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浪漫主义书风郄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明浪漫主义书风郄视.doc(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晚明浪漫主义书风郄视 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晚明浪漫主义书风郄视 姓名:王来景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艺术学 指导教师:宋伟;贾涛 20070501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便是那一时代的人在那一社会环境中,对社会、人生、 思想的一种倾诉作为书法艺术,它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生活、文化思潮和书法创 作的状况密切相关在晚明时期,我国传统文化出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景象:人 文精神的觉醒、经学态度的否定、个性解放的倡导、禁欲主义的批判、价值观念 的更新,以及市民情感世界对传统审美趣味的动摇,汇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文艺 思潮。这其中,书法家们竞相标新立异,使创造力的施展、
2、激情的倾泻、个性的 发挥,极具浪漫色彩,亦使书法艺术继唐代狂草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浪漫主义书 法高潮。在这一高潮中,造就了一批各有情境、各具特色、风格强烈的浪漫主义 书法大师,成为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后世影响极大。 本文旨在通过对浪漫主义文化的分疏以及晚明历史和哲学的考察和晚明浪漫 主义书风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对促成晚明浪漫主义书风勃兴的诸多因素,作历史 的分析。以期揭示支撑晚明书法变革的思想资源和意义 文章的引言部分是对以往晚明书法史研究中关于浪漫主义书风某些重要观点 的再思考,以及“晚明”概念的界定和。浪漫主义”文化内涵的分疏。文章的第 一部分是对明代前、中期书法史的简单梳理第二
3、部分是对晚明浪漫主义书风形 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美学背景作一分析。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文章 的中心所在第三部分是对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发展脉络的梳理第四部分是对 晚明浪漫主义书风勃兴的思想资源的阐释。在准确把握心学精神内涵的基础上透 视它对晚明时代士人人格的影响,以及这种士人人格气象对书法审美风尚的改变 第五部分主要从书法形态的角度探究晚明浪漫主义书风在书法风格史上的意义。 结语部分指出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启示所在。 关键词:晚明时代;浪漫主义书风;明代心学;书法形态 晚明浪漫主义书风郄视 Abstract A culturaland isthattime inthat time soci
4、al art,then person environment,tosocial, at the onekind outAs andthat life,thethought pours art,its calligraphydevelopment timesocial trendand conditionclose life,culturalideological creation calligraphy correlationInLate traditionalculture acolor dynasty,ourcountry Ming appeared variegated sp耐t man
5、nerdenial、 picture:humanitiesawakening、neo-confucianism ofman。sIndividualcharacterinitiative、asceticismidea emancipation critique、value wellasresidentialemotionworldto estheticinterest renewal,as traditional vacillation, collectedthetrend andItigtic which oflitm口y thoughtturbulentlyrushedAmongthis,
6、the to newand in calligrapherscompeteproposesomething different,fervorfaUing hastheromantic alsomakesthe tc哪汜n招individualitydisplay,extremelycolor,after arttocontinue aromuntical calligraphy TangDynastyKuangcan,appearedcalligraphy this onebatch tohavethe stylehi曲fideInhi曲tide,accomplishedrespectivel
7、y situation,each intenseromanticism in characteristic,style calligraphy our an tothelater history time,affectseIlorEaollsy countrycalligraphy important generation as as Thisarticleisforthe divided wellLate purposeofthroughbeing sparse Ming historicalandthe totheromanticism Dynasty philosophyinspecti
8、on culture,to facilitatesfactorswhichLate theromanticial grows many MingDynasty calligraphy Late the historicalthe thetimeoutlines vigorously,makesanalysisTo MingDynasty romanticial whichthe veiuand the resources strut developmentpromulgatesthought Late transforms Mins Dynastycalligraphy ThearticleW
9、asdividedinto isto the seven introductionquestion partsThe part former aboutthe SOftie history late romantic calligraphy Mingdynasty calligraphy aswellasthelate time a culture viewpoints Ming limitsandromanticism dynasty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the before connotationminute first istodemonslrate Dynasty part M
10、ing sparselyThe theintermediate secondisto the stage historysimplyThepart analyze calligraphy cultureandaestheticwhichtransformstothelate ofthe dynasty background Ming third istodemonslratethelate romantical calligraphyThepart Mingdynasty which veinThefourth the reasOll thought grows calligraphydeve
11、lopment partexplain tothelate romantical accurateassura皿ce style,in vigorously Mingdynasty calligraphy XilDt-uefonndation itto influence,as persp蛐eM崦Dynastygentlemenpersonality wellasthiskindofmoral to esthetic personalitymeteorologycalligraphyprevailing custom from latter shapehistoryangleinquisiti
12、on changeFifthpartmainlycalligraphy romanticismin last the stylesignificanceThepartproposed Mingdynasty calligraphy ofthe in enlightenmentlateClingdynastycalligraphy words:Late Key Mingdynasty;Romanticalstyleofcalligraphy; in ofheart ,Philosophy MingDynasty;Calligraphyshape 11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
13、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中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酌,对所研究妁课题有新酌见解。据栽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酌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酌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酌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酌材料。与栽一同工作媳:匦赢瓣蒜勰窥所做酌任何贡献均巴在论文中作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涉及保密内窑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啡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弛娜钐一猃 2 0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引 言 一、晚明书法史研究中某些重要观点再思考 晚明时代,书法作品在载体形
14、式、笔法、墨法、线质、结体、章法以及审美风 格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长幅巨制代替了案头尺牍,缤纷灵动的笔法和淋漓变化 的墨法,强悍的力度和速度、奇险的结体造型和奔放恣肆的谋篇布局完全打破了 传统二王帖学已经趋于僵化的模式,呈现出非常兴奋活跃的自由创造状态,一时 大家辈出,成就斐然。支撑这种巨变的思想资源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发生并作 用于创作者精神人格和情感方式的?整个时代的士人群体拥有怎样的接受心态? 形成了怎样的审美风尚?这些问题在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中未能得到准确深入的解 决。这里仅代表性地列举一些观点,朱仁夫先生的中国古代书法史以。浪漫 派”来囊括中晚明诸位大书家,但并未对“浪漫主义”进行解释
15、,租疏地将这种 新书风的产生原因归结为李贽、黄宗羲的启蒙思想;【l】而徐利明先生的中国书法 风格史,同样也将这些书家统一到“浪漫主义书风”的旗下而依然不对此概念进 行定义。并粗略地提到了当时心学背景的影响;翻姜寿田先生执行主编的中国书 法批评史认为,明代反帖学思潮和浪漫主义文艺运动源于明代启蒙主义思潮, 但并未对此思潮进行恰切的解释,笼统地将心学和李贽的思想并举以说明其“启 蒙”的内涵;31到沈语冰先生的 历代名帖风格赏评,开始质疑传统论著和教材 普遍流行的“浪漫主义”观点,他认为,“浪漫主义”这一概念借鉴于西方艺术 史,所借鉴的内涵尚不分明,因为人们对这场所谓的“浪漫主义文艺运动”的认 识远
16、未成熟,而通常运用“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基础在文艺领域的反映”这一观点说 明艺术变革的原因不具说服力,但是,沈先生并未继续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他 只是用加引号的方式悬置了“浪漫主义”,并且还是姑且用之。【4】 我在这篇论文里,试图对“浪漫主义”闯题继续进行探讨,对其文化内涵进 行分疏,在分疏中找出传统艺术变革自身的文化生长点,同时试对心学作一准确 晚明浪漫主义书风郄视 的把握和区分,以透视其对明代士人和审美追求的深刻影响,并揭示晚明浪漫主 义书风在书法风格史上的意义。 二、“晚明”概念的界定 晚明这一概念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关于其时间起点众说不一,或以为当以嘉靖 中期始,或以为当以万历元年始。史学
17、界对此也并未有过统一的定论。当然,这 并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因为每位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自然有不同的分期 标准。如果以明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而定,则恐怕当以隆庆年间为晚明起点。明 史卷-A三:“嘉、隆以后,笃信程、朱,不迁于异说者,无复几人矣。”但这 并不意味着王学已经取代了程、朱的统治地位。程朱理学一直到明亡,仍然是科 考入仕的官方学说。王学在嘉靖年间被官方指定为伪学,至隆庆年间才得以被官 方初步承认,并走上自由发展的道路。至此明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又形成一个划时 代的分水岭。把晚明的起点放在隆庆朝,盖缘于这种考虑。 其实时间段落划分的弹性很大。我们应把它作为一种参照,而不能把它当作 一种标
18、准。文艺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有着它在时间上横向和纵向的运 动态势,并且这种运动还具有相当强大的惯性作用。因此要把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纳入历史年代表格,并不像几点钟上班,几点钟下班一样简单。本文把晚明这一 时间段落的起点定在嘉靖的中期 约1540年左右 ,也是为了争取论述上的方便 与松动,特在此说明。 三、“浪漫主义”文化内涵分疏 “浪漫主义”艺术简单地来说,是追求一种理想和幻想,一种精神的解放和 自由,它是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正如黑格尔所说,它是活动于心灵深 处的,是音乐的、抒情的。 浪漫主义书法对主体艺术家的要求是最高的。在浪漫主义书法中,技法 2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擘位论文
19、已经让位于精神气格。艺术家必须首先是充满激昂之情。在一种言表不出的精神 驱使下,游离于有法和无法之间,从而达到书以言志的审美效应 “浪漫主义”作为西方文化背景中衍生发展的概念,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 涵,中国开始运用此概念始于近代中西文化互为参照时,并且有着针对当时问题 的实际运用,如果用它来概括中国传统士人的精神气质以及解释古代艺术现象的 发生是否妥帖有效呢?在西方,尽管对“浪漫主义”的认识分歧颇多,但概括其 审美特性的努力始终在进行黑格尔认为“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 生活,相应的形式是精神的主体性,亦即主体对自己独立自由的认识。”【5栅勃兰 兑斯在论述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时指出:“所谓
20、绝对的自我,人们认为不是神性的 观念,而是人的观念,是思维着的人,是新的自由冲动,是自我的独裁和独立, 而自我则以一个不受限制的君主的专横,使他所面对的整个外在世界化为乌有, 这种狂热在一群任性的、嘲讽而又幻想的青年天才中发作开来了。在狂飙时期, 入们所沉湎的自由是18世纪的启蒙,现在那种狂飙精神以更精致、更抽象的形式 重复着,而人们所沉湎的自由则是19世纪的这种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陋棚】 雨果认为:4如果只从战斗性这一方面来考察,那么总的来讲,浪漫主义,其真 正的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在不久的将来,文学的自由主义一 定和政治的自由主义能够同样地普遍伸张。艺术创作的自由和生活领域
21、的自由, 是所有一切富于理性、合乎逻辑的精神应该亦步亦趋的双重目的。”p碉从这些经 典的概括中可以看到西方浪漫主义艺术特性源于个人自由主义精神,它的思想内 核与启蒙运动所确立的人权观念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中衍生出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内涵以权利主体为核心, 是否适合移植过来解释中晚明艺术巨变的深层思想原因呢?我以为,答案是肯定 的。一旦我们深入对明代史瓢明代哲学的考察就会发现,晚明书法艺术的变革正 是在这一文化变迁中生发出来的晚明是一个政治腐败、商品经济急剧扩张、思 想走向开放、城市文化繁荣的时代。社会剧变促成了一个蓬勃多元的文化环境。 王阳明的心学统领着16世纪的思想界。这一
22、强调本心和个人直觉的理论,为晚明 3 晚明浪漫主义书风郄视 的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发展开启了无限的可能性启蒙思想家李贽作为王阳明 哲学的继承人,自觉地、创造性地发展了王学。他不服孔孟,宣讲童心,大倡异 端,揭发道学,崇尚浪漫的个性。“公安派”首领袁宏道步其后尘,肯定艺术家 在创作中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个性”,摆脱儒学和理学的虚假面孔。李贽和 袁宏道在思想界、美学界掀起了一个争取个性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它在 精英界达成了普遍的共识,掀起了大胆突破变革传统艺术形式的潮流,并形成了 相应的创作群和接受群。“并且,这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批人,不是一个短时 期,而是迁延百余年的种潮流和倾向。如果
23、要讲中国文艺思潮,这些就确乎够 得上是一种具有近代解放气息的浪漫主义的时代思潮。”【。?p1951 4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明代中前期书法史简述 检阅传世书法文本,我们可以发现曾经充满生机,众彩纷呈的书法艺术发展到 明朝前期,却显得单调苍白,缺乏生命力。丰富的传统形式技法意韵,走向单一、 平庸,表现性灵的书法不再具有往昔的风采。,书法的艺术成分淡化乃至消失,实 用功利的工具色彩日渐浓郁,甚至弥漫于社会各个角落书法惊人地单向度发展 着,书法家的才情活力和书法的生命意识消遁了,实用取代艺术干禄书馆阁体 和帖学书风盛行并主导书坛,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唯美书风一统天下, 成为时代的
24、审美趣味和文化主流。 明代前期台阁体、馆阁体盛行,科场以楷法束缚天下学子,读书人写字唯求 端方拘谨,楷法形体规整,结体呆板,笔画严重程式化,一字万同,方正、光洁、 乌黑、大小一样,如木板铅字印刷,厌厌无生气,明朝二沈沈度、沈粲可为 代表,二沈时为显贵,学习二沈体成为风尚台阁体祖师沈度,被朝廷推为“我 朝王羲之”,其导向作用更是不言而喻。明朝诸帝都喜欢书法,明成祖朱棣下诏 求四方能书之士“专隶中书科,授中书舍人”仁宗朱高炽好摹兰亭,宣宗朱瞻 基好草书,帝王好爱与提倡,法帖传刻大盛,丛帖刻本达五十余种之多一时帖 学笼罩天下,这种刻帖因辗转翻刻己严重走形,失去原帖精神,帖学书法在社会 上广泛普及,马
25、宗霍先生在书林藻鉴中表述得很清楚:“有明一代,亦尚帖 字。成祖好文喜书,尝求四方善书之士以写外制。又诏简其尤善者于翰林写内制。 凡写内制者,皆授中书舍人,复选舍人二十八人专习羲献书,使黄淮领之,且出 秘府所藏古名人法书,俾有暇益进所能,放于时贴字最盛。仁宣嗣徽,亦留意翰 墨,仁宗则好摹兰亭神宗十余岁即已工书,每携大令鸭头丸帖、虞世南l临乐 毅论、米芾文赋自随。夫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明之诸帝,既并重帖学,宜士大 夫之咸究心于此也,帖学大行,故明人类能行草几越唐宋。”【9口1硎 帖学盛行,出现许多帖学书家,代表人物有文征明、王宠等。文征明 1470 晚明浪漫主义书风郄视 一1559 行书融取赵孟颓
26、、智永等家,而以王羲之为指归,结体齐整,不险侧, 不失正人君子之风度,流丽典雅,法度有余,意趣追求自我发挥不足。文氏年寿 高门徒众,影响深远。王宠 14941553 行草也以晋人为饭依,用笔圆转妍润, 王法度同时,将清雅的“淡”作为理想的书美境界。在画禅室随笔他说:“作 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10口删这些帖学书家们,对传统二 王书风充满回归依恋,在二王系统内小修小补或略加己意,小心翼翼,不敢越雷 池半步,始终在维护二王权威,在二王余阴下讨生活。用笔上对笔锋运用只在一 二分笔内,不敢大胆使用,结构中正平和。即使略有倚侧也不为过,字与字的连 带和整体章法规规矩矩,用墨则整幅浓
27、淡均衡缺少变化 , 也许作为一代书家,他们也有突破古人,自我发挥创造之欲望,然而社会的 秩序规范和时代审美趣味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们从内心上自觉地加以约束。美 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社会本质是通过评价使个体行为趋 于同化,社会能协调各种冲突因素,从而整合出文化的完形”11pSO-瓤1传统儒家 哲学、伦理学提倡中庸之道,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 论语-雍也 。 中,中正、中和、不偏不倚;庸,平常、常道。“中庸”成为最高的道德,是处 理事物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不偏向极端,追求统一与中和。“乐而不淫,哀而不 伤”,“发乎情,止乎礼仪”,要求艺术表现的情感应当是合乎道德的善的
28、情感, 不是无节制非理性的情感。传统儒学极力倡导“中和之美”,书法也深受中庸之 道影响,在审美上强调中和之美。姜白石续书谱认为:“用笔不欲太肥,肥则 形浊;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后少”,唔p3碉讲究节 制、协调而适中。明代著名书论家项穆【13】书法雅言主张“中和之美”和“人 正书正”,所谓中和是“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和也者,无乖不戾是也”,“规 矩入巧”,“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14祖5司才能达到书艺的最高境界。 项穆是站在儒家思想立场上来考察书法,对书法审美及价值判断是以儒家哲学美 学为准绳,贯穿着“同流天地,翼卫教经”的卫道观念,把书法功能提到“开圣 河南
29、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道”高层次上 生于明末的项穆未必对文征明、王宠、董其昌等为代表的书法家在创作和审 美选择上产生影响,但他是一个时代的书法审美选择的总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明代中庸唯美派书风的自觉追求有一定代表性明王朝前期台阁体干禄书和帖学 流行,馆阁体书法成为科举器用,不是空穴来风、偶然发生,而是有其深层的必 然根源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认为,审美趣味不是由遗传和本能决定的,“而 是由个体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心理能力的共同参与获得的这种后天的生活经验不 仅是指个人的特殊经历和感受,而且是指个人所在的社会集团、民族、地区、时 代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模式之影响它表面上看去是个人的事情,实际上却溶 解着
30、丰富的社会性内容;虽然是主观的,但却有着客观性”【1邸1明他认为审美趣 味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密切相关,并举例说“在中国封建时代,妇女处于无 权地位,封建礼教把她们禁锢在家庭生活的圈子里,不准在外人面前露面,并且 硬是把大脚缠成小脚,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形成了以小脚为美的低级趣味”gTp19l 明帝王酷爱阁帖,提倡正统中庸唯美书风,与确立程朱理学为正统儒学一脉相 承,异曲同工,无非都是为了从思想上文化上来笼络束缚士人以维护王权,巩固 封建统治。明初统治者一方面明确导向,一方面残酷镇压,明史?选举志载 云:“科目者专取四子书及易 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 18p1删采用排偶死板的八股文。明史
31、?刑法志载:“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 自外其教者,诛其身,没其家,不为之过”I挣私刎在专制皇权的软硬兼施下, 士人自觉不自觉、不得已地维护正统思路。在权力与教条合力下,思想领域处于 僵化状态。对君王的无条件服从效忠,造就了士人潜意识根深蒂固的“奴性” 明书家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以阁帖-t书风为“整合”的准绳并惊人地 “同化” 晚明浪漫主义书风郄视 第二章晚明浪漫主义书风发展的背景及前奏 一、社会的多元化 美籍华裔学者吴讷孙 NelsonWu 【1明曾这样描述晚明的社会文化景观: 晚明的中国展现的图景是如此的错综复杂,以至于连错综复杂”这个词在 这一特定的时间框架外都将失去其所有特定的意义在地域之间呈现出丰富 差异的背景下,政治运动与学术思潮的多元性,以及人们对生活、对朝廷所 持的各种不同态度,产生出多种异质所构成的现象我们姑且称为“晚明现 象”120p131 这是任何一个讨论晚明书法的人都不能回避的大背景。这也是一个异常复杂 困难而又极有兴味的问题,本文暂只能因陋就简、挂一漏万地描述一点表面现象。 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是明代由中期向后期转变的重要时期。嘉靖皇帝崇信 道教,荒于政务,内阁首辅权力的争夺异常激烈。官僚机构庞大,官员冗多,官 僚之间相互倾轧推诿敷衍,政治斗争激烈。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