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文学作品的复译现象浅析.doc
《外国文学论文文学作品的复译现象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论文文学作品的复译现象浅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学作品的复译现象浅析 摘要:该文从文学作品的复译现象探讨复译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并提出复译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文学作品;复译 复译是从翻译活动开始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近年来成为翻译界热烈讨论的一个热点。那么,究竟什么是复译呢?复,顾名思义,即重复的意思,英语里把复译翻译为Retranslation或New translation/Multiple translation。也就是说,复译就是译者对他人旧译作品进行新的调整,润色和修正而做出的再次翻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力度的加大,各种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程异常活跃状态。从古至今,任何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至少
2、都有两个以上的复译版本,如中国大家孔子的经典之作论语的原创译本就有57个。7在复译活动活跃发展的今天,我们势必对复译现象的出现持怀疑态度。有人认为复译就是重复翻译工作,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那么复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呢?复译与原著和首译又有怎样的相互联系?复译需要注意的问题又是哪些?本文将一一探讨这些问题。 1复译的理论依据 国内翻译界对复译现象持不同观点,但回顾历史,笔者发现大多数人还是支持复译。鲁迅先生就曾在非有复译不可一文中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复译的必要性和作用:不过要击退这些乱译,诬赖,开心,唠叨,都没有用处,唯一的好方法就是又来一回复译,还不行,就再来一回而且复译还不止是击退乱译而已,即使已
3、有好译本,复译也还是有必要的。曾有文言译本的,现在当改译白话,不必说了。即使出现的白话译本已很可观,但倘使后来的译者自己觉得可以译得更好,就不防再来译一遍,无须客气,更不必管那些无聊的唠叨。取旧译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新心得,这才会成功近于一种完全的定本。8289-30011茅盾先生也对复译持肯定和赞成的态度。3在鲁迅先生提出“非有复译不可”之后,他也在他连续发表的几篇翻译论文里支持鲁迅先生的观点,指出:“五四以来,新译的西洋名著固然有好的,但也有糟的,因而有意的重复翻译如果人力许可的话简直是必要的。”“再者,倘使就译事的进步而言,则有意的或无意的一书两译,总是有利的。要是两个译本都好,我们比较
4、研究我们的翻译方法,也可以对翻译者提供若干意见。”后来,在茅盾译文选集序中,茅盾又曾明确表示:“我认为真正的名著应该提倡重译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很有好处。”3翁显良先生在意态由来画不成一书中也认为:“翻译的目的是想读者介绍原作,要是人家懂而不是要人家不懂,所以不能不现代化,而且要不断地现代化,过了一定时期又得把译过的作品重新再译。”5奈达(Nida,Eugene,A.)认为,一部译作,不管它有多么地接近原作,多么地成功,其寿命一般只有“50年”。由此可见,复译的目的就是在顺应时代文化发展的趋势下不断地提高译文的质量,使译文在语言和形态上不断趋近原文和时代潮流的本质。 2复译的必要性 世界上的任何经
5、典名著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遗产,他们所拥有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他们存在的时空界限。不同时代的译者和读者对经典作品的审美情趣、欣赏角度都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有所变化,人们对作品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因此,对文学著作进行复译,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我们将从译者、读者和时代要求三个角度来探讨复译的必要性。 2.1译者所处年代、生活背景不同,翻译风格、目的和语言选取就有不同译者是传递不同文化的使者,是读者了解不同语言文化国家文化及文学作品的重要渠道。但译者所生活的年代主题、政治背景不同,就限定了其当时译作的翻译风格、翻译目的和翻译语言形式的选择。那么,随着时代变迁,译者生活环境的不断
6、进步、读者对象的不断更新,不同时期对同一原作的译作在风格、审美角度和语言形式上都会不同。因此,对同一原作的复译是必要的。 如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两个中译本(张友松、张振先的译本和成时的译本)为例,张友松和张振先的译本产生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末,读者对象是当时的中国成人读者,出于当时政治局势的考虑,张译本翻译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播美国文化,而是在暴露美国民主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成时译本产生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末,读者对象则是当时的中国儿童和喜欢儿童文学的成年人,成翻译的目的主要在于译介优秀的美国儿童文学,他的译本更忠实于原文的语言特点。不同译者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度、阐释能力不同、审美角度不同都有可
7、能造成其译作的风格、语言方式不同,因此,同一时代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的译作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复译。 2.2读者的接收效果不同促进复译的产生和发展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宣称读者的接收效果反过来支配文学作品的再生产。12对于翻译来说同样如此。翻译的作品首要考虑的目的就是让读者读。要让读者读这部译作,读得懂译作,那么就意味着译作的可接受度是在读者的接受范围之内的。一旦读者接受不了或无法接受译作,那将会被淘汰。读者的接收效果是促进复译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比如在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众多读者,即使是阅读同一时代的译作,译者翻译的作品语言不适合某一读者群的生活习惯,那么复译就有必要。如南方读者有可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文学 论文 文学作品 现象 浅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