助于再造性的想象去把它构建起来。
7、(2)情感活动是古典文学欣赏活动的动力。古典文学作品是充满作家情感的审美对象,文学欣赏活动中,读者对作家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的呼应是把握文学作品的关键性环节。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形象的感知是有选择的,想象与联想活动也是向着某个特定的方向展开的。(3)情与理在古典文学欣赏活动中是互相渗透的。古典文学欣赏活动中不仅包含了情感因素,而且也有理解因素存在。文学欣赏活动中,读者与文学作品所传达的内容之间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审美距离,这种审美距离主要表现为一种情感距离,过于强烈的感情也不利于文学欣赏。二、古典文学欣赏的差异性与一致性对古典文学欣赏心理特点的研究,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来欣赏一部作品,它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8、性与一致性。1.古典文学欣赏的差异性古典文学欣赏活动在不同的读者中,是存在差异性的。古典文学欣赏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时代的差异性,民族的差异性,阶级与阶层的差异性以及个体的差异性。(1)时代差异性。古典文学欣赏的时代差异性根源于审美心理时代差异性。比如,现在人也读红楼梦,但现代人读红楼梦的感受肯定与清代人的感受有明显的差异。(2)民族差异性。由于古典文学是借助于语言来塑造形象的,而语言中又积淀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内容,因而古典文学是最具有民族性的一种艺术形式,文学欣赏中的民族差异性因此也就表现得十分明显。(3)阶级与阶层差异性。1662年法国著名剧作家莫里哀的太太学堂一剧在巴黎上演,会场里两种对立的
9、表现就是差异。上等观众皱眉头,下等观众交口称赞。中国古代,小说自面世之日起就为士大夫所不齿,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这就是阶级与阶层的差异。(4)个体差异性。文学欣赏的个体差异性根源于欣赏者的个体差异及思想、情感、社会地位、文化教养、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正是这种在不同的读者身上以及在同一读者身上表现出的差异性,赋予了文学欣赏活动以无穷的魅力。2.古典文学欣赏的一致性古典文学欣赏不但存在着差异性,而且也存在着一致性。文学欣赏的一致性的最高层次是跨越了民族、时代、阶级与阶层的一致性,即文学欣赏中存在的人类共同性。形成文学欣赏一致性的原因相当复杂。一方面,它跟作为欣赏客体而存在的文学作品自身的价值有关
10、。另一方面,文学欣赏的一致性又与作为欣赏主体的人们的实践的共通性与审美心理的共通性有观。三、小结古典文学欣赏的心理特点是审美性的文学接受活动,这一活动需要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与情感。古典文学欣赏的心理特点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可以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古典文学欣赏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参考文献:1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2胡山林.文艺欣赏心理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3龙协涛.鉴赏文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作者单位:山东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11、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
12、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13、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7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