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变异的喜悲剧——析尤内斯库的《犀牛》.doc
《外国文学论文变异的喜悲剧——析尤内斯库的《犀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论文变异的喜悲剧——析尤内斯库的《犀牛》.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变异的喜悲剧析尤内斯库的犀牛 【原文出处】外国文学评论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53 【原刊页号】4249 【分 类 号】J4 【分 类 名】外国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0601 【作 者】黄晋凯 【作者简介】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 【内容提要】犀牛是尤内斯库60年代1部重要的剧作,其政治性和哲理性都10分浓烈。作家批判纳粹化给人类制造的深重灾难,同时深入人性深处揭示出“群体变异”主题的喜悲剧实质。 【关 键 词】犀牛/反纳粹化/群体变异/变异的喜-悲剧 【正 文】 1 在我国,与尤内斯库的成名作、划时代的秃头歌女相比,犀牛的知名度不算太高。但对剧作家而言,前者只是1出根
2、本没想到要搬上舞台的“游戏之作”,后者却是成名后的力作。 应新文学杂志秘书塞罗夫人之约,尤内斯库创作了短篇小说犀牛,发表在该杂志1957年9月出版的第52期上。尤内斯库喜欢把自己的小说改编成剧本,而且剧本往往都比小说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次改编的同名剧本,首先于1959年8月20日由英国BBC电台播出;同年11月6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首次搬上舞台。这出以反法西斯主义为背景的戏立即受到德国观众的理解和欢迎。1960年1月22日,巴黎著名的奥德翁剧院上演了该剧。尤内斯库60年代的第1个剧本,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此剧的意图就是要描写1个国家的纳粹化进程,以及由于对这种传染病的变态反应和集体的精
3、神变异给这个国家造成的混乱。” 如此明确的政治倾向性,在尤内斯库的创作中是不多见的。30年代,法西斯主义在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肆虐,给尤内斯库留下了痛苦的记忆,这也是他在1938年愤然离开罗马尼亚的重要原因之1。在过去现在现在过去里,他这样描述当时的处境和心态:“1940年前后,警察是犀牛,大人物是犀牛。你是犀牛群中惟1的人。犀牛们会问,怎么世界会被人所左右呢。你呢,你也会自问,难道世界真的是被人所左右的吗。”“孤独,我是孤独的,我周围的人像石头1样硬,像蛇1样危险,像老虎1样无情。人怎能和老虎、眼镜蛇沟通呢,怎能说服1只老虎、1头犀牛了解你、宽容你呢,我们用什么语言和他们谈话呢?怎
4、么让他们接受我的价值观、我的内心世界呢?事实上,作为这个魔鬼般的孤岛上的最后1个人,我什么也不能代表,只能是1个畸形者,1个妖魔。是的,在我看来,他们就是犀牛。而我呢,对他们来说,就是1只蝎子,1只蜘蛛。” 在历史大潮中,“众人皆醉我独醒”并非易事,你面对的不仅是专只政体的高压,还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和集体意识。在“我”看来,“他们”是强悍的“犀牛”,而在“他们”看来,“我”是1只有毒的“蝎子”。双方都把对方“妖魔”化,但力量对比是悬殊的。 犀牛是1部3幕戏。主人公贝朗瑞是1家法律出版社的校对(这1身份,正与尤内斯库从事过的职业相同,这应当不是巧合),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正当他和朋友让在
5、广场上的咖啡座聊天的时候,1头犀牛出现在城市的大街上,横冲直撞,疯狂吼叫面对这件不可思议的怪事,人们感到了惊讶、恐慌,逻辑学家和老先生仍泰然自若地讨论着“3段论”的问题;让愤怒地谴责政府当局无能,竟让犀牛跑进了城里;而贝朗瑞却无动于衷,以为这只是个偶发事件,并试图对犀牛的来历作出解释可能是从动物园跑出来的?可能是从某个马戏团里跑出来的?或者它1直躲在附近的沼泽地里?他的种种设想被让11驳倒,因为这城市早就没有了动物园,也不允许马戏团进入,且土地干旱,周边根本就没有沼泽地。人们总想为荒诞的事物找出原因,但原因往往是并不存在的。无可解释的世界才是荒诞的世界。 此时,又1头犀牛跑了过去,它还踩死了家
6、庭主妇的1只爱猫。这次引起了更大的恐慌和混乱。人们开始为这1头犀牛是否就是刚才那1头犀牛发生争执,为是亚洲犀长1只角还是非洲犀长1只角发生争执,为两头犀牛都是1只角还是1头是1只角另1头是两只角(以此来判断它们是否是同1头犀牛)发生争执在争论中贝朗瑞1改此前的唯唯诺诺,公然对让的论断进行批驳,认为当时谁也不可能看清犀牛鼻子上到底长的几只角,让乱下结论,“充其量是个自大狂”,是“1个对自己的知识并没有把握的冒牌学究”。 没有“眼见为实”的准确判断,逻辑学家的“推理”也找不到正确的答案,两个朋友却因此而翻了脸。在求真求实的争辩中,贝朗瑞显露了他本分诚实的本色,这使1直在谆谆教导他应当如何生活的让1
7、0分光火,感到尊严受到了挑战,不惜破口大骂。谁都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谁都不能容忍他人持有与自己不同的意见,这正是专只主义得以形成的社会心理基础。 第2幕第1场,出版社办公室里,人们在争论关于城里出现犀牛的消息的真伪,迟到的贝朗瑞仍在为昨天的独角犀还是双角犀、亚洲犀还是非洲犀的问题所困扰。突然,勃夫太太气喘吁吁地跑上楼来,她是为患感冒的丈夫来请假的,但1出家门就有1头犀牛1直紧追着她,吓得她魂不守舍。这头犀牛现在就在楼下,发出狂躁的怒吼,甚至把木制楼梯都给弄塌了,把在场的人都困在了楼上。事实胜于雄辩,犀牛的出现自然结束了消息真伪的争论,但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勃夫太太居然认出了楼下的犀牛竟是她
8、的丈夫!“我认出他来了,我认出他来了。”(第368页)犀牛也“以粗野而又温柔的1声嗥叫回答她”。原来犀牛并不是什么外来物,而是由人变成的。“这纯属疯狂!这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啊!”(第369页)忠于丈夫的勃夫太太勇敢地从楼上跳到犀牛背上,“犀牛丈夫”驮着她飞快地跑“回家”去了。被困在楼上的人们只得求助于消防队,而消防队员们却在全城为“其他的犀牛”而忙碌,“今天早上有7起,现在这会儿已经有17起了他们已经接到32起通知”(第372页)犀牛在增多,人们的安全虽已受到了威胁,但还以为只是个别现象,他们还准备随时恢复工作。消防队员把出版社的人1个个救出去,贝朗瑞镇定地走在最后,他惦记着要去和昨天吵架的朋友
9、让和解 贝朗瑞来到让的住处(2幕2场),让病了,躺在床上,贝朗瑞为昨天的争吵向他道歉,但他已想不起来了。他头疼,有点发烧,额头上长出了包;他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嘶哑,还不时发出“勃赫赫赫”的怪声;他的皮肤在变绿、变粗;血管在膨胀,心里像开了锅似的不舒服终于,让变成了1头犀牛,犄角刺破了卫生间的屋门。贝朗瑞目睹了这1令人心惊肉跳的可怕过程。贝朗瑞要为他去请医生,但遭到拒绝,(“我只相信兽医”,第385页)事实上这也绝不是医生所能治愈的变异。当让变成了1头犀牛之后,贝朗瑞看到窗外大街上都是奔跑着的犀牛,“现在街上满是犀牛啦!1支犀牛大军,它们沿着林荫大道斜着往下冲!”(第396页)所有的门窗外都是犀牛
10、,贝朗瑞找不到逃生的出口。 前场勃夫的变异,让我们看到的是结果,而且这结果还有点温情,因为他太太不肯背弃他,毫不迟疑地和他共命运,勃夫也发出了温柔的呼应。而这场让的变异,我们看到的是过程,痛苦、狂躁而又滑稽可笑的过程。这1过程深深地印在了贝朗瑞的脑海中,变成了他的噩梦 第3幕,贝朗瑞衣着整洁、头绑绷带在自己家里做着噩梦。窗外仍是犀牛奔跑的声音。他从梦里和什么东西的搏斗中惊醒,掉到地上,第1个动作便是摸摸脑门,看是否长出了包。同事狄达尔来看他,告诉他出版社小头头巴比雍已变成了犀牛,这使他更加大惑不解;他想到要向有学问的逻辑学家请教事情的原因,但却看到逻辑学家也已变成了犀牛;漂亮的金发女郎、出版社
11、的女秘书苔丝小姐带来了出版社另1位同事、反对犀牛的死硬派博塔尔也变成了犀牛的消息,而且红衣主教等社会名流也变成了犀牛变异的人已“占全城居民总数的4分之1”。(第423页)这些消息促使狄达尔“思考”,“这是不是1种值得去尝试的试验”,(第425页)并最终决定,“不论是好是坏,我的责任责成我追随我的上司和同志们”,(第428页)他投入了犀牛的队伍。 最后剩下贝朗瑞和苔丝,他们决心用爱情来抵御变异。此时,电话铃响,听筒里传来的是牛吼;打开收音机,收音机里传出的是牛叫。“它们占领了广播电台!”“官方站到他们1边去了。”“到处找不到人影。”(第437页)消防队也变成了犀牛队“它们都发疯了,世界生了病。它
12、们都生病了。”(第439页)这1对情侣被完全孤立了。面对这1形势,苔丝支持不住了,“也许是我们才真正需要得救。也许我们是反常的。”(第440页)“在理的是大伙儿,既不是你,也不是我。”“它们好漂亮。”“它们是神。”(第441页)在强大的变异潮流面前,爱情同样软弱无能。苔丝出走后,贝朗瑞陷入了极度的矛盾:起初还保留着坚强的决心,“你们休想打我的主意,我是不会追随你们的,我原来是什么样就还是什么样。我是人。1个人。”(第444页)但是,他也开始动摇了,“我了解我自己吗?万1是他们在理?我不漂亮漂亮的是它们。我错了!哦,我多愿意像它们似的。”(第445页)他甚至感到后悔了,“我应当及时追随它们的,可
13、我醒悟得太晚了,太遗憾了,我是个恶魔我永远也变不成犀牛了我真想变,我是那么盼望变谁坚持保住自己的特征谁就要大祸临头!”也许是悔之晚矣,也许是他的人性又复更生了,他最后又表示,“反对所有的人,我要保卫自己我是最后1个人,我将坚持到底!我绝不投降。”(第446页)全剧在贝朗瑞的长篇独白中结束。 2 变异,人变成动物的故事,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卡夫卡脍炙人口的名篇变形记。1个短篇,竟然成为1个世纪的文学中不可或缺的1页,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尤内斯库是卡夫卡的崇拜者,他自述第1次接触卡夫卡正是从变形记开始的。“我很晚才发现卡夫卡。我读的第1篇作品是变形记,它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不过,起初我也自问,我是不
14、是真读懂了他。我感觉其中有些可怕的东西,尽管它是以完全非现实的形式出现的。”作为晚1代的荒诞作家,他的阅读感受,确实有些与众不同。我们的批评家往往强调的是什么社会力量把格里高尔异化成甲虫,而尤内斯库读到的却是:“每1个人都可能变成异类,我们大家都有可能变成异类。异类就出自我们自己,我们可能就有异类的面相。也就是说,我们身上那些异类的因素是可能浮现出来的。各民族群体1时表现出的非人道倾向,战争、造反、反犹太的暴行、群体的狂怒和罪恶、专只和压迫等等,这些只是我们丑陋的某些表现,那些属于我们精神的某种东西,无论在今天还是在历史上,都是常见的。我们的丑恶,有无数的表现形式,群体的或非群体的,刺激性的或
15、不那么刺激的,明显的或不那么明显的。” 尤内斯库是在向人类自我的深处开掘。他对“我们”的突出强调,正是他思考变异主题的独特视角。 显然,变形记和犀牛这两部现代主义的杰作,有着明显的1脉相承的关系。它们都反映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畸形处境和畸形心态,但时代的不同,作家个人体验和创作个性的不同,又使作品具有不尽相同的特色。 无论变形记中的变异还是犀牛中的变异,都是突发而毫无缘由的。“1天早晨,格里高尔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1只甲虫”; 人们在广场平静地谈话时,突然惊呼:“1头犀牛!”“1头犀牛!”犀牛吼叫着从大街上跑过。没有任何先兆,也没有任何原因。格里高尔在变成甲虫后并没有失去人的思维能力,但
16、他(它)从未去思考他为什么会变成甲虫;犀牛中的人们虽然都怀有“怎么回事”、“为什么”的疑问;固执的博塔尔也声称他要“进行解释”、他“能够进行解释”;对每个人的变异,人们都有过种种揣测或解释,如,勃夫的变异是有隐情的,巴比雍是自愿的,博塔尔变化的理由是“必须跟上自己的时代”,狄达尔是因为“情场失意”,苔丝是因为意识到多数的“正常”和少数的“反常”但这1切都未能回答人为什么变成犀牛?变异的绝对性和无理性,反映的正是世界的荒诞性和不可理喻。 两部作品变异的对应物都是“丑类”。1是大肚子小细腿的甲虫,1是绿厚皮长犄角的犀牛。人失去体面的外表,就意味着失去了人的尊严,甚至失去了人的本性。但是,这两个变异
17、形象却如此的不同,其产生的效应自然也就大相径庭。甲虫是虫,是弱者的象征,是受凌辱与欺侮的对象。它开始还受到关照,继而令人厌恶,遭到遗弃,甚至被父亲用苹果砸得遍体鳞伤。它知道它成了家庭的包袱、家庭的耻辱,它决心去死,孤独地死在堆满杂物的肮脏房间里。这是1个令人辛酸落泪的故事,是“弱者天才”卡夫卡的心理体验。而犀牛不同,犀牛是强悍的、野蛮的,是力量的象征。它有粗糙厚实的绿色的皮,有1只或两只锋利的角,它的吼声惊天动地,它在街上横冲直撞,撞倒了货架,踩死了小猫,毁坏了楼梯,掀翻了墙壁特别是,当它们成群结队地4处奔跑时,更形成了可怕的、无坚不摧的、足以毁灭这个城市、这个世界的1股势力。这是1种进攻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犀牛 外国文学 论文 变异 悲剧 尤内斯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916853.html