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论文威廉斯对英国文化研究发展史的理论贡献.doc
《西方文化论文威廉斯对英国文化研究发展史的理论贡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化论文威廉斯对英国文化研究发展史的理论贡献.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威廉斯对英国文化研究发展史的理论贡献 【内容提要】在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史上,威廉斯以1个被他实质性地拓宽了的“文化”定义而居开山之功。这个定义的关键词有两个:1是“全部”,2是“特殊”。通过前者,他将日常生活和社会体制纳入“文化”范畴,并强调了各种经验形式的相互关联;通过后者,他将“文化”作为“指意系统”,也就是将人类的所有表意实践视为“文化”,大众文化因以位列其间,英国文化研究的意识形态批判维度也由此滥觞。 【摘 要 题】理论
2、视野 【关 键 词】威廉斯/英国文化/生活方式/指意系统/文化唯物主义 【正 文】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529(2006)04—0072—04 在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史上,雷蒙德·威廉斯以1个被他实质性地拓宽了的“文化”定义而居开山之功。 这个定义起先是他在文化与社会(1958)所提出的“文化”即“全部的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的、知识的和精神的”(Williams, 1959:xvi);随后则是他在漫长的革命(1961)中的进1步发挥: 文化是对1
3、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绘,这种生活方式表达某些意义和价值,但不只是经由艺术和学问,而且也通过体制和日常行为。依据这样1个定义,文化分析就是对暗涵和显现于1种特殊生活方式即1种特殊文化之意义和价值的澄清。(Williams, 1961:41)研读两处定义,将会发现“文化”概念是如何地被他拓宽的,进1步,这1拓宽对英国文化研究将意味着什么。 第1处定义最显然1点是将物质生活方式纳入“文化”范畴,“文化”从此就不再只是“知识的和精神的”,不再只是阿诺德所推崇的“所思所言之精华”,而成为
4、1个更具包容性的概念,以至于生活的物质性存在亦可位列其间了。此处稍嫌晦涩但可能更为重要的是,或者说,拓宽定义以包括物质文化的必要性在于,威廉斯强调的是文化作为1种存在的整体性,虽然可分作“物质的、知识的和精神的”,但它们都统1于1个整体的生活方式。而为了正确和深入地理解1种文化,威廉斯要求,必须分析相互联结着的各种要素,甚至还必须将所有这些要素置于其所由出的各种语境之中。这就是威廉斯在紧接着第2处定义所指出的“历史批评”:这样的文化分析将包括……历史批评……在此批评中,知识的和想象性的作品是
5、在与特定传统和社会之联系中被分析的;而且也将包括对于那些在遵从其他定义的人看来则根本不属于“文化”的生活方式要素的分析:生产组织、家庭结构、表现或支配社会关系的体制结构、社会成员借以交往的典型形式。(Williams, 1961: 41—2)换言之这也就是威廉斯所力倡的“文化唯物主义”的基本涵义,是他之所以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规定性立场。但在另1方面,我们知道,“历史批评”即1种语境批评,即1种理解文本的方法论,那么当将此历史、语境这些“文化”所由出而按照唯心主义观点根本不算作&ld
6、quo;文化”的东西都归于“文化”之麾下时,“文化”便取得了物质性的存在,方法论变成了社会本体论。这从而也就是说,“文化唯物主义”更意味着以“文化”的观点对待社会物质现实。在威廉斯的关键词中,“文化”即“社会”,反之亦然,“社会”即“文化”,而“社会”在他也就是“生活”。这是他扩大“文化”概念为“全部的生活方式
7、”之必然的和逻辑的结论。 但是,需要注意,威廉斯并不把“文化”作为纯粹的即“唯物主义”的生活,它还必须是那保证此生活得以进行下去的1个所谓“方式”(way)。例如在区分“工人阶级文化”与“资产阶级文化”时,他提醒,理解“全部的生活方式”,不能只是局限于“住房、衣着、休闲时尚”等“物证”层面。由这等表面现象观之,工人阶级正在与资产阶级趋向1律,而应当着眼于他们之间“关于社会关系之实质
8、的相互对立的观念”,1个是社会主义,1个是个人主义。(Williams, 1959: 324ff)且不论这种区别是否正确,现在对我们极有助益的是,他在暗示,所谓“方式”就是“观念”,就是我们接下要说的“意义”。生活本身不是“文化”,而唯有生活的“方式”即其“观念”、其“意义”才能使生活升腾为“文化”,但它又必须落实为生活的形式,否则就回到了“文化唯心主义”。 再说第2处
9、定义。我们看,威廉斯先是将“文化”作为“1种特殊生活方式”,而后将此生活方式所以“特殊”之原因解释为它能够表达“某些意义和价值”,这于是也就意味着将“文化”定义为1种指意实践。生活的“方式”本身即是“意义”,前文有论,那么在此处“特殊”如果不是冗词,则定是对“文化”作为“意义”这1题中之意的再确认和迫切化。对威廉斯来说,这也极可能就是他的1个思想无意识,于无
10、意识重复中表露出1个根深蒂固的观点。 当代著名英国文化研究学者约翰·斯道雷在描述这1定义的特点及其对英国文化发展史的贡献时指出:威廉斯的定义将文化与意义联系起来。……通常以为这里着重的是“1种特殊生活方式”。而依我所见,这1视文化为意义网络(也就是说,文化即指意系统)的观念对文化研究做出了1个更加重要的贡献。再者,文化作为1种指意系统是不能约简为“1种特殊生活方式”的;相反,它是改造和维系1种特殊生活方式的基础。(Storey: 33—4)这固然不错,将“文化”作为&l
11、dquo;指意系统”的思想确乎开启了“文化研究”的意识形态批判方向。但有所不察的是,他将这1点与“拓宽文化定义”并列为威廉斯对文化研究的两大贡献。对此我们必须纠正,它们并非同1级别上的事业:视“文化”为“指意实践”首先是作为威廉斯为拓宽“文化”定义而诉诸的1个理论策略。斯道雷当然知道:视文化为1指意系统对拓宽所谓文化之运用范围具有不可避免的效果。由此文化作为指意系统就是加强了对利维斯主义“文化”涵括方式(cultural inclusive
12、ness)的挑战。当威廉斯说“文化是普通的”之时,他是在引人注意这样1个事实,即创造意义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活动,而是我们所有人都介入其中的事情。(Storey:34) 就此我们还可以继续说,既然所有人不分男女、贵贱、贫富、阶级等等都在创造意义,那么这所有的意义创造活动便都应以“文化”称之。原因是,按其定义言之,文化即指意实践。以此定义“文化”,将是把为阿诺德或利维斯排斥在“文化”门外的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及其文化呈现尽行请入从前被少数人所专有的“文化”殿堂。这就是对原有&ldquo
13、;文化”概念的充实、丰富、扩展或更新。利维斯主义者或可将指意实践定出优劣高下:诚然如高尔基所言,按其本性说来,人人都是艺术家,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创造出为他人所欣赏的、具有同等艺术水准的作品;扩大而言,同样是在指意中创造文化,但并非所有的指意实践都能“止于至善”即臻乎所谓“文化的”佳境。威廉斯显然不会在纯粹艺术的论域中与利维斯主义争辩,尽管他本人就是艺术家、戏剧教授,他更多考虑的是文化的社会学和政治学的问题,就此而言,将少数人的“文化”凌驾于多数人的“文明”之上的做法违逆了民主、平等这些在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文化 论文 威廉斯 英国 文化 研究 发展史 理论 贡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