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的死亡哲学.doc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明威的死亡哲学.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摘要:海明威的一生与死亡密切相关。出生入死的经历不仅给他带来创伤,也给他以启示。由于对死亡有着本真的体验和深层的感悟,海明威的小说总是围绕着“死亡”这个主题。他把死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反映,使作品的内涵具有哲理的深度。本文从海明威其充满传奇色彩的生平入手,以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依据,来论证他的死亡哲学,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海明威及其作品。关键词:海明威, 死亡,精神活动,The Death Philosophy of HemingwayAbstract:The whole life of Hemingway is related to death. The e
2、xperience of adventure not only brings so much damage to Hemingways life, but also brings him so much precious inspiration. Because his experience of automatic returning to life essence when he was in trouble and his deep gnosis, he regarded death as research object, and deduce his death philosophy
3、by the form of novel. From the analyses and discussions,we can see Hemingways tragic works dont mean death only,but also means that people can see hope,light and newborn through death. The paper try to specialize in Hemingways works in a new aspect.Key Words: Hemingway, Death, Death Philosophy海明威的死亡
4、哲学引言:死亡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部分,是要对人类死亡现象和死亡事实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说,它是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说。 颜翔林死亡美学,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海明威的小说不仅反映了他的死亡观,而且体现了他的死亡哲学,因为海明威在小说中所涉及的已不是零星的死亡现象。死亡主题成为他作品的核心,是他要阐述的中心问题。海明威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作品向世人展示他所思考的死亡问题,并且他已不单单是对这一问题有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而已,而是要作总体上、全方位、形而上的理性思考。他的主要人物必然以失败而且大部分以死亡告终,但这些人物,在失败或死亡之中,往往
5、设法保存了一些什么东西,他们知道他们所采取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即使实际上失败了,他们确是维持着他们本身的一种理想。该怎样的一种做人原则?有了怎样的原则,混乱的人生至少有一部分才会有意义?这个“原则”也是指他的死亡哲学的原则。凭借他的“原则”海明威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对死亡的认识,表现了死亡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死亡的终极性与非终极性、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死亡的必然性与人生的自由、生死的排拒与融会等有关死亡的形而上学问题。这些做法使得他对死亡问题的看法具有了哲学深度。一、死亡哲学的概论死亡是一个牵涉到认了文化许多领域的大问题。老子讲“出生入死”;庄子“以生为丧,以死为反”,强调“死生皆有所一体”,
6、并认为死是自然向人宣布的无可逃遁的“天刑”;荀子讲“死,人之终也”;韩非讲“生尽之谓死”;王充讲“死者,生之效”;张载讲“死者,气之游散也”;程颢讲“死之事即生是也,更无别理”;王守仁讲“死生即事变,只在人情里”;杨简讲“生死无二谓之一”;熊伯龙讲“人老而血气自衰,自然之道也”;冯友兰讲“死虽是人生的否定,而有死却又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又讲“死而后已,死了即已”。鉴于此,哲学史上又进而出现了关于死亡的“有学问的无知”:苏格拉底宣布,关于死亡本性,“我不自命知之”;萨特也宣布,死亡是一种“双面的雅努斯(Janus)”。然而,尽管古今中外哲学家对死亡这个谜,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他们对于死亡的哲
7、学意义,对于死亡问题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却很少有分歧。我国先秦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老子曾经宣布:“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德经四十二章),把培养正确的死亡意识视为哲学教育的主旨;西方古代哲学家柏拉图曾经给哲学下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定义:“哲学是死亡的练习”(“the practice or rehearsal of death”);现代大哲学家叔本华又进而把死亡看作是“哲学灵感的守护神”,断言“如果没有死亡的问题,人们便几乎不会进行哲学思考了”。 这样,在我们面前就出现了若干种类不同的死亡之谜。首先是“死亡是什么”这样一个谜。其次是为什么人们,也就是上述哲学家,会对死
8、亡给出如此众多内容迥然相异甚至正相反对的谜底这样一个关于死亡之谜的谜的问题。最后是为什么死亡问题竟能在哲学中占有如此显要的地位这样一个问题。显然,这里提出的问题不那么简单,因为这不仅关涉到对死亡的哲学思考问题,而且还关涉到对死亡的哲学思考的再思考问题。倘若要深层次地理解和尝试着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不仅需要了解死亡的哲学意义,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死亡哲学的意义。也就是说,在这里我们已经触及到了对死亡哲学概念的界定或对死亡哲学意涵的揭示这样一个我们打算在概论里首先致力回答的问题。1.1死亡哲学的基本定义死亡哲学概念的意蕴极其丰富,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层面,可以从最抽象的意义上把它定义为:死亡哲学是哲学的一
9、个分支,属于哲学这门科学,它关涉的是对死亡的哲学思考。这就是说,死亡哲学虽然以死亡为研究对象,但却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或范围;它关涉的只是对死亡的哲学思考,和其他一切以死亡为研究对象的具体科学或精神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1.2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死亡哲学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不仅是一个人死亡意识不断飞跃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人死亡意识不断地由量变进展到质变的过程,因而在总体上是质变和量变、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代的死亡哲学既是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也是西方人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的对死的问题艰苦思考、上下求索的必然结果。同样,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死亡哲学,既是
10、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产物,也是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死亡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哲学重心经历了一个由自然哲学到道德哲学再到宗教哲学的逻辑演进过程,既然如此,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死亡哲学过渡到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宗教神学化的死亡哲学,也就顺理成章了。如上所述,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死亡哲学的基本逻辑程式是“若不能死,就不能生”,然而我们在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塞涅卡那里不是就听到了“只有在死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够生”的告诫吗?恩格斯曾经很有理由地把塞涅卡称作“基督宗教教义”的“叔父”。至于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死亡哲学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死亡哲学,其间更明显地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死亡哲学以
11、为桥梁。如果没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死亡哲学对中世纪死亡哲学的旗帜鲜明的批判,没有他们面对基督宗教教会淫威发出的阵阵呐喊“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人文主义之父彼脱拉克语),没有他们历经三个世纪之久的艰苦卓绝的理论准备,一个视人的今世生存为第一要事、对于神的存在和死亡生活于不顾的近代死亡哲学的产生显然是不可能的。从近代死亡哲学到现代死亡哲学其间之有一理论过渡,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从康德到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死亡哲学,尤其是作为德国古典死亡哲学最后环节的费尔巴哈的死亡哲学。因为正是费尔巴哈明快地提出了“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打出了“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的旗帜,不仅对近代人对中世纪
12、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清算作了理论总结,把西方近代人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斗争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又为西方现代人直面死亡,尤其为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的死亡观作了必要的铺垫。1.3死亡哲学的基本层面一是死亡或死亡哲学的人生观或价值观意义的一面,一是它的世界观的或本体论的意义的一面。首先,应当看到,死亡哲学具有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是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的深化或延展。其所以如此,倒不只是因为只有具有死亡意识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会自觉地克服世人难免的“明日复明日”的惰性观念,有一种鲁迅式的万事“要赶快做”的“想头”,从而“双倍地享受”和利用自己的有限人生,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使其“紧
13、张热烈”更重要的还在于死亡问题是一个同人生意义或价值紧密相关的问题,死亡哲学的内涵固然非常丰富,且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都是它的一个基本的或轴心的问题。所谓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说透了就是一个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或无限)的意义或价值问题,因而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生的意义或价值问题,孔子把“休”和“息”严格区别开来,极力推崇“杀身成仁”与“死而不休”,老子讲“死而不亡”,声言“死而不亡者寿”;赫拉克利特讲“有死的是不死的”;亚里士多德讲“我们应该尽力使我们自己不朽”;等等。这些哲学家的用语虽然各异,但所涉及的却无一不是人生价值观,说到死亡哲学具有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是人生哲学的
14、深化和延展,其道理虽然深沉却并不艰涩。认识到死亡哲学具有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层面固然重要,但倘若只局限到这一面,则对死亡哲学的认识依然是片面和肤浅的。死亡哲学还具有世界观的或本体论意义的另一个层面,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更为深邃又更为基本的层面。因为如此,人们对死亡的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就不能有深层次的哲学的把握,死亡哲学充其量只能是人生哲学充其量只能是人生哲学的一个下属学科,而不能成为哲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了。死亡哲学具有世界观的和本体意义,说到底是因为对死亡问题的哲学思考是达到哲学。本体认识的重要工具,捷径或契机。而对哲学本体的认识,即是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世界总体认识,亦即赫拉克利特
15、和黑格尔所强调的“一切皆一”的认识。死亡意识的哲学功能,最重要的也正在于它是超越对事物的个体认识,到达对事物的普遍认识;达到王五生灭流转,“一切皆一”认识的一条捷径,是到达哲学意识的充分条件。这是古今中外许多大哲人重视死亡问题,重视死亡哲学的最重要得根由。 从死亡哲学概念的内在结构看,死亡哲学的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层面同它的世界观或本体论的意义层面是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贯通的。如果说前一个层面表达的是死亡哲学的表层涵义的话,后一个层面表达的则是它的深层涵义。但是在具体的死亡哲学形态里,这两个层面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例如,它们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学里是通过“死亡时间此在存在”的逻辑程式,有机地交织
16、在一起的。 吴兴勇论死生,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二、海明威死亡哲学探究的三个阶段与其早期的死亡意识通常认为,海明威的文学创作与其传奇的一生紧密相连。根据其童年经历、一战经历和随后的一系列战争经历(尤其是西班牙内战和二战经历),海明威的生死探究可以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海明威认为“他永远不会死”;第二阶段界定为“死亡与人类”;第三阶段为“人类与死亡”。 第一阶段,海明威对死亡充满了孩童般的天真无邪,他认为“他永远不会死”。这种想法在他的生死初探印第安营地(Indian Camp)中生动地表现出来。第二阶段,海明威对死亡的看法可以概括为“死亡与人类”。他认为死亡不可战胜,面
17、对死亡,人类软弱无力。这一阶段,海明威经历了战争(或者说海明威经历了死亡),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灵上,都布满了创伤。他褪去了孩提时的天真和对生活的幻想。他勇敢地面对战争和死亡,但却感到孤立无援。他认为,人类能够勇敢地面对死亡,但却无法战胜死亡。这种观点深刻地体现在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中。在生死探究的最后一个阶段,海明威的看法能够提炼为“人类与死亡”。 贝克迷惘者的一生海明威传,林基海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海明威坚信,人类处于优势地位。尽管人类无法征服死亡,但却可以从精神上战胜死亡,实现人生价值。此时,海明威对生死表现出超然的态度和达观的境界。他坚持,每个人
18、都应该勇敢地直视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与存在的价值。这就是死亡的壮美与尊严。这样,人类战胜了死亡,成为死亡的主人,实现了人生价值。从“死亡与人类”到“人类与死亡”的变化代表了海明威对生死观点的转变。这一转变,在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中清晰可见。再者,海明威的文学作品经常使用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现其“冰山原则”的写作风格,进而加强对生死的探究与思索,合璧天成。其实,海明威死亡意识并不是一个新鲜奇特的话题,文学创作更是如此,且不谈近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古希腊人就曾以神话故事中的西绪福斯向山坡上推巨石来表现人类自身对大自然驾驭的困惑
19、,这位因受惩罚而不得不向山坡上推巨石的人并未觉察自己的行为是徒劳的,相反,它的整个悲惨死亡意义正是从这里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一位对现实社会,对美好生活充满责任感和参与感的作家,当他发现美好的主观愿望与丑陋的客观现实格格不入的时候,他所怀有的那种创作思想,必然会蒙上一层悲剧的色彩,至少海明威的创作便是如此。不过,这里所讨论的海明威小说创作的悲惨的死亡意识,尽管或多或少传承了历史的足迹,但起码具有一种不同时代的不同内涵。 张国申死亡与升华析海明威小说悲剧思想,安徽农业大学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36海明威的死亡意识可以说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初步形成,在这一时期
20、的小说作品中,充满了厮杀、鲜血和死亡,这反映了死亡在海明威的内心世界所留下的阴影。海明威认为死亡是人们无法逃避、无法超越的最大也是最可怕的真实。它具有一种巨大的莫名其妙的神秘力量,它在瞬间剥夺了人们的一切权利,撕碎了人们的一切主观想象和盲目乐观。死亡是一种永恒,而爱情、友谊、人生,只不过是一堆“粪土”。总之,他告诫人们不要陶醉于人为的其乐融融的大团圆梦幻里,因为死亡正像躲在灌木丛中死盯着猎物的猎狗。随时随地会毫无理由地不分是非不问青红皂白突袭式地吞噬着活蹦乱跳的鲜活生命。他在午后之死(Death in the Afternoon)中说:“一切故事,讲到相当长度,都是以死结束的;谁要不让你听到那
21、里,他就算不上一个真正讲故事的人”。在永别了,武器中,“The world breaks every one and afterward many are strong at the broken places. But those that will not break it kills. It kills the very good and the very gentle and the very brave impartially. If you are none of these you can be sure it will kill you too but there will b
22、e no special hurry.”。并在遗作中海流中的岛屿(Islands in the Stream)中,主人公托马斯赫德森(Thomas Hudson)在经受过多次的打击之后,对死亡极端厌恶: “Going away can be final; walking out the door can be final; any form of real betrayal can be final.Death is what is really final”但厌恶却丝毫没有让他失去生活的勇气,准则英雄再次显现。著名的比利时象征主义戏剧家、散文家梅特林克认为:“惧怕死亡,便不敢思索死亡;养成思
23、索死亡的习惯,便不再惧怕死亡。” 梅特林克沙漏-外国哲理散文选,田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4页海明威也曾惧怕过死亡,但他并没有停止自己对死亡的思索,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The Snow of Kilimanjaro)、弗朗两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等,发表于40年代的代表作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还有1952年出版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该小说曾获得1953年的普利策奖,而且也促成他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24、,在这些作品中。海明威始终没有放弃他对死亡的真切观察和敏感体验。他对死亡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和超越,他渐渐认识到:生与死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有生就有死,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描绘出人生的完整轨迹,更好地探索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对死亡心存恐惧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它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他把死亡理解为人的一种最突出的可能性。他不是在弥留之际才感受到死亡,而是在人生很早的阶段就深刻地意识到死亡,进而从对死亡的大彻大悟中反跳回来,重塑一个本真的人格,以死的前景作为自我实现的鞭策。尽管他的一生充满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楚与灾难,但他始终表现出对命运不屈的抗争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他曾不懈地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明威 死亡 哲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