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方鸿渐悲剧人生.doc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方鸿渐悲剧人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方鸿渐悲剧人生.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教育-低等人物论方鸿渐悲剧人生提纲:一.传统教育和留学欧洲铸就方鸿渐的性格1曾受到的传统教育2.留学期间受到的洋教育3受到的教育决定其性格。二.性格决定命运。1爱情的悲剧2事业的不如意3家庭的矛盾三.成为范进式知识分子的现代人四结语三摘要:方鸿渐是围城中塑造得最典型,人物形象最丰满的一位知识青年。其性格懦弱、单纯而不失真诚,自卑、自守而不失善良,其行为怯懦、盲目,没有主见,但有良知,这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合体。在恋情、事业、家庭方面处处碰壁,始终没有自我,与外界格格不入,陷入自己的“个人天地”,一如无进口,一如无出口,使我们看到不仅是方鸿渐这位鲜活的人物形象,还代表了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的一
2、种典型。从中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由此而产生的人生忧患。关键词:围城 方鸿渐 传统教育 洋教育 性格决定命运 生存困境 讽刺小说绪论: 早在高中时就已经听说钱中书的围城了,当时以为这是一部关于战争的长篇小说。直到上了大学,在老师的指引下,我才完全明白书中的内容与我的理解相差甚远。殊不知,说的是现代主义普遍关注的一个命题“人生的困境”。仔细想想自己又何尝没有主人公的追求与迷茫呢?对于自己的事业与爱情我又有何抉择呢?围城主要描写了方鸿渐这个人,留学,回国两年之内的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一段生活,在情场上.家庭上.事业上如何地受挫,如何地陷入了一种茫然的困境,这样一个过程。书中的圈圈围城何不时常在
3、我的人生道路上出现。有道是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那么方鸿渐到底有哪些不幸及导致不幸之原因呢?一、传统教育和留学欧洲铸就方鸿渐的性格 、传统教育对方鸿渐的影响。 “正如任何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一样。人们也不能选择出生就被包围着的传统文化。”“方鸿渐出生于传统士族文化家庭,父亲是前清举人,幼承家教,“国丈曾得老子指教,在中学会考考过第一。”可见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极深,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道释”文化,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而方鸿渐虽没有入世的精神,却持着道家的处世态度,随着历史的演变,道家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定势根植于中国人的国民意识中,道家的柔弱胜强宁静少私寡欲等观念,业已深入人
4、心,成为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它成为人们“全身选择”的法宝,也是形成人民懦弱无能无力抗挣等性格的重要遗传因素,使每一个接受传统教育的人,不论你是否愿意,都会在你的潜意识中留下痕迹,这是文化对人的制约性,而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了解的方鸿渐,这种制约性就愈加强烈。我认为,这就是方鸿渐性格中最大劣根性的根源所在。” 、留学期间接受的洋教育。 他出生一个封建味极浓的大家庭,但从小又在新学堂里接受新教育,传统文化和近代文明的结合生下了这个“混血儿”。中国传统文化的腐朽落后与西方近代文明的开放和浮躁培养了他懦弱无能、爱慕虚荣、荒唐无聊的性格特点,这是其一。其二是他身本还存有好的一面,如在好的社会环境里他很可能
5、发展成人才,但在那乌烟瘴气的环境里,好的一面反而成了他人生的困扰。以上两个方面都是社会座环境给予他的独特性格。而性格又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这某一类人即是以方鸿渐、赵辛楣为代表的一批高级知识分子,他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不少曾经留学海外,有西方的文化视野,然而,他们身上又有传统文化的因袭,在抗战的时代洪流中,他们没有选择作时代的斗士,却又不肯向现实低头不肯与现实的污秽合流。于是他们成了这个时代的流浪儿,无处皈依,内心找不到平衡的支点,百无聊赖,他们内心里有着深深的寂寞,他们既无法将自己在时代中安放稳当,同时,他们也无法将自己在婚姻与家庭中安放稳当。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也找不到婚姻,家庭,幸福的意义
6、。 3、受到的教育决定其性格。 “任何人对文化的选择,首先都要受制于文化对他自身的限制。”复杂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他复杂而矛盾的人生理想和性格特征。方鸿渐生活于三、四十年代,正直中国新旧文化的交替阶段,才留学西洋,受西方现代文化尊重个性,重视人的价值,鼓励个人发展的影响,方鸿渐的主体意识已经觉醒,有了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和愿望,但在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专制的束缚下,他的理想和愿望化为泡影。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将社会的外在规划化为个体的内在欲求,从而使人处处以公众的道德尺度制约自己的行动,异化自我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新旧文化、东西文化的矛盾冲突不仅表现在方鸿渐生活的外部环境,悲剧人生的客观因素中,更
7、积淀和内化于他的心灵深处,直接构筑着他的“精神围城”,在这两种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文化的夹击中,形成了方鸿渐对立的人生态度和双重人格认真而又玩世,正直而又脆弱。 二、性格决定命运 方鸿渐人不笨,口才很好,加之又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关系网也很完善。就是放到现在,也该算个难得的人物。何况是在抗战时期呢?但事实是,方的事业很不顺利。回国之后,先是在旧丈人的银行里做了三个月事,闹翻了出来;之后是靠朋友的关系去了三闾大学,一年之后也被解聘;后来回到上海,做个报馆的资料室主任,闲差一个,一样的没有做长!对这些怎么解释呢?难道是方的能力不够?其实不然。方鸿渐自小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长大之后,也是在正规的大学学
8、习,后来,还留欧几年。就算是没学到什么东西,看的也比别人多啊。况且,他学的是文科,多多游历并不是坏事。并不是说一定得有那么一张文凭的。从那时到现在,混文凭的人多了。有文凭不一定就是真有本事。方鸿渐不过是太随意了些,只是为了对热衷功名的老辈人有个交代,才不得不去买一张假文凭。在不同的职业经历中,比方鸿渐还差的人多了去了,可单单是方鸿渐总是被人搞了下来。这就只有一个解释了:性格决定命运! 方鸿渐,面对虚伪丑恶,荒唐无聊的现实世界,面对新旧文化的尖锐冲突,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委曲求全、妥协退让、客观上只能助长恶势力的嚣张气焰,这就导致了构成悲剧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
9、的悲剧性冲突”,方鸿渐有的只是欲望本身,没有的恰恰是把欲望化为实践的真正动力,他只能在顺境中驰骋自己的想象,而不能在逆境中改变自己的命运。对方鸿渐而言,他只有一条路,除了退怯、就是逃亡,在这矛盾和痛苦中徘徊、迟疑、苦闷、挣扎,从而决定了他悲剧的一生。 1.爱情的悲剧。 方鸿渐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虽有点玩世不恭,但却不失善良、单纯。令他困惑的是他想追求的却得不到,他得到的却是不想要的,他总是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由他人摆布。究其自身原因来看,主要是方鸿渐性格中的怯懦、迷惘、盲动性,对外界力量无力抗争所造成的。方鸿渐还在高中读书期间,随家父做主订了婚,未婚妻并没见面,只瞻仰过一张半身照相,也漠不关心。两
10、年后在大学读书期间,看人家一对对谈情说爱,便萌生自由恋爱的念头。于是,方鸿渐壮着胆写信到家里要求解约,却被父亲一顿痛骂,顿时“吓矮了半截”,一下子便打消了这一念头,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常自我安慰地对同学们说:“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方鸿渐的怯懦性格,一方面他想冲破旧式婚姻的樊篱,想追求自由恋爱;另一方面迫于父命难违,不得不死心,甘受命运的安排,等待毕业去完婚。然而,使他意外的是,未婚妻却因患伤寒夭折。此时,方鸿渐有犯人蒙赦的快感,他为自己获得自由而高兴,虽然这种态度对死去的未婚妻是不尊重。为了表达他内心的一点真诚,给岳父写了一封吊唁信,这封信使他得到了一份意外
11、之财,使他有机会留洋学习。他从内心里感激死去的未婚妻。因为这一次胎死腹中的“爱情”使他有留洋深造的机会,还使他有追求自由爱情的权利。如果说这次的经历没能给他带来爱情的体味,那么,他在留洋归国的船上与鲍小姐的一次短暂恋爱却是他第一次对爱情的追求。鲍小姐是一个已经有了未婚夫,但打扮得被人称为“熟食铺子”或“局部真理”又黑又粗的女人。方鸿渐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很快被鲍小姐勾引,两人出双入对,情意缠绵。但是,好景不长,鲍小姐对方鸿渐的感情只是旅途寂寞的一种解脱,随着香港的迫近,她对方鸿渐的热情很快消逝。当方鸿渐看到鲍小姐扑入又胖又黑声称像他的未婚夫的怀抱中,他才如梦初醒,一种被无情女人所玩弄的极大
12、耻辱涌上心头,感到“女人真可怕”。鲍小姐弃他而去,使他有些心灰意冷,但他并未吃一堑长一智,面对苏小姐的献媚、暗示,方鸿渐只一味迎合,他背地里提醒自己,“自己总太心软,常迎合女人,不愿触犯她们,以后言动要斩截些,别弄假成真。”他明知自己与她“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由于内心的寂寞、无聊,还是主动去拜访她。面对苏小姐的施恩,他迟迟不敢表明自己的心迹。本想好好把握,但自始自终受苏小姐的控制,让她牵着鼻子走,使他不得不充当恋人的角色。而方鸿渐真心爱恋的却是苏的表妹唐晓芙摩登文明社会里的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当苏小姐知道真相后,反目成仇,从中作梗,
13、破坏了他与唐晓芙之间的恋情。方鸿渐面对苏文纨的频频施压,无法左右自己,任其事态自然发展。到了事情严重的时候,才狠命写了一封绝情书告急,这难免使我们看到他性格懦弱的一面。当他失去一生中最心爱的女性唐晓芙时,他“宛如与活人幽明隔绝的孤鬼,瞧着阳世的乐事,自己插不进去。”方鸿渐却无力挽回他们之间的恋情,只是讷讷地说:“你说得对,我是个骗子,我不能再辩,以后决不来讨厌了。”然后站起来就走。在这把握幸福的关键时刻,他连争取理想爱情的勇气都失却了,就这样让它烟消云散了。方鸿渐与孙柔嘉之间恋情的意外收获,也是体现了他失掉自我,由他人所摆布的人性弱点。方鸿渐的确没有把这种感情培植成爱情的愿望,孙柔嘉倒是对他一
14、见倾心,在他面前装得天真幼稚,事事请教方鸿渐,使方鸿渐如在云里,失掉自我,最后不经意间作了孙柔嘉的俘虏,成就了她的良苦用心。正如赵辛楣所说:“孙柔嘉就像那条鲸鱼,张开了口,你这糊涂虫就像送上门去的那条船。” 在方鸿渐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主要的性格是软弱怯懦,他总是被他人,被环境所左右控制,他如一片白云,一片树叶,在随风飘荡,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在上大学时,他爱欲觉醒,但父亲的一纸家书打消了他追求自由恋爱的念头;在归国船上,他与鲍小姐虽有点逢场作戏,但也算是第一次对爱的大胆追求,可他终究是鲍小姐的玩物;他和苏小姐接近不是真的爱她,而是内心的寂寞、空虚无法排遣,但他又不能控制和苏小姐的关系,最后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言 文学 毕业论文 论方鸿渐 悲剧 人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7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